天一閣

眼見我所聞耳聞我所見 手寫我所感心感我所寫
個人資料
正文

短小精煉的文字作品

(2009-09-12 09:37:58) 下一個

短小精煉的文字作品
(作者:假仙真人,2009年9月12日)

記得侯寶林有個相聲作品,說的是各地方言的不同特色。對於同一個故事,用一種方言來說,細膩詳實;用另一種方言來說,簡潔明快。如果我們把其中的故事列出來,可以看到語言能夠多麽簡練:

北京話:
“這是誰呀?”
“是我您哪。”
“你幹嗎去?”
“我撒泡尿。”

山東話:
“這是誰?”
“這是我。”
“上哪去?”
“上便所。”

上海話:
“啥人?”
“我呀。”
“啥去?”
“撒尿。”

河南話:
“誰?”
“我。”
“咋?”
“溺!”

單憑對話,我們可以大致推知故事發生的時間、場合及人物關係。但細細讀來,整個故事顯得直來直去,缺少故事特有的曲折感。而下麵這個取名為《夜》對話故事,就進一步,有了跌宕起伏:
男:疼麽?
女:嗯!
男:算了?
女:別!
讀來有似曾相識之感,不難引起聯想、認同和共鳴,或許勾起一段美好的回憶,也未可知。

上麵這些故事雖然看上去很短,但如果加上時間、地點和人物的交代,那就要長多了。呈現給大家最短的完整故事的,應該說是美國恐怖小說作家布朗。他的創作是:
The last person on Earth was alone in a room. There was a knock on the door...
地球上最後一個人獨自坐在房間裏,這時突然響起了敲門聲……)
能想象得出那個人的反應嗎?先是驚恐異常,接著是大喜過望 ?

近來有人把其中一個單詞knock換成了個發音相近的單詞lock,結果變成了:
The last person on Earth was alone in a room. There was a lock on the door...
似乎更勝一籌。那個人,在孤獨悲傷之餘,可能還生出絲絲期盼之感 。

就恐怖程度而言,後者也略勝於前者。後者故事中,雖然隻有平平淡淡的交待,不見突變,卻讓讀者可以感覺到曾有突變發生過,或必將發生。

當然,小說還可以寫得更短。作家海明威就曾寫過一個故事,隻有六個字:

For sale: baby shoes, never worn. 出售:嬰兒鞋,從未穿過

這篇小說,缺少通常小說的一些基本構件,但仍不失為一篇小說,因為它勾動了讀者的情感神經。

海明威自認他這是史上最短的小說。那小說還能更短嗎?當然可以。英國《每日鏡報》曾主辦過一次“三字小說”比賽,獲得第一名的是“God is dying” (神垂死)。

God is dying. 不免讓人想起尼采的 God is dead這一論斷。前者是正在進行的動態過程的描述,而後者隻是一個靜態結果的呈現。God is dead 作為哲學論斷一直備受推崇並且飽受爭議,而God is dying這種形象語言卻已經漸入人心並被廣泛使用。

故事是否可以再短了呢?當然可以。詩人北島,有一篇作品,正文隻有一個字,就是“”,而標題是兩個字——《生活》。

雖然隻有一個字,它卻可以告訴我們一個故事。凡是有人交往的場合,就有網;凡是有物流轉的地方,就有網。生活中,網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因此,這篇作品的正文很好地詮釋了標題,盡管隻有一個字。

北島詮釋了生活的本質特征,那生命的本質特征是什麽呢?我認為是“”。如果讓我來作一字文,我將用“”這個字來作正文,而標題則用《生命》,或用《》。

從人到萬物,乃至整個世界,有死必有生。而故事,無不在這生死之間。生,走向死;死,孕育生。生生死死,生生不息。

我們現在回到主題上來。這些一字文仍然算作故事嗎?當然算。但這些文學作品,到底是小說,還是散文,還是詩歌呢?我認為,這不重要,看作詩化的語言即可。故事越短,內含越小,而想象空間越大,因此詩化傾向也越明顯。

毫無疑問,詩歌是最為凝練的文學語言。有些詩歌,也不過隻有短短的一兩行,卻讓人回味無窮。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顧城的《一代人》: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其實,古代的很多詩歌,都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個完整的故事,比如唐朝詩人王昌齡的《閨怨》:
閨中少婦不知愁
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
悔教夫婿覓封侯

還能有更短的文字作品嗎?當然能有,隻要我們的要求足夠寬鬆,因為我們還有符號可以使用。比如

有事實就可以問為什麽這樣,前因是什麽,後果是什麽。所有的故事,不外是交待什麽什麽,為什麽為什麽。概莫能外。

如果覺得“?”的想象空間太大,可以增加個答案,也就是一個“!”,構成

這樣故事就完整了。當然,這個所謂的完整,是需要一點心有靈犀的。這並不是單純的文字遊戲,在現實生活中,還真有這樣的例子。作家大仲馬有次把書稿寄出後,久久不見回音,就給書商寫了封信,全信隻有一個符號:

那個書商也幽默得緊,回信也是隻有一個符號:

這個故事不但完整,還有血有肉豐滿。如果你覺得這樣太直接了,沒有懸念,沒有曲折的過程,還可以再增加下去。有個山西作家,創作了一篇名為《。》的無字小說。小說共有5段
:?
:!
“‘……’”
(、)˙《,》
;———

小說全文共有14個標點符號。這個作家宣稱:“小說創作時間長達一年,講述的是一個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內容高潮迭起,情節曲折動人。”怎麽樣,你讀懂了嗎?

其實,我們完全可以做到不用筆墨,不用言辭,而呈現出一個完整的故事。這,就是舞蹈——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後注:
文中所引用的材料,皆有所本,絕非杜撰。但本人對這些材料的真實性、可靠性和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