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塵影

寫下一些塵事,留下一點影子。也許世界都忘記了,至少自己還記得自己。(原創所有,請勿轉載)
個人資料
塵凡無憂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與爾同銷萬古愁

(2025-02-18 09:06:18) 下一個

與爾同銷萬古愁
——《長安三萬裏》觀後
 

 

看到《長安三萬裏》這個影片題目的時候,我就感到了一種豪氣,落飛說這部動漫片比眼下正火爆極了的《哪吒2》還好看時,我就蠢蠢欲動了。

但落飛沒有提及影片內容,我去稍微搜索了一下,一兩分鍾地粗略掃一眼,看到了是關於高適和李白的故事,便果斷關掉影評,去網上查找這部電影。可惜NETFLIX上沒有。我後來看到一個影評說千萬不要向海外輸出這部影片會有損國產動漫電影形象……不知道是不是這個緣故,所以我沒有聽說過這部影片。

接近三個小時的電影,幾次看得我熱淚盈眶。那個題目帶來的豪氣感通過電影情節的深入推進完全充斥在我的胸膛裏:豪氣幹雲,又有了無限悲涼…..

簡單說,這是一部文化影片,不取巧不諂媚不世俗,有著自己的節操風骨——這一點至關重要,眼下的世界多麽缺失。雖然它傳遞的理念我不能百分百接受,但是不妨礙我欣賞它理解它包容它並稱讚它。

有人說這部電影就是小學生背誦的詩詞的堆砌,仿佛是個小學生都能看懂。我讚同小學生都能背誦那些詩詞,但是說到懂得,非到一定的人生境界則絕不能懂,無論是悠然自得的田園風光,還是盡情恣意的雲端醉酒,無論是豔樓裏的歌舞升平,還是烽火連天的國破家亡,影片會給你最直觀的感受。

當然你若是抱持了抵抗的態度,你就會覺得處處是笑點。我看有人說在國內放映,當李白讀那首床前白月光時,觀眾裏一片笑聲——這讓我非常驚訝,我看那個情節時完全代入了李白的情緒,那是讓人悲戚傷感的一幕……我隻能說,我不懂現在國內的觀眾了——不是電影輕浮,是人輕浮。

觀這部影片,我恰恰最喜歡的是詩詞,我覺得每一首詩詞嵌入得都恰到好處非常出彩,既更好地詮釋了各個主角的內心世界,又讓我重新認識和理解那首詩,我可以覺悟到短短幾十個文字背後的無限涵蓋和廣闊適用——那些詩詞中的豪氣衝天意氣風發,那些詩詞中的經曆鬱鬱不得誌而依舊奮發進取和豪放不羈,那些詩詞中對萬古以來人類的徹悟與悲憫……都是曆久彌新的感受。賦到滄桑句便共,人到滄桑你才會發現自己人在詩中。

其實這部影片更適合男人來看,男人來評,因為它本身就是一部男性的電影,涉及的是男人一生建功立業的夢想和追求,男人的意氣風發和落拓不羈,男人的寂寞無奈和隱忍擔負,男人間的性情相投靈魂契合男人間的曾經肝膽相照又漸漸於人世中分離,它敘述的是男人的情懷與品格……

但是影評中有驚鴻一瞥般的驚豔一筆,橫空出世,隨即飄然離去,讓我覺得自己也可以側寫這部男人電影的影評——那就是裴十二的存在。

裴十二從在鏡頭裏出現我就覺得怪異,直到現出了真身,說出那麽一番深刻通透的話來,隻有明徹世事的眼睛開闊悲壯的心靈才能覺悟到那個境界,他看透了千年曆史,劍法出神入化在高適之上,靈慧豪邁又完全不輸李白……卻也隻是落得個旁觀曆史的結局,不能不說代表了一個群體的巨大悲哀——對,他就是又美又颯文武超群各個角度都能夠碾壓當時所謂最才華橫溢的李白的那群人的存在,被曆史淹沒的最真實的存在,他的悲哀甚至超過了這部影片中的全部主角。

然而他隻是曇花一現,便稍縱即逝,連舉杯狂歌借酒消愁的機會都沒給他——如他吟誦的那首詞,“梨花醉春色,碧溪彈夜弦。佳期不可再,風雨杳如年。”不能細想,細想即悲不自勝。

裴十二,這篇觀後感裏我給了他濃墨重彩的一筆,因為他所代表的人群不該被埋沒被忽視,因為李白詠歎的古來聖賢的寂寞一定比不過他的寂寞,他是真的比煙花寂寞。。。

對我來說,看這部影片不必去追究所謂事實真相,也不必去研讀大唐盛衰曆史,我自然也不會挑剔這部電影裏的情節邏輯和跳躍的敘事,我看到的隻有人,看它所呈現的人的靈魂,看時間的長河裏一個人一生的跌宕起伏,看到萬古以來渺若微塵的人皆是如此,哪怕狂放瀟灑如謫仙李白,哪怕清高堅忍如君子高適,終究是時間長河裏的一滴水,滾滾東去不複回,風流無一不被雨打風吹盡。

人生,我們譬如朝露的一生,朝如青絲暮成雪的一生,我們怎麽過才對得起自己來這一遭人世?那些曾經要做鯤鵬的朋友,到最後還有幾人與你同行?或許你隻落得了一個天地間煢煢孑立的身影......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英雄畢竟做不成,更何況我是活在裴十二的陰影中的那群……但是散發弄扁舟卻是不難達到,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也容易完成。

來吧,將進酒,杯莫停……別攔著,大雪封門我也要去買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