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糊之音

人生如戲,青衫迷糊眼,小錄人世間印象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小碗

(2008-01-28 16:50:13) 下一個


       在一隻鈞瓷的小碗裏,有著令人讚歎不已的圖形。鈞瓷通常呈淺淺的藍色,經曆熊熊大火數日焚燒與鍛煉,高溫的魔術燒製過程中會有自然的窯變,底部就有了這麽一灘深沉的紅色,形狀流動,斑斑點點,由邊緣的帶褐的暗紅到達中心是較鮮豔、澄徹的深紅。這種樸素而又奇特的圖案巧奪天工,純屬偶然所得,卻比起精心繪製的細瓷來,別有一番風采。

  在日常生活中,常可遇到這樣的欣賞機會,隻要能稍稍用點心,注目一些小用品,驚喜即可隨手拈來。年前,在一位朋友家小坐,拿出一套古董碗來,招待大家喝茶。細看碗裏自然暈彩般的圖案若隱若現,異口同聲地稱讚起來,由於不約而同地深信價值不菲,把大家喝得戰戰兢兢的,深怕失了手。打聽之下,才知道是宋代建窯生產的黑釉茶盞。窯址應該在今天的福建省的建陽,據說很早就被日本僧人由浙江的天目山帶回國內,所以現在日本是海外建窯黑釉藏量最多,研究也最深入的國家。這些小碗,因為釉彩施刷的層次,窯爐的溫度不同以及再度加工,燒後出現窯變,依紋樣分出油滴、兔毫、紺黑等稱呼。世人根據品相高貴與否,決定其價值,之間有天壤之別。

  除了建窯黑釉以外,其實許多別具巧思的碗盞也一樣精彩。價值雖然不那麽高,那些天然的圖案,也是造化的傑作。想象一下,曾有位匠工,用一雙泥裏來火裏去的粗糙雙手,危顫顫地握著一隻小巧的茶碗構思,那麽碗底的風景就更為動人了。

  在普通的茶具中,陶器,粗瓷,都會有這些值得收藏的小碗小盞,可以仔細賞玩。我想,任何人都可以擁有一些不必保險箱的收藏,比如:美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