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00一部種族歧視的奴才電影

(2007-05-29 04:34:35) 下一個
300一部種族歧視的奴才電影

很明顯,300是美國右翼金主、鷹派人物支持派的電影,目的是為了美化美國在中東的戰爭。首先看裏麵對於希臘人和波斯人的造型、叛徒的造型,那時比中國的京劇還有麵具化。
希臘人個個都是健美先生,肌肉發達,體形健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特征,波斯人則全部都是娘娘腔,到處穿孔紮洞,黑人文化,戰士沒有麵部特征,全部都是帶著麵具的枯燥的單調的被殺的客體。叛徒,來自希臘自己國內的人物,被描述成了畸形的、有著心理缺陷,對於性欲和財富、虛榮卻有著極度愛好的怪物。
在政治上,這是一種手法,就是把敵人描述成沒有個性,將整個民族抽象化為一個人,然後每個單個個體的行為,都被輕易地歸結為整個民族的行為,從而為本國政客通過暴力消滅對方提過民眾基礎。
美國北約對於南聯盟、對於伊拉克、對於伊朗、對於朝鮮、對於阿富汗、對於中國、對於非洲所有不合作國家都是采用的這種宣傳方式,所以才有筆者自己經曆的美國、加拿大的朋友一提起南聯盟、一提起伊拉克、非洲不合作國家,就會失去理智大喊禽獸的行為,盡管平時他們是溫文爾雅的人。
這就是西方媒體洗腦的結果。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希臘人對於健美的意識,實際上來自波斯。在亞曆山大打敗大流士之前,希臘人並沒有掌握對領袖人物,對統治者進行肖像美化的傳統。亞曆山大是第一人。為什麽,亞曆山大在波斯看到大流士及其祖先居魯士、大流士一世通過造像、雕塑藝術,在流通貨幣、大型建築物上留下波斯王族的雄偉形象之後,才有了希臘人的造像藝術。所以,對於健美的意識應該是希臘人從波斯人學來的。
更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同性戀這種娘娘腔的傳統,也是在希臘興起的,為了防止年輕人因為旺盛的鬥誌和雄心對統治者不利,同性戀是由希臘統治者推廣的,目的是當所有的男人都好男風,另一半男人都女性化時,對議會的元老和議員的權力威脅、監督就會降低。這也是希臘最後王國的原因之一。
但是發生在波斯和希臘之間的戰爭,象征意義太大了,希臘的雅典是民主國家,(但是溫泉關的300壯士則是來自君主製的斯巴達)波斯是獨裁國家(如果看看希羅多德的曆史,我們可以看到,大流士一世在奪取政權的時候,曾經和群臣商議過國體的問題,大臣中有支持民主製度的、有支持貴族寡頭政治的,大流士支持獨裁製,認為民主製度是一個不穩定的製度,會導致各派別為了獲得更大的權力和利益相互內耗,控製輿論相互攻訐,最終發展為有幾個政治權利家族控製局勢的貴族寡頭政治,比如說現在的美國,就是發展成了有幾個政治家族控製的寡頭政治,而貴族寡頭政治相互為了打破平衡格局,會拉攏外國勢力,出賣國家利益,造成長期國難,然後一旦掌握了權力壟斷,最終會走向獨裁政治,布什的獨裁,布什和拉登家族的關係已經顯出了端倪,所以大流士決定直接采取獨裁政治,使臣下全力做好本份工作,不再有妄想,而大流士則與臣下們君主立憲,合理分權)。因此希臘和波斯的戰爭有了政治上的特別含義。
更重要的,希臘文明被譽為是西方文明的開端,波斯是東方文明。基督教世界又是西方文明,所以西方人一貫有以西方為正統的思想,(指環王第三部,阿拉貢在默多門外的宣言也是,西方戰士的正義打倒東方的)於是,希波戰爭又有了文化戰爭的意味。於是乎現在的伊拉克、將來的伊朗的不義之戰統統抹上了詩化的意味,成為了壯烈的文明之戰。布什所代表的大財團們給自己抹上了許多化妝品,希望起到號召天下的功效。
但是這個算盤沒有起到作用,300一出就遭到了歐美文化界的批評,認為這是新時期的種族主義,對波斯文化、阿拉伯世界以及對黑人的汙蔑、侮辱。
看看希羅多德對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的描述,他認為,波斯人在文化的很多方麵,都要超過希臘,是當時最有生命力的文明,而在人種學方麵,他認為,希臘人是醜陋的,最美麗的人種來自非洲,來自埃塞俄比亞。哪裏有一種生命之泉,讓埃塞俄比亞人都能夠活到120歲以上。
所以,可以說,300這部電影,是一步通過特效製作出來的醜化東方文明、美化西方侵略者的電影,已經失去了公正的心態,相比較老的斯巴達三百壯士電影,其意境已經一落千丈。一步迎合右翼、鷹派人物的奴才電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