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落花飄零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訓練時候的大腦疲勞

(2024-06-06 09:45:32) 下一個

Motivation is a skill. It can be learned and practiced.

—Amby Burfoot, winner of the 1968 Boston Marathon

愛美麗從暑假開始,遊泳訓練移到了早上。她本來早上還有騎車的計劃,本來一清早就做完了,所以她昨天很煩惱,說那得多早起來騎車啊。我說為什麽不結束遊泳以後回家再騎車呢?她不願意,覺得累。

我說鐵三訓練,本來自行車就是遊泳之後,你要習慣這樣的疲勞。同時也是一種對心理韌性的訓練。

無數個實驗已經證明,長距離訓練時覺得疲乏,絕大多數是心理因素。最後停下來的的決定與肌肉或能量係統耗盡無關,而是因為大腦釋放的信息。

2010 年,英國運動生理學家Marcora 做了一項測試,運動員們要求盡力踩自行車,一直到無法繼續。測試結束後,他又要求運動員重複五秒鍾的爆發性騎行。 讓人驚訝的是,在爆發力測試中,運動員們產生比耐力測試多三倍的力量。Marcora是非常堅定的行為決定身體學派的科學家。他認為這個實驗充分說明肌肉疲勞和缺乏能量並不是問題所在。在進行長時間耐力測試時,運動員們不知道他們要繼續多長時間。心理上他們就失去了繼續下去的動力。而他們知道最後一項測試隻需要五秒鍾,反而能夠拿出好成績。

然而,對於更具爆發力的運動來說,情況就不同了。在舉重訓練中,有一個臨界點,超過這個臨界點,你的身體就無法繼續下去。

所以,在短時間的高強度鍛煉中,肌肉最累,而長時間的耐力鍛煉則是讓大腦疲憊。

大腦保護身體,是幾百萬年人類進化的自我保護機製,提醒我們停下來,保護我們的身體免受極度疲勞或肌肉撕裂等傷害。就好像電閘,在耗盡能源之前為了保護器械會自動切斷電源。這保護了我們身體永遠不會超過極限。

但是這種主觀感受,是可以通過訓練來不斷調節的。

現在環法的pro自行車手都有專門的心理訓練,讓他們能夠承受那種身體的上的痛苦。

有的運動員天生就有非常強大的自我調節的能力,但是大部分人沒有這種天分。比如我和愛美麗,但是,心理素質,和體力一樣,也可以訓練和培養的。

比如我們剛開始跑步的時候,5k就覺得臥槽太難了,跑不動,但是訓練半馬的時候,5k就不是問題了,訓練全馬的時候,半馬也不是問題了,而到了超馬、大鐵,全馬都不是問題了。我們大腦對“極限”的認知,也是通過不斷訓練來調整的。

隻有在訓練中,一直挑戰自己,各種element都要經過,才會在心理上做好準備。因為在比賽時候,這些都是你給大腦做好的訓練,避免產生在身體沒有達到極限,但是大腦已經覺得精疲力盡了。

精神疲勞是真實存在的。

也是這個Marcora, 他在 2009 年進行了一項實驗。邀請了 16 名運動員。一組要做一項 90 分鍾的複雜計算機任務。而另一組是觀看一部紀錄片。然後他們開始騎自行車測試,要求盡可能快地踩,直到他們無法再踩下去,阻力每兩分鍾增加一次。

結果差異非常明顯。事先做了計算機功課的更快放棄了,而且他們覺得自己的workout比看紀錄片組的workout難度高(其實都是一樣難度)。根據檢測的心肺功能記錄,他們的乳酸水平和心肺功能沒有和紀錄片組有多大區別,唯一的區別是精神疲勞程度。計算機任務對肌肉沒有影響,但會讓受試者精神疲憊,對耐力表現產生負麵影響。

所以我們不僅要train身體,也要train自己的大腦。我們需要訓練大腦來適應這種疲勞感。比如在不想訓練的時候堅持訓練,在疲勞的一天工作以後去跑步。

這同時也給我們一個啟發,就是比賽前要盡量避免這種大腦疲勞,所以我教練非常反對比賽前呼朋喚友,或者把旅遊放在比賽前,這些都會給大腦添加無謂的負擔。

和大家一起共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落花飄零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小棒棒' 的評論 : 你可以的。我剛開始一英裏都跑不下來,把速度放慢。
落花飄零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風中的葦絮' 的評論 : 那必須的。隻有跑不下來的速度,沒有跑不下來的距離,慢慢搞,都能搞下來
小棒棒 回複 悄悄話 ”在不想訓練的時候堅持訓練,在疲勞的一天工作以後去跑步。“這個好難啊! 我還在3K都覺得難得階段,跑步不行,但我爭取多走路。
風中的葦絮 回複 悄悄話 謝謝!我現在還在5k覺得臥槽太難了的階段,無法突破,看了你的文章覺得自己是不是要搞個半馬試一試。哈哈。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