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4)
2009 (146)
2010 (71)
2013 (4)
2017 (3)
2020 (504)
2021 (563)
2022 (432)
2023 (410)
2024 (364)
高球十三杆,禁忌有十三
在中國,“十三”是個使用頻率較高的數字,傳統上並沒有不祥的涵義。如十三經、十三行、十三衙門。粵語使用者,一般認為13是個吉祥的數字,因為它的諧音是“實生”。
希臘語“triskaidekaphobia”(tris(三)、“kai”(和)、“deka”(十)phobia(恐怖症)組合構成“十三恐懼症”是對數字13的非理性恐懼,屬於迷信範疇。患者常避免與13相關的事物,如聚會人數、樓層編號等,但發展為臨床恐懼症的情況較罕見。
基督教傳統中猶大作為第十三人參與耶穌的“最後的晚餐”,北歐神話記載邪神洛基作為第十三位神導致光明之神巴德爾死亡。數秘學理論認為12象征完整(如十二個月、十二星座、耶穌十二門徒),而13打破了這種完整性。波斯曆法中第十三天需外出避災的Sīzdah be-dar節日。曆史上聖殿騎士團1307年10月13日遭屠殺的事件加深了13號星期五的忌諱。西方社會普遍存在避諱現象,表現為建築缺失13層、劇院取消13排座位、航空公司跳過第13排編號等。阿波羅13號航天事故強化了負麵聯想。中國香港中華巴士1955年因迷信跳過13號線路,1973年恢複使用該編號。
高爾夫18個球洞、72個標準杆。1872就成了高爾夫運動中的一個代名詞。高爾夫球杆13支加1支推杆組成共14支。13支球杆分別包括:三木杆九鐵杆一推杆,再根據個人情況搭配一根挖起杆和鐵木杆(13+1)。
最早的木杆都是以木頭為材料製作球頭,因此冠於“木杆”的稱號,隨著近代製作工藝的變化,木杆已經可以由多種材料製作,如鐵、不鏽鋼、碳纖維、鈦合金等等,雖木杆已非木杆,但為了和鐵杆更好的區分,“木杆”的稱號沿用至今。鐵杆是用於中遠距離的擊球,由3號鐵到9號鐵,再加劈起杆、沙坑杆組成。鐵杆分為中鐵杆(4號-6號鐵)、長鐵杆(1號-3號鐵)、短鐵杆(7號-9號鐵)及特殊短鐵杆(10號-11號鐵),其中特殊短鐵杆又包括挖起杆(A)、沙坑杆(S)和劈起杆(P)。其中用得最多的是7號鐵。
1號木杆:1-wood Driver
2號木杆:2-wood Brassie
3號木杆:3-wood Spoon
4號木杆:4-wood Baffy
5號木杆:5-wood Cleek
7號木杆:7-wood, 9號木杆9-wood, 11號木杆11-wood(Short wood)統稱呼短木杆
日本的Callaway7號木杆7wood(Haavenwood)天國木杆(“Haaven”是“seven”的諧音)。
1號鐵杆:1-iron Driving iron; 2號鐵杆:2-iron Mid iron; 3號鐵杆:3-iron Mid mashie; 4號鐵杆:4-iron Mashie iron; 5號鐵杆:5-iron Mashie; 6號鐵杆:6-iron Spade mashie; 7號鐵杆:7-iron Mashie niblick; 8號鐵杆:8-iron Pitching niblick; 9號鐵杆:9-iron Niblick;劈起杆:Pitching wedge; 挖起杆:Approach wedge; 沙坑杆:Sand wedge; 高吊杆Lob wedge。
十三的禁忌:紙張對折世界紀錄是13次,由美國一所中學的師生共同完成。他們使用一張長達4公裏的衛生紙進行對折,創造了這一紀錄。紙張對折次數呈指數增長,例如對折103次後長度可達1071億光年,遠超可觀測宇宙直徑(約930億光年)。這種增長方式被稱為“指數爆炸”,與巴菲特、馬斯克等富豪的財富積累模式相似。帝王的朝代從建立到衰敗不破13的Jix禁忌。
13:清朝共有13位皇帝,從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到溥儀退位(12人),曆時296年。這些皇帝統治了清朝,經曆了從建立到衰敗的漫長曆史。
13/18:明朝(1368—1644年)是中國曆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傳16帝,享國276年。從乞丐皇帝朱元璋到末代崇禎自縊殉國,每一位君主的命運都與王朝的興衰緊密相連。以下以極簡脈絡梳理大明十六帝的傳奇人生,結合關鍵曆史事件與人物性格,還原這段波瀾壯闊的曆史。13位後均短命:13. 明神宗朱翊鈞(萬曆,1572—1620)明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前期依賴張居正改革,開創“萬曆中興”;後期三十年不上朝,黨爭加劇,遼東女真崛起。其陵寢定陵為唯一考古發掘的明皇陵,出土文物震撼世界。14. 明光宗朱常洛(泰昌,1620)因“國本之爭”遲至39歲登基,在位一月暴斃(紅丸案),疑遭毒殺,暴露宮廷權力傾軋。15. 明熹宗朱由校(天啟,1620—1627)癡迷木工,宦官魏忠賢專權,製造“東林黨獄”,遼東戰局惡化,後金(清)勢力壯大。16. 明思宗朱由檢(崇禎,1627—1644)勵精圖治卻無力回天,鏟除魏忠賢後仍困於財政崩潰與農民起義。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自縊煤山,遺言“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明朝滅亡。
13/18:宋朝(960年—1279年) [115-116]是中國曆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中原王朝,分北宋(960年-1127年)和南宋(1127年-1279年 [150])兩個階段,共曆十八帝,享國三百一十九年。
宋朝共有18位皇帝,其中北宋9位,南宋9位。靖康之變是指靖康二年(金天會五年,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東京,擄走徽(趙佶)、欽(趙桓)二帝,導致北宋滅亡的曆史事件。又稱靖康之亂、靖康之難、靖康之禍、靖康之恥。
趙匡胤即皇帝位時,下詔“昔湯武革命,發大號以順人;漢唐開基,因始封而建國,宜國號大宋” ,因趙匡胤在即位前為宋州歸德軍節度使,故定此國號。因皇室姓趙,故也稱作“趙宋”;又因五德終始說,宋朝為火德,故別稱“火宋”、“炎宋”。因趙氏的郡望為天水,故後世也稱宋朝為“天水一朝”。
13/21:唐朝(618年—907年)共曆21位帝王(含武則天),統治時間289年,以下是完整的帝王列表及其在位時間。唐高祖李淵(618年—626年)。唐朝開國皇帝,定都長安,年號武德。通過晉陽起兵建立唐朝,統一全國。玄武門之變後禪位於李世民。第6代武則天(690年—705年)。中國唯一正統女皇帝,改國號為周,定都洛陽。推行殿試製度,晚年被神龍政變推翻。
第13代唐穆宗李恒(820年—824年)。放任宦官專權,社會動蕩。第21代唐哀帝李柷(904年—907年)。朱溫傀儡,唐朝末代皇帝。
13:西漢皇帝(13位)
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西漢至公元8年王莽篡漢,共曆13帝:漢高祖劉邦、惠帝劉盈、前少帝劉恭、後少帝劉弘、文帝劉恒、景帝劉啟、武帝劉徹、昭帝劉弗陵、廢帝劉賀、宣帝劉詢、元帝劉奭、成帝劉驁、哀帝劉欣、平帝劉衎。部分學者將孺子劉嬰計入,但因其未正式稱帝且被王莽控製,通常不列入正統。
13/14:東漢皇帝(14位)
公元25年劉秀重建漢朝至220年漢獻帝禪位曹丕,共曆14帝:光武帝劉秀、明帝劉莊、章帝劉炟、和帝劉肇、殤帝劉隆、安帝劉祜、少帝劉懿、順帝劉保、衝帝劉炳、質帝劉纘、桓帝劉誌、靈帝劉宏、少帝劉辯、獻帝劉協。


高市早苗姓氏中一個字,名中一個字加起正好是“十三畫”。
“市苗”正好十三畫
日本的元號“令和”也正好十三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