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維新之前的日本向中國學卻沒有全盤照搬中國。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向歐美學卻盡力全盤照搬西化。明治維新後日本完全使用新日曆,當然“24節”的日期與舊日曆不合、“72候”卻是內容不完全一致。
“24節”、“72候”是中國古代用來指導農事活動的曆法補充,是古代中國的“先進科學技術”(Knowhow)和當今的“人工智能(AI)”、“量子計算”、“區塊鏈技術”、“5G通信技術”差不多。根據黃河流域的地理、氣候和自然界景象編寫而成。一年分為24個節氣,每個節氣分為三候,共72候。這些候應包括植物的幼芽萌動、開花、結實等生物候現象,以及始凍、解凍、雷始發聲等非生物候現象,反映了物候和氣候變化的一般情況。
唐代開始日本沿用中國的七十二候,但1685年進行了大幅修訂,隻剩下23項即三分之一左右與中國的七十二候物象和時序相同。
七十二候:3分為每約5天為一個單位的劃分方法。各七十二候的名稱是告知大家氣象的變動和動植物的變化的短語。相比較於從中國古代開始就一直沿用的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的名稱曾變更過幾次。在日本,步入江戶時代,澀川春海等曆學家們為了符合日本的風土氣候將其做出了修改,創作了“本朝七十二候”。現在日本主要使用的是1874年(明治7年=1874年)的略本曆。
例如:立冬(2024年11月7日)後“椿花始開”(山茶花開始開花)主要根據神戸地域的天氣氣候変化。
“椿花”是日本對山茶花的稱呼,它隻長在遠離塵囂的天然幽穀中,花期一般是在冬至春季。椿花的花色秀麗脫俗,香氣清新怡人,人聞到後有精神爽朗的感覺。在日本,椿花與櫻花齊名,被譽為“聖花”。椿,自古至今為日人喜愛,奈良時代重梅、平安時代重櫻,到了江戶時代椿盛行。它為貴族社會鍾愛,為武士階層尊崇,它被繪入圖譜中,被寫進詩歌、和歌、俳句中,被印刻在甲胄、刀劍、食器、酒器、漆器、屏風、和服上……椿被譯為山茶和山茶花並無錯,有個細部想說說:日本椿有數百種,大可分二類,藪椿和寒椿,前者高、花期在於春,後者矮、花期由冬至早春。藪椿為日本固有,遣隋使、遣唐使曾將其及其果油帶到中國,被冠名海石榴,隋煬帝楊廣有詩句“海榴舒欲盡,山櫻開未飛”。而寒椿相當於山茶或山茶花。它們還可以落花現象做辨別,大多的山茶花落花是一片片地飄零而落的,大多的椿或日本常見的藪椿,是整個一骨朵花在尚未開敗時,吧嗒一聲掉下來。
日本有新瀉、長崎兩縣將椿花定為縣花,更有近四十個市將椿定為市樹或市花,日本郵政也已出過8次椿花郵票。
中國的72候
正月
立春:初候,東風解凍;陽和至而堅凝散也。 二候,蟄蟲始振;振,動也。三候,魚陟負冰。 陟,言積,升也,高也。陽氣已動,魚漸上遊而近於冰也。
雨水:初候,獺祭魚。此時魚肥而出,故獺而先祭而後食。二候,候雁北;自南而北也。三候,草木萌動。是為可耕之候。
二月
驚蟄:初候,桃始華;陽和發生,自此漸盛。 二候,倉庚鳴;黃鸝也。 三候,鷹化為鳩。鷹,鷙鳥也。此時鷹化為鳩,至秋則鳩複化為鷹。
春分:初候,玄鳥至;燕來也。 二候,雷乃發聲。雷者陽之聲,陽在陰內不得出,故奮激而為雷。 三候,始電。電者陽之光,陽氣微則光不見,陽盛欲達而抑於陰。其光乃發,故雲始電。
三月
清明:初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為鴽,牡丹華;鴽音如,鵪鶉屬,鼠陰類。陽氣盛則鼠化為鴽,陰氣盛則鴽複化為鼠。 三候,虹始見。虹,音洪,陰陽交會之氣,純陰純陽則無,若雲薄漏日,日穿雨影,則虹見。
穀雨:初候,萍始生。二候,鳴鳩拂其羽,飛而兩翼相排,農急時也。 三候,戴勝降於桑,織網之鳥,一名戴鵀,陣於桑以示蠶婦也,故曰女功興而戴鵀鳴。
四月
立夏:初候,螻蟈鳴;螻蛄也,諸言蚓者非。 二候,蚯蚓出;蚯蚓陰物,感陽氣而出。 三候,王瓜生;王瓜色赤,陽之盛也。
小滿:初候,苦菜秀;火炎上而味苦,故苦菜秀。 二候,靡草死;葶藶之屬。 三候,麥秋至。秋者,百穀成熟之期。此時麥熟,故曰麥秋。
五月
芒種:初候,螳螂生;俗名刀螂,說文名拒斧。 二候,鵙始鳴;鵙,屠畜切,伯勞也。 三候,反舌無聲。百舌,鳥也。
夏至:初候,鹿角解;陽獸也,得陰氣而解。 二候,蜩始鳴,蜩,音蜩,蟬也。 三候,半夏生。藥名也,陽極陰生。
六月
小暑:初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壁;亦名促織,此時羽翼未成,故居壁。 三候,鷹始摯。摯,言至,鷹感陰氣,乃生殺心,學習擊搏之事。
大暑:初候,腐草為螢;離明之極,故幽類化為明類。 二候,土潤溽暑;溽,音辱,濕也。三候,大雨行時。
七月
立秋:初候,涼風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蟬鳴。蟬小而青赤色者。
處暑:初候,鷹乃祭鳥;鷹,殺鳥。不敢先嚐,示報本也。 二候,天地始肅;清肅也,寨也。 三候,禾乃登。稷為五穀之長,首熟此時。
八月
白露:初候,鴻雁來;自北而南也。 一曰:大曰鴻,小曰雁。二候,玄鳥歸;燕去也。三候,群鳥養羞。羞,糧食也。養羞以備冬月。
秋分:初候,雷始收聲;雷於二月陽中發生,八月陰中收聲。 二候,蟄蟲坯戶;坯,音培。坯戶,培益其穴中之戶竅而將蟄也。 三候,水始涸。國語曰:辰角見而雨畢,天根見而水涸,雨畢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辰角者,角宿也。天根者,氐房之間也。見者,旦見於東方也。辰角見九月本,天根見九月末,本末相去二十一餘。
九月
寒露:初候,鴻雁來賓。賓,客也。先至者為主,後至者為賓,蓋將盡之謂。二候,雀入大水為蛤;飛者化潛,陽變陰也。 三候,菊有黃花。諸花皆不言,而此獨言之,以其華於陰而獨盛於秋也。
霜降:初候,豺乃祭獸;孟秋鷹祭鳥,飛者形小而殺氣方萌,季秋豺祭獸,走者形大而殺氣乃盛也。二候, 草木黃落;陽氣去也。 三候,蟄蟲鹹俯。俯,蟄伏也。
十月
立冬:初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蜃,蚌屬。
小雪:初候,虹藏不見,季春陽勝陰,故虹見;孟冬陰勝陽,故藏而不見。 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三候, 閉塞而成冬。陽氣下藏地中,陰氣閉固而成冬。
十一月
大雪:初候,鶡鴠不鳴。鶡鴠,音曷旦,夜鳴求旦之鳥,亦名寒號蟲,乃陰類而求陽者,茲得一陽之生,故不鳴矣。 二候,虎始交;虎本陰類。感一陽而交也。三候,荔挺出。荔,一名馬藺,葉似蒲而小,根可為刷。
冬至:初候,蚯蚓結;陽氣未動,屈首下向,陽氣已動,回首上向,故屈曲而結。 二候,麋角解;陰獸也。得陽氣而解。 三候,水泉動,天一之陽生也。
十二月
(臘月)
小寒:初候,雁北鄉;一歲之氣,雁凡四候。如十二月雁北鄉者,乃大雁,雁之父母也。正月侯雁北者,乃小雁,雁之子也。蓋先行者其大,隨後者其小也。此說出晉幹寶,宋人述之以為的論。 二候,鵲始巢;鵲知氣至,故為來歲之巢。 三候,雉雊(亦作雉始雊);雊,句姤二音,雉鳴也。雉火畜,感於陽而後有聲。
大寒:初候,雞乳(亦作雞始乳);雞,水畜也,得陽氣而卵育,故雲乳。 二候,征鳥厲疾;征鳥,鷹隼之屬,殺氣盛極,故猛厲迅疾而善於擊也。 三候,水澤腹堅。陽氣未達,東風未至,故水澤正結而堅。
日本二十四節氣與日期 七十二候
小寒:正式開始寒冷起來
1/6~9之間 芹乃栄
1/10~14之間 水泉動
1/15~19之間 雉始雊
大寒:最寒冷期
1/20~24之間 款冬華
1/25~29之間 水沢腹堅
1/30~2/3之間 鶏始乳
立春:春天到來
2/4~8之間 東風解凍
2/9~13之間 黃鶯見睆
2/14~18之間 魚氷上
雨水:雪冰開始融化変成雪降雨
2/19~23之間 土脈潤起
2/24~28之間 霞始靆
3/1~5之間 草木萌動
啓蟄 3/6~10之間 蟄蟲啓戸
3/11~15之間 桃始笑
3/16~20之間 菜蟲化蝶
春分 3/21~25之間 雀始巣
3/26~30之間 桜始開
3/31~4/4之間 雷乃発聲
清明 4/5~9之間 玄鳥至
4/10~14之間 鴻雁北
4/15~19之間 虹始見
穀雨 4/20~24之間 葭始生
4/25~29之間 霜止出苗
4/30~5/4之間 牡丹華
立夏 5/5~9之間 蛙始鳴
5/10~14之間 蚯蚓出
5/15~20之間 竹筍生
小満 5/21~25之間 蠶起食桑
5/26~30之間 紅花栄
5/31~6/5之間 麥秋生
芒種 6/6~10之間 蟷螂生
6/11~15之間 腐草為螢
6/16~20之間 梅子黃
夏至 6/21~26之間 乃東枯
6/27~7/1之間 菖蒲華
7/2~6之間 半夏生
小暑 7/7~11之間 溫風至
7/12~16之間 蓮始華
7/17~22之間 鷹乃學習
大暑 7/23~27之間 桐始結花
7/28~8/1之間 土潤溽暑
8/2~6之間 大雨時行
立秋 8/7~12之間 涼風至
8/13~17之間 寒蟬鳴
8/18~22之間 蒙霧升降
処暑 8/23~27之間 綿柎開
8/28~9/1之間 天地始粛
9/2~7之間 禾乃登
白露 9/8~12之間 草露白
9/13~17之間 鶺鴒鳴
9/18~22之間 玄鳥去
秋分 9/23~27之間 雷乃収聲
9/28~10/2之間 蟄蟲壞戸
10/3~7之間 水始涸
寒露 10/8~12之間 鴻雁來
10/13~17之間 菊花開
10/18~22之間 蟋蟀在戸
霜降 10/23~27之間 霜始降
10/28~11/1之間 霎時施
11/2~6之間 楓蔦黃
立冬 11/7~11之間 山茶始開
11/12~/16之間 地始凍
11/17~21之間 金盞香
小雪 11/22~27之間 虹蔵不見
11/28~12/2之間 朔風払葉
12/3~6之間 橘始黃
大雪 12/7~11之間 閉塞成冬
12/12~15之間 熊蟄穴
12/16~21之間 厥魚群
冬至 12/22~26之間 乃東生
12/27~31之間 麋角解
1/1~5之間 雪下出麥
日本完全使用新年日曆,當然“24節”的日期與舊日曆不合、“72候”卻是內容不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