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4)
2009 (146)
2010 (71)
2013 (4)
2017 (3)
2020 (504)
2021 (563)
2022 (432)
2023 (410)
2024 (364)
高球人低姿態好心情,長文章短博客正修行
下球道,入世道,不憂鬱,心情好,放得下,少急燥,無包袱,守節
球場商場似沙場,會場酒場如戰場。築工事,修碉堡,穿樹林,出長草,沙坑池沼,專等球員進袋罩……。
每場球不必苛求,打出去的球,放開被牽的手,來了就來了;要走就
提升自己的最佳途徑是向“高人”學習,向偉人看齊,向聖人吸取……。
蘇軾生於四川眉州,楊慎生於四川成都(新都)他們都有一個共性:
眉州接近峨眉山,新都有個寶光寺,他們生活在不同的年代、居住地
蘇軾曾在詩詞中寫道:“吾家蜀江上,江水綠如藍”。眉州江水邊上
十年寒窗苦讀,金榜題名不易。和許多人比,蘇軾是幸運的,因為他
在工作上,蘇軾曾對政治、水利、經濟等方麵推行的改革提過自己的
蘇軾不喜歡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生活,他乞求能夠外任。在此之後
回看蘇軾的一生,可以說充滿了無盡的坎坷和艱辛,他雖有宏大的政
楊慎的政治生涯非常坎坷。他為人正直,不畏權勢。楊慎因性格耿直,既失歡於皇帝,又結怨於權奸。雖胸懷壯誌,力圖報國,但其政治才能在當時是難以施展的。楊慎在放逐滇南漫長的三十多年流放生活中,並未因環境惡劣而消極頹廢。他不僅寄情山水,而且悉心 著述,為白族修史。每到一處,往往借詠邊塞奇花異草,抒發政治熱情。臨終遺言“臨利不敢先人,見義不敢後身”。
楊慎在滇南三十年,博覽群書。後人論及明代記誦之博、著述之富,
人都怕苦,以苦為苦是常人,避苦趨甜是凡人,憶苦思甜是好
以苦為樂那是楊升庵坎坷人生的一種自我啟迪、自我開脫的心境的寫
蘇軾喜歡觀察世間萬物,他認為萬事萬物都有其值得品味鑒賞的地方
人生,不管是福是禍,是得是失,都不過是一場必然或偶然的遭遇罷
平淡,要自然,因為這兩者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係。蘇軾認為,沒
苦中作樂的自適心境很重要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有著苦中自適的處世態度,在文學上一般將這類
蘇軾的自適休閑生活並不是膚淺意義上解釋無所作為,碌碌無為,自
縱觀蘇軾、楊慎的一生,逍遙遊處世觀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他們的生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信息膨脹的時代,也是一個娛樂至上的年代。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