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4)
2009 (146)
2010 (71)
2013 (4)
2017 (3)
2020 (504)
2021 (563)
2022 (432)
2023 (410)
2024 (364)
2025 (3)
京都人的“假打”
大阪人的“耿直”,京都人的“假打”,神戶人的“哏兒”(2)
成都以外的四川多數地方和重慶人都說成都人“假打”,還是近幾年十幾年來的事。
說成都人喜歡“虛”情“假”義的東西多,而且對一件事情說得很誇張。
不過“假打”與“吹牛”、“虛偽”還不一樣,也不同於北京人的“京油子”、天津人的“衛嘴子”,也不同於上海人的“搗江湖”、東北人的“忽悠”……
“假打”在吹牛、虛偽的基礎上更渲染了一種“懸”,懸得讓人知道這是假的,但也要為這懸而捧腹大笑。
四川方言“假打”始見於李伯清散打評書,李伯清總是對成都人的調侃,形容裝腔作勢,弄虛作假,虛偽,死要麵子活受罪等,其中偏重於說一個人看起來比較虛偽,但這種虛偽是不含貶義的。
“假打”表麵上容易與“虛偽”、衝殼子、冒皮皮產生聯想,是因為有某一部分現象與之相聯,連約等號都不能劃更不能與之劃等號。
真正的虛偽在某種程度上是懷著不善良的意圖想要達到某種目的而采取的態度與行為。“假打”不是,假打更傾向於“客套”,但比客套多了一點人情味。與“吹牛”相比多了點自嘲和無奈。假打其實本身來源於中國傳統文化,在“客套”上了成都當地特有的方言特色,把它理解成一種“假”如,虛擬化,假比。
“假打”也體現了成都人樂觀的生活態度,在現實生活中難免會遇到讓人們有諸多不稱心如意的事情,很多人選擇怨天尤人,或選擇去攻擊別人,但是成都人將這種抱怨化成了一種“自嘲”,用這種“假打”誇張的方式表達自己對現實的不滿,權當成權一個笑話,然後大笑一場,繼續為生活打拚。
也有一些“阿Q”挨了打,阿Q與人家打架吃虧時,心裏就想道:“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在世界真不像樣,兒子居然打起老子來了。”阿Q也心滿意足的得勝的走了
這其實體現的是成都人樂觀的生活態度,現實雖不如人意,但是生活還是要繼續。他們不能改變現實,那麽就改變自己對生活的態度。
從這層意義上說,成都的“假打”就和京都人的性格“差球不多”了。
在大阪人看來,京都人就是 “假打”,而且還要虛偽一些。
京都人很高傲,看不起大阪人商業氣味太濃,對“土冒”的神戶人也不看好,京都人對自己生活中的情調都要誇張地形容一番。因為京都曾是天皇居住的地方,千百年來全國各地的武士、大名地方政要都要到京都來朝貢、參拜,在京都每天都有許多新鮮事物發生;所以在京都沒有最新的新聞隻有更新的新聞。
以前曾寫過許多“錯把京都當成都”的連載,對京都與成都做過詳細的對比。不比較不知道,越比較越覺得相似!這裏僅僅就“假打”而言,京都和成都是何其相似乃爾,又各有不同含義。
京都人的“京腔”和成都人說話的“憋腔”有一個恰當的對比:更女性化(不是“女兮兮”的)。相比重慶人的“陽剛”、東京人的“粗獷”來說,成都人和京都人講話都要“陰柔一些”。
日本的“關東人”的根底是受“武士文化”的熏陶,顯得更“陽剛”一些,相對的“關西人”的根底是“文化、商業”曆史悠久,更“陰柔”一點。
而當今新冠病毒肺炎肆虐之際,人們對於“陽”和“陰”的觀念又發生了完全徹底的“改變”了。
以前誰聽說誰很“陽”、“陽氣”、“陽剛氣”都是以一種羨慕的神情聆聽。而今聽說“陽”、“陽性”、“轉陽”許多人會丟魂失魄地感到“不安”!而對於“陰”則反而“放心”!
關東人聽到“關西腔調”很難區分對方是哪個旮旯的,但關西人一聽就能區別是“京都腔”、“大阪腔”還是“神戶腔”。
就像成都人聽重慶人說話,重慶人聽成都腔一樣,兩、三句話就能區分得八九不離十。川東,川南,川西,川北各地方言比關東腔、關西腔的區別來更複雜。
大阪和京都都有各自的固定模式,京都叫“京言葉”,“女房言葉”,京都舞子(舞女)的語言,那是集精致、優雅、聖潔、才能於一身的,能歌善舞、能說會道的藝術表演家很多都發源於京都、也盛行於京都,比較起大阪商都來,京都市日本的文化、經濟的中心。日本國家文化廳也搬到京都了。
成都和重慶相比更有顯然的區別,成都是劉備定都的皇城,相比起重慶來成都的文化氛圍、商業氣息更為發達,而重慶的商業運輸業更發達。
成都人說話溫柔一些,是因為平原地方人們的聲音傳播距離遠,而重慶是碼頭和坡坡坎坎的山城,人與人之間的音量不調到高分貝地發音很難交流。京都人說話溫柔、細膩,低聲息氣也是因為平原的地理條件的影響有關吧。大阪市商都有繁忙的碼頭,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音量太小會無法交流的,所以大阪人講話粗嗓子、高音喇叭似的大聲嚷嚷,大阪人的嗓音無論男女是在全世界都是有名的,一聽就是“大阪腔”。
成都人和京都人說話也有“大聲武氣”的時候,要麽吵架,呀麽喝醉了酒!成都人、京都人都有“假打”的傾向,虛偽但不是低俗,討厭對方但要給對方“麵子”,就是李伯清先生說的“罵人卻不吐髒話”。
全日本人都在埋汰京都人的“虛偽”的一句話就是“Sorosoro Ochazuke Ikaga”(そろそろお茶漬け如何(要不上碗茶泡飯)?)當然非常委婉,非常和風細雨!外地朋友相聚到京都人家造訪,京都人如果說“要不來一碗茶泡飯?”(日本人吃飯最後正式要“茶漬”(Ochazuke)),不明白的人以為主人要拿飯來招待客人了,有人會說“謝謝,那好吧!” 這就叫做“不識相”。
因為這是主人在下“逐客令”的潛台詞。就是“貴台應該告辭了吧”的另一種表達方式。
京都人罵人不直接說,連“指桑罵槐”都不是,是以明喻、暗喻,借代等很講究修辭手法的來表述。
京都語言裏有很多“灑落語”,就像中國人喜歡的“歇後語”一樣,有的還要轉幾道彎幾道拐才能串聯起來、弄明白對方想要說的是啥!
成都人被“委屈了”或被嗆白,或被訓斥了,心裏不服又不能當麵發作,會說一句“反正菜籽花已經黃了”,聽起來很有詩情畫意的嘛,但隻有成都人才知道這是在罵人!
“罵人不吐髒話”,說是的是菜籽花黃了,下麵的半句就是“被瘋狗搶了影子”,有被瘋狗咬了一口似的的感覺。
古代蜀國的狗很有名,“一犬吠虛,十犬吠實”,“吳牛喘月,蜀犬吠日”說的是吳國太熱,連牛看到月亮就覺得熱了不自發地喘粗氣,蜀國的狗很少見到太陽,太陽一出便驚叫不已。所以四川人也經常用狗做比喻。
京都人除了用狗、所有動物都動員起來“含沙射影”地損人、貶人、埋汰人!
“白狗的屁股”:麵白(很有趣兒!)日語地“麵白是(Omoshiroi 很有意思的)”
“黑狗的屁股”:麵不白(即“不好玩”,“沒意思”)
“牛的屁股”:知識麵廣(Monoshiri)(モーの尻:モー,牛叫聲,指牛)
成都話也使用許多動物打比喻:“臉都被打成熊貓兒了”(鼻青臉腫),
“你不可能讓給我給你燉鍋熊貓兒湯嘛”(完全辦不到的事)
京都人喜歡使用擬聲詞、擬態詞(象聲詞)構成一種語言的韻律感,富有京都韻味兒。 Gunnari(泄氣兒了),hannari(豪華),Gatagata(搖搖晃晃),mirumiru(眼看著),Dongyori(陰陰的天),Hinyari(冷颼颼),Bonyari(傻乎乎的,煙朦朦,悶糊糊……)
四川話尤其是成都話裏的象聲詞是十分豐富,無處不在,甚至高興時每句話都可以用上。
如:肉嘎嘎(肉),肥東東(肥),紙飛飛兒(紙片),光胴胴兒(赤上身),冒皮皮,黃閃閃,白生生,黑區區(黢黢),紅東東(不念“彤”tong)……。
在東北有個趙本山,天津有個牛群,成都則有個李伯清都是對方言土語有細致研究的表述,雖稱不上是“語言學家”,是頂尖的“表演藝術家”,因為他們的劇本還要其他人編寫。
如果京都話講好了你可能就是一位是很好的表演藝術家兼語言學家(略)
“假打”沒有智睿、幽默和樂觀的態度“打”起來隻能是“假龘(da)”
據說在日本對大阪口音是歧視的。沒去過成都,下次回國準備去一次。
成都有5座以上有很好的標準球場。其中的“麓山”還是國際比賽(巡回賽)的定點球場,等待您的光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