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納百川,取他人長高求成長;
剛自無欲,走自已道爾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個人資料
辛泰浩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經濟學家ABCD(1)

(2008-07-15 22:36:26) 下一個

  A:作者、B:曆史地位、C名言、D:對經濟學的影響
  A、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1623-1689) :英國著名的資產階級經濟學家、統計學家、被馬克思譽為 “英國政治經濟學之父”,是現代經濟學的創始人。
  B、現代政治經濟學的創始這人,最有天才的和最有創見的經濟研究家(馬克思100多年前說)。《賦稅論》雖然三百多年,但在經濟科學的理論上,在近代資本主義出奇放射出巨大的光輝。
  C、“所有物品都是由兩種自然單位----土地和勞動來評定價格,換句話說,我們應該說一艘船或一件上衣值 若幹麵積的土地或若幹數量的勞動。”
  D、他提出了自然價格、政治價格和市場價格概念,並解釋了其中的關係。初步分析了幣的性質極其職能,把握住了貨幣流通速度的概念;提出了工資是勞動的價格,工資必須等於或能夠維持勞動者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資料,工資與地租互為消長的觀點;把地租看作全部勞動產品和扣除工資和生產資料價值後的餘額,在地租這一形式上,指明了剩餘價值的來源和剝削性質;從土地距離市場的遠近說明地租量的變化,其中還涉及到了級差地租的問題;在論述中雖然利息是從地租引出的,通過地租來論證利息的高低及利息 的合法性,利息會隨貨幣量的增減而消長,並試圖探討利息的變化規律。

  物理學家也被稱為最偉大的科學家,人類曆史上有五大物理學家:
  牛頓(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毫無爭議的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出生於英國林肯郡,畢業於劍橋大學,是著名的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自然哲學家,被譽為“近代物理學之父”。
  牛頓太過偉大,以至於我們根本不知道他悲慘的童年。
  牛頓出生在一個小農場主家,但是他出生前三個月,父親就病逝,小農場也因為缺失人手而沒有收成,家境變得十分貧窮。
  喝牛奶?那更是奢侈,牛頓家裏已經家徒四壁了。三年過後,牛頓的母親已經拿不出任何吃的來養育自己的孩子了,無奈隻好嫁給了一個60多歲的鰥夫,然而8年過後這位鰥夫也去世了。
  牛頓放學後,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玩耍,因為他要去放牛賺學費。這樣的生活讓牛頓的夢想停留在了做個馬車夫上。
  好在家裏還有些書籍,聖經、神學、詩歌、數學、曆史、法律、機械等,這大概是家裏最好的寶藏了,牛頓一有時間就去讀書,可謂是受益頗深。
  到了中學時,牛頓開始展現他的天賦。學校做風箏,同學們都是立刻裁紙、做支架,牛頓卻是計算尺寸,然後再做風箏。試飛時,牛頓的風箏飛得太高了,驚呆了所有人。
憑借著超人的天賦,牛頓考上了英國最牛的大學劍橋大學。大學的紈絝子弟酷愛喝酒、打牌,但牛頓隻是窮學生,必須為老師做實驗的助手,才能賺取生活費。
  也正因如此,牛頓接觸到了劍橋大學著名的教授亨利·摩爾,並繼承了其衣缽。直接讓牛頓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亨利.摩爾發現了牛頓與眾不同之處,上課時,其他學生還在學書本上的知識,而牛頓已經看比那門課更進階的研究報告了。牛頓自己也寫道:當我走進教室上課時,發現對上課內容的了解深度,已經超過了我的老師。
  摩爾大喜,直接給牛頓開了小灶。他把自己的一千八百本藏書讓牛頓免費閱讀,還送給了他兩本書,開普勒的《光學》,桑德森的《邏輯學》。
  一六六五年,英國爆發黑死病,劍橋大學被封校。牛頓無課上,也無地方可去,卻開始了他最高階的“思考”。
  於是,微積分、萬有引力、三大運動定律誕生了。
  牛頓發明了微積分,直接開啟了高等數學,從此,數學家和物理學家開始“分家”。後來的高斯、歐拉也受益於牛頓的發明。
  不過曆史上,一直有牛頓和萊布尼茲的微積分之爭,但最後微積分授予了牛頓。
  然而大數學家約翰·伯努利卻表示支持萊布尼茨,於是他向牛頓發出了挑戰,將“求解最速下降問題”寄給了牛頓。這個困擾了數學家近200年的難題,被牛頓一夜之間解決了。
  就連萊布尼茨都說:“在從世界開始到牛頓生活的時代的全部數學中,牛頓的工作超過了一半”。
  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
  牛頓解釋了萬有引力,即:任意兩個質點通過連心線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該引力的的大小與它們兩個的質量乘積成正比,與它們兩個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提出了三大運動定律:
  1、在沒有外力作用下孤立質點保持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
  2、物體的加速度與點所受的外力成正比,與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和外力的方向相同。
  3、相互作用的兩個質點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要知道自然界一共有四種力,分別是:萬有引力、電磁力、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而牛頓解釋了其中兩種(萬有引力、強相互作用力),可以說牛頓解釋了絕大部分宏觀現象。
  牛頓力學是現代工程、機械的基礎,萬丈高樓、跨海大橋、飛機、火車、火箭、潛艇等的基礎理論。你所看到的一切,包括你看不到的一部分,都可以用牛頓力學解釋。
延續了2000多年的亞裏士多德關於“力”的錯誤觀點,被牛頓批駁改正。人們第一次對太陽、地球、月球的運動規律有了準確的了解。
  上學時,隻是在死背牛頓定律,不斷地刷題,長大後重新讀牛頓,才明白他的偉大,絕非是幾個公式,幾個概念所能定義的。
  愛因斯坦評論牛頓:在人類的曆史上,能夠結合物理實驗、數學理論、機械發明成為科學藝術的人,隻有一位——那就是牛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