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智慧

受艾園的感染, 願與有興趣的朋友分享並探討一些精彩的故事和哲理!
正文

人生隨價值觀的改變而改變 - 安東尼·羅賓

(2007-08-05 17:27:10) 下一個

第三節  人生隨價值觀的改變而改變

  改變你的價值觀就能改變你的人生

在公司發生了史密斯挪用公款的事之後,潛能學家安東尼·羅賓便飛到斐濟群島去散心,同時清理一下自己的思緒,想想後事要怎麽處理,尤其重要的是怎樣扭轉公司不利的局麵。到了那裏的第一天晚上,在睡覺之前羅賓問了自己這個問題:“影響人生的到底是哪些東西?是什麽控製了人的行為?”第二天早上羅賓睡到了八點鍾,滿腦子有好些點子,隨之便走到旅店的大廳,拿出紙來奮筆疾書,從早上八點一直寫到深夜. 當他寫完這一切後,回過頭去看看到底寫了多少東西,乖乖,寫得可真有如鬼畫符,幾乎認不得寫的是些什麽。

雖然如此,可是那些點子卻深深刻印在腦海裏,羅賓從其中發現了自己事業的發展空間:可以開這樣的一門課程,幫助人們重新調整其神經係統,找出他們追求人生目標的先後順序,然後根據這些教他們如何作出正確的決定,得到所期望的人生。

教人們認識自己的價值觀,調整自己的價值體係,這些對羅賓來說雖然不難,然而卻不能不考慮他們在這些改變之後會有什麽後果?如果這個人的“追求價值體係”中排名第一的是安全感,排名第十五的是冒險,當把這兩者在那個人的神經係統中調整成對調關係,最後會出現什麽樣的後果?這到底會把那個人的人生帶到什麽地步?是小小的一步,還是驚人的一大步?答案會是什麽我們並不知道,然而可以確信的是,他的人生在各方麵都會改變,思想上、情緒上、以及行為上。不可能還有什麽方法能使人如此神奇的改變,事實上在曆史中不乏看到這種例子,例如聖經人物掃羅在前往大馬士革途中的遭遇,那一番與神的對話結果改變了他的一生,也開拓出基督教的世界。

能把自己最討厭的變成最喜歡的,最喜歡的變成最討厭的,到底這是不是真有可能呢?做個實驗便可以知曉,安東尼·羅賓就曾經做過實驗。首先羅賓把自己的價值體係列出來,當他看這些價值第一眼時,心想:“這些價值都是最棒的,我愛這些價值,畢竟就是這些才造就了目前的我。”雖然他心裏這麽想,可是不時提醒自己這一點:“價值觀與我們之間並不是一個等號,它隻是我們的一部分。我目前所持的這些價值觀並非經過明智的選擇,而此刻我隻不過才剛發現它們在我心目中的排列地位,我必須仔細挑出哪些會帶來快樂、哪些會帶來痛苦。如果我真想重新規劃自己的人生、如果我真想建構出所期望人生的諸多價值觀,那麽必須采取哪些步驟呢?對此可以找到上帝曾對亞當說過的一段話(這段話歸納起來,即你此時此刻的決定能扭轉你的一生):“我們並未給你建造出天堂,也未建造出人間,更未建造出朽壞與不朽,因此你要運用選擇的自由和光榮,把自己當成一個雕塑自己的工匠,盡可能雕塑出自己喜歡的樣式。

你將擁有想象不到的判斷能力,使自己重生成更高層的生命,那個神聖的生命。”當安東尼·羅賓知道此刻所作的決定能夠扭轉自己的一生,內心的興奮可以說是筆墨難以形容。他一邊審視自己的價值觀,一邊自問“如果我想達成人生的終極目標、如果我想成為有所抱負的人、如果我想在人生中作出最大的貢獻,那麽我必須抱持哪種價值觀?”雖然羅賓認為目前所擁有的價值觀已有很大的幫助,可是還這麽想:“到底我還得擁有其他哪幾種價值?”結果想到的是“智慧”,這在所列的表中並沒有。不容否認,羅賓是個聰明人,可是聰明的程度還不夠,否則就不會做出一些極為愚蠢的事情。

除非下意識地把智慧納入神經係統之內,也就是說在作決定時能超前一、兩步想到其後果,那麽才不會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遭遇失敗。無疑,羅賓必須把智慧列在“追求價值表”的上端部分,隨之又想到幾個有幫助的價值,而它們也都必須列在那張表裏麵。

接下來他又問自己一個從未想到的問題:“如果我想達成人生的終極目標,那麽有哪些價值必須從我的表中剔除掉?”想到這,他注意到“自由”這個價值,他不停地思索,到底是要個什麽樣的自由?就當時的情況,可以說再自由不過了,若是生活在一個根本不容許這等自由的國家,想法可能會有所不同,然而今天實在無法想出還有什麽方法能使自己更加自由。因此羅賓決定把自由從表中剔除,很奇怪的是,當他把它剔除後卻真正地感到了自由。

這個感覺使羅賓不由得一一思索接下來的每個價值,確定它們對自己的真正意義,並不時自問:“我把這個價值列在價值體係的這個位置,到底對我有什麽好處?”當他一眼看到熱情這個字時,就自問:“把熱情擺在這個位置對不對呢?”想到它曾帶給自己動力、振奮、能力和對人們的積極影響力,這的確使人生更加豐富。

隨之羅賓又問了一個讓自己十分驚訝的問題,這在以前可從沒想過:“把熱情擺在表的前麵,對我是不是有害處呢?”當時答案似乎很清楚,因為他剛結束在丹佛市的研討會,身心都覺得疲憊不堪,這種感覺可是多年來的頭一遭。健康一直是列在他的追求價值表內,可見它的重要,然而羅賓並沒把它擺在很前頭。

在他的觀念裏,要得到健康隻是要吃得正確,雖然運動不多,可是接連不斷的研討會卻也使他得不到充足的休息。在這種體力不停透支的情況下,身體必然無法再硬挺下去,最後即使沒垮,但總不是很健康。這種不顧一切地猛辦研討會,不斷地消耗自己的心力,熱情慢慢地冷卻了,他覺得沒法再去愛人、沒能力再影響人。雖然他把熱情列在追求價值表的最前麵位置,可是卻常常把自己累得半死,最後很可能還會破壞掉一直想要追求的人生終極目標。

最後羅賓問了自己這個問題:“要想達成人生的終極目標,我那些價值得作什麽樣的種排列?”各位請注意,這個問題他是這麽問的:“我那些價值得作什麽樣的排列?”而不是“哪個價值對我比較重要?”當羅賓這麽問了之後,整個表就呈現出這種排列方式:

健康/活力

/慈悲

智慧

生活有勁

誠實

熱情

感恩

風趣/快樂

改變既往

學習/成長

成就感

努力做好

投資

奉獻

發揮創造力

各位看這張表可能不覺得怎麽樣,可是對安東尼·羅賓卻有莫大的意義,因為要安排出它們適當的排列順序,羅賓內心可是掙紮得很厲害,甚至非常害怕。在安排它們的順序當中,最困難的是不知如何處理快樂和成就這兩項,它們在前麵的排列順序依次是熱情、愛、自由、奉獻、有能力、成長、成就,然後才是快樂,可見快樂在他的心目中並不很重要。他心裏想:“如果我把快樂提到成就之前會如何?”實在說,這個問題倒讓他有點害怕。他擔心如果安於快樂的話,就很容易失去衝勁,隨之也就不想去追求什麽成就,不想發揮什麽影響力。然而羅賓對自己的肯定,就是要能做出一番成績,如果沒有,那自己算是什麽?單單為了這個顧慮,羅賓就思前想後了兩個鍾頭,決定是不是得把快樂放在成就的前麵。最後終於作出決定。

事實上,多數可說是有成就的人,他們也害怕追求快樂,因為他們也直覺地認為把快樂擺在前麵會使他們失去動力或衝勁。羅賓認為,各位如果看快樂重於成就,那麽就會快樂地發現自己的成就。這個順序上的差異,使他的人生有很大的改變,那可不是三言兩語便可道盡,他不僅沒有失去衝勁,相反地,他卻覺得再好不過,希望能做出更好的成績。

待完成這張追求價值表後,羅賓內心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寧靜,產生出前所未有的信心,因為他知道身體的每一部分都將作好準備,把自己推向實現美夢的方向。他不再跟自己拔河,不再致力於一心想要得到的自由,但卻得到了更多的自由,因為他知道如何跟人建立更密切的關係,如何對人可以愛得更多。這也使他快樂地發現怎樣才能有成就、怎樣才能健康、有活力和有智慧。雖然隻不過決定了改變人生價值體係的優先順序,卻使他馬上感覺到生理上的改變。此外,羅賓也開始注意到某些情緒的不良影響,如果希望有個成功的未來,就萬不可沉溺於這類情緒裏,這其中的一項便是擔憂。他經常為公司的營運操心,唯恐業務量不佳,結果弄得身心俱疲。當時他認為如果多操點心會警惕自己要賣力做事,結果不然,反而變得惶惶不可終日,最後羅賓決定不再過度關心公司的事。經營事業固然得多用點心,但是得適度,尤其重要的是得拿出行動,這樣對事情才會有幫助。當他不想再為公司的事操心,就必須盡全力使自己不去想這些事,如果不能克製就會越陷越深。

有鑒於此,羅賓給自己訂出一張避開的價值表。

等羅賓從斐濟返回美國,對自己的未來方向已很篤定,家人及朋友見了都感到驚訝。回公司的第一天,同事紛紛圍到他身旁,七嘴八舌地問道:“你是怎麽了?怎麽像變了個人似地?完全脫了胎換了骨。”隨之,羅賓便把在斐濟所想出的那套方法一一運用在每位同事身上,就像產品要上市之前總得有個測試,從而產生了不同凡響的效果。

向安東尼·羅賓學習吧,模仿這位世界頂尖潛能學家,改變你的價值觀,就能改變你的人生。別忘了,我們的確有能力把自己變成自己所希望成為的人。

說到這裏你應該已經明白,如何掌握主宰係統的第三個要素——價值觀,現在讓我們再複習一下:第一步,找出你現在所持的是哪些價值,然後按照它們在你心目中的重要性排列出來。這個步驟可以讓你知道自己最想得到的是什麽——追求的價值觀,也可讓你知道自己最想丟棄的是什麽——避開的價值觀,由此你便能夠明白自己為何會有目前這種行為。這一步的練習對你是個大好機會,因為當你知道了蘊藏於體內的“快樂/痛苦”係統,那麽隻要你願意,就能夠一直享有快樂的人生。

第二步,如果你抓住牛頭上的角,那麽就能控製牛的走向,同樣的道理,如果你知道自己的價值觀,那麽就能夠扭轉命運。提問自己一個新的問題:“如果我想得到期望的人生,那麽我需要哪些價值觀?它們得作什麽的排列?”你要好好花心思去想,把這些價值觀仔細排列,針對你所期望的人生,去看看得丟棄哪些既有的價值,又得增加哪些你所沒有的價值。

你或許會不解地問:“然而,我究竟要什麽樣的人生呢?”如果你真的不明了,就請你記住,如果你想達到所期望的目標,那麽你就得成為那一類的人;如果你要成為那一類的人,那麽你得擁有哪一種的價值觀呢?你到底要增加哪些價值?丟棄哪些價值呢?比如說,當處在恐懼、挫折、被拒絕的情況時,你到底有沒有能力拿出勇氣去麵對?又比如說,當有享樂在麵前時,你會不會受其影響而被誘惑?你能不能夠把這些棄之不顧,而給孩子們多些關懷,多陪陪他們,而不隻是一個隻供他們物質需求的“供應者”而已?所以請你好好想一想,當你寫成了那張價值表,是不是就此完事了呢?難道你隻想完成一張上麵寫了些字的紙片嗎?我相信你的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因為那隻是你人生的指南針,它會隨時幫助你作出正確的決定。所以在此請你好好利用這張你親手寫下的價值表,調整你現在的人,朝著希望的人生方向邁進。

不但如此,還要讓周圍的人知道你所追求的是什麽,這對你有督促作用,你得全力去追求更新、更高的人生標準。

日後當你在對自己的孩子吼叫時,很可能某位關心你的熟人正好經過,這時他就會提醒你:“不發脾氣不是你價值表裏的一項嗎?”“我們會成為什麽樣的人,全看我們重複做什麽樣的事。”當人們學會了怎樣按照自己的價值體係生活,結果前後判若倆人,這種強烈的對比讓看到的人倍感振奮。當一個人的本質改變了,隨之奇妙的事也就發生。親愛的朋友,你要牢牢地記住這句話:“人生中一定會出現各種考驗,以測試你對自己價值觀的堅持。”安東尼·羅賓的考驗是在一次飛行旅程上,碰巧那位曾經給他帶來大麻煩的史密斯先生也搭這班飛機,他的座位就在羅賓的後方。羅賓見到他怒氣就直往上衝,差不多有兩年的時間羅賓沒生什麽大氣了,當然那是因為羅賓沒碰見過他。史密斯低著頭在看雜誌,並未察覺到羅賓就坐在他前頭,這時羅賓的腦子浮現出一個又一個問題:我該拿出什麽行動?我要不要當場給他難堪?我是不是幹脆坐到他旁邊,兩眼瞪著他,讓他無地自容?這些問題在腦子裏轉來轉去,不知道該選哪一種方式才好。

就在要作決定之際,深紮在羅賓腦海裏的價值觀代他拿出了行動,羅賓打開了筆記本,在第一頁上就正寫著他的價值體係。最上麵一行寫著這句話:“人生中對我最重要的價值就是要能愛人,要慈悲。”嗯,“接下來是智慧。”嗯,“接下來是要生活有勁、要誠實、要熱情、要感恩、要風趣、要做出成就..。”當他這麽一路看下去,他的心情很快就開始改變,原先想發火的情緒一下子就消失於無影無蹤。這些他想要追求的價值提醒了他,真正希望有所作為的人、真正希望做出的事,它們就像是張著大眼看著羅賓,是不是要做一個表裏如一的人。接下來他該采取什麽行動就不用說了。

當飛機停穩,羅賓站起來走向史密斯,很誠懇地說道:“雖然我無法對你過去的行為釋懷,不過我卻不想報複,事實上還想由衷地祝福你。”說完話,轉身走下了飛機,留在腦海的是史密斯瞠目結舌的樣子。事後羅賓說:“哇!心裏真是舒暢,沒想到我克服了內心的壓力,真能按照所作的決定去行動。”當一個人真心相信怎麽做是對的,而也真的照著這麽做,人生中沒有比這更快樂了。

這個能塑造你人生命運的力量,你要把它當成禮物送給自己,用心去做這個練習,模仿羅賓把所持的價值明確地訂出它們的優先順序,並且身體力行。

  不喜歡你的工作嗎?換掉它

隻要你留心觀察,就會發現絕大多數人並不喜歡他們的工作。

每天,他們總是不停地看著表,一直到下班;每周,他們會喃喃自語:“感謝老天,今天是星期五了!”他們不喜歡自己的工作條件,他們痛恨工作時間,他們抱怨管理機構,他們不滿足於每月的收入,他們為自己的將來發愁。

他們說他們會用一切代價來換工作。

為什麽有這麽多人幹著他們厭煩或討厭的工作?當然,這有許多原因,但通常是因為他們的職業與他們的價值觀不符。

他們的價值觀是在幾年前由父母或輔導員決定的,或者是偶然決定的。他們守著自己的職業是因為那是他們最早的職業。他們眼前的工作是最早的工作的延伸,幾年下來,他們已經開始墨守成規。

有個朋友快到不惑之年才成家,他工作已14 年,他吐露說他不喜歡自己的職業,他寧願用任何代價去換一換職業,但他又擔心是不是已為時太晚。

專家給他指出,現在男子一般都能活到75 歲,所以他完全有理由希望再活上40 年,工作30 年。他的生命還沒去掉一半,而他還有2/3 的工作時間。

然而,他卻寧願繼續被奴役,因為正如他所說的,這已“為時太晚”。

真是瘋了。

我們每天的時間基本上分為三部分:我們花八小時睡覺、八小時工作,另外八小時隨我們任意支配。我們醒著的一半時間都是花在工作上。

讓自己清醒時的一半時光浪費在摧殘心靈的苦力活上,那隻有傻瓜才幹。

更糟的是,不喜歡你的工作意味著你幹得很差,你不會付出它所需要的時間和注意力。你的滿腹牢騷會減少你的動力,耗盡你的精力,而且使你的創造力的源泉瀕於枯竭。在各行各業中,有成千上萬這樣的人,他們的潛力現在、將來都不會被挖掘出來,其原因僅僅是他們不喜歡自己的工作而缺乏內在動力。

對此,美國學者羅伯特·弗羅斯特這樣寫道:集愛好與職業為一體,這就是我生活的目的,就像雙眼觀看時連在一起。隻有愛與需求合二為一,工作變成了遊戲,這是否是真能辦到的事?

(一)對變換工作的恐懼

有很多人想換工作,但為什麽大多數人沒辦成?答案常常是擔心和惰性。

他們不願放掉手中的這隻鳥是因為他們擔心灌木叢中不會有第二隻鳥。

他們為不可預測的未來感到擔心,就像每個人都多少有點擔心一樣。可是在安東尼·羅賓看來,對改換工作的這種擔憂毫無根據。還有,如果你已決定穩穩當當這樣下去,那麽你就已作出了一個基本的打算:你打算不再發展。

擔憂不該受到指責,它隻是一種正常的情感,這是保護我們不受到已知危險侵害的自然本能。

在自然界裏,動物對恐懼的反應有三種:逃避、躲藏和反抗。

當危險出現時,有些動物會逃避。

小鳥展翅飛走,鬆鼠跳開,小魚從鱸魚口中衝出,逃走能保住生命,可是這意味著生活是由別人控製的,是一種反應的生活而不是行動的生活。

當危險出現時,有些動物反應冷淡。

它們想讓自己不被覺察,希望威脅離去。實際上,它們乞求得到保佑、屏住呼吸、希望最好的一切會發生。

當危險出現時,有些動物會反抗。

它們不讓敵人掌握自己的命運,它們要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抵抗。

人類的反應方式也一樣,當要調換工作而出現未確定的情況時,我們都感到擔憂。這是一種正常的反應,我們都害怕不可預測的一切。當我們遇到恐懼的事時,我們有三種選擇。我們可以逃避;可以忽視它;或者可以鼓足勇氣奮鬥到底。

但是,對不可預測的未來的恐懼應該與更真實的恐懼作同樣衡量,這種恐懼把自己的後半生花在毫無意義、讓人自卑或使人消沉的事情上。對此還會有一種很大的可能,那就是,如果你不能采取行動,你以後生活中對命運的抱怨會對你的心情和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有些人害怕犯下大錯,這一點阻礙了他們采取行動去改換自己的工作。

他們現在的工作可能並不完全像他們所希望的那樣,但是事情可能還會更糟。如果他們鼓足勇氣來跳一次傘,他們能保證那隻降落傘管用嗎?是禍是福,隻有天知道。

(二)對難以預測的一切的恐懼

麵對改變時引起的恐懼是正常的,應從中得到安慰。約翰·彌爾頓說:“害怕變革使得君主們感到困惑。”當生活可以預測時就舒適得多,熟悉的事物中有一種安全感。

徹底改變生活方向並非小事一樁,它會產生一種無法預測的感覺,它涉及到冒險。但是,如果是在嚴肅認真的思考後,你決定改變,那麽,拖延隻會使你的問題變得複雜化。改變會不會出錯?當然會,生活給人們提供的可靠性太少。隻有躺在墳墓裏的人不犯錯誤。

除了恐懼的問題外,還有惰性的問題。在物理學中,慣性指物體保持原來的狀態,如果物體靜止不動,它應付地抵製運動;如果它處於運動狀態,它就會抵製方向和速度的改變。慣性隻有靠比保持原狀態的力量更大的力量產生作用才會改變。

慣性的規則也適用於思想。

安東尼·羅賓認為,改變生活方式需要有決心,需要痛苦的搏鬥。去沉思變換工作的需要還遠遠不夠,除非你下定決心,堅定信心並采取行動,不然你會保持原狀。

萬事開頭難。美國短跑運動員劉易斯在1984 年的奧運會上一舉奪得四枚金牌,關於百米短跑他曾這樣說過:“達到全速的努力比保持那種速度的努力要大。”有一位朋友,他很聰明能幹。他有一份高收入、令人羨慕的工作,可是他卻抱怨說他的工作微不足道,常常提起要調換工作。他在工作上很成功,所以他有機會“跳跳槽”,但是其它工作同他現在所幹的工作相同,如果他調換了工作,他不久也會意識到他仍處於目前的這種狀態中。盡管這樣,當人們給他提出其它很有希望的選擇時,他卻含糊其詞,改變話題。

他所做的一切就是為自己而工作:收入高、可以輕易幹好,他的未來會很有保障。然而,他的工作讓他感到自卑,所以盡管他取得經濟上的成功,他仍然不快樂。可是他寧願做他目前的工作,不願去選擇做其他事情。

這類人有很多。

你可能在職業中占有一個有利的位置,可是這種職業卻沒什麽前途,在有些行業中,你無處可走,隻有向上晉升;而在另一些行業中卻不可能有晉升。如果你的公司生產輕便馬車鞭子或煤爐或冰盒,那麽我們最好是勸你去研究招聘廣告。

如果你的行業沒什麽發展,你也不會有。

(三)你的擔心是真的嗎

如果你準備調換工作,想有新的選擇,好。可是在你行動之前,有句話要提醒你。

要完全肯定你應該這樣做,要確信你在工作中很不快樂、得不到滿足,而不僅僅是煩躁不安。

要弄清你的不滿不一定來自你對眼前生活方式的不滿。

有可能你的不安來自某些問題:也許你為經濟上的事頭疼,或者你的婚姻遇到麻煩,或者其它事情讓你焦頭爛額。

有可能發生了什麽事情,讓你意識到自己的局限。你以前曾相信自己舉世無雙,可是現在可能總結出並非如此,這使你感到震驚。

有可能是你昔日的同學或朋友在事業上比你有更大的進步,這引起了你的滿腹怨氣和無形的憤怒。

你可能在工作上沒有盡力而為,你的不安可能是你對自己不滿的結果。

有可能在你和某個上司之間存在著個人衝突,你在心情坦蕩時知道倆人都有錯。

也許像莎士比亞在《朱麗葉斯·凱撒》中讓卡修斯所說的那樣:“親愛的布魯塔斯,錯誤不在於我們的命運,而在於我們自己。”或者像某個匿名的教友派信徒給妻子寫的那樣:“除了你和我,大家都邪惡,甚至有時我也對你感到驚奇。”如果問題出自你本身而非工作,那麽三思而後行。我們必須帶著自己的包袱與負擔。

(四)為自己工作

也許你在工作上的不安是由於你的性格不適合為他人工作。

你不習慣於例行公事。別人叫你幹這幹那,你會產生反抗心理。你喜歡按照自己的進度去工作,多數行業中的那種按時上下班讓你感到生氣。

你喜歡自我行事。

那麽,也許你該考慮開辦自己的企業。如果你的目標是財富和自主,自己擁有一家企業是實現這些目標的最佳方法。看看你的周圍,經濟上獨立的人多數是銷售產品或開辦服務行業。他們不為別人工作,他們為自己工作。

他們雇用別人,而不被別人雇用。

而且他們不一定是社會上最能幹的人。通過觀察,你會明白這一點。

他們發現自己能擁有他人希望得到的東西。他們用艱苦的努力開辟並建立一個新的行業。

但在你調查是否有成為經理的可能時,先考慮考慮建立新公司時的基本原則,你必須先滿足以下幾條:

①你必須有產品出售或能提供服務項目,讓人們花錢享受。

②在你成功前,你必須作好每天工作十二至十六小時,每周工作六天的準備。

③你必須掌握足夠的資金或信貸款項以保證度過第一年並妥善安排進入下一年。

④防止自己受發展太快的誘惑,但如果機遇來了卻能有足夠的力量跨一大步。

如果你準備接受這些條件並有辦法籌到足夠的資金,你再去調查那些可能性。你可能想考慮去購買某種特權。(但是請記住:在特權世界裏有不少油嘴滑舌胡言亂語的人。)要讓你主要的能力發揮作用。

在你決定開創自己的事業之前,多問自己一個問題:你對於自己闖天下有足夠的自我約束能力和自力更生的能力嗎?你的回答可能是:“我要用它來約束我自己。我有時對一切無所謂,時常悠閑懶散,那是因為沒什麽來鼓勵我。”情況可能是這樣,但在你進行冒險嚐試前,你自己要相信自己的性格適宜於自由自在無約束的生活。

想為自己工作的人們一定要清醒地意識到自己對下麵這一切負完全責任:

①冒險的經濟和管理。

②提供的產品或服務。

③產品或服務的銷售。

除了你自己,不會有人監督你的活動,糾正你的錯誤、鼓勵或刺激你。

如果出錯,責無旁貸,隻有自己承擔。

創業的任務很艱巨,但卻值得一試。如果你是位個人主義者,受到約束就幹不好工作,如果你擁有實現自己的目標所必需的自我約束能力,那麽你不妨仔細計劃,顯顯身手。

必須具備的先決條件是想象力,對自己的信賴和足夠的自我約束力。你能去做一些夢然後把它們變為現實嗎?盡管沒有要求你,但你能在天氣惡劣的早晨強行把自己拖下床到辦公室或商店去,並且不管自己願不願意也開始埋頭苦幹嗎?如果你能辦到,你就越過了一大障礙,如果不能,那就想也不用去想。

在你從事新職業之前,不管是你自己開辦的還是你新調動的工作,要確信在你這一生中它能向你提出挑戰並使你得到報償。這份工作可能不會延續那麽久,因為現在是加速變化的時期,但它也許能延續那麽久。記住法國人那句古老的諺語:“注意你所留心的一切,因為你肯定會得到它。”也許在工作中你並非像眼前所想的這樣不快活。人們常提起法國著名的小說家兼表演家柯勒特,她曾經在銀幕上觀看到自己的生活故事。

一位朋友說:“看起來你的童年很幸福。”“的確,”柯勒特說,“可是真糟糕,我當時竟然沒意識到。”

(五)作好思想準備

還有一個問題:你從思想上有準備轉入一個更好的境況中去嗎?或者你需要一些時間為今後作準備嗎?例如,你接受的教育有什麽不足嗎?你的基本技能過時了嗎?你應該專門進修某一些計算機科學嗎?甚至重返學校去嗎?“重新上學!”你說,“老天呀,哎喲!我十年前就畢業了!”在商業界裏,大多數董事畢業後形勢有了不少變化。有一首歌唱道:“她處的世界在變遷!”是的,而且以超音速在變化。據估計,現在知識的數量每十年增加一倍。如果你想變換新工作,也許你必須學一門新技術。

當然,安東尼·羅賓並不是建議每個人都重新回去進行全日製學習,在各個大小城市裏都能參加夜校或函授學校的學習。不但有夜校,也有函授課程。與你所在城市的教育部門或恰當的政府部門聯係一下。你能得到的幫助比你想象的還要多。

上麵已指出一些容易犯的錯誤,也許是注意太多反會出錯,但不要讓那一點輕易使你向改換工作的夢想投降。

湯姆就因為顧慮太多,而放棄了自己的夢想。這位老兄三十五、六歲,在大學時他曾是體育明星,學習上他是優等生。他打算去爭取醫學學位,假如說有人天生就會用藥,那麽此人就是他。他如饑似渴地閱讀各種醫學雜誌,訂閱各種專業刊物,成了個活藥典。

不幸的是,由於缺錢,他不得不中斷自己在醫科大學預科班的學習。他找到了一份工作,專門為電台推銷廣告時間,不久大獲成功,幾個月內他便賺了一大筆錢。

現在他感到進退兩難。工作得到的收入能讓他生活舒適,到處旅遊,而醫學學位卻需要上夜校並作出幾年的犧牲才能得到,然後才是冗長的實習過程。

經過長時間的鬥爭,他在得到提高工資後放棄了學醫,放棄了能使他發揮自己最大潛能的機會。他在自己所做的方麵很成功嗎?也許。那麽他會滿足於自己的工作嗎?也許不會。

要慢慢地放棄你的夢想。

確定了你的一切可能性後,如果在你的國家裏你與我們有同樣多的機遇,那麽還有什麽理由說潛能會逃離你。

為了實現你的長遠目標,你可以一邊繼續幹著以前的工作,一邊為新的工作作準備。如果你已結了婚,你的配偶必須去找一份全日製或半日製的工作幹一段時間。也許你不得不省吃儉用,延遲購買某樣大東西或延遲度假。

最後,你會決定繼續幹現在的工作並決心幹得更好。

這本身就是一種勝利。

仍然無法決定是去是留嗎?那麽你可以采用一種陳舊但卻有用的方法,你可以在一張紙中間畫一條線並在上麵分別寫上“讚成”和“反對”兩個詞。

在“讚成”一方列上你應該調換工作的理由,在“反對”一方寫上你不應調換工作的理由。

注意不要抱著寫出答案的天真想法,現在不是自欺欺人的時候了。花上一周時間來列這張表。同你的配偶或值得相信的朋友商量。你的朋友可能不會明白你的問題的一切結果,也許不能向你提出忠告,也許不能作出最好的判斷,但是說出你的矛盾和能得到的選擇卻能幫助你更清楚地看待這種情況,而且常常會以一個嶄新的角度看清你的處境。

說出問題有利於弄清問題。

你可能會問:在這一點上我難道不該考慮我的雇主嗎?如果我辭職,我對他們負有什麽責任?我們一直認為雇員對雇主的義務僅僅是給公司盡職盡責。

對忠於職守別去抱什麽幻想。當然也有例外,可是除了雇主從你的工作中攫取價值外,他對你還是誠實的。那也公平合理。他們主要是對公司負責。

公司不是慈善機構,如果你不再積極為它作出貢獻,它就會讓你走,這並非無情無意,而是明智的選擇。

你確實欠你的雇主一樣東西:要謹慎對待你辭職的意圖。

(六)三思而後行

安東尼·羅賓指出,現在是你作出決定的時候了,作出決定後就該付諸行動了。

不要等到擁有一切事實後再作決定,你永遠不會掌握一切事實,如果你不果斷,你會發現自己已害上了所謂的“分析麻痹症”,十分痛苦。

如果你決定調換工作,下一步做什麽?首先要係統調查你的選擇,你正在計劃決定生活道路的想法,所以不要急躁倉促,要從下麵這四個角度來仔細分析你打算要做的工作。

·它將成為你所欣賞並向你提出挑戰的工作嗎?它能更好的發揮你的潛能嗎?或者在幾年後,你是否會發現自己同現在一樣感到厭煩不滿呢?·它不僅僅在目前,而且在幾年內有滿足你的潛力嗎?·它能提供你想得到的收入嗎?能提供不僅僅是你需要的而是你想擁有的一切嗎?·它有前途呢,還是瀕臨過時的危險中?先回答這些問題,不要急於從一個油鍋跳到另一個油鍋裏。

如果你已結婚,同你的配偶討論一下這一動機。可是如果妻子或丈夫提出反對意見,那也不能成為你退卻的充足理由,任何配偶都不該因為過份關心安全而把對方的一生捆在失意之上。

開始進行調查,同朋友們交談,尋找入門書籍。把工作申請書寄出去,如果你認為寄出越多越好反會出錯。

現在,麵對現實你會發現調換工作以後不一定像你所想象的那樣,成為令人激動的冒險,這你也不要灰心喪氣,提醒自己,你是由於沒有出路才改變方向的。

除了上麵那一切,還要記住這一點:你調換工作是為了改變你的後半生。

睜大雙眼看著未來,要想在新的行業中站穩腳跟也許得要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要承認這個事實。但要記住這一點,從現在開始,你將從事你想做的事。你把熱情投入你欣賞的工作中,這幾乎保證了你的成功。

同時,可能發生在你身上的最糟糕的事是什麽?你可以進行為期幾個月的嚐試,同一生相比這不算什麽,但如果你自覺地下定決心鼓足勇氣去尋找新的生活方向,你就不會很長時間無動於衷的。

今天是曆史上少有的容易改變觀點的時代。

(七)一點可供參考的經曆

激勵專家查爾斯41 歲時發現自己重新開始生活。他當時住在紐約,為長老會效力,負責該教會的傳播計劃,在那之前的四年裏,他在美國和加拿大的海灣一帶活動,一到晚上就對成千上萬的人們演說。其中的三年裏他也主持過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電視網絡裏的每周節目《向上看與生活》。

但查爾斯卻失去了信仰。

查爾斯十九歲血氣方剛時就進了教會,可是到了現在卻意識到自己懷疑基督教的基本教義。有許多東西事與願違,因為太想相信,他的思想提出了挑戰、最後駁斥了自己相信的一切。最後,他決定必須離開教會。

當時,生活好像到了盡頭。他母親由於癌症已奄奄一息,長時間疾病的折磨使得她隻剩下皮包骨頭。實際上他同所有的朋友斷絕了來往,並放棄了那些受自己影響而去傳教和加入教會的人們,一時間,他覺得自己像個叛逆者。

但查爾斯沒有什麽真正的選擇,他後來回憶道:“我不能呆在教會裏,隱瞞自己的懷疑,每天生活在謊言裏。我租了一輛車,把僅存的幾樣家什包好扔在車上,然後開始踏上去多倫多的路程。

“那時確實令人苦惱,我怎樣才得以糊口?我合適幹些什麽?誰願雇用一個四十一歲幹過牧師工作的人?“我決定試一試寫作,我一個人住在喬治灣的一幢擁有兩個房間的小屋裏,寫下了三個電視劇本,我把它們都賣給了加拿大廣播公司。

“該公司有一位負責人曾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電視節目上見過我,他雇用了我,讓我當上他開辦的加拿大廣播公司社會事務電視係列節目的合夥主持人,從此,我走上了一條新的道路。”所以說,如果你確信自己應該改行或調換工作,當這一想法成熟時,不要再去考慮,要行動起來,不要讓這一想法去逼你,要擁有它。讓它成為冒險。請銘記下麵的勸告:別理那些老是給予否定回答的人。富蘭克林·羅斯福說得對:“值得恐懼的唯一事情就是恐懼本身”。

把注意力集中在你擁有的長處上。

傑克大約在十年前從荷蘭來到加拿大,他在北美洲沒有親戚,隻會說十幾句英語。他擁有的東西全部裝在兩個小箱和一隻皮箱裏,可是現在他卻成了會計師,手下有一幫人為他幹活。他擁有富麗堂皇的住宅,在佛羅裏達州有度假公寓。他有了家眷,生育了三個孩子。

毫無疑問,你的境況比他當時要好得多。你們中許多人是土生土長的,在這裏有不少親戚朋友,你在語言上沒有障礙,你熟悉商業界,你肯定不是在陌生土地上掙紮得滿頭霧水的陌生人。

即使你是個移民,你也該看看你的周圍。去觀察有多少人來到這片土地上並爬上了成功的階梯。你也能成功。

所以不要等到七十歲時有一天早上醒來才問自己:“為什麽當時我不做那件我特別想做的事?為什麽我要讓自己受到阻礙?為什麽我不至少去試一試?”事實上所有的辛酸話中,最慘的莫過於“我原本有可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