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智慧

受艾園的感染, 願與有興趣的朋友分享並探討一些精彩的故事和哲理!
正文

擴展你的思想領域 - 安東尼·羅賓

(2007-08-09 19:07:18) 下一個

第二節  擴展你的思想領域

  遠大理想造就偉大人物

安東尼·羅賓認為:遠大的理想,造就偉大的人物。一個人擁有什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如何獲得他想要的東西。

的確,瞎子心中的世界局限於他的觸覺,文盲的世界局限於他的點滴知識,偉人的遠見有多廣,他的世界就有多大。

美國最大工業機構的一位人事專家,每年都要到各大學裏挑選一些將要畢業的學生參加公司初級經理人員的預備訓練。她指出她對許多大學生的心態很失望。

“通常我都要和八至十二位畢業生麵談,他們都是班上的前三名,而且都表示很樂意到我們公司工作。”“我們考慮的決定因素之一是個人的動機。我們要看他是否有潛力,能否在幾年內獨擋一麵,實現重要計劃,管理一個分公司或分廠,或者在其它方麵對公司有實質性的貢獻。”“我不得不說,我對我所麵談的大部分學生的個人目標並不十分滿意。

你會很驚訝有那麽多年僅二十歲的年輕人對退休計劃比任何事都更感興趣。

在他們而言,‘成功’隻是‘保障’的同義詞。”“他們關心的第二個問題是‘我會被經常調動嗎?’你想,我們能把公司交給這樣的人嗎?”“更使我無法理解的是,現在的年輕人對於未來的態度,竟然還是那樣極端的保守、狹隘。”這麽多人缺乏抱負的趨勢意味著:在高報酬的職業中遭遇到的競爭,將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

潛能的發揮不是以一個人的身高、體重、學曆或家庭背景來衡量,而是以個人理想的“大小”來決定。而理想的“大小”也就決定成就的大小。讓我們來看看如何擴展思想領域。

  要有崇高的理想

一個正常的人,應該掌握你的人生使命,高懸某種理想或希望,奮力以赴,使自己的生活能配合一個目標,從而實現成功。有許多人庸庸碌碌,默默以終,這是因為他們認為人生自有天定,從沒想到可以創造人生。事實是,人存在於世上,那是天定;好好地利用自己的生活,使它朝著自己的計劃和目標奮進,這樣就成了人生。

這種堅定刻苦的人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崇高理想在激勵他們前進,激勵他們發揮潛能。偉大的人生以憧憬開始,那就是自己要做什麽或要成為什麽。

南丁格爾的夢想是要做護士,愛迪生的理想是做發明家。這些人都為自己想象出明確的前途,把它作為目標,勇往直前。

十九世紀的英國詩人濟慈,幼年就成為孤兒,一生貧困,備受文藝批評家抨擊,戀愛失敗,身染癆病,26 歲就去世了。濟慈一生雖然潦倒不堪,卻不受環境的支配。他在少年時代讀到斯賓塞的《仙後》之後,就肯定自己也注定要成為詩人。濟慈一生致力於這個最大的目標,使自己成為了一位名垂不朽的詩人。他有一次說:“我想我死後可以躋身於英國詩人之列。”你心目中要是高懸這樣的目標,就會勇猛奮進。如果自己心裏認定會失敗,那就永遠不會成功。你自信能夠成功,成功的可能性就將大為增加。沒有自信,沒有目標,你就會俯仰由人,一事無成。

在這裏需要鼓勵你作白日夢,將目光放在人生更高遠的目標上。

一位經濟學教授在測驗時出了三個類型的問題。他要學生由每一類型中選一題作答。第一類型最困難,可得五十分;第二類型較容易,可得四十分;第三類型最簡單,隻得三十分。

試卷發還學生時,那些選擇最困難題目的人得了A,選擇四十分題目作答的人得了B,而那些隻企圖回答最簡單題目的人得了C。

學生們不了解為何如此,因此問教授給分標準為何。教授微笑著解釋說:“我並不是要測驗你們的知識,而是要測驗你們的目標。”藍斯頓·休斯寫道:“快快抓住夢想,因為夢想一旦飛逝,生命就如同斷了翅膀的小鳥,再也飛不起來。”布朗寧曾說:“一個人應該追求超過他手掌所能掌握的,否則上天存在的目的是什麽?”目標朝向月球有一點好處,就是你不會隻帶著一把泥土回來。做偉大的夢,定偉大的目標,去征服百分的問題。

  目標必須長遠

思想深邃的人不光看現狀,還要訓練自己注意未來的發展。以下兩個例子可以說明這點。

(一)顧客的價值

有一位百貨公司的經營者向一群業務經理談話時說:“我可能有點守舊,但我還是相信使顧客再度光臨的最好辦法,就是提供友善、殷勤的服務。有一次我到商店巡視,聽到一位店員正在跟一位顧客爭吵,結果那位顧客很憤怒地離開了。

“然後,這位店員對另一位店員說:‘我才不會讓一個僅值一美元九美分的顧客占去我所有的時間,讓我翻箱倒櫃去找他要的東西。他根本不值得我這樣對待他。’“我聽完就走開了,但是一直無法忘記那番話。想到我們的店員認為顧客僅值一美元九美分時,我覺得事態十分嚴重。我立刻決定,要把這個觀念改過來,便請市場研究主任統計去年平均一位顧客在我們商店的花費是多少。結果令我吃驚,數目高達362 美元。

“接著,我召開人事督導會議。我把情況解釋清楚,然後告訴他們一個顧客的真正價值。他們一旦明白一個顧客的價值不是以一次銷售金額而是以全年的銷售總額來評定,服務態度馬上就改善了。”這項經營要點適用於任何一種生意。通常頭幾次買賣都是沒什麽利潤的。但是,作為公司要看的是顧客潛在的購買力而不是看他們今天買的商品有多少。

高估顧客才能把他們變成穩定的大主顧。反之,則會把他們趕走。

有一個學生解釋他為什麽不再去某餐廳吃飯時說:“有一天午飯時間,我決定去一家幾周前新開張的自助餐廳用餐。當時我的經濟情況有點緊,必須小心用錢。我在肉品部看到火雞肉還不錯,旁邊清楚地標著39 美分。

“當我走到櫃台付帳時,那位櫃台小姐說要一美元九美分。我禮貌地請她再核查一次。那位小姐不屑一顧地瞪我一眼,重新算過。原來差別就在那份火雞的價錢。她堅持要收49 美分。我請她注意那邊39 美分的標價。

“這下她火了。‘我不管那邊標價是怎麽寫的。這邊價目表是49 美分,有人把那邊的價錢標錯了,你必須付我49 美分。’“然後我解釋我之所以挑這份火雞就因為它是39 美分,如果標明49 美分,我就會挑別的食物了。

“她還是回答:‘你還是得付49 美分。’我照付了,因為我可不想一直站在那裏成為大家注目的焦點。當時我就決定永遠不再到那裏吃飯了。我一年要花250 美元左右的午餐費,他們準保拿不到一分錢。”這是一個目光短淺的明顯例子。這位收賬小姐隻看到小小的10 美分,都沒有看到潛在的250 美元。

(二)房地產的價值

一位從事鄉村房地產生意相當成功的經紀人表示,如果我們能訓練自己看到目前不存在的事物,就會有所成就。

“我的整個銷售計劃是有關農場未來的發展。”他說,“隻告訴顧客‘農場占地X 畝,擁有Y 畝的森林,距市鎮Z 裏。’是無法打動顧客來購買的。

但是如果你告訴他一個利用農場的具體計劃,顧客就很可能被你說動。”他打開公文箱取出一份資料說:“這個農場是我們剛接手的,跟其它農場買賣的情況很相象,這個農場距市中心有四十三裏,房屋破舊,農田已荒廢了五年。現在來看看我是怎麽做的。上個星期我花整整兩天的時間來研究這事。我還多次到農場去,仔細觀察臨近的農場,研究這個農場跟現有的以及計劃中的高速公路之間的位置關係。然後問自己:‘這個農場怎麽使用才好呢?’“我想出三種可能,就是這些。”他拿出計劃表來,每一份計劃都打印得很整齊,而且很詳細。其中一項計劃是將農場改建為騎馬場。構想很成熟。

因為該市正在發展,喜歡戶外運動的人士愈來愈多,人們用在娛樂方麵的花費也愈來愈大,而且交通很方便。計劃中還指出,該農場能養大量的馬匹,能使騎馬活動帶來可觀的利潤。這個創意實在是很完整,很有說服力。使人好象已經看到一群遊客正在騎馬穿越森林。

“我跟顧客談話時,不一定要說服他們相信這個農場值得買。我會幫助他們看到一幅使農場盈利的遠景規劃圖。

“除了較快賣出更多的農場外,我還能比別的競爭者賣出更高的價碼。

通常人們願意對附加創意的房地產付出比單純的房地產更多的錢。因此,有更多的人要把他們的農場托給我賣,而我的每筆銷售傭金也比別人高。”這個事例的道理就是,觀察事情不可隻看現狀,還要能看到未來可能有的發展,預見未來能增加的價值。思想深邃的人總是能預見未來。他不會拘泥於現狀,他看待每一件事都會比別人深入10%,然而他從每一件事得到的機會都比別人多幾倍甚至幾十倍。

地震以後,許多城裏人看到的隻是頹廢、殘破、毫無生機的景象,可是少數有心人卻能看到別的——一個重建的城市。由於他們能看到這種景象,便能在多方麵做出優異的工作。為了使你的未來遠景清晰地顯現出來,請從現在開始著手。但是,我們不要從當前的市場機會著手,而應把眼光放遠,事業延續的時間有半生之久,故需要具有全盤的方向和目標,它是除婚姻之外,你一生要做的最長遠計劃,如果你沒有長期的眼光,很難建立有意義的事業。

戴夫·法蘭西斯的一次個人經驗就可以證明這一點。大學畢業後,戴夫到英國國家傳播公司擔任助理影片剪輯,這是想在電視界尋求發展的起點,但是十個月後,戴夫·法蘭西斯卻辭職了。一大半理由是,身為一個倔強自負的大學畢業生,戴夫·法蘭西斯覺得把日子耗在貼標簽、編號、跑腿、保持影片整潔等這些瑣事上,有一種受騙的感覺,而他當時並不了解那樣一個決定的意義所在。今天,當戴夫·法蘭西斯看電視上打出的演職員姓名表,發現以前的同事,現在已成為羽毛豐滿的導播或製作人。其中顯示的殘酷事實是,衝動的辭職決定,使他自己關閉了在電視界闖出一番事業的門;如果他當時能對自己在電視界的遠景,作一次清醒的前瞻,那麽最初當影片剪輯和打雜的幾年,似乎隻是預先付出的小小代價了。

戴夫·法蘭西斯的經驗是個典型,這些例子使我們相信,事業人恰當的時間界限是十年,少於十年不足以完成基本起步,但長於十年,則過於遙遠可疑。

(三)製訂十年長期計劃

“從現在起的十年,你想做什麽呢?”一個為期十年的事業規劃,必然會摻點幻想,誰知道以後會發生什麽事呢?由於可能出現許多未能預料、未可預知的事,任何一幅“未來遠景圖”都可能不完全,但令人驚訝的是,卻有那麽多人實現了他們長遠的目標。國外潛能學家作的“立契蒙調查”中有十一個人(占20%)就正在做他們十六歲以前決定的事。

“未來遠景圖”不僅是目前趨勢的合理延伸,它還需配合價值觀、信念和直覺,把可能性和心誌做新的組合。它不是瞬息萬變的幻想,有效的“未來遠景圖”,應該是實際可能的觀念所激發。

長遠事業的建立,最常見的阻礙也許就像彼得所表示的這個感覺,他說:“我不太確定自己要幹什麽,所以我隻是做一天算一天。”缺乏長期的指引,往往使一個人不能集中衝刺的力量。成功人士斷言,先準備好再上路,是很重要的。

這樣做不但可以建立事業,也能發展個人。人隻有努力去完成,才會知道如何完成。凡是在事業奠基階段(這是鑄成基本形態的時期)忽略了發展的人,後來都不太可能趕上前者。對於一些有成就的人來說,從個人或環境變化的觀點去再塑事業比較容易。

“未來遠景圖”是事業人的必要工具,它集中了事業人的思想,給人以連貫和目標感。但“事業圖”得來不易,它們以情感為基礎,而人類情感卻是邏輯思考無法滲透的。事實上,“未來遠景圖”是靠發現得來的,而不是追求得到的;它是通過省思、創見、踏實的感覺得來。

有人發現,“事業圖”需要用些異乎尋常的創意,並從當前思緒的限製中逃離,以便拓展更開闊的眼界。傑瑞便覺得這一點很重要,他敘述這個過程說:“我的事業受1967 年買的一本書影響最多,如果我告訴你書名,你大概不相信,這本書叫《苦行僧的故事》,那是一本蘇菲教徒的故事集,其中有個故事深印我心。故事是說,一天晚上,有個人遺失了一把鑰匙,他就在燈光下找起來。其實,他遺落鑰匙是在比較暗的地方,但他卻在最看得清的地方尋找。我深受這個故事所震動——人,的確總是停留在熟悉的範圍內。

從此,我決心大膽嚐試、而且對每個猜測抱著疑問的態度。人隻要不放過一個問題,通常都會峰回路轉。”患肌肉退化的瑪格麗特,以她個人的獨特方式補充說明了這一點。她說:“對我而言,生命是質的問題,不隻是量的問題,我可以把我的生命看作是個悲劇,但我決心不走這條路。我漸漸能看重生命中一些簡單的事物,比如平安、美麗、朋友。我學會感激,並走出個人自私的經驗,從一個完全不同的角度看世界。”這種創意是豐富而吸引人的,它為未來景象提供了動力。

這些都隻是觀念,至於它的實際意義呢?“立契蒙調查”中最有眼光的事業人之一,是現年五十四歲的女演員露絲。她年輕時代是個施展魅力、遊戲人間的女子。後來她想到自己的前途,終於醒悟到性愛遊戲不能持久,便在十年荒唐歲月後,下決心當女演員。她曾預測電視日漸成長的影響力,於是開始發展自己當演技派演員的技巧,並小心不讓自己定型。她這是為改變自己的未來遠景,采取了必要行動,謹慎衡量自己的力量,而在高度競爭的環境中奮鬥。

另外一個例子也說明了這一點。有一對即將退休的夫婦,回憶起在南部海岸曾有一段快樂的假期,於是決定退休後還到該地與海為鄰。在一個亮麗的春天,他們買下一棟別墅,在老友祝福下雙雙離開了久已熟悉的社區。五年後,在優美的風景中,閑適度日的夢想破碎了,因為別墅潮濕不便,而且離商店太遠,加上他們上了年紀,又患有膝關節炎,以致於別墅所在的小山,對他們而言是每日的折磨。此外,左鄰右舍始終不夠友善,朋友也很少來訪。

(四)繪圖前需作周詳考慮

然而,哪裏錯了呢?這對夫婦的確有幅“未來遠景圖”(一棟海邊別墅),但卻沒有充分測驗它的可行性。像“小山”和“鄰人不友好”這些可以預測的問題都沒有事先覺察,所以他們的“未來遠景圖”組成不夠完善,反變成了一個可笑的護身符,而不是一個理智的、日有進步的目標基礎。

看清自己的欲望,是個人謀略的重要工具。所以,“‘想要’什麽,才比較可能實現”,這個看似荒謬的觀念,現在已愈來愈受支持了。這當中的假設是,如果你極為渴望某件東西,你實際去爭取的可能性會增加。

“未來遠景圖”是把意義引進事業的基本工具,它綜合了各自分離的成因,而且給人一些簡單、延展、滿意、連貫的目標。套用一位受訪者的話說,一幅未來遠景圖使人能“集中精力”,為機會、利益和回饋做準備。

(五)事業圖

事業生涯的未來圖,有一部分可以是幻想,但不應是不符實際的空想,它有五個基本要素:

1.明確的假定影響你事業的內、外假定,都要明確表達出來,而且要測驗它們有無合理的連貫性和實際性。現任英國教會牧師的理查作了如下的判斷:訪問者:你原是製圖員,後來才決定改換工作生涯的嗎?理查:是的,但過程並不容易。在繪圖室中,我覺得自己是個沒有實際目標的人,既浪費了時間,而且對世人毫無貢獻。後來我開始從光明與黑暗鬥爭的觀點看一切事物,我漸漸相信自己有才能,便開始對人談起我對事物的看法。我希望表達自己的想法,並想想自己相不相信自己所說的話。

訪問者:所以你做了許多會談?理查:對,其中許多談話都有重要意義。有一次我在酒店和我的醫生交談,他問我:“你能不能用五個簡單句子,說明你認為重要的事物?”我告訴他了,而且他一一細問,那次交談結束後,我便知道自己已前進一大步了。

2.詳細的擬議有效的“未來遠景圖”,就像建築師的模型,而不是二度空間的圖書;它們應該從粗略的草圖改進為三度空間的模型,這也就是要證明,所有實際問題至少都在模型中解決了。有效的“未來遠景圖”應該經過詳細的思考。

瑪麗的訪問足以證明這一點。

訪問者:你原是公務員,後來決定改變,你怎麽會有這個想法呢?瑪麗:以前我每天早晨要搭七點五十六分的火車去上班,我知道我想要些不同的東西,而且覺得自己對有關兒童的工作很有興趣。通過一項義務工作,我認識了席敦伯博士,一個了不起的人。他利用等於是第六感的東西與聾人溝通,他已經學會擴展聾人的其它知覺,使他們更能與人溝通。我希望成為他診所裏的學生,但我真的需要好好考慮!住哪兒?我能賺多少錢?失去社會地位會有什麽感受?不安定對我有什麽感覺?這是我的目標嗎?訪問者:你考慮這些實際問題之後有什麽做法嗎?瑪麗:我寫了一篇像在學校時寫的論文,題目叫《重新開始》。這是我依照可能的設計,對假如加入席敦伯博士診所後的生活描繪。兩周後我再讀它一遍,然後連同信函呈交我服務的單位。這篇論文告訴了我自己想要的是什麽,以及它是否切實可行。

有用的“未來遠景圖”一定要完全清晰可辨,這是確保該圖不致沒有價值,或僅流於形式的先決條件。不詳盡的遠景圖隻是一種大冒險,因為它給人虛幻的指引,而沒有可作睿智決定的必要深度。所以,凡想依靠虛幻夢想,而不將思考付諸理性分析的事業人,是拿未來在做大冒險。

3.令人振奮的圖象有用的未來圖是樂觀而有激勵作用的。因為,對前途抱著悲觀看法無疑是一種局限。像愛莉森就如此說:“我很怕瞻望未來,我的一生已在十四歲時由別人為我決定了。我出生在醫生世家,所以我很自然就走上護理之途。

這個工作很緊張,我很想展翅他飛,很想暫時停一停,但這是不可能的,我負有道義責任和經濟壓力,這就是我生活的方式,真該詛咒!”含有希望和進步的“未來遠景圖”給事業人的好處最大,它提供途徑讓人表達充滿積極力量的情緒。傑瑞,一個有錢的企業家,便深知令人振奮的圖象的價值:訪問者:你一向如何決定投入一個新的冒險呢?傑瑞:一部分是勇氣問題。我先看清楚吸引我的是什麽,然後沉思,看我對這些有什麽感覺,我希望能迸發激奮的心情。我們人比我們所想象的還聰明,如果事情是不錯的,我可以感覺得出來。

訪問者:大部分是“感覺”問題嗎?傑瑞:起初是,但之後我曾把這些觀念交給自己的“指揮”測驗,我徹頭徹尾地品評,從各個角度推敲,我絕不潦草地做這個測驗。假如觀念能夠抵擋住這樣嚴酷的考驗,到那時候——隻有到那時——我才會認真想它。

訪問者:所以這是心與智的結合。

傑瑞:正是,但其中還有一個成份,我稱它為“吸引力”。例如,我可能相信某事,但仍對它沒有興趣;必須我對那件事有興趣,而且被拉去投入,這才是走對了路。

4.切合實際的長期目標有效的“未來遠景圖”絕對不可能是不可思議的。比如戴夫·法蘭西斯或許可以成為一個作家、政治家、或大學教授,但絕不會成為一個拍洗發精廣告的模特兒(因為頭發太少)、運動員(肌肉也少)、或調酒師傅(嗅覺太差)。

此處在邏輯上產生了困難:假如“未來遠景圖”是可能發生的,但理論上未來殊難預料,什麽事都可能出現,又怎能測驗未來遠景圖實際與否呢?答案是:“不錯,但是..。”假設你往空地上一坐,把禿頭給母牛舐一舐。

結果,因為一些魔幻過程,長出了一頭新發來(譯注:這是英國人傳說的一種方法),然後也許可以成為一個拍洗發精廣告的男模特兒。可是,像這種事發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固然天底下事事可能,但人類每天的經驗都告訴我們,有的事確實是奇跡,而且並非人力可以達到的目標。安東尼·羅賓告訴我們,聰明的事業人不會把他(她)的未來,放在假設會有許多奇跡出現的基礎上。

測驗“未來遠景圖”實際與否,需要評估它的可能性。阿爾基,一名自由作家,他形容自己這樣做的有趣過程:訪問者:你以前是大學的生物物理學講師?阿爾基:是的,但我渴望做做不同的事,我有自信可以重新開始。

訪問者:那麽你如何做呢?阿爾基:我認真思考我要什麽,思考一種適合我的生活形態,我回憶以前那些自己真正感到滿足的時光,結果有三個行動方案吸引我。

訪問者:是三個不同的選擇嗎?阿爾基:是的,我可以當谘詢員、攝影師、或者作家,每一種都可能。

但經過一番思考後,我取消了攝影師,因為那個行業已經太擁擠了。寫作很吸引我,而且我相信可以成為一名技巧高明的記者,因此我決定試試自己,挪出部分時間做一年看看。

訪問者:結果呢?阿爾基:很不錯,我的作品有人出版,我也領到了稿酬。我喜歡這個工作,並漸漸覺得自己像天鵝一般的快樂。寫作是實際可行的。

5.堅定的原則事業的“未來遠景圖”可說是一份豐富的個人報告書,它捕捉了你此生希望實現的事。這些圖不可避免地與信念及價值觀有關,假如你不知道什麽事值得做,你怎能辯別該往哪裏走呢?最有幫助的觀察報告必須含有精神性質,在安東尼·羅賓訪問卡洛琳時,她對這一點說得很清楚:“我一向希望受人讚賞,我隨時準備為權宜利害犧牲自己的一部分生活;生活品質是借藝術和經常接觸美好事物而提升的,我沒有辦法證明這一點,但我卻深信如此。所以,要使這一點成為事實,對我而言很容易。”卡洛琳發現,她的價值觀是她“未來遠景圖”的主要源泉,她會設法使一些信念成為事實。事實上她已經發現一些“澄清價值”的原則,這些原則可作為一份有用的價值檢查表。一幅未來圖應符合這七個標準:

1.是自由選擇的。

2.是從幾個選擇中挑出來的。

3.每種選擇的結果,都一一做過評估。

4.所作的選擇倍受珍視,而且感覺上“不錯”。

5.你對之感到驕傲,而且願意告訴別人。

6.你打算以行動來完成你的“未來遠景圖”。

7.它適合你整個生活模式。

(六)大信條

既然工作是生命中如此重要的一部分,那麽“我希望我的事業如何發展”,這個問題就無異於“我是誰?”那個老問題了。關於後麵這個問題的探索,直到今天都還吸引著各種年齡的平凡男女。我們在此不是要給你什麽基本的洞識,而是給你由事業人的經驗中累積得來的實際建議。

從“立契蒙調查”受訪者的事業實例顯示,花點時間去發展一張十年事業圖是重要的,這也就是說,你要遵守下麵六條“金科玉律”:

1.要信賴自己人人都有一個內在督導,它會給人以重要的直覺,告訴他(她)應該做什麽;如果能聽見並信賴這個聲音,它就會提供有用的導引。

2.不斷接受新經驗。

對自己的事業感到一直在進步的人都強調,他們需要不斷接受新經驗。

固然,我們無法預測哪個經驗重要或有意義,但我們永遠受到新資訊的衝擊。

所以,瞬息反應的意願和聰明的計劃一樣有價值。

3.注意你服務的主要對象是誰事業是個人的旅程,但總有人因為對別人有實際好處,或自以為對別人有好處而去服務別人,卻忽略了自己的利益。

4.尋找能全心投入的途徑穩固的事業中,有哪些是人可以充分投入的?其中有沒有把戲和虛假?任何事業少了真誠,都會腐蝕精力,使人虛弱。

5.享受過程,而不隻是結果事業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滿足的獲得是享受過程,而不隻是享受最終結果。

6.留心不要過度疲勞保持健康,別用盡氣力,因為未來每個日子,都還會要求你作更多的付出。

一張十年的事業圖,會給予事業人一個追求的目標,總括而言,下麵這些便是基本要素:

1)顧及市場

2)長遠的眼光

3)創造性思想

4)深思價值及原則

5)徹底考慮冒險成分及實際成分

6)考慮完整的假定

7)詳細且豐富的疑議

8)對結果有興奮感

9)真心誠實的省思

10)樂於不斷接受經驗

接著請依指示做下麵的問卷,挪出充裕時間思索未來長遠的事業;不要操之過急,很多人都覺得獨處一段時間好好想想,甚有裨益。把題目整個瀏覽一遍,看看如何回答最好。

(七)你未來的事業藍圖1.第一步——瞻望未來回答下列七個問題,作答前要充分思考,用鉛筆寫,以便你可以補充或迅速更改。

1)我想到哪十種可能,可以作為長期事業?

2)其中有哪些是我真正喜歡的?

3)吸引我的有哪些方麵?為什麽?

4)哪些因素妨礙我自由選擇?如何妨礙?

5)回顧前四題答案,選出一個清晰、有意義、而且可以實現的事業圖,寫一段大約100 字的敘述。

6)我怎樣才能讓別人(什麽人?)完全了解我的事業圖?

7)我有沒有別的可能產生衝突的長期目標(將目標和衝突種類分列出來)?以上是你“未來遠景圖”的報告大要。撥點時間沉思,除了智力之外,也運用情感來幫助你。等你覺得已清楚要往哪裏走了,便可以繼續做下一步。

2.第二步——確定你的圖象20 年來,商業領袖都漸漸注意到“市場”的重要,而這套經營科學,使很多公司能決定什麽商品或服務,可以繼續保持競爭優勢。

事業人若將自己視為“商品”,並且運用既成的市場學技巧做類似的分析,也可以從中獲益良多。

回答下列三個問題,找記事本草擬答案。除非你覺得很有信心,否則用鉛筆寫,並準備一塊橡皮。

1.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一些才能、技巧、知識、資源等,可能別人想買,這一些就是“能出售的屬性”。回想你過去的時光,並把你目前“能出售的屬性”列出來,以便評估它們可能對“雇主/使用人”的吸引力。

2.現在你得想一想你的“競爭者”,就是也能夠提供你想提供的特質的團體、人、或“機構/電子係統”。

1)把你今天麵臨的實際競爭者列出來,並區分“極弱”、“弱”、“中等”、“強”、“極強”各等級。

2)想一想往後10 年內這些競爭者的可能變化,有什麽新因素可能影響他們的強弱?3.接著考慮你要做什麽努力,才能發展可以出售的新資產,借此幫助你實現你的“未來遠景圖”。

1)你當前正在嚐試獲取什麽可以出售的新屬性?

2)往後兩年內,你計劃取得什麽可以出售的新屬性?

3)你目前投資於發展可以出售的新屬性的時間比率是多少?

  為意外作規劃

期望最佳成績,為最糟的情況做好計劃,隨時為意外之事妥善準備。你無法控製別人所為,但是你可以預期各種不同的情況,盡你所能作好萬全準備;你也能控製你在意外發生時的反應。像世界冠軍塗彌在雨中練習一樣——即使陽光普照,也帶著他的雨天跑鞋。

塗彌認為,最正確的進度報告,其實是來自他的內在。

他再三地自問:“我對今天的進展感覺如何?我的身體是否發出了沮喪的信號?我是否在朝著目標奮力向前?我是專心致誌還是漫不經心?”最後,重要的問題是:“我的目標真是為我自己而訂的嗎?就我過去所為和未來能做的,這目標是否實際?”隻有你能以真正有意義的方式,如此捫心自問——而且,唯有你自己能回答。

為什麽要相信你自己內在的回答,而非來自於同事、朋友、甚至家人?因為堅毅意誌規則第四條:別用負麵模擬。所謂負麵模擬,是指在心理上預演你的問題,誇大它們,或者最糟的是,無中生有。當你沉溺於負麵模擬,你便加入了塗彌的“澡盆俱樂部”。

在競爭激烈的運動事業中,塗彌發現某些運動員有一點小傷,便要花大量的時間在漩渦澡中。塗彌認為,有些人高談闊論他們的小傷痛,享受他們在治療過程中所受到的關注,感覺興趣盎然。這就是何以跌斷了腿的人,總愛叫別人來看他,並在石膏模上簽名留念的心理。不幸的是,享受這種同情帶來的樂趣,能導致負麵的影響。塗彌雖然仔細傾聽自己身體的反應,但他有個基本原則,即絕不高談闊論問題或傷痛。如果他必須在拉傷的肌肉上放冰袋冰敷或谘詢大夫,他會私下去做,隻有自己知道,且努力別在意每日的情緒起伏。

在他準備衝刺奧運會的最後階段,他甚至停止檢測他的速度、高度與距離。塗彌不想再估量每一次、每一回的成績。他說,這樣做就好象是農夫每天把種子挖起來,看看長得如何一樣。

安東尼·羅賓深信,不論我們喜歡與否,都會有些日子順利,有些日子困窘。能夠善用感覺順利的日子,是強韌意誌的基本特質。反之,傾向於負麵模擬,更易使你耽於“澡盆俱樂部”,自憐自艾,無法躋身於勝利者的世界。

勝利者以擁有成功的果實而自豪,想象著金牌在他們頭上的重量,想象發自場上觀眾的歡呼;失敗者則專注於失敗的懲罰。

但是,還有比觀想未來的頒獎典禮更需要專心注意的事情嗎?塗彌有一種頗具創造力、正麵的心理調節法,可使他在理想的時刻達到顛峰。他在牆上排個大日曆,將墨西哥奧運會錦標賽的日子,畫個大圓圈。

共有五項主要的競爭,包括奧運會資格賽接踵而至。當他圈起這五個日子時,他也悄悄的告訴自己的心理與身體,做好一切勝利的準備。

這些圈起來的日子,在他的眼中自然而然成為奧運會的五個彩環。

塗彌把意料之外的事作一個“偶發事故規劃”,實際上就是:“預期最佳狀況,為最糟的情況作計劃,隨時準備出其不意的事。”也就是這堅毅意誌的最後一項原則,使塗彌奪得奧運會十項金牌,並且在奧運史上贏得一席之地。

在這四年的準備中,塗彌總是為意料之外的事,做好萬全的計劃。當他在加州大學聖塔茅芭芭拉分校訓練時,那時氣溫大約在攝氏二十七度左右,他卻總是帶著專為雨天準備的特製跑鞋。當然,雨天在加州是很罕見的,但塗彌為每一種意外狀況事先做好計劃。他總是為每一種想象得到的體能、心理和氣象的可能性變化,準備妥當。

他是少數如此做好萬全準備的人之一,在很少有的情況中,練習時真的下雨了,他發覺其他的運動員幾乎全都到雨棚下避雨去了,或是轉入室內運動場。但塗彌仍在大雨滂沱中練習,以防萬一,到墨西哥市時那裏也下了雨。

在那十月陰雨的午後,7300 英尺長的墨西哥市運動場裏,塗彌與德國選手爭奪冠軍金牌。那德國選手看來有些焦慮,有點兒煩惱跑道的狀況,他試跳一個比他最佳成績還有一段差距的高度時,失敗了。

塗彌則輕鬆、冷靜,看來像在雨中玩耍。這位奧運十項運動中最年長的選手,在雨中跳出了6 英尺6 英寸的成績。他披掛著金牌,自信怡然地離去。

後來他說:“至今我仍對這整個經驗驚異不已。人們總是警告我們,不要有錯誤的盼望。但是,我相信錯誤的盼望,並不會比過低的期望危險。我在1964 年走出東京奧運會的觀眾席之後,立即追求在4 年後的墨西哥參與競賽的奇想。雖然,我這人看來更像個鋼琴調音師或是舞蹈老師,而不太像個十項運動冠軍。”1990 年,西北太平洋友誼賽之前,塗彌和其他的前冠軍選手,向美國十項運動選手們發表演說。他們堅毅不拔的故事,是否令這些選手印象深刻?顯然是的。不久之後,全國十項運動新選手們的成績總分,是美國過去15年來最高的一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