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修身之道是良好的人際關係所必需
一 人際關係不可缺少誠信
個人獨立不代表真正的成功,圓滿人生還必須追求人際關係的成功。不過,群體的互賴關係必須以個人真正的獨立為前提條件,想要抄近路是辦不到的。
在一次俄勒岡州沿岸主持的研討會上,有位男士向麥考梅克抱怨:“實在不想來參加這種研討會!”這句話立刻引起麥考梅克的注意。
他接著說:“看看其他人,個個都頗有所獲,這兒的海灘美景又是那麽迷人。而我,卻隻能坐在這兒,為內人今晚的查勤發愁。”“每次出遠門,不論在哪裏,她的電話一定緊追不舍,在哪兒吃早餐?有沒有碰上熟人?幾時用午餐?吃了些什麽?下午怎麽過的?晚上有什麽餘興節目..。”“把我從早到晚的一舉一動都打聽得清清楚楚,恨不得找個目擊證人查證一番。害得我每次參加這種活動,心理負擔都很重,哪有心思在正事上。”看起來,他的確很痛苦。他們繼續交談了一會兒,忽然有句話又引起了麥考梅克的注意。他略顯靦腆的說:“她其實很了解,我就是在一個類似的研討會上遇見她的..當時我已經有家室了!”麥考梅克玩味這句話的含意,然後說:“你是那種追求速效的人,對不對?”“此話怎講?”“你希望奇跡出現,隻要一把螺絲起子,把尊夫人的腦打開,改寫一下程序,好讓她立刻脫胎換骨,對不對?”“當然啦,我巴不得她能夠改變作風,我實在被她煩得受不了了。”麥考梅克說:“老兄,解決問題不能光用嘴說,還得以身作則來感動別人。”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礎是自製與自知之明。有人說,愛人之前,必須先愛自己。此言果然不虛,但是更強調人貴知己。了解自我才懂得分寸,也才能真正愛護自己。
所以說,獨立是互賴的基礎。缺乏獨立人格,卻一味玩弄人際關係的技巧,縱使得逞於一時,也不過是運氣罷了。處順境之中,還可任你為所欲為。
但天有不測風雲,一時麵臨逆境,技巧便不足恃。
維係人與人之間的情誼,最要緊的不在於言語或行為,而在於本性。言不由衷、虛偽造作的表麵功夫很快就會被識破,如此將何以建立圓滿的人際關係?由此可見,修身是人際關係成功的基礎。完成修身的功夫後,再向前看,麵前又是一片嶄新的領域。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以使人享有深厚豐富的情感交流,以及為社會服務奉獻的機會。
不過,這也是最容易帶來痛苦與挫折,橫亙在眼前的障礙紛至遝來,令人疲於應付。個人生活的得失,比如渾渾噩噩、漫無目標,使你於心難安,而思有所振作,但很快就習以為常、熟視無睹了。
人際關係的挫折就不是如此單純。它所帶來的痛苦,往往十分劇烈,令人無法遁形。無怪乎各種標榜速效的人際關係成功術,盛行一時,隻可惜強調表麵功夫的權術隻能治標,不能治本。人際關係的得失其實取決於更深一層的因素,舍本逐末將適得其反。
這裏用鵝生金蛋的比喻來說明非常恰當。鵝——良好的人際關係,會生出完美的金蛋——團體合作、開誠布公、積極互助以及高效率。為使鵝能夠不斷生金蛋,就得悉心嗬護,本文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二 為感情開個帳戶
眾所周知,在銀行裏開個戶頭,就可儲蓄以備不時之需的帳款。所謂感情帳戶,儲存的是增進人際關係不可缺少的“信賴”,也就是他人與你相處時的一分“安全感”。
能夠增加感情帳戶存款的,是禮貌、誠實、仁慈與信用。這使別人對你更加信賴,必要時能發揮相當作用,甚至犯了錯也可用這筆儲蓄來彌補。有了信賴,即使拙於言辭,也不致開罪於人,因為對方不會誤解你的用意。所以信賴可帶來輕鬆、直接且有效的溝通。
反之,粗魯、輕蔑、威逼與失信等等,會降低感情帳戶的餘額,到最後甚至透支,人際關係就得拉警報了。
這就仿佛走在滿布地雷的戰場上,一言一行都是步步為營。為求自保,不得不玩弄手腕權術,以致人人神經緊張,許多家庭、團體都充斥著這種現象。
人類最親密的婚姻關係又何嚐不是如此。盡管一開始結合是在互相信賴的基礎上,倘若不繼續儲蓄,仍有關係惡化的危險。雖然有的能維持關係,但如不進行感情儲蓄,則會導致大打出手,甚至勞燕分飛。
愈是持久的關係,愈需要不斷的儲蓄。由於彼此都有所期待,原有的信賴很容易枯竭。你是否有過這種經驗:偶然與老同學相遇,即使多年未見,仍可立刻重拾往日友誼,毫無生疏之感,那是因為過去累積的感情仍在。但經常接觸的人就必須時時投資,否則突然間變生肘腋,會令人措手不及。
這種情形在青春期子女身上尤其明顯。父母與子女交談的內容一般不外乎:維持整潔、用功讀書、把收音機音量關小一點、別忘了倒垃圾等等,但這樣一來,感情帳戶很快就會透支。
孩子一旦麵臨一生中最重大的抉擇,由於對父母極不信任,溝通的管道又不暢通,保證他絕不願征求父母的意見。縱使父母的閱曆,足以提供更好的建議,他也寧可自作主張。
所以為人父母者,何不就從現在起,對子女多表達一分關懷。比方買一本他最想要的書,協助他作功課、整理內務。最重要的是,不要隻顧教訓、責罵。要善於聆聽孩子的心聲,讓他感覺父母是真心關懷他,把他當一個獨立的人看待。
或許,態度突然變得親切會使人起疑:“爸的目的何在?媽想在我身上套用什麽技巧?”其實,隻要不斷付出,感情帳戶的存款自會增加,透支自會減少,父母與子女間關係也會自然而然改善。這需要時間與耐心,別因指望速效而輕言退縮,更不可埋怨子女不知感恩圖報,否則連過去的心血也將付諸流水。
三 存入六種感情款
在感情帳戶裏,可存入六種主要存款:
(一)了解別人
認識別人是一切感情的基礎。人如其麵,各有所好。同一種行為,施行於某甲身上或許能增進感情,換了某乙,效果便可能完全相反。因此唯有了解並真心接納對方的好惡,才可增進彼此的關係。比方六歲的孩子趁你正忙的時候,為一件小事來煩你。在你看來這事或許微不足道,在他小小心靈中,卻是天下第一要事。此時就得認同他的觀念與價值,以對方的需要為優先考慮而加以配合。
一個男孩對棒球近於癡迷,而他父親卻絲毫不感興趣。有一年暑假,父親居然帶著兒子看遍每個主要球隊的比賽,總共花去六個星期的時間與不少金錢,但對增進父子親情的助益卻無法估量。
有人問他:“你真那麽愛棒球嗎?”父親答:“不,我隻是那麽愛我的孩子。”一位大學教授,專心致誌於學術研究,對不肯用腦、隻愛動手的兒子,總斥為浪費生命。可想而知,父子的關係有多麽惡劣。
偶爾他也會良心發現,想要挽回孩子的心,可惜從未成功。十幾歲的兒子則認為,父親時時刻刻不忘批評他,把他與別人相比,卻從未真正接納他。
即使父親向他示好,也會被曲解。到後來,他父親的心簡直碎了。
幸好有一天,他聽人談起“視人之事如己之事”的觀念,他牢記在心。
回到家,就設法說服兒子,一同動手把住宅四周的圍牆改建成萬裏長城的式樣。這件大工程持續了一年半之久,他們父子終於有長期相處的經驗。兒子耳濡目染,也養成與父親一般愛好動腦的習慣。不過,他倆真正的收獲還在於鞏固了父子真情。
一般人總習慣於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以為自己的需要與好惡,別人也會有同感。待人處事若以此為出發點,一旦得不到良好的回應,便武斷地認為是對方不知好歹,而吝於再付出。
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從表麵上看來,似乎是說,己所欲便要施於人。但安東尼·羅賓告訴我們,這句話的真諦在於——若欲為人所了解,就得先了解別人。
(二)注意小節
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小節,如疏忽禮貌,不經意的失言,其實最能消耗感情帳戶的存款。在人際關係中,最重要的正是這些小事。多年前的一天,麥考梅克像往常一樣,帶著兩個兒子出門看運動比賽,吃點心,然後趕一場電影。結果電影看到一半,四歲的小兒西恩就睡著了。散場以後,麥考梅克把他抱到車上。當晚天氣很冷,麥考梅克脫下外套給他蓋上,然後打道回府。
回到家,把西恩送上床,他又照顧六歲的史蒂芬準備就寢。他上床以後,躺在兒子身邊,這時候父子倆該聊當晚的趣事了。
平常兒子總是興高采烈的忙著發表意見,那天卻顯得異常安靜,沒什麽反應。麥考梅克很失望,也覺得有點不對勁。突然史蒂芬偏過頭去,對著牆。
他翻身一看,才發現史蒂芬眼中噙著淚水。麥考梅克問:“怎麽啦,孩子,有什麽不對嗎?”史蒂芬轉過頭來,有點不好意思的問:“爸,如果我也覺得冷,你會不會也脫下外套披在我身上?”原來,那一晚所有的趣事都比不上這小小的一個動作,他居然吃起弟弟的醋來了。
然而,這對麥考梅克卻是一個很大的教訓,至今難忘。原來,人的內心是如此敏感、脆弱。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貧窮富貴,即使外表再堅強,內心仍有著細膩脆弱的情感。
(三)信守承諾
守信是一大筆收入,背信則是龐大支出,代價往往超出其它任何過失。
一次嚴重的失信使人信譽掃地,再難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
因此,為人父母,應要求自己絕不輕易對子女許諾。即使不得不如此,事先一定要考慮所有可以發生的變化與狀況,避免食言。唯有守信才能贏得子女的信賴;唯有信賴,才能讓子女在關鍵時刻聽從你的意見。
當然,偶爾也會有人力無法控製的意外發生。不過就算客觀環境不允許,你應依然盡力實踐諾言,知其不可而為之,因為你重視諾言。否則你也應詳細說明原委,請對方讓你收回承諾。
(四)闡明期望
幾乎所有人際關係的問題,都源於彼此對角色與目標的認識不清,甚至相衝突所致。所以,不論在辦公室交代工作,或在家中分配子女家務,都是愈明確愈好,以免產生誤會、失望與猜忌。
對切身相關的人,我們總會有所期待,卻誤以為不必明白相告。以婚姻為例,夫妻雙方都期盼對方扮演某些角色,卻並不開誠布公的討論,有些人甚至連自己懷抱著哪些期望都不清楚。對方若不負所望,婚姻關係自然美滿,反之則否。
這種心理導致太多問題。我們總認為,關係既然如此密切就應有默契。
殊不知,其實不然。因此,寧可慎乎始,在關係開始之初,就明確了解彼此的期待,哪怕需要投入較多時間精力,但是卻能省去日後不少麻煩,這是一種必要的儲蓄。否則,單純的誤會可能一發不可收拾,斷絕了溝通的管道。
坦誠相待有時需要相當的勇氣,逃避問題,但願船到橋頭自然直,反倒來得輕鬆。但就長遠看,慎乎始總勝過事後懊悔莫及。
(五)誠懇正直
誠懇正直可贏得信任,是一項重要存款。反之,已有的建樹也會因為行為不檢而被抹殺。一個人盡管善解人意,不忽視小節,守信,又不負期望;可是行為不誠懇就足以使感情帳戶出現赤字。
背後不道短,是誠懇正直的最佳表現。在人後依然保持尊重之心,可以贏得信任。假定你有與同事在背後抨擊上司的習慣,一旦彼此關係破裂,對方難道不會懷疑,你也在他背後蜚短流長嗎?你在人前甜言蜜語、人後大加撻伐的習慣,他知之甚詳,如此行為能增加信任嗎?因此,如果有人向你發牢騷,對上司不滿。你會告訴他,基本上你同意他的看法,但你建議一同去找主管,委婉的把問題說明白。這麽作,對方便了解,若有人在你麵前批評他,你會有什麽反應。
再舉例子來說,有些人為了爭取友誼、不惜揭第三者之短:“我本來不該告訴你的,可是既然你我是好友,那..”背叛能夠贏得信任嗎?還是會引起戒心?此等言行表麵看來仿佛是儲蓄,事實上是支出,個人的缺點因此暴露無遺。
誠懇正直其實並不難做到,隻要對所有人抱持相同原則,一視同仁即可。
縱使起初並非人人都能接受這種作風,因為在人後閑言閑語,是人的通病;不同流合汙,反而顯得格格不入。好在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誠懇坦蕩終會贏得信任。
因此,請避免矯飾、欺騙、表裏不一,作個童叟無欺的人吧!
(六)勇於道歉
向感情銀行提款時,應勇於道歉。發乎至誠的歉意足以化敵為友,例如:“是我不對。”“我對你不夠尊重,十分抱歉。”“在別人麵前令你下不了台,雖然是無心之過,可是也不應該,我向你道歉。”這種勇氣並非人人具備,隻有堅定自持、深具安全感的人能夠如此。缺乏自信的人唯恐道歉會顯得軟弱,讓自己受傷害,使別人得寸進尺。還不如把過錯歸咎於人,反而更容易些。
有句名言說:“弱者才會殘忍,唯強者懂得溫柔。”由衷的歉意是正數,但習以為常就被視為言不由衷,變成負數。一般人可以容忍錯誤,因為錯誤通常是無心之過。但動機不良,或企圖文過飾非,就不會獲得寬恕。
四 無條件的愛
無私的愛可以給予人安全感與自信心,鼓勵個人肯定自我,追求成長。
由於不附帶任何條件,沒有任何牽絆,被愛者得以用自己的方式,體驗人生種種美好的境界從而激發出更大的潛能。不過,無條件的付出並不代表軟弱。
我們依然有原則、有限度、有是非觀念,隻是無損於愛心。
有條件的愛,往往會引起被愛者的反抗心理,為證明自己的獨立,不惜為反對而反對。其實這種行為更顯示出不成熟的心理,表示你仍受製於人。
有句話說的好,以敵人為生活重心,乃是生活在對方的陰影下。
有一所名校的校長為了使兒子也能擠進這所學校,費了九牛二虎之力。
沒想到兒子居然拒讀,真令為父的傷心不已。
就讀名校對兒子的前途大有助益,更何況那已成為家族傳統,這位名校校長的家人連續三代都是該校校友。可想而知,這位父親必定想盡力挽回兒子的心意。
可是孩子卻反駁,他不願為父親讀書。但是,在父親心目中,進入名校比兒子更重要,這種愛是有條件的。而為了維護自己,兒子必須反抗這種安排。
幸好,這位校長最後想通了。明知孩子可能違背他的意願,仍與妻子約定無條件放手,不論兒子作何抉擇,都支持到底。即使多年心血可能白費,卻也割舍得下,這種品格的確相當偉大。他們向孩子說明,一切由他決定,父母絕不幹預,而且絕非故作開明。
沒想到,去除了父母的壓力,孩子反而切實反省;發現自己其實也希望好好求學,於是仍決定申請那所學校。聽到這個消息,這位校長自然十分欣喜,倒不是因為兒子最後的決定與他不謀而合,而是身為父母,當然會為子女肯上進感到欣慰,這才是無條件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