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智慧

受艾園的感染, 願與有興趣的朋友分享並探討一些精彩的故事和哲理!
正文

[財富]秘密十 寬厚的力量

(2007-04-04 19:43:46) 下一個
這些財富的秘密使年輕人感到很興奮,他第一次感覺到他有創造財富的可能。現在,他經常對自己複誦一些積極正麵的建議,讓他的潛意識信仰增強,他長久以來所希望得到的,包括財務的、專業知識的和情緒上的目標,他都一一寫出來,然後練習創造意象,使自己可以看到完成目標時的樣子。

  他最大的夢想是成為一名作家,可是他不隻要寫書,還要寫一些讓別人讀起來會有所收獲的書。當然,他還有別的夢想,他想要擁有一間獨棟的房子,有自己的花園,就像他每天早晨在公園看到的房子一樣,並且想要擁有足夠的財富,讓他足以供養他自己和一個家庭。

  他以這些夢想為目標,寫下一個行動計劃的細節,他還做了一個預算控製計劃。他通知了幾個債權人,告訴他們自己目前的財務狀況,雖然他沒有能力馬上還清所有的債務,可是他承諾每月分期付款直到償還完債務為止。他把每月收入的20%提出來供作清償債務之用,而所有的債務人也都很樂意接受這樣的分期付款方式,因為年輕人願意以開放誠實的心胸麵對問題,而不像其他許多人一樣,隻是避不見麵,毫無誠意。

  他還把收入的10%存下來,供將來投資用。這樣下來,他確實必須節衣縮食,減少一些無謂的開銷。不過這都隻是一點小小的犧牲,因為這些犧牲是為了要替自己的未來創造更多的財富。

  他明白,如果想在人生中創造源源不絕的財富,就必須誠誠實實地麵對每一件事,他還記得布魯克先生說的話,"人生就像個回力棒,不管你丟出去什麽東西,它最後都會回到你自己身上。"

  為了增加自己的專業知識,他把晚上的時間都安排上了寫作課程和企管課程。現在,跟名單上大部分的人見麵談過之後,他終於有了信心,相信這些財富的秘密對他們都有效,當然對自己也會有效的。他知道,不論他想得到什麽、相信什麽,他都一定可以達到目的。

  現在名單上隻剩下一個人了,年輕人自然非常期待見到他,因為他急於想知道財富的最後一個秘密是什麽。

  吉爾佛列·李佛的住處位於市中心最豪華地區的一棟雙拚四層建築,這一帶的住宅沿著一排林蔭而建,是高學曆和有錢人居住的高級住宅區。年輕人在最近幾個禮拜之內,連續拜訪了好幾處漂亮的建築,不過李佛先生的住處算是最高級的,這是一幢豪華的18世紀白色建築物。

  房子內部看起來就像《室內設計》雜誌裏麵的照片一樣,看得出來是由專業的設計所特別設計的,裝潢講究,家具看起來都像古董一樣。

  一名仆人在門口迎接年輕人,並把他引領到起居間。這個房間有三麵書牆,書籍滿滿地從地板排列到天花板,第四個牆麵則安置了一個傳統的大壁爐,微小的火焰正暖暖地燒著。壁爐上掛著一幅非常漂亮的油畫:手指殘缺的一雙手交握著,仿佛向天祈禱的姿勢。

  此時,房門打開了,一個滿頭白發,眼睛湛藍的長者出現了。他親切地和年輕人握手,並自我介紹。

  "你剛剛正在看這幅畫,是嗎?"李佛先生看著畫說。

  "是的,"年輕人說:"我對藝術不怎麽在行,不過這幅畫似乎隱藏著什麽……"

  "它的背後有個很美的故事,"李佛先生說:"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大約500年前,在德國紐倫堡附近的一個小村莊裏,一個有18個小孩的家庭。父親叫做亞伯契·杜爾,是個金匠,他一天要花18個小時工作,才能養活他所有的孩子。其中有兩個小孩很有藝術天分,他們夢想著有一天能成為藝術家,可是他們很清楚,父親的經濟能力無法讓他們去紐倫堡的藝術學院就讀。所以這兩個小孩就約定,要以擲銅板來作決定,輸的人要留在家鄉的礦區工作,賺來的錢還必須資助另一個去藝術學院就讀。然後四年之後,一個從藝術學校畢業,兩兄弟再交換,換另一個去讀書,但是先畢業的必須賺錢提供學費--不管是賣畫,還是到礦區去工作。

  "擲銅板的結果,弟弟贏了,於是他就到紐倫堡去念書,哥哥亞伯特就在礦區工作。弟弟的才華果然很被肯定,很快地,四年後他畢業了。他回到家鄉,慶祝晚餐結束之後,他對著親愛的哥哥舉起酒杯,他說:'亞伯特,沒有你的犧牲,我就不可能成功,他說一些感謝的話,最後他說:'現在輪到你了,你可以到紐倫堡去,去追求你的夢想,我會照顧你的。'

  "全家人都為亞伯特的犧牲,和他即將前往紐倫堡尋夢而舉杯慶祝時,亞伯特開始哭了,他淚流滿麵,一直重複念著:'不…不!不…。'整個房間安靜下來,亞伯特抹去眼淚,哽咽地說:'已經太遲了。我不能到紐倫堡去。看!'他說著舉起他那雙畸型、有關節炎的手,他的手因為長年在礦區工作,每個關節都扭曲變形了,他說:'我連舉起酒杯都痛苦無比,更別說要握住畫筆了。對我來說,已經太遲了。'

  "弟弟成為一個很有名的畫家,他的很多作品被全世界的美術館和博物館所收藏。可是,他永遠不能忘記,他的成功是來自於哥哥的犧牲。為了永久地紀念他的哥哥,他創作了這幅畫。你很難找到一幅畫,蘊含有這麽多的愛、痛苦和眼淚。他把哥哥手上的每一寸--每一個疤痕、每一分痛楚,都如實地複製下來。這雙哥哥的手反映出藝術家的愧疚和罪惡感,他似乎在祈禱謝恩……同時,也在乞求寬恕。

  "我把這畫掛在這裏,是因為我認為,這是我這輩子所學到的最重要的一課--許多人都在默默地幫助我們成功。如果有人拒絕看見這項事實,那麽,不論他有多少錢、多少部車,或擁有多少財產,他將永遠也不會感到富足……除非他學會了這最後的秘密--寬厚的秘密。"

  "寬厚?"年輕人喃喃自語。

  "是的!"李佛先生肯定地說:"寬厚是創造財富的基本元素之一。當然啦!如果你隻在乎為自己和家人累積錢財,你可以絲毫沒有仁厚之心。果真如此的話,我相信你將永遠也無法體會到真正源源不斷的財富。記住!財富不隻是金錢和財產,它更是你生活的品質。"

  "可是寬厚跟生活品質有什麽關係呢?"年輕人問。

  "你曾經不為任何動機、理由替別人做一些事情嗎?你幫助他們隻因為你有能力做到?這可以是很簡單的,譬如協助老人過馬路或幫助迷路的陌生人。"年輕人點點頭。

  "你做這些事時,心裏有何感受呢?"李佛先生問道:"你會不會覺得快樂,為自己能夠做一點小改變而感到高興?"

  "當然會!"

  "那如果你經過馬路,卻忽視旁人需要協助,你又會有什麽感覺呢?"

  "我可能會覺得愧疚吧。"年輕人承認。

  "這就對了!所以你隻要實際地練習寬厚,你就會相信自己是值得更多回報的。"

  "這也許會讓你感覺自己很不錯,可是這卻不能幫你創造財富啊!"年輕人說。

  "你聽過一個宗教的專門說法'奉獻'嗎?"李佛先生說。

  "有。是不是指教友把一些所得捐給教會?"

  "對!就是這個。不過這原來在宗教上的意義是:人們把所得的某個百分比的錢拿出來給需要的人,通常是10%。現在不隻是有錢的人,而是大家都把錢拿出來奉獻,包括貢獻者和需求者。

  "很多神學家在討論奉獻的緣由,有的人猜測說,這就跟交稅的道理一樣;有的人則認為這是最早的社會福利。但是很多人忽略的重點卻是:某種經驗的獲得其實更甚於金錢的付出。"

  "你是說付出者對自己覺得不錯的感覺?"年輕人問。

  "是,這也算。不過此外,因為通過付出,我們其實也是獲利者。因為,不論我們做什麽,最後都會回到我們自己身上來。這就像生命中的因果輪回,意思就是這樣,隨便你怎麽稱呼。你不但因為付出反而有所回收,甚至,這個回饋還是多方麵的。

  "很多年前,我曾經為了生計而奔波勞碌。我為自己的事業而超時工作,可是不管我怎麽做,就是沒辦法突破生活的瓶頸。直到我遇到……"

  "一個中國老人。"年輕人接著說。

  "還會有誰呢?"李佛先生微笑著說:"從他身上我學到了財富的秘密,特別是寬厚的力量。我也曾經為此掙紮、辯解過,因為我無法把錢從口袋裏送出去。可是中國老人堅持,寬厚對自己一點損失也沒有,反而是通向財富的道路。

  "很自然地,我對他說的話抱著懷疑的態度,直到我遇到另一個人,他對我說,當他把所得的1/10拿出去幫助需要的人的時候,他發現自己的財富卻開始逐漸增加。我到那時才漸漸相信這種說法。所以我也決定試試看,出乎意料之外,這麽做竟然真的有效。我對自己越來越滿意,工作起來也衝勁十足……而我的收入也真的逐漸增加了。

  "到目前為止,我幾乎可以斷定,寬厚的力量對我的人生有著最重大的影響力和意義。今天,我有許多的財富:我除了擁有這棟房子之外,在巴貝多群島還有一座別墅,另外在瑞士還有一座滑雪莊園,我開一台皇家路寶古董車,總資產超過四億。"

  "而你真的認為是寬厚的力量幫助了你?"年輕人問。

  "不必懷疑!當然這不是惟一的力量,所有財富的秘密都是功臣之一,但是當我開始把盈餘的1/10送出去之後,我便開始感到富足,而同時我的收入也的確慢慢增加了,機會和訂單源源不斷地進來。你可以說這一切都是巧合,可是你會發現,很多人都有類似的故事。"

  年輕人埋頭記下一些重點。李佛先生繼續說:"財富有點像是肥料,把它灑下去,它就會幫助生長,漸漸地,你就會更富有。付出你的財富,跟需要的人一起分享,金錢就會變成一種福祉,然後從各個方麵回饋到你自己身上。"

  "不過你得先有能力才行,你必須自己先富足,然後才能開始幫助別人,不是嗎?"年輕人堅持。

  "很多人會同意你的說法,"李佛先生說:"可是人生的規則並不是這樣的。你認為賺100萬給10萬,會比賺1萬塊給1000塊來得容易嗎?"

  "嗯……可能不會。"年輕人咬著下唇,想了想說。

  "如果你把付出當作一個習慣,你會發現,你在潛意識裏將會感到富足--就是比實際擁有的還要多的感覺。這樣你的人生就會流進一股源源不絕的財富。這都是來自這幅畫。"李佛先生指著壁爐上方的油畫說:"我們無法獨自成功,不論你是什麽人,來自什麽地方,一定會有人在你身旁協助你成功或致富。所以,讓這樣的規則循環下去是非常必要的。"

  當晚,年輕人重新整理他的筆記:

  財富的第十個秘密--寬厚的力量

  沒有旁人的協助,或不願意幫助他人,人生就很難富足、圓滿。

  幫助別人,我們就等於幫助自己。

  試著把1/10的收入送給需要的人,你將會多方麵地得到回報。

  把付出當作一種習慣,你的人生會因此流進一股源源不斷的財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