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智慧

受艾園的感染, 願與有興趣的朋友分享並探討一些精彩的故事和哲理!
正文

人類隻發揮了十分之一的潛能

(2007-04-29 20:34:26) 下一個
第三章    人類隻發揮了十分之一的潛能

  人類學、心理學、生理學和邏輯學的最新發現證實,人具有巨大的潛能。一旦科學的發展能夠深入了解腦的構造和功能,人類將為儲存在腦內的潛能震驚,人平常隻發揮了1/10  的潛能,甚至還不到1/  10,如果人類能發揮大腦一半的潛能,將能輕易地學會40  種語言,背誦整本百科全書,拿12  個博士學位。

  第一節    人類隻發揮了十分之一的潛能

  一    人類隻發揮了十分之一的潛能
  每一個人,即使是創造了輝煌成就的巨人,在他的一生中,利用自己大腦的潛能也不過1/10。
  人類的大腦是世界上最複雜、也是效率最高的信息處理係統。別看它的重量隻有1400  克左右,其中卻包含著100  多億個神經元;在這些神經元的周圍還有1000  多億個膠質細胞。人腦的存儲量大得驚人,在從出生到老年的漫長歲月中,我們的大腦足以記錄每秒鍾1000  個信息單位。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像愛因斯坦那樣偉大的科學家,隻用了自己大腦的1/10  的功能,絕大部分腦細胞仍處於待業狀態。而巨人腦不同於機器,使用久了會有磨損,而是越用越好用,就像有人學外語,一旦掌握了一兩門外語,再學第三門外語就會容易許多。人在一生中,僅僅運用了頭腦能力的1/10;也就是說,還有9/10  的頭腦潛能白白浪費了。而最新的研究更進一步指出,以前人們對頭腦的潛能估計太低,我們根本沒有運用頭腦能力的1/10,甚至連1/100  也不到。因而安東尼•羅賓毫不誇張地說,人腦的潛能幾乎是無窮無盡的!醫學在發展之初,所作的主要研究不外乎是病理的分析、歸類、以及處理病理的方法,隨著知識漸增,慢慢有了預防醫學,最後才對“健康的人”發生興趣。很多研究剛開始的時候都是分析、處理病理方麵的問題,及至具有了某種知識水準和技術之後就發現要想深入了解人,必須研究健康的人才行。事實上,研究健康的人也是發揮人的潛能的唯一途徑。
  人類正處於進一步發展的轉折點上。人類進一步的發展,有賴那些承認“人隻發揮了極小部分潛能”的行為科學家來領導。這種發展引發了當代最具挑戰性的問題:如何才能幫助人發揮潛在的9/10  的潛能?人究竟有哪些潛能?人類潛能是一個比較新的研究領域,在這個領域內急需建立基本的研究框架,同時敢向勇敢的先鋒科學家挑戰。當今是個心理學的時代,心理學的新趨勢是注重“如何幫助健康的人發揮潛能”,一般的有識之士對這個主題也都非常感興趣。
  研究人類潛能不僅激發了科學家和一般人的興趣,未來的遠景也有重大的意義。探索人類潛能可以作為廣泛的訓練計劃的基礎,也可以滿足各種領域的不同需要。長久以來,人們一直致力於尋求整個科學的有係統、有組織的原理,研究人類潛能很可能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世界各國對於研究人類潛能重視的程度不同,從前蘇聯1964  年發表的官方消息可以看出,前蘇聯的行為科學家極為重視人類潛能的研究。
  人類學、心理學和生理學、邏輯學的最新發現證實,人具有巨大的潛能。
  著名的前蘇聯學者兼作家伊凡•業夫裏莫夫指出:“一旦科學的發展能夠更深入了解腦的構造和功能,人類將會為儲存在腦內的巨大能力所震驚。人類平常隻發揮了極小部分的大腦功能,如果人類能夠發揮一半的大腦功能,將輕易地學會40  種語言,背誦整本百科全書,拿12  個博士學位。”這種描述並不誇張,而是一般人所接受的觀點。
  如何發揮這種巨大的潛能呢?這是一個牽涉既廣而又複雜的大問題。
  同一消息指出,一些十分優秀的前蘇聯科學家曾積極研究人類潛能的因素,以及如何發揮人類潛能。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究腦的愛迪博士及其同事也從事相同的研究;他們對人類潛能都抱著樂觀的態度。他們最近的研究發現,腦的功能非常微妙、複雜,幾乎無所不能,並且提出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假設:“就實用的目的而言,腦的創造力是無窮無盡的。”如果神經學和心理學的發展能夠使腦的功能完全發揮,會有什麽後果呢?會不會有些國家偷偷地利用這種發現使其科學家和政治家發揮超天才式的能力,影響政治學家所謂的“權力平衡”?從上述的兩位科學家的聯合研究可以看出,積極研究人類潛能的重大意義。在哈佛大學及史密斯桑尼亞天文台研究的美國科學家沙岡博士,和在史坦貝爾格天文研究院研究的前蘇聯科學家沙可洛夫斯基作了一個驚人的推斷:銀河係中可能有一百萬個相當進步的文明存在。沙岡博士估計,像地球這樣的行星,每隔一千年,便會有外太空文明中的“人”造訪。沙可洛夫斯基更進一步指出,沙岡博士所作的估計太保守了。
  這兩位受人尊敬的科學家的推測,使以往被視為無稽之談的事變為可能的事。如果,的確有外太空人存在,我們這輩子很可能就會碰上。為了整個人類的生存,我們必須發揮潛能。
  二    為何人類隻發揮了有限的潛能
  (一)一般性敵意和國際間敵意阻礙了潛能的發揮
  人類邁向銀河係的時刻愈來愈近。進一步發揮人類潛能,將使人類涉足其它行星。
  就在人類進軍星際的當頭,人類自我毀滅的能力也達到了高峰,一場大戰威脅著人類的生存。人與人之間充滿了“一般性敵意”,這種敵意是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所造成的。諸如,空氣汙染、都市的嘈雜與葬禮、紊亂的人際關係、大眾傳播工具和電視所喧染的暴力..等等,都是造成“一般性敵意”的重要原因。
  人類的環境不僅影響他對自己的看法,也影響他與別人的感情。生活在充滿刺激、紊亂、暴力環境當中的人,慢慢會變得容易激動、煩躁,而趨向暴力。大多數現代的物質環境和精神文明不利於人發揮潛能。由於整個人類環境被侵蝕,充滿了刺激和緊張,因而漸漸形成了人際之間的“一般性敵意”。
  這種“一般性敵意”就是人類對自己及世界的一種激動狀態。
  國際間也彌漫著廣泛的敵意,許多國家將國內的敵意、挫折、和憤怒投射到國外,宣稱別的國家要消滅它。這種現象可稱為“國際妄想症”,這種“國際妄想症”衝擊著許多國家。
  目前挽救整個世界免於毀滅的辦法,便是將這股國際間的敵意轉向宇宙。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最好接受沙岡博士和沙可諾夫斯基的預測。設想人類一旦與外太空文明接觸的時候會有什麽結果。接受沙岡和可諾夫斯基的預測可以將國際間的敵意轉向宇宙(所謂宇宙就是外太空中想征服人類的陌生文明),而減輕“國際妄想症”;經過一段時期以後,自然能夠促進人類智力和情緒的成熟,發展一個團結和平的世界。這種曆程是解決人類問題的辦法。
  人類團結一致對抗外太空的威脅,不僅能夠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使人更了解自己、發揮更大的潛能,而且能夠有效地控製人際間的“一般性敵意”。
  在人類生存的前提之下,國際間的敵意也會減輕。“宇宙妄想”也會演變為友善地探索外太空的生命形式。
  總而言之,“一般性敵意”、“國際間敵意”已招致大多數人的反感和不信任。人的理智告訴我們,一定還有更合理的辦法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二)人類的自我形象毀滅了潛能
  當我們考慮,完美的人在完美的社會環境中思考這類問題的時候,回頭看看現實世界,不禁會悲觀地想到柏拉圖理想中的共和國。我們不能確定,人類是否能夠提供一個他自己能夠生存的世界。也許英國哲學家霍伯士對人的自然狀態的描述是對的——孤獨、愚昧、汙穢、殘忍、短視。所謂理想,可能會被氫彈爆炸帶來的目眩神搖所粉碎。或許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是人類卻發明了壞的體製。
  換言之,你我所處的時代,給予我們一個冠冕堂皇無窮盡的遠景,卻完全不能保證我們及後代的安全。這個世界充滿了原子彈和火箭,精神病傾向的國家至上論,生物戰、化學戰、還有尚未發明的政治領導技巧,不斷地在各處喧騰。這是由於人類為自己塑造的形象在某些方麵不正確所導致的,在現有的人類形象中,缺乏人類能夠發現智慧和自控、自信、想象等的良好屬性,從而沒有讓人能實際了解自己各方麵的潛能,從而導向了潛能的自我毀滅。
  (三)人們往往低估了自己的潛能
  在雞尾酒會上,某人被邀喝第三、第四、第五杯酒,這時,他說:“不,謝謝,我的潛能已經達到限度了。”在喝酒時這麽說是明智的。除非對爛醉如泥、糟蹋身心有特別的偏好,否則,注意自己的飲酒限度是有益無害的。
  但是,司空見慣的是,在我們舉著生活之杯,邀喝第三、第四、第五杯時(生活總是邀請我們,不論我們是否意識到這點),我們卻悄悄地對自己說:“噢,不,還是不喝為好,我想找的潛能已經達到限度了。”有一次,一位壯實的小孩在屋子周圍亂跑,照看小孩的保姆追不上他,我們聽見她就是這樣衝著他嚷的:“不要過於高興,不要過於高興!每次過於高興,你就跌倒在地,搞得自己這兒也痛那兒也疼。”就拿精力來說,是你給它的限度決定了它是否有限,由大多數的例子看來,身體的疲憊並非真正由生理問題引起,隻不過是受心理疲憊的影響(有時亦稱為“腐敗思想”)罷了。下麵就是一個例子。
  今天又是“那種”日子之一。一整天下來,凡是能錯的事情都錯了。令人沮喪的事一件接著一件。工作結束後,你拖著沉重的步伐回家,疲憊得連鞋子都懶得脫。
  你太太高興地招呼你回來,並且表示回來的時間不算太晚,因為今天是特別的日子。你疲倦地問道:“什麽日子啊?”你太太熱切地說,今天正是六星期前你答應清理垃圾的日子。你無力地抗議說,連脫鞋的力氣都沒有,還談什麽清理垃圾。盡管你的太太答應幫忙,你卻堅持自己沒有一點剩餘的精力了。
  然而,就在這一刻,鈴響了,電話另一端傳來這樣的話。“哈羅,夥伴。
  我15  分鍾後要去鄉村俱樂部喝茶,你也一塊來吧,天黑前我們還可以打個九洞。”突然之間,所有的疲憊一掃而光,你熱切地回答說,10  分鍾內你會趕到。
  上麵這個例子按照不同的形式,一天可能出現無數次,道理很簡單:如果你逼迫自己承認疲倦的感覺,身體會自動減低精力的儲存。如果你視自己正在享受愉快的工作,你會驚訝地發現,自己原來存有這麽多精力。
  (四)人們的心態限製了人們的潛能
  常常聽到人們這樣想,“哎,像我這樣的人,肯定是一無所成。”“哎,別胡思亂想了,我們公司最有前途的人就是那些既年輕,又有學曆的人。”“哎,我這樣的人還能抓住什麽機會?壓力如此之大,還是隨大流吧!”等等。就是由於這些諸如此類的思想限製了人類的潛能。事實上,上天對每個人都給予了無窮無盡的機會去盡展才華,關鍵在於我們怎樣去做。
  那些擁有積極心態的人,是積極主動的,他們不僅有選擇、拒絕的能力,而且能夠擔負自己的責任,塑造自己的未來,發揮人性的光輝潛能,也隻有這種人才能成為愛因斯坦、摩根、洛克菲勒等成大事者。而那些具有消極心態(包括以上那些思想)的人則是被動消極的,他們的一生碌碌無為,受消極潛意識和本能的盲目驅使,成為一個機械的而非積極主動的人,注定將一無所成。
  事實上人的潛意識和本能在關鍵時刻會救人一命,潛意識的作用是很大的。但是,如果對潛意識放任自流,不去管理,是會泛濫成災的。而且會使你的潛意識變得懶惰,消極,從而使潛能發揮不出來。事實上,潛能是沉睡在潛意識裏,隻要用行動,用信念去刺激潛意識,你的潛能就會像泉水一樣,涓涓流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