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智慧

受艾園的感染, 願與有興趣的朋友分享並探討一些精彩的故事和哲理!
正文

充分挖掘潛能 - 激發情境潛能

(2007-04-22 20:37:37) 下一個
第三節    激發情境潛能

  一    激發情境潛能
  教育的基本原則是將教學情境與日常生活配合應用。因此我們在工廠中訓練機械能力,在畫室裏訓練繪畫能力。那麽應該在什麽地方訓練激發潛能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有三個,其中一個是否定的,另外兩個是肯定的。
  第一個否定的答案認為,沒有一個完全合適的情境。一般而言,隻有某些情境比其它情境好一點。(例如大學比高爾夫球俱樂部好一點)。事實上,每一個環境都有其優點,也有其缺點。大學裏有許多科係及專家,但是高爾夫球俱樂部可以提供一個輕鬆的環境,這是大學所沒有的。
  第二個答案認為,訓練激發潛能需要一個具有最大彈性的環境,在這個環境裏,每個人都能夠自由地嚐試各種不同的行為,不會危害他人及自己。
  此種環境至少要能夠容納一個人,並且能夠將一個人從其日常生活的責任義務中孤立出來。目前已經有這類實驗性質的環境,但是由於實驗者控製了其用途,使得這類實驗環境並不完備。
  例如一些坦誠團體,訓練敏感性團體,目的就是為了訓練團體經驗,使為數約50  至數百的人接受訓練。由於人數太多使得訓練的彈性減少,因為僅僅要安排這麽多人,就必須有精密的計劃。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是將人數減少為10  至15  人。在這種小團體中可以將能力、背景不同的人結合在一起,並且使團體中發生的每一件事為大家所接受。當然必要的時候還可以用更小的團體。
  此種訓練最大的困難並不在人數的多寡,在於訓練者所受到的限製。訓練者必須在特殊的程序下進行訓練以增加效果。這些程序包括了所要訓練技藝的資料,如此一來使受訓練者的反應受到限製,降低了整個團體經驗的彈性。
  這種實驗性的環境,提供個人探索經驗的機會,有助於發揮潛能。舞台是提供這種機會的最佳途徑。舞台的定義就是允許一個人扮演新角色的場所。就文化的立場而言,這些新角色都是仔細發展出來可以陶冶或啟迪一般人的。心理劇的創始者摩裏諾指出,舞台對於人們探索新經驗大有裨益。
  利用舞台的形式通常有兩種:第一,有心理困擾的人通過心理劇,經曆不同的經驗解決問題。第二,正常人在一般的人際關係中,扮演其他人的角色。
  角色扮演有時候是根據寫好的劇本,有時候是自然的扮演。
  研究人際關係的專家廣泛的利用上述方法。我們現在要談的是正常人能夠自由扮演角色,探索新經驗的情境;在這種情境中人們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必顧慮後果。因此是一種反文化的情境,當然在日常生活當中沒有這種情境。因此必須製造實驗的情境來探索潛能。
  很多訓練通常隻利用一種方法,訓練發揮潛能沒有這麽呆板,隻要能夠使生活像遊戲、試驗或探險,可以同時使用各種方法,舞台能夠達到上述目的,表示舞台有相當的用處。但是舞台隻是幫助人的工具,在不放棄個人原來的信念、經驗的情況下,舞台可以提供人們探索新經驗的場所。
  第三個答案認為,在一般的情境中就能夠訓練發揮潛能,並不需要特殊的工具幫助,在日常生活中很難發揮潛能,是因為人們的行為缺乏彈性,習慣作固定的反應。
  既然如此,在日常生活情境當中如何促進個人成長而不造成困擾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個人所作的努力必須是別人看不見的。換句話說,就是要靠內在的努力,改變對外在情境的意識,以增加對情境作創造性的反應。
  例如,與人談話的時候,可以練習放鬆臉部的肌肉,除非一個人原來一點表情也沒有,否則這種練習是不會被別人察覺的。這種練習可以提高內心的緊張度、能量的消耗、內在意識,增加對別人的敏感性,對周圍的事情作更多感性的反應而非理性的反應。
  上述效果有待進一步的科學驗證。但是在人際關係當中放鬆自己的確有很多好處,對人際關係也沒有壞的影響,能夠作出更自然合適的反應。
  這種內在的練習與前麵所講的文化孤立方法幾乎背道而馳。內在的練習所麵臨的事件都是完全真實而且與自己有關係的,訓練的曆程則看不見。文化孤立方法所麵臨的情境都是暫時性的、不真實的,訓練的曆程則是可見的。
  還有一點更重要的差異,內在的練習並不像文化孤立方法那樣強調整體的經驗。因為一個人無法在一般情境中同時做幾種內在練習而不互相幹擾。
  但是內在的練習仍然具有彈性,一次隻做一種內在練習隻不過是一種策略的選擇,隻要一個人能夠控製他的注意力,就可以同時作多種的努力增加內在練習的複雜性。
  日常生活情境當中有許多內在的練習值得去做,其中有的相當簡單,也相當合理,能夠適用於某些特殊情境,效果也很好。
  下麵舉一些例子,說明增加自我意識及擴展個人能力的內在練習方法,這些例子在一般情境當中很容易做到。
  a  盡量維持身體的穩定。
  b  感受身體的空間性。
  c  先作內心探討,再麵對外在情境d  嚐試站在別人的立場看問題。
  e  多探討無關的思維。
  f  停止所有的思維。
  g  嚐試製造特殊的情緒。
  h  嚐試不要照著自己的感受,依照別人的感受去做。
  i  嚐試作不尋常的行為,例如在不講話的時候講話,在某些情境中表現平常不會表現出來的情緒。
  上述例子我們可以列出好幾百個,這些方法都有直接的效果,但是我們對這種效果的性質卻所知無幾。應該利用科學方法澄清這些性質,估評每一種內在練習方法的影響力,以及如何利用這些方法增進其影響力。
  上述方法的特點是在任何時刻都可以進行,既不需要改變情境,也不需要製造特別的情境。日常生活當中很少人利用這些方法。有些人雖然利用了一些試探性的方法,但僅僅用來度過難關、或者發展特殊的能力,一旦壓力解除了,便又回複原有的行為模式。因為這種內在的練習很花力氣,而慣有的行為模式則駕輕就熟,輕鬆愉快。
  一些專業人員由於職位上的需要,必須在廣泛的情境下有高水準的能力,因此必須通過一些內在的學習提高自己的能力。隻要能夠提高自己的能力,不論在工廠、醫院、或舞台上,都可以利用這些方法。
  人一旦走出其專業範圍,對其它領域而言就是外行人。人由一個情境到另一個情境往往不會有原來的能力水準。目前的教育效果也沒有達到這種類化功能。事實上學校也無法教人在任何情境中發揮潛能,試問哪一個學校能夠有效地教學生控製每一個情境的壓力?如何激起鬥誌?如何解決問題?這些問題都是科學家要研究的,但是一般人卻沒有分享這些研究的成果。以致對日常生活情境中可以作的練習陌生無知。本書就是一些潛能專家研究成果的總結,在此讓大家一並分享。
  人的行為本來是遵循自然反應的形式,文明生活是不自然的。過文明生活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結果往往很痛苦。人將自己的行為限製於文明所建立的模式範圍之內,甚至不知道一切生活情境都是不完整的。由於我們不了解情境,不願意深入情境,使自己無法發揮潛能。
  隻有深入了解事情並且使自己更富彈性,才能夠發揮多方麵的潛能。例如在例行的應酬當中,和一些氣味不投的人相處很不舒服,這種場合往往被視為不愉快的義務,毫無樂趣可言。不幸的是生活當中這類場合很多,由於社會及個人的約束,我們必須做一些不情願做的事。通常除了體會人際的虛偽及內心的牢騷之外,在這種場合裏不會有任何收獲,但從現在的觀點來看,這類場合卻提供了許多開展經驗的機會。
  假定一個人抱著下麵的探索心情參加應酬:為什麽我對這種場合不滿意?在整個情境當中不斷地問自己,究竟哪些因素令我不滿意?自己的問題?人際關係的問題?還是情境本身的問題?抱著這種探索的心情參加應酬,應酬往往也會變成具有啟示性的情境。
  當然也可以用比較間接的方法探索這類情境,心平氣和地將自己完全放鬆,隻要這種放鬆的感覺被打斷,便探索原因何在,一樣可以達到相同的效果。
  一反常態盡量享受這類情境,會產生平常很少產生的情緒,雖然實際上這種努力有很多困難,卻涉及一些很重要的問題。我們能夠靠自己的努力改變對環境的反應嗎?這類努力要付出多大的代價?上述的內在練習方法離不開一個原則:利用日常情境作生活的試驗,深入了解情境,增加自己的能力。總而言之,就是利用生活經驗促使人們發揮潛能,而不幹擾別人。
  二    激發潛能的方法
  目前許多專家利用各種方法增進人類激發潛能經驗,由於這方麵的發展特別迅速,因此產生了很多創新的方法。我們下麵要討論的都是廣泛應用多年,確實有價值的方法。
  (一)心理劇和社會劇
  心理劇和社會劇是幫助正常人發揮潛能,用得最早且最廣泛的方法之一。這種方法是摩裏諾博士發明出來的。根據摩裏諾博士的說法:心理劇是借著再扮演一次生活當中極有意識或極富情緒色彩的經驗來探索真理。社會劇則是扮演本人以外的角色,也稱為角色扮演。心理劇一般是用作治療個人問題的方法,社會劇則用來解決社會問題,也可以作為訓練曆程的一部分。
  有關心理劇和社會劇的書籍很多,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進一步參閱。
  曼恩最近發展的合作式心理劇,不是解決個人或社會問題的,也不是用來預演特殊的社會角色,而是用來幫助個人發揮潛能一係列方法。
  這種方法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包括許多特殊技巧,其中兩個典型的例子是觀察內部的對話“觀察內部的對話”是改進人際溝通的方法。在一個空曠的地方放兩張椅子,一個人同時扮演兩種角色,彼此對話,當角色改變時便更換坐的位置。另外一個人則在一邊觀看,對話結束可以和被訓練的人溝通。這種方法可以幫助人改善不良的人際溝通,同時增進對別人反應的了解,也適用於工商業及臨床的情境。
  “靜默的心理劇”則是在真實情境中製造想象。別人並不知道你內心想什麽。例如,在辦公室與上司談話時,想象自己是與一個老友在爐前敘舊。
  與一個陌生人談話時假想談話的內容涉及國際陰謀。這種方法並非為了娛樂,使用這種方法的理由如下:第一,增加新情境以便了解原來情境的限度,這種曆程往往會發現原來情境的一些限度是可以改變的,甚至是不必要的。
  第二,可以利用想象導致建設性的行為。第三,可以擴展人在正常社會環境中的行為領域。當然,所謂想象並不是沒有標準的幻想,必須依照實際情境的需要構思,因此作這種練習必須有角色扮演的經驗,及一些診斷的技巧才行。
  第二階段是利用舞台扮演已經有的或將會有的行為,當然這種行為不會有不良結果。於是舞台成了實現夢想、抱負的場所。這種曆程有兩個重要的意識:第一,使人得到極大的滿足。第二,由於實現夢想並且與別人共享滿足的經驗,可以消除了人際之間的壓力。
  第三階段是最普通的階段,讓人經曆以往沒有的經驗。例如讓男人體會女人的處境,或者扮演動物、樹木,甚至星星。這種扮演曆程隻憑想象是不夠的,必須全力以赴,要將身體、心智、情緒、精神全部融入所追求的經驗。
  例如扮演狐狸,就要在樹林裏爬,躲避獵人,偷偷地接近獵物。借著別人的幫助,在舞台上盡可能深入扮演狐狸的本性。這種方法的原理是“直接親身體驗才能深入了解”。這種經驗的擴展包括了發揮潛能的基本要求,因為一般的行為模式及所扮演的角色,往往受到挫折而成了發揮潛能的障礙。
  (二)了解感覺
  了解感覺的基本假設是:人們由於接受太多的外在刺激,感覺力已經變鈍了,感覺帶來的單純快樂也不複存在,走路時不再感受到身體的韻律美,也嗅不到春天的芳香。
  小孩子餓了就吃,累了就睡,與環境合二為一。年事漸長,我們學會了特別的反應方式,自然的反應漸漸遲鈍了。了解感覺的重點是要了解自然的反應,使我們回複孩提時期的好奇,尋回身體的感覺。
  在美國有許多人以不同的方法訓練人們了解感覺或喚醒感覺。西爾佛是最有名的訓練者之一。其方法的第一步是消除以前學到的經驗。訓練時讓人有機會清楚地感受身體內部的狀態:“要有這種經驗..必須肅靜及平和。
  躺在地板上可以使人安靜,幾乎任何人都喜歡躺下來得到舒適的感覺,深入了解感覺..。在沒有痛苦意識及挫折感的情況下接收內在及外在的訊息,可以增加人的獨立感,同時使人有深入確立自己的感覺。”“每個人都可以感覺到重力及平衡感,然後靜靜地坐著,接受傳來的任何聲音——並不需要立即認清是哪一種聲音。訓練時許多人在一塊,因為彼此可以幫助新的發現。慢慢地愈來愈能支配新發現,思維與概念也會變得明晰,不需要表達自己,自我吐露已經成了自然的一部分。”普羅斯考爾利用呼吸術增進對感覺的了解。他的主張是“個人的成長與生命釋放出來的東西有關..。”呼吸具有重要的功能,因為情緒及神經係統與呼吸有密切的關係。有些活動可以由意誌控製,有些無法由意誌控製。
  一般而言,呼吸是自動自發的,但是可以控製。因此呼吸成了意識及潛意識之間的橋梁。由呼吸可以推測潛意識的功能,我們可以決定作何種行為,運動、表情姿態。呼吸則可以表現內在與外在情境的改變。
  “當胸部擴張時會帶來自我確信的感覺。”“手牽手、背靠背可以感覺到其他人,進而學會如何與自己的感覺接觸。”加州大學的懷特豪斯小姐訓練人們聆聽自己的身體語言,“先將雙眼閉住,兩腿交錯而坐,讓身體形成空虛的等待狀態,一直到身體感到了變化——身體往下沉。頭慢慢向前傾,或傾向兩側,此時自然就會有一條路引導你向前進”。
  “運動是一種非語文的語言,了解自己說什麽以及如何表達自己,有很多益處..。探索我們不知道的感覺,能擴大身體的自由,學會信任自然反應,使身體的活動更具創造性”。
  “我們應該為自己做些事情,為了了解自己的活動,一天至少要有一次自然表現自己的經驗,在那一刻要全神貫注在自己身上,不論駕車、洗碗、或者讀書,隻要將注意力放在所做的事情上..便能夠探索自己。在全神貫注的那一刻,能夠覺察到身體最微細的變化,身體會告訴你需要什麽,這種經驗就象探險,能激起好奇心,讓人真正了解自己。”“另外一種方法是工作時聽音樂,先聽節奏強烈的音樂,例如民謠或搖滾樂,音樂能使工作輕鬆些。當心中有“躍動”感時,試著在地板上平躺下來,接著放節奏慢的音樂,並且嚐試將身體翻滾、卷曲、或伸直..。如此會增加身體的意識。”猶他大學的人類潛能研究計劃,以小團體作了一些喚醒感覺的實驗,得到的結果頗為一致。喚醒感覺的經驗必須與一般經驗共存,才能夠發揮最大的潛能。這種經驗能使團體經驗變得更生動,使個人的感覺更深入而持久。
  有人進一步探討嗅覺,先將氣味分為四類:自然的氣味(壓碎的樹葉,新鮮的花草)、人工的氣味(汽油、煤油、醚、藥物、清洗濟)、香料(豆莞、肉桂、薄荷)、香(祭神用的香)。結果發現將樹葉、花、草混合攪動放在白紙袋中透過小孔聞起來氣味特別好。
  參加實驗的人還要回答下麵的問題:“當你聞到特殊的味道時想到什麽?”這個問題並不強調聞到什麽味道,而是鼓勵參加實驗的人說出他的記憶和聯想。這種經驗的重點是“自然浮現”。同樣也有類似的味覺及觸覺實驗。
  潛能專家談到以身體的訊息來發展知覺和能力時說:“就生理而言,血液通過全身的係統,增進肌肉強度,緩和與刺激神經、調節呼吸、降低過度的緊張、激動副交感神經,造成鬆弛及平和的感覺。就心理而言,能產生信任、信心、樂觀的態度,擴大生活感受,使人更有活力、更開放,除去罪惡感..如果有這種完滿的經驗,就能夠發揮潛能。”其步驟如下:1  了解緊張。
  2  了解緊張是自己造成的。
  3  找出緊張的原因及持續的理由(例如肌肉僵硬)。
  4  去除緊張。
  他利用呼吸、伸展四肢、高音調聲音訓練人放鬆橫隔膜,他認為“這種實驗可以使人鬆弛,體驗到廣泛的潛能。”
  (三)靜思
  靜思是發揮潛能的一種方法,生活愈複雜,就更需要平靜和深思。我們心中有一個可以接近的寧靜地帶,靜思的目的就是接近這個寧靜和堅強的核心。
  毛平醫生說,“西方用得最廣,且為文化所允許的靜思形式是安靜深沉的禱告。除此之外,就沒有與宗教無關的靜思形式,因此無法從宗教以外的靜思得到好處。靜思是達到內心寧靜,與內心深處接觸的方法。首先要去除雜念,變得被動,然後依據自己的需要及方向,以不同的方法達到清晰的心境。”靜思與存在的思維有關,毛平指出:“即使一個人能主動應付生活中的問題,能作有效的決定,仍然會感覺無助、不安、絕望。通過靜思,可以激起個人內在堅定的能力,逐漸麵對及控製以往不敢麵對的創傷、失眠及無助。”我們需要鬆弛平衡的姿勢,許多方法可以達到這種狀態,在亞洲最常見的是雙腿盤坐,其實單腿盤坐就可以了。所謂單腿盤坐是一隻腳放在大腿上與另一隻腳交錯,另一隻腳則與臀部接觸,美國印第安人的坐法也有用。毛平指出,這類姿勢的共同點是“背是直的,手放在膝部,頭保持正直,眼睛應張開,看著膝蓋前幾尺的地方,但無須凝視。”靜思的目的是使思潮降低,達到明晰的狀態。此時思維並未中止,隻是不費力去思索。克勞胡瑞描述瑜珈術:“基本的方法始於無為;沒有思考,沒有個人的意誌,換句話說,讓你的概念、感情、願望自由飛翔,你隻是旁觀者,不要陷身其中。”靜思是東方文化中的一種藝術,有多種變化,有的來自佛教的禪宗,也有的來源於道教。我們沒有理由因為文化上的偏見或不熟悉這些複雜的名詞而忽略、排斥這類發揮內在潛能的辦法。
  (四)高峰經驗
  馬斯洛將高峰經驗定義為生活中最奇妙的時刻,也就是生活當中最快樂、最欣喜的時刻。高峰經驗可視為激發個人潛能的踏腳石,心理學家賓得林總結了一種“朝向高峰治療法”以引起高峰經驗。為了促進高峰經驗,治療者要建立溫和、友善的氣氛,使被治療者需要高峰經驗,並且能共享高峰經驗,不要老是念念不忘自己的問題,這種方法分為四個時期。
  第一期:幫助病人發現以往的高峰經驗。第二期:治療者與病人共同尋找能夠有效幫助病人經曆高峰狀態的刺激或活動。這類刺激就稱為“高峰經驗引發物”。第三期:訓練病人閉住雙眼,借“高峰經驗引發物”的幫助,進入以往高峰狀態的內在世界。第四期:要病人在高峰狀態下閉著眼睛體驗最近的夢想、幻想或痛苦的經驗。
  為了引發第一期經驗,賓得林問病人“你認為過去哪一個時刻最值得回味?”或者用團體之間的互助來描述別人的高峰經驗以刺激高峰經驗的出現。
  第二期決定什麽是最有效的“高峰經驗引發物”。此時可以問病人“你最喜歡吃什麽?看什麽?聽什麽?聞什麽?做什麽?”對大多數人而言,最有效的“高峰經驗引發物”之一是音樂。同時進一步確定一首作品的哪一部分造成最大的高峰效果。最好能讓病人同時在五種感官上體驗到“高峰經驗引發物”的效果,在此狀態下鼓勵他想象,然後分析他想象的內容。病人想象的時候要鼓勵他“進入自己的身體裏麵”,不要身心分離,或者作身體不能體會的想象。
  如果病人想象力不夠,就必須重複製造高峰情境。上述方法對於病人和正常人都適用。這種方法提供個人成長的動機,並且增加個人忍受焦慮的經驗的強度。
  (五)麵對自我的視聽法
  南加州青年中心的史托勒博士用視聽法研究正常的團體和不正常的團體。他說:“用視聽法記錄團體治療的情形,可以提供個人審視自己的機會。
  團體不僅是行為的場所,也能夠提供個人資料,使個人了解自己表現的行為。”團體活動的時候,用攝影機拍下個人與團體之間的資料。然後將這些資料立即放映出來,參加活動的人都要看這些資料,特別是個人與團體之間互動的資料。這樣可以增加對團體的了解,並且增強自己的領悟力。
  當人看見自己下意識的表情、姿勢、動作和聲調時,往往很驚愕。如果他所見到的,與他所表現的或期望的反應不一致,可以促使他探討不一致的理由,也可以進一步反省自己的行為。
  視聽法可以使人發現他想表現的與實際表現的差距。進而適度調整和改變行為。
  (六)研究潛能的計劃
  1960  年以來猶他大學的奧圖博士開始研究發揮潛能的特殊方法。猶他大學在教育係開了一門“發揮潛能”的課,也有作這類研究的實驗室。現將該門課簡介於下:“這個計劃是要幫助人們發現他所不知道,完全沒有利用的潛能。強調的重點是發揮潛能,使人更具活力、創造力、使生活更豐富美滿。”研究潛能計劃的重點是小團體的整體研究。所謂整體研究就是同時發展人的各種潛能,包括身體、人際關係、環境..等等。有力的證據顯示,人如果能充分利用環境,必能發揮更大的潛能。
  研究結果指出,一般健康的人對自己人格的堅強麵所知有限,對自己的弱點和問題卻一清二楚。探索個人的潛能會使人信心增加,也強化對自己的印象。
  該研究計劃發展了一種“強度攻擊法”。這個方法的對象是自願參加者。
  所有參加者將自己的名字寫在紙條上,置於容器內,然後以隨機的方式抽出一個名字,被抽中的人就成了被攻擊的靶子。他先將自己的人格強度及能力一一列出來,然後問其他人:“你們認為我還有什麽長處?還有些什麽能力沒有發揮?”大家便根據這個人的人格、實際具有的能力,以及他為何沒有充分發揮這些能力的印象攻擊他。結果發現,別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能力,也更了解自己沒有充分發揮能力的理由。
  攻擊近尾聲時,大家還要對下麵的問題作延伸性的想象:“假定從現在起,這個人能夠將我們所發現的潛能完全發揮,5  年後將是怎樣的光景呢?”整個攻擊過程結束後不要問當事人被攻擊時的感受。
  用掌管智慧與健康的羅馬女神米娜拉命名的方法也有助於發揮潛能。此種方法基於下麵的假設:人由小至大,總有些健全的經驗,其中帶有高度情緒色彩的經驗就是米娜拉經驗。這類經驗即使不比創傷經驗重要,至少和創傷經驗同樣重要。回憶米娜拉經驗或與人共享米娜拉經驗,將會更了解自己,發揮更大的潛能。
  許多方法可以促進回憶米娜拉經驗。回憶的結果往往會根本改變對童年及父母的態度。例如有人說:“在沒有利用米娜拉經驗之前,我以為我的童年是不快樂的,一無可取,現在我才知道我錯了。”也有人說“我一直認為我的父母太嚴厲,現在才知道他們很慈樣。”其它如促進人際關係法,消除刻板“性行為”法..等等,都有相當的遠景與希望。
  (七)積極的經驗
  積極經驗是沙比諾博士發揮潛能的方法。沙比諾用“如果..會怎麽樣?”的問話方式引導病人。
  “你能不能想象如果這個世界沒有焦慮、恐怖、羞恥、罪惡,會怎麽樣呢?如果你現在沒有任何消極的感覺,會怎樣呢?”沙比諾指出:“如果病人很快進入到積極狀態,便鼓勵他積極深入。如果病人說太棒了,我就問他,怎麽個棒法?試著將自己溶入那種積極的感覺,這種方法的意識在於深入探索積極經驗。”舉一個例子說明沙比諾的辦法。下麵的對話是在病人介紹了自己的新工作,以及前一天她在團體治療中遭遇到的驚恐之後進行的。病人說她很難信任別人,不論是治療團體內或治療團體外的人,治療者問她在治療團體中是不是也有好人。她回答:“某某人還不壞,但我很害羞,無法告訴他我的感覺。”治療者:“如果你不害羞,會怎麽樣?”病人:“我會覺得自己長大了些,不會老是仰望別人。我會直接瞪著他的雙眼,覺得彼此立於平等的地位。我會覺得更安全,會付出更多,也會得到更多。”治療者:“付出與得到就像是你與別人之間的一座橋。”病人:“我很害怕,仿佛一步要跨進海裏,我不會遊泳,但喜歡把腳打濕。現在我覺得正走近海,既害怕又渴望。有些興奮的感覺..。”(開始笑)(再笑)治療者:“你現在覺得怎麽樣?”病人:“有點激動..,但並非不快樂..。這種感覺很熟悉..。又有些特別..。”治療者:“再深入的感覺。”病人:“我站在海灘上,海水不很平靜,有些波浪,波濤令我不安,我不能走近海洋,我要離開,我對自己沒有信心。”治療者:“如果浪不太大,你會怎樣?”病人:“我會立刻去遊泳。”治療者:“繼續感覺。”病人:“我感到有信心。”治療者:“哪一類信心?”病人:“我覺得完全自由了。”這段記錄的對話,說明了一種增進積極經驗的方法。
  (八)完形治療法
  完形治療法主要的目的是使人了解內在與外在的環境。根據柏爾斯、赫夫男和古德曼討論完形治療法的書看來,要透過接觸、感覺、激動及完形的形成才能夠深入了解。形成完形是心理健康的條件。隻有完形團能夠組成有彈性的機體。任何不完整的完形都是一種不完滿的情境,必須多加注意。
  完形治療法,不重視做什麽,而重視幹擾成功的因素是什麽。
  完形學家幫助人與環境接觸的一種方法是“實際的感覺”。其做法如下:要病人在幾分鍾內以“現在”、“此刻”、“此時此地”為開頭造句,描述現在的感覺。例如,此刻我坐在棕色沙發上。現在這盆火要燒起來了,木頭著火了,現在我聞到煙味,味道還不壞。此刻我看見雪花在屋外飄,窗外一定很冷,但我卻覺得很溫暖。
  另外一種針對夢的完形整合法比較少用。此種方法將夢視為一種存在的訊息,夢中的情節代表疏離的自我。完形整合法的目的是將疏離的自我整合為一體,例如某個夢的內容是:一個年青人進入圖書館、扔書、大叫大嚷,招來了一個老處女模樣的管理員一頓罵,並叫來了警察。那麽,使要做夢的人扮演夢中所有出現過的角色:先進入圖書館扔書,接著再扮演管理員及警察。借著扮演相反的角色,可以很容易將內在相反的力量整合在一起,使之達到更圓滿的整合性。
  柏爾斯認為:這樣能夠使人看清楚整個情境的每一部分,不致遺漏任何細節。加強這種能力,就能夠發揮潛能,應付任何情境。
  安東尼•羅賓的潛能開發課程就是以上這八種方法的綜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