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智慧

受艾園的感染, 願與有興趣的朋友分享並探討一些精彩的故事和哲理!
正文

充分挖掘潛能 - 實踐才能激發潛能

(2007-04-18 06:20:29) 下一個

第二章 充分挖掘潛能 -  安東尼·羅賓

沒有什麽是訓練做不到的,也沒有什麽是訓練所不能實現的。

訓練能化野性為馴良,使粗野變柔和,把凡人提升為天使。

潛能訓練能喚醒你心中沉睡的巨人。

潛能訓練會讓你驚奇。

第一節 實踐才能激發潛能

一 潛能有待我們自己去開發

有句話說得好,你自己的水要你挑,你自己的木材要你去砍。同樣道理,你的潛能有待自己去開發。

潛能激勵專家魏特利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在開發潛能時,沒有人會帶你去釣魚。

魏特利有幸在年少時,便學會了自立自強。他父親在二次大戰時身在國外,當他九歲時,成為家中長子。在聖地亞哥他家附近,有一個陸軍製空炮兵團,駐紮的士兵和他成了好友,以消磨無聊的閑暇時間。他們會送魏特利一些軍中紀念品,像陸軍偽裝鋼盔、槍帶及軍用水壺,魏特利則以糖果、雜誌,或邀請他們來家中吃便飯,作為回贈。當時大家都是如此。魏特利家並不富裕,無法供應豐盛的食物,但基本上衣食無缺。他們從未餓著肚子上床,他母親總是使僅有的幾件衣裳,潔淨如新。

魏特利永難忘懷那一天,從那一天之後起,他明白了這個道理:在開發潛能時,沒人會帶你去釣魚。他回憶道:“那天我的一位士兵朋友說:‘星期天上午五點,我帶你到船上釣魚。’我雀躍不已,高興地回答:‘哇哈!我好想去。我甚至從未靠近過一艘船,我總是在橋上、防波堤上,或岩石上垂釣。眼看著一艘艘船開往海中,真令人羨慕!我總是夢想,有一天我能在船上釣魚。噢,太感謝你了!我要告訴我媽媽,下星期六請你過來吃晚飯。’“周六晚上我興奮地和衣上床,為了確保不會遲到,還穿著網球鞋。我在床上無法入眠,幻想著海中的石斑魚和梭魚,在天花板上遊來遊去。清晨三點,我爬出臥房窗口,備好魚具箱,另外還帶備用的魚鉤及魚線,將釣竿上的軸上好油。帶了兩份花生醬和果醬三明治。四點整,我就準備出發了。

釣竿、魚具箱、午餐及滿腔熱情,一切就緒——坐在我家門外的路邊,摸黑等待著我的士兵朋友出現。

“但他失約了。

“那可能就是我一生中,學會要自立自強的關鍵時刻。

“我沒有因此對人的真誠產生懷疑或自憐自艾,也沒有爬回床上生悶氣或懊惱不已,向母親、兄弟姊妹及朋友訴苦,說那家夥沒來,失約了。相反的,我跑到附近汽車戲院空地上的售貨攤,花光我幫人除草所賺的錢,買了那雙上星期在那兒看過、補綴過的單人橡膠救生艇。近午時分,我才將橡皮艇吹滿氣,我把它頂在頭上,裏頭放著釣魚的用具,活像個原始狩獵隊。我搖著槳,滑入水中,假裝我將啟動一艘豪華大油輪,航向海洋。我釣到一些魚,享受了我的三明治,用軍用水壺喝了些果汁,這是他一生中最美妙的日子之一。那真是生命中的一大高潮。”魏特利經常回憶那天的光景,沉思所學到經驗,即使是在 9 歲那樣稚嫩的年紀,他也學到了寶貴的一課:“首先學到的是,隻要魚兒上鉤,世上便沒有任何值得煩心的事了。而那天下午,魚兒的確上鉤了!其次,士兵朋友教給我了,光有好的意圖並不夠。士兵朋友要帶我去,也想著要帶我去,但他並未赴約。”然而對魏特利而言,那天去釣魚,卻是他最大的希望,他立即著手設訂目標,使願望成真。魏特利極有可能被失望的情緒所擊潰,也極可能隻是回家自我安慰:“你想去釣魚,但那阿兵哥沒來,這就算了吧!”相反的,他心中有個聲音告訴他:僅有欲望不足以得勝,我要立刻行動,要自立自強,自己開發屬於自己的那一片沃土——潛能。

二 潛能的激發往往產生於不起眼的事情

機會的到來常常是由於意外的發現。

例如,第一個防火警鈴就是在實驗室裏一次不起眼的事件下產生的。杜妥·波爾索當時正在試驗一個控製靜電的電子儀器,忽然他注意到旁邊一個技師所抽的香煙把儀器的馬表弄壞了。起初波爾索覺得很懊惱,因為必須終止實驗,重新再裝一個馬表。後來他想到,馬表對煙的反應可能是一個有價值的資訊。這個短暫並且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件,促使波爾索發明了第一套美製的防火警鈴係統——一套拯救了成千上萬人生命的係統。

潛能可能以多種方式來到。有時候它是一件看似不起眼事件的結果。

養成尋找機會的習慣。伸展你的心靈,尋找可能的機會,它們無處不在,而且經常就在我們的眼前。

現在風靡世界的“背躍式”跳高技術首創者運動員理查德·福斯伯, 11歲那年在上小學體育課時,一次老師點名叫他跳高。當時福斯伯思想正在開小差,在慌亂中匆匆奔向橫杆,結果是麵向老師,背對橫杆,並在一急之下,把老師教的姿勢都忘了。於是他急中生智,索性順勢就地騰起,奇跡般地躍過了1.15 米的橫杆,倒在沙坑裏,引得同學們哄堂大笑。他的體育老師慧眼識珠,及時幫助他完善這種獨特的跳法。經過多年訓練,福斯伯終於在1968年墨西哥奧運會上用“背躍式”征服了2.24 米的高度,打破了當時的奧運會記錄。

由此可見,潛能往往產生於不起眼的小事情。

三 行動激發潛能

隻有實踐才能激發潛能,從火車發明者史蒂芬遜來看,其創造來自實踐。

他從未在學校受過教育, 8 歲給人家放牛,13 歲就跟父親到大煤礦幹活。起初當蒸汽機司爐的副手,擦拭機器,別人修理機器時他細心觀察,了解它的構造和功能。由於他刻苦學習,長時間積累,產生了許多智慧,掌握了相當熟練的技巧。

一天,煤礦裏一輛運煤車壞了,機械師們修理好長時間還不能使用,史蒂芬遜自告奮勇地要求修理。他平時擺弄過很多機器,已了解到這種運煤車構造上容易出毛病的地方。於是,他從容不迫地拆開,調整好出毛病的地方,再照原樣裝配好,運煤車果然開動起來了。通過這件事,他很快升任機械理匠,直至機械工程師。

像史蒂芬遜這種善於開發潛能的人能從學習、生活和工作中吮吸養分,滋潤、充實自己,即所謂“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

做事的秘訣是什麽?安東尼·羅賓告訴我們,督促我們去運用這個秘訣的座右銘是:現在就去做。

“種下行動就會收獲習慣;種下習慣使會收獲性格;種下性格便會收獲命運”,心理學家兼哲學家,威廉·詹姆士這麽說。他的意思是——習慣造就一個人,你可以選擇自己的習慣,在使用座右銘時,你可以養成自己希望的任何習慣。

在說過“現在就去做”以後,隻要一息尚存,就必須身體力行。無論何時必須行動,“現在就去做”的象征從你的潛意識閃到意識裏時,你就要立刻行動。

請你養成習慣,先從小事上練習“現在就去做”,這樣你很快便會養成一種強而有力的習慣,在緊要關頭或有機會時便會“立刻掌握”。

比方說你有個電話應該打,可是你總是拖拖拉拉,而事實上你已經一拖再拖。如果這時那句“現在就去做”從你的潛意識裏閃到意識裏:“快打呀!請你立刻就去打吧。”或者,你把鬧鍾定在早上六點,可是當鬧鍾響起時,你卻覺得睡意正濃,於是幹脆把鬧鈴關掉,倒頭再睡。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你將來就會養成習慣。假使你的潛意識把“現在就去做”閃到意識裏,你就不得不立刻爬起來不睡了。為什麽?因為你要養成“現在就去做”的習慣呀!魏爾士先生就因為學到做事的竅門,而成為一個多產作家。他絕不讓靈感白白溜走,想到一個新意念時,他立刻記下。這種事有時候會在半夜裏發生,沒關係。魏爾士立刻開燈,拿起放在床邊的紙筆飛快地記下來,然後繼續睡覺。

許多人都有拖拖拉拉的習慣。因此就誤了火車,上班遲到,甚至更嚴重——錯過可以改變自己一生,使他變得更好的良機。

所以,要記住:“現在”就是行動的時候。

行動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態度,使他由消極轉為積極,使原先可能糟糕透頂的一天變成愉快的一天。

卓根·朱達是哥本哈根大學的學生,他就是這樣做的。有一年暑假他去當導遊。因為他總是高高興興地做了許多額外的服務,因此幾個芝加哥來的遊客就邀請他去美國觀光。旅行路線包括在前往芝加哥的途中,到華盛頓特區做一天的遊覽。

卓根抵達華盛頓以後就住進“威樂飯店”,他在那裏的帳單已經預付過了。他這時真是樂不可支,外套口袋裏放著飛往芝加哥的機票,褲袋裏則裝著護照和錢。後來這個青年突然遇到晴天霹靂。

當他準備就寢時,才發現皮夾不翼而飛。他立刻跑到櫃台那裏。

“我們會盡量想辦法。”經理說。

第二天早上仍然找不到,卓根的零用錢連兩塊錢都不到。自己孤零零一個人呆在異國他鄉,應該怎麽辦呢?打電報給芝加哥的朋友向他們求援?還是到丹麥大使館去報告遺失護照?還是坐在警察局裏幹等?他突然對自己說:“不行,這些事我一件也不能做。我要好好看看華盛頓。說不定我以後沒有機會再來,但是現在仍有寶貴的一天呆在這個國家裏。

好在今天晚上還有機票到芝加哥去,一定有時間解決護照和錢的問題。

“我跟以前的我還是同一個人。那時我很快樂,現在也應該快樂呀。我不能白白浪費時間,現在正是享受的好時候。”於是他立刻動身,徒步參觀了白宮和國會山莊,並且參觀了幾座大博物館,還爬到華盛頓紀念館的頂端。他去不成原先想去的阿靈頓和許多別的地方,但他看過的,他都看得更仔細。他買了花生和糖果,一點一點地吃以免挨餓。

等他回到丹麥以後,這趟美國之旅最使他懷念的卻是在華盛頓漫步的那一天——如果他沒有運用做事的秘訣就會白白溜走的那一天。“現在”就是最好的時候,他知道在“現在”還沒有變成“昨天我本來可以 ..”之前就把它抓住。

這裏順便把他的故事說完吧,就在多事的那一天過了五天之後,華盛頓警方找到他的皮夾和護照,並且送還給他。

總之,如果下定決心立刻去做,往往會激發潛能,往往會使你最熱望的夢想也實現。孟列·史威濟正是如此。

史威濟非常喜歡打獵和釣魚,他最喜歡的生活是帶著釣魚竿和獵槍步行 50 裏到森林裏,過幾天以後再回來,筋疲力盡,滿身汙泥而快樂無比。

這類嗜好唯一不便的是,他是個保險推銷員,打獵釣魚太花時間。有一天,當他依依不舍地離開心愛的鱸魚湖,準備打道回府時突發異想。在這荒山野地裏會不會也有居民需要保險?那他不就可以同時工作又有戶外逍遙了嗎?結果他發現果真有這種人:他們是阿拉斯加鐵路公司的員工。他們散居在沿線五百裏各段路軌的附近。他可不可以沿鐵路向這些鐵路工作人員、獵人和淘金者拉保呢?史威濟就在想到這個主意的當天開始積極計劃。他向一個旅行社打聽清楚以後,就開始整理行裝。他沒有停下來讓恐懼乘虛而入,自己嚇自己會使以後認為自己的主意變得很荒唐,以為它可能失敗。他也不左思右想找借口,他隻是搭上船直接前往阿拉斯加的“西湖”。

史威濟沿著鐵路走了好幾趟,那裏的人都叫他“步行的史威濟”,他成為那些與世隔絕的家庭最歡迎的人。同時,他也代表了外麵的世界。不但如此,他還學會理發,替當地人免費服務。他還無師自通地學會了烹飪。由於那些單身漢吃厭了罐頭食品和醃肉之類,他的手藝當然使他變成最受歡迎的貴客啦。而在這同時,他也正在做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正在做自己想做的事:徜徉於山野之間、打獵、釣魚,並且——像他所說的——“過史威濟的生活”。

在人壽保險事業裏,對於一年賣出 100 萬元以上的人設有光榮的特別頭銜,叫作“百萬圓桌”。在孟列·史威濟的故事中,最不平常而使人驚訝的是:在他把突發的一念付諸實行以後,在動身前往阿拉斯加的荒原以後,在沿線走過沒人願意前來的鐵路以後,他一年之內就做成了百萬元的生意,因而贏得“圓桌”上的一席地位。假使他在突發奇想時,對於做事的秘訣有半點遲疑,這一切都不可能發生。

“現在就去做”可以影響你生活中的每一部分,它可以幫助你去做該做而不喜歡做的事;在遭遇令人厭煩的職責時,它可以教你不推拖延宕。但是它也能像幫助孟列·史威濟那樣,這個刹那一旦錯過,很可能永遠不會再碰到。

請你記牢這句話:“現在就去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