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智慧

受艾園的感染, 願與有興趣的朋友分享並探討一些精彩的故事和哲理!
正文

相信“能”的人就會贏 - 安東尼·羅賓

(2007-04-15 19:43:45) 下一個
第三節    相信“能”的人就會贏
  “日複一日,我會在各方麵幹得越來越好。”這是法國心理療法專家埃米爾•庫埃的名言。在本世紀二十年代的英國和美國,這句話被成千上萬的英國人反複叨念。
  “日複一日,我會在各方麵幹得越來越好。”當時,這是人們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人們在每天規定的時間內重複這句話,每當頭腦中閃現這一想法時也重複這句話。他們相信這樣做能夠增強頭腦意識、調動身體活力、為事業和生活的成功作準備。
  這就是今天積極思維的早期雛型,曾經風行一時。
  埃米爾•庫埃並非是第一個提出此觀點的人。在這一方麵,他的前輩芸芸,多不勝數,其中一人名叫塞繆爾•斯邁爾斯,他的著作《自助:對性格和行為的描述》在1895  年發表後,一時在英國成了人們喜讀的暢銷書。
  1908  年,英國小說家兼戲劇家阿諾德•貝內特發表了《怎樣度過一天二十四小時》一書,接著,十幾本類似的書接二連三地出版,從不同的角度利用應用心理學向人們提供了幸福和成功。當傳教士諾曼•溫森特•皮爾發表了以宗教為基礎的說教自助書籍時,這一趨勢達到了高潮。
  皮爾是紐約市馬布爾聯合教會的名譽牧師,在本世?0  年代,他用《積極思維的力量》一書傳播這一概念。不久,他的追隨者和仿效者陡然激增起來。
  這位牧師的靈丹妙藥是精練的基督教義與大眾心理學的混合物,是《聖經》中的警世良言與簡單的自助精神結合的產物。可是,它被當作獲得成功的有效方法,它的有效絕對不是因為上帝的保證。熱心的人們每天都要把使徒保羅的話認真重複十遍:“耶穌基督使我堅強,通過他我能做成任何事情。”他們還被告誡:“遵循上帝成功的法則,你就永遠不會失敗。”
  一    相信自己
  人們一次次地滿懷熱情,夢想打破身處其中的陳規,但是他們遲遲沒有行動,不久,夢想消逝殆盡,計劃徹底失敗,他們再次陷入摸索之中,沒有取得明顯存在於潛能中的一切。
  他們不停地下決心:“總有一天,我會做這做那..。”但遺憾的是,那一天總是不到來。
  為什麽呢?因為他們不相信自己“有道理,你說得對,但我怎樣才能相信自己呢?我要怎樣才能變得更好呢?”安東尼•羅賓告訴我們,開始就不要去想3.5  英裏的長跑,不要想著當總裁,也不要想著去壟斷大市場。去解決近在眼前的挑戰,不要把眼光拋向最高的工作,而是拋向下一件事,要到一個遙遠的城市旅行,你得開始第一步。
  所有巨大的成就都是很簡單的,觀看海鷗飛翔你會駕駛飛機;開一家自行車店,你會逐漸發展大規模汽車生產線;學習乘法表,你會開始發現相對論。
  當然,“希望不等於結果”,這就是關鍵。你必須行動,你必須走出第一步。你必須靜坐下來與自己談一談。
  “我想有多大的成功?”“我有決心讓自己去努力獲得這些成功嗎?“對我來說,那有可能嗎?”沉思一會,你便會意識到,一生中曾有很多次,在對某事感到沒有多大作為時你決定改變它們:成千上萬的人采取良好的生活方式來促進他們的健康,並一直堅持不斷。
  成千上萬的人吃高膽固醇的食物,結果他們永遠減輕不了體重。
  有人在吃中餐時不再要雙份馬丁尼酒,或者在周五晚上不再把整箱的啤酒扛回家。
  還有人發誓對配偶更體貼或對家裏人考慮更周到,或者花更多時間同孩子呆在一塊,而且,他們都這樣做了。
  其結果是:他們的生活有了改善。
  這些將決心變為現實的例子證明了下決心改變自己並非少見,把決心實現出來也並非罕見。以前,也許我們沒有遵守自己的諾言,這沒關係。但問題的關鍵是:隻要我們意識到我們應該改變我們生活中的某些方麵,我們就會采取行動而且會達到目的。
  對此,安東尼•羅賓又提起的就是海倫•凱勒的故事,她從小雙目失明,又聾又啞,她靠用手觸摸、用嘴嚐味、用鼻嗅聞,來熟悉周圍黑暗沉寂的世界。看起來那局限之大她簡直無可奈何。你怎麽去教一個聽不見的人?她不會說話,你怎麽知道她需要什麽?她既看不見又聽不見,可是她到底是怎樣知道你在哪兒的?海倫•凱勒在精神上不屈服於這種清冷生活。由於連詛咒和抱怨都不可能,她隻好用身體的劇烈晃動對父母和周圍的人發脾氣,來說明她心灰意冷的心境。看來她命中注定要在與世隔絕的無聲世界裏絕望地度過一生。
  可是,一個卓越非凡的年輕女子闖進了她的生活,此人可以看作生活中的強人,她就是安妮•沙利文。
  海倫•凱勒的父母雇用了她,讓她來排除女兒的孤獨、撫平她的怒氣,因為這一切已讓他們心灰意冷、垂頭喪氣。安妮•沙利文完全意識到自己的困難,也意識到自己的任務幾乎毫無希望可言,可是她仍暗下決心去教這個孩子,讓她同自己無法到達的世界進行交流。這是同明顯不可能的事情進行的一場廝殺,其挫折和失望能讓最堅強的人氣餒、卻步,可是她卻默默忍受下來,而且數月一直如此。
  她隻是拒絕失敗。
  突然有一天,當太多的失望令人灰心喪氣,而希望好象永遠不會降臨時,海倫發出了一聲表示理解的聲音,這一切都出乎人們的意料之外,她在作出第一個反應後,就像蓓蕾一樣開放了。
  海倫•凱勒的潛能被心中的另一個信仰所挖掘而開始開發,她進展緩慢、飽受痛苦,有時停止不前,但她繼續努力,終於成為世界各國尊敬的作家、演說家和堅毅勇敢的光輝榜樣。她本可以輕易地成為被安慰者,去“詛咒上帝然後死去”,可是她卻有不同的選擇,她要戰勝自己的缺陷而不向它讓步屈服。
  那麽,麵對我們的相對微小的不利條件,我們也都能辦到。
  二    如何才能相信自己
  你怎樣才會相信你自己?先看看你的周圍,你所認識的那些成功者在基本技能方麵完全不一樣嗎?或者是他們用自己僅有的能力做了更多的事?世界上雖然不乏出類拔萃之人,有的還是天才,但絕大多數卻是與你相似的人,他們隻是所下決心更大,工作更加刻苦、或者對自己的責任和挑戰思考更多。
  不要由於下列條件把你自己排除在外:因為你接受的教育僅僅是中學教育。我們可以用那些從沒有機會念大學的特別成功者的故事來寫成一本書。
  因為你有成功的機遇但你卻讓它吹了。許多成功的人們當年奮鬥時也曾失敗,他們一直感激那一天,是失敗給他們打開了成功的大門,不然他們根本無法接近這些大門。
  因為你長得不吸引人。現在活著的婦女有哪位外表比德蕾莎修女更不具吸引力但卻比她更受人尊敬?相信你自己,相信你的潛力,超過你的同事,超越你的理想,這些並非徒勞的信念。
  但首先你必須能夠看見自己實施這些信念,你必須相信可能的你。對此,安東尼•羅賓講了下麵的故事。
  12  歲時,在一個細雨霏霏的星期天下午,美國學者查爾斯在紙上胡塗亂畫,畫了一幅菲力貓,它是大家所喜歡的喜劇連環漫畫上的角色。把書拿給了父親。當時這樣做有點魯莽,因為每到星期天下午他就拿著一大堆閱讀材料和一袋無花果獨自躲到他們家所謂的客廳裏,關上門去忙他的事。他不喜歡有人打擾。
  但這個星期天下午,他卻把報紙放到一邊,仔細地看著這幅畫。“棒極了,查克,這畫是你徒手畫的嗎?”“是的。”他認真打量著畫,點著頭表示讚賞,查爾斯在一邊激動得全身發抖。父親幾乎從沒說過表揚的話,很少鼓勵他們五兄妹。他把畫還給查爾斯,重新拿起他的報紙。“在繪畫上你很有天賦,堅持下去!”從那天起,查爾斯看見什麽就畫什麽,把練習本都畫滿了,對老師所教的東西毫不在乎。
  父親離家後,查爾斯隻有自己想辦法過日子,並時常給他寄去一些認為吸引他的素描畫並眼巴巴地等著他的回信。他很少寫信,但當他回信時,其中的任何表揚都讓查爾斯興奮幾個星期。
  在經濟大蕭條那段最困難時期,父親去世了,除了福利金,查爾斯沒有別的經濟收入,他17  歲時隻好離開學校。受到父親留給的話語鼓勵,畫了三幅畫,畫的都是多倫多楓樂曲棍球隊裏聲名大噪的“少年隊員”瓊•普裏穆、哈爾維、“二流球手”傑克遜和查克•康納徹,並且在沒有約定的情況下把畫交給了當時《多倫多環球郵政報》的體育編輯邁克•洛登。第二天他便雇用了查爾斯,在接著的四年裏,每天都給《環球郵報》體育版畫上一幅畫。
  那是查爾斯的第一份工作。
  三    想象自己成功
  在開始一段行程之前,你必須弄清你身處何方,這是個基本準則。你可能在頭腦裏想好了目的地,手上拿著地圖,但除非你知道你現在置身於地圖上的哪一點,你才能到達目的地。
  所以,在你開始到達自己的目標以前,列一張個人清單,寫明自己處於什麽情況中,想到哪裏去,要勇敢地解剖自己。你的態度、行動、外表以及限製你成功的背景如何?你有何技能而且需要怎樣行進?能改變你生活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使用想象的技巧。
  想象是一種創造行為,通過它,你就可以組成思維形象,它能看清頭腦裏的某些東西。第一個目標就是看你自己,任何時候,就像你現在一樣。
  一開始就把自己想象成處於各種具體的情況中,給自己幻想出一種思維形象:忙於繁雜工作或在工作場地作記錄。
  在辦公室問候某人。
  同上司或同事交談。
  參加銷售會議。
  吃午飯時同顧客談生意。
  有意去回憶你在最近工作中的行為和態度。你看見了什麽?你曾見到某人泰然自若、十分自信或見到某人忐忑不安嗎?此人給你留下的是自信的印象,還是猶豫不決?焦慮不安和缺乏自信的暗示?接著,改變這種形象,試著想象自己處在自己喜歡的境況中,然後想象自己就是那個人。了解運動員如何使用想象來促進他們的動作就能幫助你做到這一點。
  漢城奧運會時一個跳高選手就是這樣做的,他當時在準備刷新紀錄。隨著電視鏡頭的移動,你可看清他的嘴唇在動,就好像在自言自語,這種身體語言暗示著他想象自己跑向橫竿、屈曲雙腿、扭動身體,就好像他在想著一係列動作一樣。他堅毅地點了點頭,他準備好了。
  攝影機移近了,你看見鏡頭對準了該選手的臉部。當他點燃思維的引信時他咬緊了牙關,接著是有力的幾大步助跑,不斷加快速度,提腿、弓腰,最後成功地越過橫杆。
  發生了什麽啦?這位跳高選手兩次過了那一高度——一次是在他的想象中,另一次是在觀眾眼裏看到它發生的。
  “多大的壓力啊!”你會這樣感歎道,“他僅有一次機會,他必須讓它成功才行。”不對,他先在想象中看到它成功了,這給了他信心,讓他在現實中成功。
  四    練習去想象
  要練習去想象,這有兩點益處:它能使你有準備去應付某種情況,另外,這實際上是一次排練。任何劇團在沒有排練的情況下絕對不會演出。排練是經曆的提前顯現。俗話說:“熟能生巧”,這是因為每次你做什麽事都幾乎總是先把它練得更好。
  這裏在說不管人們做什麽都要先想象一下嗎?當然不是。想象一定要在有準備之後,跳高選手能夠想象他取得成功是因為他自己有所準備。
  “可是,”你會這樣反駁,“有關想象的這一高招不就變成了瞎吹牛了?跳高選手根本不需要想象他的成功,通過幾個階段的艱苦訓練,他已能夠達到自己的目的。
  不,盡管他進行訓練,盡管他有嫻熟的技巧,他也十分清楚在某種情況下仍會失誤,他還必須消除那種使人分心的疑慮。通過想象自己能夠跨越橫竿,他就能增強信心,改進自己的動作。他一直對自己說:“這一點我能辦到,以前我成功過,現在我再來一次。”想象其實隻是尋找自己的注意力並把它集中起來的一種手段,是提醒你什麽是正確的手段,是增加哪方麵的知識並利用該知識的手段。
  五    作為準備的想象
  安東尼•羅賓有一套獨特的方法,不論何時有重要的約會,他都會使用。
  在此,為了描述起見,我們以生意午餐會為例。
  首先,羅賓作好準備,他作好討論前的一切準備工作。
  其次,他早早地到達會議地點。就像我們一樣,他了解去赴重要的約會時,沒有什麽比遲到更令人喪失信心的了。因為你遲到了,就會窘迫失態、滿頭大汗。開會時你不會集中注意力;相反,你可能會分散注意力,心裏想著如何為自己的遲到找借口。
  於是,羅賓總是提前十分鍾到達開會地點,並把它當成固定不變的習慣。
  他每次並不直接走到會議桌旁,而是到洗手間去,然後察看自己的儀表。這樣做好以後,他的頭腦就不會被外界的憂慮所困擾,他就能集中思想注意會議及其目的。
  羅賓回憶將與他共進午餐的人的姓名以便能在問候時使用,深深地吸氣、長長地呼氣、有意識地放鬆,想象自己走近餐桌,向在座的各位打招呼、點菜、閑談。一會兒後就提出要討論的話題。
  無庸置疑,如果他不提前作準備工作,不考慮他們的談話可能引導的方向,那麽他的那種準備手段也不會起作用。
  六    使用這一技巧
  你怎樣使用這一技巧?首先要意識到如果沒有刻苦工作為基礎,想象便毫無作用。如果你沒有作好細致入微的準備工作,你會發現想象自己成功是不可能的。
  如果你在談生意或社交時感到不適應而受挫並由此常常感到坐立不安,很可能是你沒有作好準備工作以增強自己的信心。沒有什麽比了解你的同事更能增強你的信心。一旦你為了成功而要把自己武裝起來時,你就會發現你所缺乏的自信。
  如果海倫•凱勒這個有那麽多不利因素幾乎無法生活下去的女孩,也能使自己變成奮發上進、令人鼓舞的人物,那麽你為什麽不能改善自己的條件?這在一夜之間就會出現嗎?當然不會。
  如果你全身心地投入,它會出現嗎?當然會。
  相信你自己,相信你的潛能,想象自己在經營這個公司而不是為它效勞,要超過你的同事,去實現哪怕是最荒誕的夢想,這些都不是毫無價值的空想。
  但是,首先你必須想象自己在這樣做。
  七    到達新的地平線
  美國作家查爾斯到了55  歲時還從沒寫過小說,也不打算這樣做。在向一個國際財團申請電纜電視網執照時他才有了這樣的想法。當時,一個在管理部門的朋友打電話來,說他的申請可能被拒絕,查爾斯突然麵臨著這樣一個問題:“我今後怎麽辦?”查閱了一些卷宗後,查爾斯偶爾為自己寫下備忘錄,其中是十幾句字體潦草的句子,寫下了一部電影的基本情節。他在辦公室裏靜靜地坐了一會兒,思索著是否該把這項工作繼續下去,最後拿起話筒,給他的朋友、小說家阿瑟•黑利掛了個電話。
  “阿瑟,”查爾斯說,“我有一個自認為不尋常的想法,我準備把它寫成電影。我怎樣才能把它交到某個經紀人或製片商或任何能使它拍成電影的人手裏?”“查爾斯,那條路子成功的機會幾乎等於零。即使你找到某人采用你的想法並把它變為現實,我猜想你的這個故事梗概所得的報酬也不會很大。你確信那真是個不同尋常的想法嗎?”“是的。”“那麽,如果你確信,哦,提醒你,你一定要確信,為它押上一年時間的賭注。把它寫成小說,如果你能做到這一點,你會從小說中得到收入,如果很成功,你就能把它賣給製片商,得到更多的錢,這是故事梗概遠遠不能做到的。”查爾斯放下話筒,漫步走了好長一段路:“我有寫小說的天賦和耐心嗎?”當他這樣沉思時,他越來越有信心辦成。他看見自己進行調查、安排情節、描寫人物、開始撰寫、然後潤色..他要為它賭上一年時間。
  一年零三個月後小說完成了,它在加拿大的麥克萊蘭和斯圖爾特公司得到出版,在美國的西蒙公司、舒斯特和艾瑪袖珍圖書公司得到出版,在大不列顛、意大利、荷蘭、日本和阿根廷得到出版。結果,它被拍成電影——《綁架總統》,由威廉•沙特納、哈爾•霍爾布魯克、阿瓦•加德納和凡•約翰遜主演。此後,查爾斯寫了五部小說。
  對此,安東尼•羅賓指出,任何人隻要下大決心、堅持不懈、按部就班刻苦工作就能獲得一切嗎?當然不是。但是,假如你有想象自己成功的願望、奉獻和能力,你就會獲得比你夢想的要多得多的成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