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約競選市長的結果出爐,不少華人大呼:在美帝的資本主義大本營之紐約,
一夜之間變成了前蘇聯。
劇團不由得回憶起著名的
土豆燒牛肉:
“赫魯曉夫說共產主義就是土豆燒牛肉”這句話,確實有一定的曆史背景和
諷刺意味。以下是它的來曆與背後的故事
一、這句話的由來
這句話源自蘇聯領導人**尼基塔·赫魯曉夫(Nikita Khrushchev)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的某次講話或采訪中表達的思想。
他在解釋“共產主義的生活會是什麽樣”時,曾經用通俗的語言說過類似的話:
“共產主義就是人人都能吃上牛肉燉土豆(或土豆燒牛肉)。”
這句話的確切原文在不同版本中略有差異,但核心意思是一致的:
共產主義社會意味著物質充裕、人人生活富足,不再為溫飽發愁。
二、背景與寓意
在赫魯曉夫時代,蘇聯剛剛走出斯大林時期的高壓統治,
社會在轉型中追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政府大力宣傳“二十年內實現
共產主義”
的口號(即1959年蘇共提出的《共產主義建設綱領》)。
赫魯曉夫希望用
“牛肉燉土豆”這種老百姓都熟悉的菜肴,來形象地表達
共產主義
的理想狀態:
不再缺糧缺肉;
人人都能吃上可口的飯菜;
不必為基本生活而奮鬥。
因此,這句話並不是政治理論,而是一種生活化的宣傳語——用日常飲食
象征理想
社會的富足。
三、後來演變的含義
後來,這句話在蘇聯與其他國家(包括中國)都被廣泛引用、諷刺或改編,
用來嘲笑空洞的政治承諾。
例如,人們常以調侃的語氣說:“所謂共產主義,不過是能
天天吃上土豆燒牛肉。”
這既反映了民眾對美好生活的渴望,也帶有對理想化政治口號的質疑。
? 小結
“共產主義就是土豆燒牛肉”這句話:
出自赫魯曉夫的講話;
意在通俗化表達“物質富裕的共產主義生活”;
後來成為政治幽默和社會諷喻的一部分;
象征著一種“人人都能吃飽、生活安穩”的理想。
下圖是川菜名菜:
麻辣牛肉幹
日式烤鰻魚
這兩天關於紐約競選的討論,肯定依然是熱點,劇團推薦一時事視頻,
內容左右逢源,資料引用得好,不管未來的紐約是否隻能土豆燒牛肉否,
真是有人興奮,有人焦慮。
視頻裏提到的美帝的“土豆燒牛肉” 還是與中國以前搞的“土豆燒牛肉”
還是有本質的區別,具體差別如何?
當時其它社會主義國家都重視重工業,唯有匈牙利重視消費品生產,讓人民吃好穿好,使匈牙利成為當時社會主義陣營裏人民生活水平最高的國家。
匈牙利把這種理念稱為土豆燒牛肉共產主義(Goulash Communism)。
赫魯曉夫說共產主義就是土豆燒牛肉,表示他認同匈牙利的做法。
中歐幾乎所有國家(波蘭、捷克、德國)的菜都沒什麽味道,唯有匈牙利是一個例外。
匈牙利是由中亞的遊牧民族遷移過來建立的。
那些遊牧民族長相雖然猙獰可怖(據說還給嬰兒纏頭,使頭變成圓錐狀),可他們給中歐帶來了最好吃的菜。
土豆燒牛肉(Goulash)食材包括土豆、牛肉、洋蔥、胡羅卜、辣椒,比中歐其它各國的菜好吃得多。
求劇團的日式烤鰻魚配方?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