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的‘自立’一詞似乎還沒有完全包含英文‘self-reliance’ 的內涵。與此相比,自私和 ‘selfish’之間的吻合度好像要高出許多。
自立,或者說‘self-reliance’ ,在字典裏解釋為‘依靠自己或者自己的能力和資源’。 也有解釋為‘依靠自己的能力、判斷、資源和獨立’。 也有的解釋言簡意賅:個人的獨立。順著這些解釋看下去,似乎自立本身和自私有著某種緊密地聯係,起碼都和‘自己’或者同‘自我’聯係在一起。
查找有關self-reliance的資料,多數情況下都會出現‘埃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的名字。他的論述,很大程度上被看作美國精神的代表和源泉之一。沒有考證是否埃默生和惠特曼,梭羅等人真為關係密切的朋友。但他們正麵向上的文風和思想,在很多時候激勵和鼓舞了生活在順境或者逆境中的人們。作為19世紀中期的代表,埃默生關於自立和其他方麵的見解影響了幾代人。他提出任何人都應該自己決定什麽是正確的,並且堅持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從眾而流。‘Whosoever is a man must be a non-conformist’。一些人也由此衍生到隻顧自己的一麵。受到生活環境和關注點的影響,關於自立和自私的態度也是有所不同的。
自立可以從精神上和物質上來分析。最近發表的一項心理學實驗結果(Kathleen Vohs, professor of market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表明,金錢使人們得以實現自己的目標而不需要向朋友和熟人尋求幫助。關於財富的幻想,在這個實驗當中說明了可以喚起自足的念頭從而導致自私的想法和與社會向悖的一些行為。研究者總結道: 盡管是一些小小的關於金錢方麵的提醒都會讓人傾向於自立,同時還期待別人也這麽看。金錢改變人們的動機,它讓人更少去關注他人。在這個層麵上,金錢是自立的重要基礎之一,同時也成為人們缺少社會交往和親密人際關係的障礙。類似的實驗在幾所不同的大學展開。比如有總共61名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的學生被要求填寫一份內容相同的問卷,但是在填寫的同時,他們被分為兩組。一組學生麵前有一幅以金錢為內容的海報,另外一組學生麵前的海報是陽光和海灘。問卷要求這兩組學生回答他們願意的小組或者個人活動,比如:一頓四個人一起的晚餐,還是獨自做飯。答案出乎意料的集中:大多數在填寫問卷的時候麵對著金錢海報的,選擇了獨自晚餐,而另外一組正好相反。如果個人考慮到了金錢的影響,哪怕隻有一點點,都會更傾向於以自我為中心解決問題,這在某種意義上也是自立的起點之一。
要討論精神方麵的獨立,很容易找到和宗教相關的話題, 也討論了很多。朋友和家庭之間的支持和獨立,在生活中是需要每天經曆的, 每個人也會有不同的視角。希望得到朋友和親人的支持和認同,或者希望得到對方的感情和愛戀,在仔細揣測當中仿佛還是有和‘自立 ’相矛盾之處。古老如‘上邪’, 就有據可查: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讓人感動的同時,也會從中看到這位歌者希望和對方一起的決心。如若對方也有‘與我心有戚戚焉’當然是萬幸。如果隻是單方麵的理想,看來這位歌者不得不麵對‘精神自立’的思考了。難度就在於一方麵希望能夠毫無保留地喜歡某個人,一方麵還要準備好各種可能因此而來的挫折和風險。相比之下,有的人不知不覺當中越來越依賴於精神的獨立,以至於本著‘決不犯傻’的態度,在有限的範圍之內開放自己的感情世界。結果可能就是到年老回味自己的一生之際,留下的是‘我經曆了獨立的一生,我沒有機會經曆全身心投入的感情。’這又回到了另外一個非常古老的話題:理智與情感。最新的有個廣告語有所創新:理智與簡單 (sense and simplicity)。也許在精神自立方麵,追隨自己的心和頭腦都是必要的, 畢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一個刻度,都有相應的重量可以精確衡量。
說到自私,不論是出自自我反省還是周圍人的指責,大致都說不上和高尚有正相關的聯係。‘無私奉獻’和‘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評價,總是和值得學習的楷模聯係在一起。卡迪夫大學有一位哲學教授的夫人是虔誠的基督徒。認識她的西方人大都極為崇敬她的勇氣:捐獻了自己的一支腎髒給一位素不相識的陌生人。但是也有東方人發出了不同的看法:她沒有考慮到自己的身體發膚來自於她的父母,這也是隻為了自己的想法不考慮家庭父母感受的自私表現。本質上,自私也多少是有自己的文化特征和不同內容的。 回到自立的概念,‘依靠自己的能力、判斷、資源和獨立’, 如果走到了一點不願意與人分享的地步,甚至依靠別人的能力、判斷、資源隻為自己打算和考慮的時候,無疑就是自私了。在生活中,會計學借方貸方的平衡關係不是一直有用。如果總是權衡責任和義務的多少,去保持自己所謂的盈虧平衡點,無疑很容易有自私的嫌疑, 也因此不太容易享受到生活真正的樂趣。
如William George Jordan所言,這個世界人們往往忙於每個人各自關心的事情各自的歡笑和悲傷, 不會對你格外留意。在他看來,成功的路隻有一條就是自立。保持自立的狀態,給周圍的人無私幫助,承擔自己的責任並毫無保留地愛自己所愛的人,這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也需要很多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