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中國新文化座談會第二次會議在京舉行
2007年12月1日下午,30多名專家學者和媒體工作者聚在一起參加《創建中國新文化》座談會第二次會議。主講人是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政治教研室主任王占陽教授,所提供的論文是《中國需要構建普遍幸福主義新文化》。
王占陽教授在會上簡述了普遍幸福主義的理論框架。他說:
真正具有實質性的問題是:普遍幸福主義究竟好不好?究竟是否具有現實性?
普遍幸福主義淵遠流長,中外普遍幸福主義的學術思想也很豐厚,但在普遍幸福主義的元理論方麵的研究卻還很不夠,時至今日,世界上仍然沒有一本堪稱普遍幸福主義元理論的係統的理論著作問世。
1999年,我首次講到了普遍幸福主義和新社會主義。 2004年,我以“社會主義就是普遍幸福主義”這一命題為基礎,比較係統地展開了研究,並撰寫和出版了《新民主主義與新社會主義》一書。
嚴格說來,現在擺在各位麵前的這篇論文,才是我在普遍幸福主義元理論方麵的第一篇比較深入係統的學術論文。
我的基本思路,是以一般人本主義為起點,經過善本主義和一般幸福主義這兩個環節,進而達到普遍幸福主義。
(一)關於一般人本主義。
普遍幸福主義屬於人本主義範疇,普遍幸福主義理論的基礎和起點是一般人本主義。人本主義就是以人的本性為本位,反對官本位、金本位、物本位等各種異化現象。以人為本,才能有人生幸福。
(二)關於善本主義。
人性本身有善性和惡性之分。人本主義不應以惡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而應以善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這也就是善本主義。
究竟什麽是善、什麽是惡呢?簡要地說,善就是利,惡就是害。利是幸福的源泉,害則是痛苦的來源。所以說,善本主義實際是普遍幸福主義的一種基礎性的內容。
普遍幸福主義既不是利他主義,也不是利已主義,而是利他利已相結合之主義。從這個觀點來看,要求十億人民都毫不利已,實際是一種最大的惡。但反過來宣揚“人性唯私”,推崇“叢林法則”,以至導致“一切人反對一切人的戰爭”,自然也是一種最大的惡。
製度設計的原則應當是善本主義的,而不應當是惡本主義的。誠然,製度設計首先應當假定人性惡,但這種假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卻仍然應當是善。如果一個社會墮落到了普遍惡的地步,那麽,再好的善製實際也是不可能真正地建立起來的。所以說,善本主義非常重要,宣傳善也非常重要。隻有遵循善本主義、宣傳與人為善,我們才能切實地走向民主法治等等善製,也才能夠建立起中國的新文化與新文明。
(三)關於一般幸福主義。
善本主義又必須發展成為幸福主義,善是利,人們所追求的利,究竟是什麽呢?歸根到底,就是人生幸福。人們追求金錢、財富、權力等等的最終目的,實際就是為了獲得人生幸福,而並不是金錢、財富、權力等等之本身。然而,我們看到,也正是在這裏,許多人都誤入了歧途。金錢、財富、權力等等本來隻是實現人生幸福的手段,但卻被當成了目的。這就出現了異化現象。超出了實現幸福需要的對於手段的過度追求,就不可避免地成為了許多痛苦和不幸的真正根源。這就表明,人本主義若要真正克服異化現象,真正達到以人為本的境界,那就必須從一般人本主義和善本主義進一步地發展成為幸福主義。隻有上升到幸福主義的層次上,人們才有可能真正地從異化陷阱中解放出來。
19世紀的功利主義思想家著力發展和宣傳幸福主義理論,無疑是一個重大進步。雖然他們已經指出“利益”、“ 功利”、“ 效用”等等的內容就是幸福,但他們卻並沒有始終如一地抓住幸福這個主題,而是更多地以“利益”、“ 功利”、“ 效用”等等詞匯來指稱“幸福”,這就使“幸福”事實上又被湮沒在了“利益”、“ 功利”、“ 效用”等等之中了,因而幸福主義也蛻變成為了利本主義。幸福主義的眼睛剛剛睜開,就閉上了。幾乎在整個20世紀,國際學術界對於幸福問題的探討都是很薄弱的。直至最近,這種情況才開始有了某些顯著的改變。事實表明,以“利益”、“ 功利”、“ 效用”等等詞匯來指稱“幸福”,而不是直指幸福問題本身,這是很容易迷失方向和導致異化的,而這也就正是傳統的人本主義、功利主義和利益學說的一個最大弊端之所在。
(四)關於普遍幸福主義。
一般幸福主義實際隻是肯定了幸福的終極價值地位,但在幸福主義之中還有一個非常大的問題,這就是幸福的普遍性問題。
1、要不要實現全體社會成員的普遍幸福?普遍幸福主義主張實現全體社會成員的普遍幸福的幸福主義。也隻有普遍幸福的狀態,才是最符合人的深層本性的狀態。
2、要不要實現由滿足人的各種層次的需要所產生的各種層次的幸福感?普遍幸福主義認為,人類的終極價值目標,是實現人的所有層次的普遍幸福。
3、是否尊重幸福的多樣性?普遍幸福主義認為,幸福有無數種,每一種幸福都是幸福。隻有充分尊重幸福的無限多樣性,才能真正地實現普遍幸福。
4、是否允許、主張和推動各種利已利他的幸福源泉充分湧流?普遍幸福主義主張努力實現各種幸福源泉的充分湧流,並由此而真正地實現全體社會成員的普遍幸福。
5、是否努力實現全體社會成員人生幸福的最大化?普遍幸福主義認為,人生幸福的最大化包括質的最大化和量的最大化這兩個方麵,我們應當努力實現全體社會成員人生幸福的最大化。
6、是否追求世世代代的普遍幸福?普遍幸福主義主張和追求可持續性的普遍幸福,
(五)關於普遍幸福主義的神性和理想性。
重視終極價值原本是宗教的優勢和特征,但人本主義現在也應當和能夠重視終極價值了。所謂人世間的終極價值,實際就是普遍幸福。宗教在發展和創造人類文明和人生幸福的過程中,具有偉大的意義。從我國的文化傳統和政治現實出發,這條文化和文明的發展之路難以成為我國的主要道路。但普遍幸福主義使我國完全有可能通過這種世俗的思想文化發展之路,解決終極價值理念和社會倫理道德方麵的基本問題。
(六)關於普遍幸福的一般實在性和現實性問題。
對於普遍幸福的主觀性、不確定性的質疑,本文提出:
1、幸福和普遍幸福具有最高的實在性。
2、普遍幸福的源泉具有確定性。
3、普遍幸福的源泉具有可量化性。
4、普遍幸福的實現具有規律性。
(七)關於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實現普遍幸福的現實可能性問題。
1、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完全能夠實現普遍富裕。關鍵是區分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
2、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也能能夠做到使社會成員普遍產生幸福感。
3、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相結合所形成的合力就使普遍幸福主義的實現具有了現實可行性。
4、普遍幸福主義是最有利於解決資源、環境問題的新文化和新文明。
座談會議由徐景安主持。
他說:創建中國新文化論壇的宗旨是為各種思想流派搭建一個交流、對話的平台,求同存異,尋求共識,重在創新。創建中國新文化是個大題目,需要不斷地、有序地進行探討,決定每月第一周的星期六或星期天下舉行一次或兩次。
會議的開法有所創新,主講人先把論文發給大家,然後圍繞主題展開討論。可以反對、讚成、補充、完善。但不要離開主講的題目各說各的。每個人都可以報名主講,不論資曆,要求必須有所建樹、有所創新。會議主席與嘉賓輪流當。中國要實行民主,先得學習民主。論壇也是探索平等對話、民主討論的方式。會要開好,需要大家的支持。一是舉薦人才,這包括自薦與他薦,來這裏發表有創意的主張,不隻是批判、不滿,而是建樹、創新;二是擴大影響,幫助傳播。
11月3日舉行了第一次座談會,今天舉行二次座談會。
王占陽教授的這篇論文內涵非常豐富,值得深入地展開討論。
有以下幾個問題,供討論參考:
第一、傳統人本主義創造了人類的現代文明,同時又導向了利己主義和物質主義。我國思想界對傳統人本主義既存在全盤肯定、又存在全盤否定的兩種傾向。因此,在學理上對傳統人本主義有一個正確認識和評價問題。傳統人本主義對人的價值的肯定,無疑具有重大意義,但為什麽會滑向利己主義和物質主義?是對傳統人本主義認識不正確導致的,還是其本身有缺陷?
第二、我國現實情況是既缺乏人本主義的傳統,又麵臨利己主義和物質主義的泛濫。這是一個兩難的問題。如何正確地認識和處理?
第三、目前我國沒有找到揚善的正確途徑,依然以政治教育代替道德教育,民眾、學生得不到正確的價值觀的引導,同時又沒有建立起有效的治惡製度,道德與犯罪問題都很嚴重。所以,引發了文化與製度的爭論。占陽認為,性善論和性惡論的主張都存在片麵性,揚善的道德建設與治惡的製度設計不可偏廢。這個意見是否正確?
第四、真正的人本主義應該導問善本主義,但動力何在?人為什麽要善?今天該不該倡導善?
第五、幸福是不是人的終極價值追求?普遍幸福是不是人類社會的終極價值目標?終極價值與普世價值是什麽關係?
第六、普遍幸福主義有什麽理論意義與實踐意義?
之後,國家行政學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教授、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黨國英研究員作為特邀嘉賓進行了評論。
中央編譯局副秘書長楊金海、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王文元、哈佛訪問學者吳稼祥、燕京華僑大學校長華生、北方工業大學教授田立年、前駐瑞典大使館參讚高鋒、北京大軍經濟觀察中心主任仲大軍、中國傳媒大學國際新聞博士王婷、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中文係教授王東成、論壇副秘書長歐陽君山等先後發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總編鄒東濤作了書麵發言。圍繞普遍幸福作為終極價值能不能成立、普遍幸福實現的可能與途徑、如何建立普遍幸福的人際關係與製度等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
最後,徐景安就普遍幸福主義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作了發言。
創建中國新文化論壇秘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