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政策聚焦》:中國,不可或缺的國家
(2007-03-15 09:43:33)
下一個
美國《外交政策聚集》3月9日文章,原題:中國,不可或缺的國家?
中國無處不在:你穿的羊毛衫的商標上有它,沃爾瑪超市的貨架上也有它,你的電腦以及被擊落的氣象衛星都與之有關。然而,中國不光隨處可見,更重要的是,它還是國際社會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
最近在達成凍結朝鮮核計劃協議的過程中,中國證明不管是作為東道主還是談判的推動者都是不可或缺的。美國財政部官員承認,中國購買美國債券對於維持美國經濟增長是不可或缺的。去年秋天齊聚北京的非洲48個國家的代表認為,中國的投資對非洲經濟的發展是不可或缺的。中國在聯合國更加積極主動,通過上海合作組織努力在中亞推行地區多邊外交。
中國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國家。這不是克林頓政府曾用來描述美國的稱呼嗎?當時的國務卿奧爾布賴特解釋美國是“不可或缺”的國家時說:“我們站得高,能看到更遠的將來。”然而,美國對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未來看得並不遠。相反,中國正在充分利用“五年計劃”的經驗製定出走向未來的路線。北京想成為世界經濟的中心,正處在“重新引領”全球市場的過程中。
很多美國人隔著太平洋看中國,隻是看到了一個擁有巨大消化能力的大陸。十幾億的人民擁有一個巨大的胃口:需要石油來開動工廠,需要玻璃來裝飾摩天大樓,需要糧食來養活自己和家畜。馬裏蘭州的官員們最近匆忙叫停對一種水龜的商業捕獲,這是因為中國市場對龜湯的需求量極大,使切薩皮克灣的這一物種麵臨滅絕的危險。中國對金屬需求量的飆升使得芝加哥和愛丁堡的鋼鐵廠又恢複了活力。
每個人都希望中國繼續強大,包括夢想賺取巨額利潤的外國投資者,越來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企業,需求量越來越大的美國消費者和希望找到他人為其債務承擔責任的美國政府。即使台灣人也從海峽對岸的經濟增長中獲取了直接利益。
忘記2006年是“狗年”吧,其實2006年是真正的“龍年”。中國經濟增長率達10.7%。中國超過日本成為世界上研發經費第二高的國家。中國成了世界上外匯儲備量最大的國家,其中大部分投資到了美國債券上。
如果北京決定走利於環保和生態的道路,那麽就一定能做到。設想一下中國將引發的示範效應吧!在上海的崇明島,中國正和英國的一家工程集團一起建設世界上最大的生態城。目前這還隻存在於工程師和城市規劃人員的想象當中。但這是一個很好的證據,證明中國正努力站得更高以便看得更遠。中國或許不想僅僅成為一個消費大國。
美國前總統裏根曾設想太空入侵能把華盛頓和莫斯科團結起來應對共同的威脅。全球氣候變暖也一定能把華盛頓和北京聯合起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是向美國輔導未來學說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國家。(作者約翰·費弗,陳一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