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屬個人視角

除了血壓高,什麽Q都不高
個人資料
正文

35年前中美關係的新開端

(2007-02-25 18:05:02) 下一個
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國總統尼克鬆正式訪華。2月28日,中美兩國發表了指導兩國關係的《中美聯合公報》,中美交往的大門終於被打開。尼克鬆此次訪華是20世紀國際外交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2月21日,毛澤東主席在中南海會見了尼克鬆總統。 尼克鬆參觀北京故宮博物院 22日,周恩來總理同尼克鬆總統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會談,就中美關係正常化及雙方關心的其他問題進行了討論。周恩來表示:台灣問題是阻礙兩國關係正常化的關鍵。尼克鬆表示:美國承認世界上隻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26日,周恩來總理陪同尼克鬆總統赴杭州訪問。之後,尼克鬆一行飛往上海。 28日,中美雙方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上海公報” )。在公報中,雙方聲明:“中美兩國關係走向正常化是符合所有國家的利益的。”在台灣問題上中方重申了“一個中國”的原則,全部美國武裝力量和軍事設施必須從台灣撤走。美方聲明:“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並“確認從台灣撤出全部美國武裝力量和軍事設施的最終目標”。《中美聯合公報》是中美兩國簽署的第一個指導雙邊關係的文件。它的發表,標誌著中美隔絕狀態的結束和關係正常化進程的開始。 為促進中美友好關係,中國政府將一對大熊貓“興興”和“玲玲”送給美國人民。 《人民日報》1972年對尼克鬆總統訪華的報道 作為當年尼克鬆總統的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美國前國務卿黑格參與了有關“上海公報”的談判,成為這段珍貴曆史的重要見證人。黑格在2002年初接受新華社記者的書麵采訪時說,尼克鬆1972年2月的中國之行是他總統任內最偉大的成就之一,也是20世紀最重大的外交行動之一。這一曆史性事件在華盛頓和北京之間開創了新關係,對30年來整個亞洲地區的穩定和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黑格說,尼克鬆總統和中國領導人找到了一個需要美中兩國合作和友誼的戰略利益交匯點。尼克鬆認識到,建立具有長期性、戰略性和持久性的美中關係很有必要。黑格強調,在當前發展持久、長遠的美中關係要比過去數十年更加重要,“9·11”事件證實了這一事實。“9·11”事件表明,美中利益的交匯點是加強雙邊關係的催化劑。在談到“上海公報”的重要性時,黑格說,這份公報的關鍵內容是:“美國認識到,在台灣海峽兩岸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隻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至今,這一點仍然必須是美中兩國關係的試金石。這一得到美國6位繼任總統確認的原則,使兩個偉大國家的關係克服了那些難以避免的分歧。這一原則也為兩國後來發表的中美建交公報和“八·一七公報”奠定了基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