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屬個人視角

除了血壓高,什麽Q都不高
個人資料
正文

文革中的大軍區司令員和政委

(2006-12-02 04:07:18) 下一個
文革中的大軍區司令員和政委

本文概要描述大軍區司令員和政委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整肅的統計結果。

  “附錄一”列出了文革前的 13個大軍區司令員和政委。這裏的統計除去了以下幾種情況:

1)宋任窮、李雪峰、烏蘭夫、柯慶施、劉瀾濤、李井泉、陶鑄等人納入《文革中的政治局委員和書記處書記》
2)擔任兼職政委的各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全部納入《文革中的省、市、自治區負責人》
3)在地方兼職擔任第一書記的王恩茂和張國華也納入《文革中的省、市、自治區負責人》

  除去以上三種情況,13個大軍區共有專職司令員和政委21人。文革開始後,“林彪事件”以前被打倒9人(43%):黃新廷、郭林祥、楊勇、廖漢生、秦基偉、陳再道、鍾漢華、李成芳、劉培善。所有這些人都未進入九大。其中劉培善於1968年自殺。

最先被打倒的是成都軍區司令員黃新廷、政委郭林祥,文革開始不久就被撤職。1967年5月,《中共中央關於處理四川問題的決定》將他們定性為“黨內一小撮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的頑固追隨者”。韋傑、甘渭漢接替主持成都軍區的工作,但是不久又因為“鎮壓造反派”而被打倒,換上了梁興初、張國華。“林彪事件”以後,梁興初又被撤職。

  北京軍區司令員楊勇、政委廖漢生於1967年1月被打倒,鄭維山、陳先瑞接替主持北京軍區的工作。“林彪事件”以後,鄭維山又被撤職,李德生接任。

昆明軍區司令員秦基偉於1967年2月被接到北京軟禁,由政委李成芳主持昆明軍區工作,並擔任雲南省軍管會主任。王必成接任司令員。後來李成芳也被打倒,譚甫仁任第一政委。

1967年5月,內蒙古軍區調整為省軍區,劃歸北京軍區。

1967年7月,武漢“720事件”後,武漢軍區司令員陳再道、政委鍾漢華被打倒,曾思玉、劉豐接替主持武漢軍區工作。“林彪事件”以後,劉豐又被撤職。

福州軍區第二政委劉培善在1967年3月率工作組到南昌支左,不久就遭到批判。以後被調到北京參加中央學習班。1968年5月8日,在北京學習班駐地的鍋爐房中上吊自殺盡。

  1969年4月,中共九大召開。
  
1969年12月,西藏軍區調整為省軍區,劃歸成都軍區。

這時候的11個大軍區司令員和政委見附錄二。除北京軍區外,其他10個軍區的司令員或者政委中都有一人任所在地的革命委員會主任。

  “林彪事件”以後,除去自殺的劉培善以外,楊勇、廖漢生、陳再道、鍾漢華、黃新廷、郭林祥、秦基偉、李成芳都獲得了解放。楊勇、秦基偉、李成芳三人在十大進入中央委員會。

因“林彪事件”的牽連而解職的有5人(24%):
北京軍區司令員鄭維山、
福州軍區政委周赤萍、
武漢軍區政委劉豐、
新疆軍區司令員龍書金、
成都軍區司令員梁興初。

  另外,昆明軍區司令員兼政委譚甫仁被刺殺身亡,成都軍區政委張國華因病去世。經過1975年的“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十一個軍區的司令員和政委見附錄三。粉碎 “四人幫”以後, 丁盛、冼恒漢受到整肅。這時候的十一個大軍區負責人見附錄四。

附錄一:1966年文革前的13個大軍區司令員和政委

沈陽軍區司令員: 陳錫聯, 政委:曾紹山(第二政委)東北局第一書記宋任窮兼第一政委

北京軍區司令員:楊勇, 政委:廖漢生(第二政委)華北局第一書記李雪峰兼第一政委

內蒙古軍區司令員兼政委:烏蘭夫 烏蘭夫同時任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

濟南軍區司令員:楊得誌, 政委: 袁升平(第二政委)山東省委書記譚啟龍兼第一政委

南京軍區司令員:許世友, 政委:杜平(第七政委)
華東局書記柯慶施建第一政委,已去世
唐亮為第二政委, 已調出
江蘇省委書記江渭清兼第三政委
肖望東為第四政委,已調出
浙江省委書記江華兼第五政委
安徽省委書記李葆華兼第六政委

福州軍區司令員:韓先楚, 政委:劉培善(第二政委)福建省委書記葉飛任兼第一政委

廣州軍區司令員:黃永勝, 政委: 劉興元(第二政委)
中南局第一書記陶鑄兼第一政委

武漢軍區司令員:陳再道, 政委: 鍾漢華 湖北省委書記王任重兼第一政委

蘭州軍區司令員:張達誌, 政委:冼恒漢 西北局第一書記劉瀾濤兼第一政委

新疆軍區司令員兼政委:王恩茂 王恩茂 同時任新疆自治區書記

成都軍區司令員:黃新廷, 政委:郭林祥(第三政委)西南局第一書記李井泉兼第一政委 四川省委書記廖誌高兼第二政委

西藏軍區司令員:張國華 , 副政委:任榮 張國華同時兼任西藏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第一政委張經、政委譚冠三,1966年底調出

昆明軍區司令員:秦基偉, 政委: 李成芳(第二政委) 雲南省委書記閻紅彥兼第一政委

附錄二:1971年“林彪事件”前的11個大軍區司令員和政委

沈陽軍區司令員:陳錫聯,政委:曾紹山
北京軍區司令員:鄭維山,政委:陳先瑞 (第一政委李雪峰)
濟南軍區司令員:楊得誌,政委:袁升平
南京軍區司令員:許世友,政委:杜平
福州軍區司令員:韓先楚, 政委:周赤萍
廣州軍區司令員:丁盛, 政委:劉興元
武漢軍區司令員:曾思玉,政委:劉豐
蘭州軍區司令員:皮定鈞,政委:冼恒漢
新疆軍區司令員:龍書金,政委:王恩茂
成都軍區司令員:梁興初,政委:張國華
昆明軍區司令員:王必成,第一政委:譚甫仁

附錄三:1973年底,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以後的11個大軍區司令員和政委

沈陽軍區司令員:李德生,政委:曾紹山
北京軍區司令員:陳錫聯,政委:陳先瑞 (第一政委紀登奎)
濟南軍區司令員:曾思玉,政委:袁升平
南京軍區司令員:丁盛, 政委:廖漢生
福州軍區司令員:皮定均,政委:李誌民
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第一政委:韋國清
武漢軍區司令員:楊得誌,政委:王平
蘭州軍區司令員:韓先楚,政委:冼恒漢
成都軍區司令員:秦基偉,政委:劉興元
昆明軍區司令員:王必成,政委:劉誌堅(第一政委周興)
新疆軍區司令員:楊勇, 政委:郭林祥(第一政委賽福鼎)

附錄四:1976年,粉碎“四人幫”。1977年9月,調整後的11個大軍區司令員和政委:

沈陽軍區司令員:李德生,政委:甘渭漢
北京軍區司令員:陳錫聯,第一政委:秦基偉
濟南軍區司令員:曾思玉,政委:肖望東
南京軍區司令員:聶鳳智,政委:廖漢生
福州軍區司令員:楊成武,政委:李誌民
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第一政委:韋國清
武漢軍區司令員:王必成,第一政委:李成芳
蘭州軍區司令員:韓先楚,第一政委:肖華
成都軍區司令員:吳克華,政委:陳先瑞
昆明軍區司令員:王必成,第一政委:劉誌堅
新疆軍區司令員:劉震, 第二政委:郭林祥 (第一政委賽福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