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夏威夷拾零(7) ---珍珠港

(2010-05-07 17:29:26) 下一個

       珍珠港。
       在中學學習曆史的時候,教科書上介紹夏威夷都是在敘述珍珠港事件時一帶而過,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對珍珠港的認識代替了對夏威夷的認識。而珍珠港事件則是與中國命運緊緊相關的二次大戰轉折點,參觀珍珠港紀念館就成為來夏威夷旅遊的必須項目。
      紀念館的主要部分為:亞利桑那紀念館,密蘇裏戰艦紀念館,潛水艇,以及介紹珍珠港事件的音像資料。這些參觀分布在一片比較大的區域,可先到旅遊中心,在此可以分別乘船乘車前往。很多旅行社有參觀珍珠港的行程安排,我以為如果有時間自己乘工交車前往經濟很多。


1.

        旅遊中心入口處。


2.

       入門後的正前方對著這個紀念物-------“亞利桑那號”戰列艦的大鐵錨。背後遠遠可以看到“亞利桑那號”紀念館和“密蘇裏號”戰艦紀念館。



3.

      放一張大點的背景照片。


4.

        右手是二戰時期的287號潛水艇。


5.

        展區說明。


6.

        先登上潛艇看看。


7.

        從艦橋的機關炮向艦首方向望去。


8.

        潛艇上唯一的一門炮,口徑大概在120毫米左右了吧。若作為迫擊炮在陸地上使用也不能算小,但是與戰列艦上的400毫米艦炮相比就相當於玩具級別的。看那炮筒這麽短,射程也遠不了,打打遊艇漁船海盜勉強夠用。如果在海麵上遇到大軍艦,挨上一發400毫米炮彈準玩兒完,也許300毫米的炮彈就足夠了,看來潛艇除了下潛逃跑別無選擇。這就是二戰時期潛艇在水麵上的自衛能力。不象現在的先進潛艇都裝有導彈,自衛手段強的多。別說海上的軍艦,就是空中的飛機也能給他一家夥。
        我琢磨,這些武器在潛艇下潛後就那麽暴露在海水裏?記得電影裏看的好像是裸在潛艇外麵,時間長了會不會生鏽失效?比軍艦上的武器維護保養要費心吧。

9.

       不過到了水底下潛艇的攻擊能力就不是鬧著玩兒的了,看看潛艇的前後方各有4個這麽大的家夥:魚雷。幾千噸級別的軍艦挨上這麽一個魚雷恐怕會一分為二了,就是航空母艦被它招呼上也夠嗆。平時躲在水裏要你看不見摸不著,逮著機會就要製軍艦於死地,夠陰的了。


10.

        潛艇的輪機房加過道,空間夠窄小的了。一米六的瘦人在裏麵操作行動還能比較自由,換上西方人的大個頭恐怕不小心就會碰哪兒,若在水底下再潛伏個把月不上岸,真無法想象。可以肯定,姚明是決不能幹這活兒的。


11.

        操縱室。在電影裏沒少見過,總覺得少點啥玩意兒。對潛望鏡!這個潛艇裏比較標誌性的設備。在潛艇裏麵找了一圈,沒找到。看桌子中間那個圓洞,估計是安裝潛望鏡的位置。後來在岸上看到了潛望鏡,原來給拆下來供人觀看了,通俗易懂缺乏氣氛。免照。


12.

        艇員的床上空間,就算是這麽小的地方也裝了設備儀表,而且還是多層,真是充分利用了窄小的潛艇空間。


13.

        這裏床鋪多些,比火車臥鋪怎樣?如果一個月天天睡在這裏。。。潛艇水兵辛苦哦。


14.

        終於活著回到地上了,出海執行戰鬥任務的艇員們踏上地麵時大概都會這麽想吧。
        哎,這個魚雷個頭不小啊?錯!這個不是魚雷,是日本海軍的袖珍潛艇。裏麵隻有兩個艇員操作,而且隻能坐在裏麵。自己走不太遠,一般是由大軍艦帶到目的地不遠處放入水裏。潛艇的前麵安裝500公斤烈性炸藥,專門找敵方大軍艦親嘴,乘人家不注意偷著沾便宜,不地道。這不就是人肉炸彈麽,從這個角度講它也可以被稱作魚雷,“人工製導”魚雷。
        當年偷襲珍珠港時,日軍從航空母艦上放下了6艘袖珍潛艇,計劃潛入珍珠港爆破軍艦,結果在入港處被發現。擊沉5艘俘獲1艘,擊斃艇員11人活捉1人。

15.

        這才是魚雷!


16.

        乘船參觀“亞利桑那號”紀念館,一個兩頭高中間低的建在原“亞利桑那號”沉船上的標誌性建築。為什麽要建成這個形狀呢?介紹說:中間低代表著戰爭初期遭受襲擊,正義一方處於低潮。兩邊高代表著正義一方越戰越勇從失利最終走向勝利。
       我們來這裏參觀的效率很差,先去參觀了潛艇,結果在乘船來這裏時白白等了1個小時。正確的順序是:進門買票時先領去亞利桑那號”紀念館的船票和去“密蘇裏號”戰艦紀念館的車票,確定時間後返回來參觀潛艇。嘿,下次注意改正。


17.

        渡船駛近了“亞利桑那”,這次可以近距離的觀看“亞利桑那號”唯一露出水麵的部分:煙囪。這樣看並不顯得多大,我感覺足足頂上了一個公共浴池池子的大小,下麵隱隱約約的可以看到“亞利桑那號”的船舷。當年,這艘數萬噸級的戰列艦在日軍的攻擊下不到十分鍾便沉入海底,隨他一同沉入海底的還有約1200名來不及逃離的海軍將士。襲擊過後的打撈過程中,進入“亞利桑那號”打撈遇難人員。船艙裏到處都是屍體,令潛水員非常恐怖,在打撈出約200具屍體之後決定放棄打撈,在此艦的遺骸上建立紀念館。艦船是海軍士兵的家,近千名“亞利桑那號”的士兵們永遠留在了他們的家裏。
http://www.fengguang.com.cn/View/North_America/America/Hawaii_State/Oahu/Oahu/ylsnhzj1348/Note.shtml


18.

        時間已經過去了69年,“亞利桑那號”仍然不斷漏出機油,甚至在航拍的照片上也能見到這些油跡。我們到這裏時清清楚楚的見到水麵上不時湧出油花,隨風慢慢的擴散,再湧出油花,再擴散。我寧願相信這是消失了的生命在以這種形式傾訴,不知道依然留在艦上的將士們的靈魂將持續多久才會慢慢散盡,也許他們走了散了還會在回來相聚?這些消失在港口裏的生命畢竟還有歸宿,而大多數海戰中消失在茫茫大海中的無名生命有誰知道歸宿在哪裏?也許隻有親屬的心裏才是歸宿?



19.

        紀念館一端的牆上,刻著隨著這艘軍艦消失了的生命的名字。隱隱約約的傳來了背景聲音,是風的聲音?是水的聲音?哀樂的聲音?還是祈禱的聲音?

20.

        在乘船去“亞利桑那號”的途中可以仔細看看“密蘇裏號”戰艦。不過到這裏不是乘船,而是在旅遊中心乘15分鍾一趟的SHUTTLE  BUS。


21.

        “密蘇裏號”戰艦入口處。


22.

      “密蘇裏號”戰艦的甲板。這些艦炮的口徑為400毫米,可發射最重達1000公斤的炮彈。這艘戰艦在1945年服役,參加過二戰,二戰後退役。1986年在重新裝配武器設備後再次服役,1990年參加了對伊拉克的海灣戰爭,而後再次退役。人們記得這艘戰艦並不是因為上述這些,最令人難忘的是日本在此艦簽署了標誌著二次大戰結束的無條件投降書。
       http://www.hudong.com/wiki/%E5%AF%86%E8%8B%8F%E9%87%8C%E5%8F%B7%E6%88%98%E5%88%97%E8%88%B0
       船堅炮利,“密蘇裏號”隱隱透出的殺氣不得不讓人想到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對列強的屢屢敗績。
       也看過清朝海軍的旗艦“高升號”,記得那炮口徑也是400毫米,當然隻有兩門,而且是老式的,可還是讓比自己船不夠堅炮不夠利的人家俘虜去了。
       還記得49年渡江戰役前人民解放軍對英國的“倫敦號”和“紫石英號”的炮戰,那“倫敦號”的主炮不僅是口徑300多毫米的家夥而且還是速射,卻讓人民解放軍給PK了。不能不說除了武器水準外,意誌,勇氣也是戰爭的決定因素。


23.

        這裏有成籮筐的炮彈!


24.

        “密蘇裏號”甲板的入口處有解說人員若幹,其中一人窺見我們說中文,用中文告訴我們沒有中文說明,我們隻能在英文日文說明中選一個,我說可以都來一份。見我們懂日文,他改用了日文交流,原來他是日本人,中文說的很不錯,幾乎蒙過我這個純中國人。見我能說日語,他也願意跟著走一段,幫著照照相。
        來這裏之前,網上介紹說這裏不能照相,我問船上是否可以照相?他說可以。不過他又指了指周圍環境說:那裏的港灣不可,那裏是宙斯盾不可,船上到處都有人盯著呢,尤其時你是中國人,你丫那相機又太顯眼,搞不好要弄出個外交事件來,吃不了叫你兜著走。
       外交事件?沒這可能吧,不是你丫在盯著我?不過還是不應該讓人家為難。還好在乘船去“亞利桑那號”時已經照了幾張宙斯盾,看看這種照片至不至於搞成外交事件。其實我在天上早把這裏的宙斯盾看個遍了。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沒看見,隻見到這裏那裏圍著鐵絲網。



25.

        貼幾張人們都熟悉的照片。這是日本當時的外務大臣重光葵代表戰敗國日本在投降書上簽字。




26.

        這是日本當時的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代表戰敗國日本在投降書上簽字。



27.

        這是中國當時國民政府軍令部部長、陸軍上將徐永昌代表戰勝國在投降書上簽字。


28.

        投降書。

29.

      “密蘇裏號”戰艦內部的食堂,艦上象這樣的食堂和酒吧還有若幹處。另外還觀看了艦上的機要室,水兵生活區間等。
        很多區域是不對外開放的,也許對不同觀眾開放的區域不同,看見艦橋的高層有許多中學生模樣的孩子參觀,而我們就沒法上去,看來“密蘇裏號”戰艦也是美國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場所。我想,就這艘戰艦的武器裝備來說,如果將它整理一下參加戰爭,對付一般國家肯定還是綽綽有餘。
       可惜,此時相機電池突然停電,沒能留下更多照片。


(未完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