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路邊的水稻田---寫在上山下鄉30周年 (十五. 冬天的日子(3))

(2006-11-21 21:31:25) 下一個
十五.  冬天的日子(3)

 農民在自家裏打草袋子,在火炕頭抽關東煙過冬,知青就可以放假回家過春節了,一般可以回家休息一個多月。知青們在這個時候通常拿著剛剛分得的現金和糧票,到老百姓家買些大米,背回去孝敬父母。當地社員也知道這個時候找知青賣大米,這個時候大家都不必擔心投機倒把問題。早期大米的價錢是要糧票每斤兩角,等到柱子插隊的時候,行情已經長到了每斤兩角五分,不要糧票加4角錢。其實當地社員也沒有富餘的大米出售,賣掉大米的目的是可以換錢,再廉價買更多的粗糧,以便解決糧食不夠的問題,也可以手頭弄點現錢解決油鹽醬醋問題。
 這時候的柱子雖然幹農活還差點火候,但是肩抗30公斤大米不歇氣的走5公裏已經是小菜一碟了。青年點的新知青湊在一起,背著大米袋子,有說有笑高高興興的趕往火車站。
 到了火車站一看,到處都是回家探親知青,人人抗著大米袋子,客車幾乎變成了貨車。如果每節客車108人,每人帶25公斤大米,每節載重就增加2.7噸。實際情況遠不止於此,不僅乘員大大超員,而且很多人帶的大米超過50公斤。客車箱的載重設計不同於貨車箱,額外的重量負擔將客車彈簧壓的陷下一節,加上盤錦地區地基的土質比較軟,客車跑起來更加顯得吃力,這一切成為當時盤錦知青放假返城探親時節的一大亮麗風景。
    成群結隊的知青乘火車往往想方設法的不買票即逃票。諾大的一個列車,沒有幾個檢票員,在擁擠的車箱裏也很難走動,另外知青們也互相串聯躲避檢票員。一聽說檢票員來了,大家就往下一個車箱跑,到下一站再下車往回跑,也有跑不掉的時候。一次柱子與往常一樣乘車,決心逃票。突然傳來查票的消息,柱子急忙往後溜。哪知道後麵車箱也在查票,柱子這時發現列車的門是開著的,而且火車走的奇慢,便不假思索的躲到列車門外,吊在門把上。誰知列車門突然的被關上了,更要命的是列車速度開始快了起來。列車正在通過一個高達幾十米的橋梁,望著下麵飛快移動的橋梁和河水,恐懼之心油然而生,這樣下去肯定堅持不了多一會兒,掉下去淹不死也得摔死。就在這時,列車門又被打開了,知道這是列車員在故意戲弄人,柱子頭也不抬的迅速溜走了。到了鞍山車站沒票還要想辦法溜出去,車站也知道知青回家探親肯定很多人不買票,查的還比平時較緊。好在人熟地不生,有同學朋友在火車站上班,不愁溜不出去。一旦被逮著,列車員必然先問哪裏上的車,知青們就挑近的地方說:海城。列車員也挺精明:什麽海城上的車,一看你們腳上的土就知道是盤錦上的,隻有那個車站才有你們腳上的那種白灰,補票!得,隻好喪氣的補回3塊錢車票。
    放假回家,又是春節時期,免不了要多多改善自己生活,為幾個月來虧空的肚子添些油水。其實那個年代城裏油水也不見得好多少,一切都是定量供應,每個月供應的食物油隻有3兩,豆製品,粉絲,魚,豬肉,雞蛋統統都是每月憑票定量供應。過年會額外多供應些,但回來一個沒指標的大肚皮肯定無法滿足,爹媽在柱子回來前幾個月就開始省吃儉用的節約票證等待過年了,有機會到北京出差,也加入過往關外背豬肉的行列。那會兒沒有冰箱,不能一下子吃完的東西就掛在窗戶外麵凍上。那時候的冬天很多家窗外都掛些冷凍食品,樓層也不太高,給梁上君子提供了極好機會。如果早上起來發現窗外掛的東西不見了,八成是被人用杆子綁小刀給割下拿走了。
     這段時期買菜的事自然落到柱子身上,進到當時最大的市場----圈樓,一股爛蔬菜,醬油,幹鮮,臭魚等混合的氣味迎麵而來。那時的冬季蔬菜基本是白菜土豆,春節前後的市場多少會豐富一些,添點細菜或者免票供應的鹹魚鹹肉。那鹹魚鹹肉看上去表麵都有一層黃膜,也不知已經存放了多久,就這也是緊俏商品。但凡這種情況出現,肯定櫃台前是人山人海擠得動彈不得。弄不好誰把誰腳踩了,誰不站隊加縫了,免不了還要發生爭吵。在這時候,農村練就的一身蠻勁兒絕對可以派上用場。
 與城裏人比起來,這時候的柱子早已麵龐黝黑身體狀實多了,學生氣早已消失,別人一看上去就知道是知青。雖然離開城市隻有幾個月,但是已經與在校學生有了很大區別。已經成為社會青年了,不受學校也不大家裏的約束,行為和穿著發生很大變化。那個時代人們穿著比較簡單,基本是工廠發的工作服,藍的布料人民裝,有件的卡(的確涼卡嘰,一種化纖布料)的中山裝就算非常不錯了。沒有不等於不講究美,最時髦的要屬軍衣軍帽軍大衣再配一條長長的晴綸拉絨圍脖兒,腳上登著工廠作為勞保品發的翻毛皮鞋,或者黑色燈芯絨白塑料底的北京棉鞋。軍衣軍帽軍大衣並不是草綠色就可以了,還要講究純正品,否則顏色不一樣,不認!尤其是羊剪絨的棉軍帽,旁邊還掛著一塊保護下巴的棉布。真正軍隊裏的服裝哪能隨便流到民間,沒有軍隊關係想弄到純正的軍服還挺不容易的。搶軍帽成了風氣,能戴得住軍帽還真不容易。如果看到誰穿著軍大衣帶著棉軍帽在街上晃來晃去,那準是誰也惹不起的棍兒。棍兒也不是好當的,保不準什麽時候會被另一夥棍給撅了,免不了又要發生一場打鬥。如果把握不好自己,20來歲正是青年人容易出事的年齡,柱子就有同學在這樣的打鬥中受傷,落得了終身殘廢。柱子沒有棉軍帽,有一頂羊剪絨硬殼黑皮棉帽,據說在北京還比較時髦,插隊時沒舍得帶走。這種帽子在東北不太適
用,皮耳朵放下來也擋不住風,成為聾子的耳朵----擺設,沒用幾次就放一邊了。
    已經離開學校的柱子這時已經完全不需要考慮書本問題,有足夠的時間閑逛。中學同學朋友們這時候也陸續放假回來,互相走動湊到一起。喝酒抽煙吹牛皮,與畢業前相比看上去成熟了許多,聊的最多的還屬各自插隊的情況,個別去參軍的朋友反而顯得沒有多少共同話題了。大家自然都沒少吃苦,到盤錦插隊的知青情況還算不錯,水田幹活是比旱地累些,但至少還能多拿回一些工錢,就這一點已確實很讓人羨慕了。到近郊區插隊知青的情況最好,靠近城區的公社往往是城市的蔬菜基地。不僅幹活強度沒有那麽大,而且收入還比較多,回家探親也十分方便,有點門路的人參不了軍就想方設法到郊區插隊。一般情況的農村就是種旱地,種植低收益作物的玉米高梁居多,收入無法提高。最糟糕的是去山區插隊,可耕土地少土地貧瘠,當時種植水果的收益也不高,糧食不夠吃不說,栽培果樹每天還要上山勞動。運氣不好的年頭,甚至有平均每天隻能掙幾分錢的情況,這種情況下就隻能靠城裏的父母解囊相助了。
    日子過的飛快,一個多月轉眼間就過去了,肚子裏的油水也有所恢複。大家不得不搭著伴,帶著各種吃的東西,戀戀不舍的回農村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