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楊

園中草木春無數隻有黃楊厄閏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2023年以色列約旦聖地之旅 (四)

(2023-11-07 13:19:52) 下一個

耶路撒冷的神跡古跡眾多,哭牆和苦路最為著名。我們今天一大早便來到聖殿山下,似乎掀開了曆史沉重的一頁。

聖殿山是個備受爭議的地區,因為它在猶太教和伊斯蘭教之間具有重大的宗教和政治意義。兩個宗教對這片土地有著不同的主張和信仰,這導致了在這個地區經常發生緊張局勢和衝突。

坐落在聖殿山上的阿爾阿克薩清真寺(Al-Aqsa Mosque)的金頂燦爛奪目,清真寺的腳下便是哭牆。

哭牆(Wailing Wall),也被稱為聖殿牆或西牆(Western Wall),是猶太教中最神聖的祈禱地點之一。它是第二聖殿時期(公元前516年至公元70年)的一部分,是耶路撒冷聖殿的殘存牆壁。由於曆史原因,來自世界各地的猶太教徒,隻要有機會就要來此哀哭或低聲禱告,表述流亡之苦和對古代聖殿的思念。哭牆是猶太教信仰中除聖殿山本身以外最神聖的一個地點。

對於猶太人,哭牆代表著與神的聯係,對祖先和古老傳統的尊重,也是他們曆史和信仰的象征。我們來到哭牆的時候,這裏已經聚集了一些身穿傳統服裝的猶太人,他們或喃喃地唱誦經文,或站在哭牆前痛哭。看到這個場麵,空氣像凝固了一般。來到這裏的遊客,也都表現得凝重起來。

基督教視耶路撒冷為聖地的原因是因為耶穌在這裏受難、埋葬、複活和升天。耶穌被猶大出賣而被捕之後,被誣告審判、背上十字架、戴上荊棘冠、摔倒爬起、遇到母親瑪利亞、再摔倒再爬起,……曆經十四站,最後在現今聖墓大教堂的位置,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並於三天後複活升天。這條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之前所走的路線被成為苦路(Via Dolorosa)。

苦路起始於安東尼亞城門(Lion's Gate),途經耶路撒冷舊城的狹窄街道,共有14個站點,每個站點代表著耶穌受難過程中的一個事件。

在苦路上,朝聖者可以沿著這些站點行走,回顧和默想耶穌的受難之旅。對於剛剛體驗了哭牆前那種神聖的儀式感,現在又沿著這條苦路追隨耶穌的足跡的我來說,心情無比沉重。然而,苦路穿過穆斯林區時,林林總總的小店小攤,極大衝淡了苦路的肅穆氣氛。我發現,在這條苦路上,穆斯林、基督徒和猶太教徒,看起來相處和睦,這無疑是社會多元化的表現。

聖墓教堂((Church of the Holy Sepulchre)是耶路撒冷老城內最有紀念意義的曆史遺跡。教堂內部昏暗老舊,維修工人正在緊張施工。然而,來自世界各地的朝聖者卻將教堂擠得水泄不通。

一進教堂就看到很多人在一塊石板前跪拜親吻,這便是苦路十四站中的第十三站。耶穌從十字架上被解下來,屍體被放在這塊石板上擦洗和包裹,石板上麵浸著耶穌之血,因此,無數信徒來此都會如此這般地在石板上跪拜禱告親吻石板。

苦路的第十四站,是教堂內的聖墓,即整個大教堂的中心。耶穌死後被安葬在下麵的墓中,三天後耶穌在此複活。聖墓是允許入內朝拜的,但排隊等待的人極多。我們隨團遊覽有時間限製,因而無緣入內,實為遺憾。

以色列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The Holocaust History Museum)是以色列官方設立的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是世界最大、最有影響力的大屠殺紀念館。紀念館成立的目的是為了紀念在納粹德國及其合作者統治下,大約六百萬歐洲猶太人在二戰期間被屠殺的慘劇。

紀念館的名稱“Yad Vashem”在希伯來語中意為“名字永遠”,寓意為紀念大屠殺受害者的名字將永遠被銘記。

紀念館包括多個建築,其中包括博物館、紀念堂、研究中心和圖書館。館內陳列著關於大屠殺的曆史、照片、文獻和個人回憶,殘存下來的個人物品,都在講述一個個家庭、一個個生命的故事。每一件展品都是曆史的見證,能讓深切體會到了大屠殺的殘酷和無情。

在紀念館參觀過程中,我在不斷地思索為什麽會有如此殘忍的暴行發生。大屠殺不僅僅是猶太人的悲劇,也是人類的恥辱。這次參觀大屠殺紀念館讓我對人性的懷疑進一步加深。不止納粹,蘇維埃的契卡、文革時的紅衛兵、波爾布特領導下的紅色高棉,不都在殘殺自己的同類時毫不眨眼嗎?!

接下來參觀以色列博物館。未進大門,一座微縮了的第二聖殿時期耶路撒冷古城的模型出現在眼前。模型製作精良,導遊先來講解,我們現在的位置,聖城昨日的輝煌,古城曾經發生的故事,他都講得清清楚楚,至今印象深刻。

博物館收藏了大量藝術品和考古文物,包括猶太古代文物、聖經時代的遺物、歐洲藝術品、東方文化藝術品等,其中的亮點當然是“死海文書”(Dead Sea Scrolls)的部分複製品和以色列考古學的發現。

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死海文書”是由幾名貝都因人在1946年至1947年間在山裏放羊時發現的,堪稱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當時他們進山放羊,偶然發現了隱秘的洞窟,進而在裏麵找出了裝在陶罐內的希伯來文羊皮卷軸。這些羊皮卷後被證實是一些用希伯來文書寫的早期猶太教,基督教的經文,保存得非常完整,是目前人類發現年代最早的聖經抄卷,是研究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發展史的寶貴文獻。這些卷軸,後被統稱為“死海文書”或“死海卷軸”。

除了死海文書,博物館豐富多彩的展品,像一部厚重的曆史書,供人翻閱。

馬薩達(Masada)是一座位於以色列死海東南邊緣的古代要塞,是猶太曆史和民族自豪感的象征,也是世界曆史上的一處重要遺址。200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遺址位於一座平頂山上,因為地勢落差極大,有幾十層樓高,所以不管是仰望還是俯瞰,都令人感到極大震撼。

我們乘坐纜車,直達山頂,荒山野嶺,盡收眼底;抬望眼,死海依稀可見。

馬薩達在以色列的曆史上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第二聖殿時期(公元前536年-公元70 年),猶太人反抗羅馬人侵略的最後戰役就發生在這座山上。近千名猶太男女撤退到此,並以希律王山頂宮殿為基礎構築防禦工事。

馬薩達地勢極為險峻,易守難攻,自然而然地成了猶太人反抗羅馬人的最後堡壘。公元73年,在羅馬軍隊長期的圍攻下,馬薩達遭到重創。三年據守,城破之日,守軍殉國,從此,猶太民族開始了兩千年的大流散。

來以色列前,因為專門看了電影《馬薩達》,對這段曆史略有了解。馬薩達的故事代表了猶太人對自由和尊嚴的追求。在羅馬軍圍困之下,約960名猶太人居住在山上,其中有婦女和兒童。麵對羅馬軍隊的進攻,他們浴血奮戰;城破之時,他們選擇集體自殺,寧願結束自己的生命,也不願成為羅馬人的奴隸。於是,馬薩達的故事便成了猶太人民族自豪感和不屈不撓精神的象征,“馬薩達精神”代表著對自由、尊嚴和民族認同的捍衛。

以色列複國之後,馬薩達成為以色列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年輕人在許多人生的重要日子都會來到這裏舉辦愛國主義活動,為的是提醒國民勿忘屈辱曆史,弘揚“馬薩達永不再陷落”(Masada shall never fall again)的精神。

我們在山頂逗留時,看到一撥撥中學生像當年我們少先隊過隊日一樣在山頂上排著隊伍舉辦活動,有些孩子還與我們合影留念。

來趟以色列,當然要去死海。其實,死海並不是真正的海,而是一個橫跨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約旦三國的內陸湖,湖岸是地球上已露出陸地的最低點,有“世界的肚臍”之稱。

死海之所以盡人皆知,是因為人可以躺在水麵上悠閑地讀書看報。這得益於水中的高鹽分。死海水中鹽分,在地球上排名第三,為一般海水的8.6倍,致使水中沒有生物存活。這也是人們給它起名叫死海的原因之一。

據相關報道,死海也麵臨著嚴重的環境問題。從1947年到2000年,死海的水麵以每年平均0.5米左右的速度在下降,湖水麵積從1030平方公裏縮減到了630平方公裏。照這樣的速度,有可能五六十年後,死海就真的死了。無論這種預測是否能夠成真,早點兒來死海體驗一下躺平或在水麵上看報紙的樂趣,還是值得的。

在死海上麵躺平,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是因為人們往往太想躺平反倒躺不平了。其實,您如果不想躺平,就想沉底兒的話,反倒沉不下去;躺在那不動,自然而然地就實現了躺平。

與許多地方的海濱公園一樣,死海沙灘上人挺多。捧起一把死海的水嚐嚐,還真鹹,不知用它醃鹹菜還用不用加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