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爆發以來,美國社會經曆了前所未有的沉寂,各州相繼下達了禁足令,人們被困家中達兩個月之久。盡管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但生活並未停擺,隻不過前麵的路更加艱難。
就在疫情有所緩和,生活尚未恢複正常的情況下,黑人男子喬治•佛洛伊德(George Floyd)遭白人警察壓頸致死的事件掀起了席卷全國的抗議浪潮。
事情的起因是弗洛伊德涉嫌在明尼阿波利斯一家便利店使用20美元的假幣,店員報警,來了兩個警察將其逮捕。佛洛依德稱自己有“幽閉恐懼症”,拒絕上警車。這倆警察一看要把人高馬大的佛洛依德弄上車有點兒困難,就叫了另外兩個警察趕來支援。後來的白人警察德雷克·肖萬(Derek Chauvin)見佛洛依德死活不上車,惱羞成怒,給已經被戴上手銬的弗洛伊德來了個“跪膝鎖喉”。這一狠招把佛洛依德製服了,他苦苦哀求說“我不能呼吸”了,但這個白人警察就是不鬆腿,這個過程長達八分多鍾。最後才發現佛洛依德真的沒了氣已經晚了,送醫後也無力回天。
這個暴力執法的全過程被路人拍到,在媒體上一公布,便如星星之火,點燃了抗議警察暴力執法的燎原大火。盡管四名涉案警察均被革職,導致佛洛伊德窒息死亡的白人警察德雷克·肖萬也隨後被捕,並以三級謀殺罪和二級誤殺罪被起訴,但並未能平息人們的憤怒,抗議示威浪潮迅速席卷全美,超過75個城市出現示威,明尼阿波利斯、紐約、洛杉磯、芝加哥、亞特蘭大等許多大城市都發生了打砸搶燒為表達方式的社會動亂。華盛頓特區的曆史性建築聖約翰教堂遭到焚燒破壞,就連美國總統川普為了安全,都不得不在示威者圍攻白宮時,躲進地堡。這次騷亂範圍之廣,程度之烈,多年罕見。雖各州政府在數十多個城市實行了宵禁,但抗議浪潮依然洶湧澎湃。
為什麽抗議警察暴力執法活動會演變成反種族歧視的社會動亂呢?原因是多方麵的。
首先應該說這都是疫情鬧的。兩個多月的禁足,對酷愛自由的美國人來說,無疑是巨大的痛苦。禁足導致人們煩悶、焦慮、浮躁,憤怒,很多人沒病也都憋出病來了。好不容易找著發泄的出口了,上街遊行,對宅在家中這麽長時間的人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反對種族歧視,譴責警察暴力執法,追求公平正義,口號高大上,號召力也強,一呼百應。
白人警察對黑人嫌犯濫用暴力,在美國社會飽受詬病。這次白人警察暴力執法在少數族裔受新冠病毒傷害更重失業人數最多等現象的襯托下,更加顯得觸目驚心,很容易將社會矛盾指向種族不平等。最近一份統計顯示,美國黑人的新冠死亡率是白種人的2.6倍。這個比例凸顯了美國種族間社會、經濟地位嚴重不平等。
種族問題是長期困擾美國的痼疾,而這次事件的起因恰恰是白人警察暴力執法導致黑人嫌犯死亡。支持抗議遊行的一方認為佛洛依德之死反映了警察隊伍中係統性的種族歧視,而川普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羅伯特·奧布萊恩星期天在接受網CNN采訪的時候則對此加以否認,他說警察隊伍雖有些人是種族主義者,但也僅僅是幾個“壞蘋果”而已。
其實,引發這次抗議運動的到底是警察暴力執法還是對黑人的種族歧視,已經不是很重要了。參加這次抗議活動,甚至打砸搶燒的人,不僅隻是黑人,各個族裔的人都有,所有社會矛盾都可以往種族不平等這個筐裏裝。
自民權運動以來,美國在政治製度和法律層麵已經嚴厲禁止種族歧視。在美國這樣的法製相對健全的民主國家,因種族歧視而產生如此大規模的社會動亂,是值得探討其深刻的內在原因的。
了解美國曆史的人都知道,美國是一個種族主義根深蒂固的國家。僅僅在幾十年前,美國南方還在施行種族隔離。一九五四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將公立學校的種族隔離製度判決為違憲,就曾在南方激起了軒然大波。當時,黑人學生在南方橫遭侮辱被打被殺的情況非常普遍。記得當時一個十四歲的白人女學生曾對采訪她的記者說,“如果上帝要白人黑人在一個學校上學,他就不會把他們造成黑人,把我們造成白人了”。這就是南方普通民眾對種族問題的比較普遍的認識。九十年代我在美國南方教書,在課堂上討論民權運動時,還有相當數量的學生依然持這種觀點。
為什麽一些人頑固堅持白人至上的種族主義呢?這還得從根兒上說起。現代化最早是從歐洲興起的。從十六世紀起,歐洲國家依仗武器先進,攜船堅炮利之便,大肆征服掠奪其他民族,滿世界攻城略地,強取豪奪,在積累了大量財富的同時,也在各自侵占的地盤上建立起龐大的殖民帝國。為了給自己侵略和殖民擴張正名,歐洲殖民者創造出所謂的殖民主義意識形態,而種族主義理論就是這種意識形態的核心。他們製造出“白人至上”的神話,說他們白種人是最高級的人種,而且肩負著上帝賦予他們的教化夷蠻的使命,他們的侵略和殖民活動是響應上帝的號召,勇於承擔起“白人的負擔”(The White Man’s Burden)的高尚行為。
以白人至上為內涵的種族主義威力極大,它直截了當地將有色人種置於絕望的深淵。根據這一理論,有色人種無論創造出何等輝煌燦爛的文明,那都不值一提,根本沒法和白種人的文明相提並論。作為個人,即使你努力接受白種人的“先進文化”,你的教育程度,文化修養和聰明才智甚至高於白人同類,但你沒法兒把自己的皮膚變白吧?在種族主義者眼中,你的膚色決定了你永遠低人一等。
二次大戰前,由於希特勒將種族主義發展到極端,並且由於其種族主義政權在戰爭中的垮台,種族主義才變得臭名昭著。盡管如此,種族隔離製度在美國南方照樣盛行,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民權運動的興起。
民權運動的一個重要成果就是1964年通過的民權法案(Civil Rights Act of 1964),這一法案規定了美國境內不得采取種族隔離,也規定對黑人、少數民族與婦女的歧視為非法。它結束了美國自建國以來長期的黑白種族隔離政策,被認為是人權進步的裏程碑。
與此同時,美國政府在相關政策、立法、司法和實踐中實施“平權法案”(Affirmative Action)。“平權法案” 是美國社會在經曆了長達數個世紀對少數族裔尤其是非洲裔的壓迫、隔離和歧視後,在種族矛盾高度緊張的情況下所采取的一種涉及行政、立法和司法係統的綜合“救治”行動。這一行動的突出特點不僅是保護弱者和弱勢群體,比如租房,買房和貸款,不能因為種族、宗教信仰、性別、國籍等原因有歧視行為,而且在上學就業等方麵還對這些少數人士施行優待。這種政治現象代表的是文明社會的發展方向。一個社會隻有進步到一定程度,才會刻意強調保護其中的少數人和弱者。美國社會接受並強調這種做法,在政治上無疑是正確的,表明這個國家比民權運動之前已經進步了一大截兒。
社會變革往往從器物層麵到政治和社會製度層麵,再到思想文化層麵,由表及裏地展開。民權運動後,美國種族問題不但在政治製度和法律層麵上,而且在思想文化層麵也發生了重大變化。而種族問題在思想文化領域產生積極變化的最顯著的標誌就是“政治正確”的觀念被社會普遍接受。
那麽,什麽是政治正確呢?“政治正確”是指使用一些用詞及施行部分政治措施,避免冒犯及歧視社會上的弱勢群體,如不能冒犯少數族裔、女性、同性戀者及跨性別人士(LGBT)、不同的宗教信仰或持不同政見者,及殘疾人士(見《維基百科》)。
“政治正確”一詞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出現並在社會上流行的,最早是指大學中的一種左派思潮。在當時的文化爭論中,反對派給激進的左派人士貼上一個標簽,即“政治正確”,諷刺他們的觀點隻在政治上正確,在其他方麵一無是處。
其實, “政治正確”也可以朔源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民權運動,是人權平等觀念的延伸。它由“人人生而平等”推演開來,發展出種族平等、性別平權、性向和信仰自由等社會理想。上世紀六十年代,除了民權運動,美國社會還出現了廣泛的社會抗議運動,如校園民主運動、婦女解放運動、反戰和平運動、環境保護運動、同性戀權利運動……等等,這些反傳統的社會運動雖然轉瞬即逝,但在推動社會進步過程中都或多或少地產生了持續性影響。
隨著民權觀念深入人心,美國社會逐漸形成一種風氣,即反省社會應該如何善待弱勢群體。除了立法保護和優待弱勢群體外,在語言上也相應地做了尊重弱勢群體的規範,將帶有歧視性的詞語剔除。您不能再管黑人叫Nigero,而改稱“非洲裔美國人”,將印第安人改稱“美洲原住民”,“妓女”變成了“性工作者”,“瘋子”改稱“精神病患者”,連“傻子”也不能直呼其傻,要用“智能受挑戰者”來避免在語言表達上犯“政治錯誤”。在某種程度上,堅持“政治正確”的人在理想主義的道路上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甚至給言論自由劃上了紅線。
“政治正確”的推行並非一帆風順。反對者認為,主張“政治正確”的人提倡的是一種平均主義,弱勢群體要求平等意味著政府必須以不平等的方式來對待他們。事實上,在優待黑人、婦女、同性戀者等少數群體的同時,在人口上占多數的白人異性戀男性常常會受到不公平待遇,甚至導致了逆向歧視。因此,也引社會中起沉默的大多數人的強烈不滿。
正是在“政治正確”走向另一個極端的形勢下,社會上的種族偏見從公開轉向隱秘,成為美國社會一股強大暗流。川普總統在2016年巧妙地利用了民眾對“政治正確”、特別是精英階層(包括主流媒體)的“政治正確”的憤怒,大膽地拿“政治正確”開刀,說老百姓想說而不敢說的話。因此,贏得相當“民意”,當選總統。他那個“讓美國重新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口號無疑是對一個消退的文化傳統的回歸,同時也在客觀上為白人至上的種族主義的回潮開了綠燈。
任何一種文化傳統的形成都要經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而這種文化傳統的改變消失也是如此。這就是所謂的“傳統的持續性”,也是為什麽美國種族主義文化傳統不易消失的原因。正因為如此,係統性種族主義和無疑是種族偏見得以存在於很多人的潛意識中而不自知。
在“平權法案”實施了長達半個世紀之後,黑人在美國社會中的狀況依然堪憂。作為人口占13%的少數族群,黑人在美國社會中最嚴重和長期存在的問題之一仍是貧困,近25%的黑人家庭生活在貧困線以下。他們教育程度低,失業率高於平均水平;犯罪率高,在美國各州和聯邦監獄裏被羈押的犯人也以黑人居多。因此,警察對黑人的成見(stereotype)也就容易理解了。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雖然黑人在美國社會中的地位已有很大改善,但前麵的路仍然很長。為什麽實施平權法案後政策明顯向黑人傾斜,效果卻不如人意。是黑人族群自身的問題還是製度問題?是機會不平等還是自己不努力?很多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隻是由於曆史的原因,由於白人的“原罪”,由於“政治正確”對言論自由的設限,這些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認真對待,甚至有被黨派鬥爭利用的嫌疑。
美國社會真正實現種族平等,也非一日之功。企圖以激進的方式改變這種狀況,用一兩次示威遊行來發泄憤怒,效果很可能適得其反。可以預見,在今後相當長的曆史時期內,種族問題仍將是美國最大的政治和社會問題。
今年是美國的大選年,此次民眾抗議的訴求將成為兩黨競選的重要議題。盡管發生了這次動亂,但美國製度自我糾錯的優越性仍不容置疑。美國曆史上曾發生過多次此類事件,緊隨其後的不是美帝的崩潰,而是社會的進步。
(最新消息:美國明尼蘇達檢察官Keith Ellison周三下午更新了對膝壓導致黑人喪命案中的主犯前警察Derek Chauvin的起訴罪名,在原有三級謀殺和二級過失殺人基礎上升級為二級謀殺和二級過失殺人。此外,他還對涉及此案的另外三位警察Thomas Lane, J. Alexander Kueng 和 Tou Thao 以二級謀殺和二級誤殺協助教唆罪(aiding and abetting)加以起訴。其中Kueng和Lane一度協助Chauvin將Folyd摁住在地,Thao則站在一邊。死者Floyd家的律師說這是向正義之路邁出了很重要的一步)。
這件事本身是警察執法過程中的手法過猛導致意外,但被拿種族歧視用來說事煽動鬧暴亂。因為疫情好轉,經濟開始恢複,民主黨隻好轉移目標。從老川上台,各種鬧劇就沒斷過,這次也不例外,目的隻有一個,讓老川下台。這才是背後的真正原因。誰在背後支持暴亂一清二楚。
這個概念在生活中的具體實施是可以商榷的,但這個概念本身是應該肯定和作為人類行為標準之一的。
政治正確的意義在於不論你心理怎麽想,在行動上必須遵循法律的要求,比如憲法的要求。哪怕你是心口不一,但在現實中會降低衝突的可能,也就減小社會成本。
其實人類社會發展出來的各種禮節,握手,敬禮,祝酒,等等,本身都是政治正確的產物,是一種行為方式。
這個結論讓人思考. 不管黑白,新冠病毒一視同人? 醫院看人下藥 ?
下麵這個視頻是Larry Elder的一次訪談,其要點是許多黑人家庭陷於貧困,子女無法完成高中學業,找不到工作的原因之一是,60年代政府為消除貧窮,大量資助單親母親家庭。結果是,非婚生孩子激增,造成了越生越窮,越窮越生的惡性循環。並且這種現象不僅發生在黑人社區,白人社區也比比皆是。
Larry引用大量數據和曆史事實,是不可多見的理性、中肯的觀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iwaBO6U43U
一樓的分析很客觀,態度有什麽問題?主黨就是把黑人當票蛆,讓他們世世代代依靠福利從而無腦投主黨。不過現在有越來越多有思想的黑人覺醒了,開始挺老川。老川想幫他們自力更生,提高就業,這才是真正幫黑人。反倒被無腦左左汙蔑種族主義。
老姐 發表評論於 2020-06-06 04:40:30
博主分析的很好。這次的抗議活動反映出來的問題比50年前的更複雜些。更多元化。一樓的態度就是問題所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