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潔冰清

熱愛美食和影視劇的人們,歡迎關注我的博客。
個人資料
玉潔冰清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美國最新的膳食指南 (圖)

(2011-08-27 22:04:49) 下一個

美國農業部6月2日發布一張健康飲食指南圖,名為“我的盤子”,用來替代過去用了20的“我的金字塔”圖。

以往的金字塔,把穀物放在最底端,中間是水果和蔬菜,再往上是肉蛋奶和堅果類,最頂端是脂肪和糖,在旁邊還有建議攝取的範圍量。可是這並不能幫到普通大眾,大家還是對怎麽使用很困惑。一方麵是大家對食物中的成份都是從食品標簽上看,很難具體估算吃下去的各種食物營養成分的分布。食物的成分又是複雜的,很多食物裏並不是隻有蛋白質,或者隻有碳水化合物。如果忽略了水果蔬菜或是堅果裏含有的碳水化合物,一味強調多吃糧食,那麽無形之中增加了澱粉攝入,而過多的澱粉仍然會轉化成脂肪。這些年來的調查顯示,人們不但沒有因此而吃得更健康,反而越來越肥胖。許多營養學家指責金字塔誤導了民眾,讓大家吃下太多的碳水化合物,變得更加肥胖。

“我的盤子”克服了上述缺點,更加直觀,也更容易操作。隻要看看盤子裏食物的比例就能大致判斷吃的是否符合膳食標準。盤子分成4塊,左側兩塊分別是水果和蔬菜,右側兩塊分別是穀物和蛋白質。盤子右上角是一個藍色小盤子,標注“乳製品”。圖中顯示,蔬菜和穀物兩個色塊最大。蔬菜那塊稍微比穀物大一點點,顯示膳食中增加蔬菜的量有益健康。穀物和蛋白質的大小相當,隻是略比蛋白質大一點點。這讓人想起了風靡美國的阿金森減肥法的理論。阿金森建議多吃蛋白質,少吃碳水化合物,很多人都把他的理論曲解了。按照這個盤子的顯示,蛋白質應該包括來自肉類和植物類,包括各種畜禽類,海鮮類和堅果豆類。本身各種食物裏都會含有一些碳水化合物,所以吃穀物的量減少後,不會影響總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有些人擔心,會不會因此吃肉就太多,而碳水化合物不足?其實是不必要的。每天攝入的總碳水化合物能夠達到標準就好。

除了這個盤子,其網站下麵還給了膳食小貼士:1.平衡膳食,享受食物,但是要少吃。2.避免吃過量食物。3.讓盤子的一半是水果和蔬菜。4.穀物中的一半是全麥的。5.喝無脂或低脂牛奶。6.選擇低鹽食物。7.喝水而不要喝甜的飲料。這些貼士某些值得中國借鑒,比如選擇低鹽食物,中國人日常生活中吃鹽很多,如鹹菜什麽的,不知不覺吃鹽就過量了。而牛奶,中國人本來就喝得少,不必理會是哪種脂肪的牛奶,隻要有的喝就好。

與“我的金字塔”相比,“盤子”的優點是簡單明了,不細分食物種類和具體的量,給民眾較寬鬆的選擇,隻需考慮食物的比率,而不用擔心吃多少量,讓民眾容易操作。特別是對素食者也照顧有加,不強調肉蛋類,隻提蛋白質,素食者也可從植物性食物中獲取所需營養。可能會有人認為,“我的盤子”看上去太粗略了。不過大多數人都不會拿著量杯吃飯,給的數量太具體,反而讓民眾無所適從。第一夫人米歇爾的話很有代表性:“家長們沒有時間稱量3盎司蛋白質,卻會有時間看一眼孩子的盤子。” “我的盤子”直觀提醒人們什麽是健康飲食。從“金字塔”變“盤子”,這也算是美國膳食指南史上的重大變革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風行水上 回複 悄悄話 如果象中國那樣吃,美國也不會有這麽多糖尿病和胖子。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