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緬甸友人》 請點擊鏈接 詞:陳毅 曲:劉兆江 演唱:李穀一
我住江之頭 君住江之尾
彼此情無限 共飲一江水
我汲川上流 君喝川下水
川流永不息 彼此共甘美
彼此為近鄰 友誼長積累
不老如青山 不斷似流水
彼此地相連 依山複靠水
反帝得自由 和平同一軌
彼此是胞波 語言多同匯
團結又互助 和平力量偉
臨水歎浩淼 登山歌石磊
山山皆北向 條條南流水
早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時,中緬兩國未定界問題一直懸而未決。
1955年底的一天,中緬邊境南段未定界,清晨濃霧彌漫,像往常一樣,中國軍隊開始了一天的巡邏。他們沒有想到,會在黃果園與緬甸軍隊相遇。由於大霧,辨不清情況,雙方軍隊便開了火,激烈的槍戰中,互有人員傷亡。
1956年秋天,緬甸總理吳努來到了北京。 會談的主題十分明確--中緬邊界問題。
周恩來直入主題,對吳努說:"這個問題本身並不嚴重,因為這是個曆史遺留問題,中緬兩國都是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國家,應該根據這些原則來解決這個問題。"短短兩句話,拉近了雙方的距離。
1958年上任的外交部長陳毅元帥,在《贈緬甸友人》的詩裏描述了隨同周恩來出訪緬甸時的感受:“我住江之頭,君住江之尾,彼此情無限,共飲一江水。” 中緬邊界的圓滿解決,使中國在發展中國家樹立起良好的形象和地位。印年代初期,先後又有柬埔寨、老撾、馬裏、加納等一大批亞非發展中國家與中國建立了外交關係。這就為70年代初恢複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奠定了基礎,為此毛澤東後來曾說,不要忘記了是亞非國家的窮朋友把我們抬進聯合國的。
1966年4月,陳毅訪問緬甸時,在額不裏海灘同緬甸總統吳奈溫(左)踢藤球。
雲南瑞麗江邊樹著一塊“共飲一江水”的漢白玉雕塑,象征著兩國人民的傳統友誼,雕塑前的大理石碑上鐫刻著陳毅元帥《贈緬甸友人》“我住江之頭,君住江之尾,彼此情無限,共飲一江水...
毛澤東曾說過:“陳毅的詩豪放奔騰,有的地方像我。陳毅有俠氣,爽直。”其實,他們二人所走的道路十分相似,詩詞已成為兩位偉人產生心靈交映的重要媒介。
毛澤東在黨內與人往來堅持以公務論。但他對陳毅有著工作之外的“詩交”,並幫其改詩。他們二人多年間詩詞唱和,其內容都充滿了驚天地、泣鬼神、傲視一切艱難的豪情壯誌———不同於古今其他文人墨客的作品,是偉大的革命家在鬥爭過程中的抒情言誌。
毛澤東給陳毅談詩的一封信 陳毅同誌:
你叫我改詩,我不能改。因我對五言律,從來沒有學習過,也沒有發表過一首五言律。你的大作,大氣磅礴。隻是在字麵上(形式上)感覺於律詩稍有未合。因律詩要講平仄,不講平仄,即非律詩。我看你於此道,同我一樣,還未入門。我偶爾寫過幾首七律,沒有一首是我自己滿意的。如同你會寫自由詩一樣,我則對於長短句的詞學稍懂一點。劍英善七律,董老善五律,你要學律詩,可向他們請教。
西行
萬裏西行急,乘風禦太空。
不因鵬翼展,那得鳥途通。
海釀千鍾酒,山栽萬仞蔥。
風雷驅大地,是處有親朋。 隻給你改了一首,還很不滿意,其餘不能改了。
又詩要用形象思維,不能如散文那樣直說,所以比、興兩法是不能不用的。賦也可以用,如杜甫之《北征》,可謂“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然其中亦有比、興。“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韓愈以文為詩;有些人說他完全不知詩,則未免太過,如《山石》,《衡嶽》,《八月十五酬張功曹》之類,還是可以的。據此可以知為詩之不易。宋人多數不懂詩是要用形象思維的,一反唐人規律,所以味同嚼臘。以上隨便談來,都是一些古典。要作今詩,則要用形象思維方法,反映階級鬥爭與生產鬥爭,古典絕不能要。但用白話寫詩,幾十年來,迄無成功。民歌中倒是有一些好的。將來趨勢,很可能從民歌中吸引養料和形式,發展成為一套吸引廣大讀者的新體詩歌。又李白隻有很少幾首律詩,李賀除有很少幾首五言律外,七言律他一首也不寫。李賀詩很值得一讀,不知你有興趣否?
祝好!
毛澤東
一九六五年,七月廿一日
-
“我種下的是龍種,收獲的卻是跳蚤”,於是我不再企圖改造世界,但我卻不會放棄認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