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年華

自由的心靈,自在的人生. 無人能識之,唯獨山水雲.
個人資料
正文

格局

(2008-01-30 12:19:53) 下一個


好友閑聊隨感二



人,是社會的產物,有什麽樣的社會必然會有相應的生活格局,沒有誰不是局內人.身處當下的社會,周遭似乎時時充斥著痛苦的呻吟,無奈的屈就,絕望的無助,玩世的戲弄,隨意的放縱,思想的貧乏,性情的浮燥,頹廢的傷感......這一切的一切難道就是我們的人生,就是苟活的空間?很顯然,不全是這樣的.

孰不知,當陷入各種各樣避免不了的煩憂時,若心情也塗上了困境所特有的不變的灰色,視野所見又怎能是亮麗的生機,隻怕連那金燦燦的陽光也全是暗淡的死寂了.在這樣的視角裏,沒有哪一個不被所見的推入幽暗的深淵而無法自拔.

人的社會就是戰亂不停的空間,區別在於不同的時段,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信仰下,其程度與形式的差異.在一生短短幾十年身處擺脫不了的這一格局裏,我們如何活出喜悅的畫麵也就全在於自己拿起畫筆給內心塗上什麽樣的色彩了.

因此,無論何時皆能夠描繪出美麗生活的這支畫筆,唯獨產於一處,即一個人恒定不變的精神追求.

人,精神是主體,以至它賦予我們許許多多:

一對明亮的眼睛,能在平淡無奇,司空見慣的日常生活裏總能善於發現美的所在.比如近來在風雪襲擊下,你能在灰蒙蒙的雪地裏發現有趣的景物,於是,惡劣的天氣對你不再是寒冷,而且你又能把這種美好的感覺帶給旁的人,比如我.

還有,一雙靈巧的手,一顆純真的心,一個充實的大腦.......

人的這一恒定不變的精神追求賦予我們歸根結底的是抵擋困苦,獲得快樂的能力!

快樂,因人而異又賦予其各色內涵.有種快樂,那是發自心靈最深處的喜悅,在付出的同時收獲,在被理解時得到.

人生坎坷,幫助了別人其實也是解救了自己.


 

此段某日的暢敘隨感起於她的這篇博文:【感悟】失意·詩意



當我們不能左右生活時,便要創造另一個生活空間,一個形而上的空間。在身體的某個部位出現病痛時,才會感覺到它的存在,心靈亦是如此。

人生路上注定有許多無奈,任憑主觀怎樣努力也無法改變客觀遭遇事實,現實世界的阻絆迫使人開始去思考這一切的意義,追問現象背後的本質,因此說“痛苦使人深刻”,“苦難造就哲學家”。追求快樂的生活亦是人的本能,想要得到真正的快樂則需要有一個較為可靠的寄托,如果因種種無奈與限製注定了在世俗中尋求不到,便會轉向另一條路,一條走入內心的路,從而去發掘發現更為本質更為持久的快樂源泉。

人的潛力和忍耐力都要遠大於自己的想象,當黑暗籠罩時,總會亮起一盞心燈,指引希望的方向。每個人眼中的世界都是不同的,或豐富多彩,或單調乏味,賦予它們不同意義的,即是每個人的心靈。不論是真正的超脫,或隻是短暫的逃避,都需要有一個供心靈棲息的淨地,使自己抽離出當下的境遇,享受生命本身帶來的快樂,充實與慰籍。

失意的人生創造詩意的人生,人生的詩意亦能緩解人生的失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