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96)
“家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這幾話有一定的道理,適合夫妻之間的相處。但父母與孩子,兄弟姐妹之間如果沒有基本的是非對錯的標準和辨別,這個家肯定是混亂的,沒有凝聚力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般的家庭都是有家規的。我家沒有明文的家規,但代代相傳尊長愛幼。
我奶奶和父親過世以後,母親是我們家最年長的,她80多歲了,身體還不錯,每天早上堅持做老年操1個多小時,還能為阿新一家做飯。
母親50多歲時還曾經笑話過我父親,笑他一輩子跟我奶奶一樣就喜歡守在農村,說她老了就跟著兒子住在城裏。
母親在城裏幫忙把2個孫子帶大以後,也回老家去了,從此,隻是偶爾來城裏小住,隨著年紀越來越老,她不願意進城了,隻好留在老家跟阿新一家一起住。
阿新是我爺爺解放前在江西留下的種,是他的孫子。九幾年結婚後,因為他的媳婦阿春跟他的媽媽相處不好,天天喊打喊殺,還因為逃避計劃生育的問題,於是來投奔我父親。
父親叫在城裏工作的叔叔、哥哥出資給阿新一家4口在老家的宅基地建了新房,從此,阿新一家就在我家鄉安家了。
阿春雖然長得不好看,又黑又瘦的,但跟我母親一樣能吃苦耐勞,把家裏的荒山田地全部都重新種上了,父親母親都很喜歡她,逢人就誇阿春能幹。
我父親過世以後,母親為了讓我們安心在外工作,叫阿新一家搬過來跟她一起過,阿新倆口子當然高興,2個孩子讀書的費用由我們城裏工作的人負責,大姐還出資替阿新買了建房子的模子,讓他有機會自己做老板接工程建房子。
這樣的日子本來可以過得很好,可是阿新倆口子三天兩頭就吵架,母親夾在他們之間的日子越來越難。
母親曾經也是很疼阿春的,她拿私房錢資助阿春買農具,回娘家買禮物,看病什麽的。但自從阿春跟阿新吵架拿農藥逼孩子選邊站以後,母親開始討厭阿春,甚至跟她沒話說,關係僵住了。
阿新和2個孩子跟母親反而更親了,如此一來,阿春把倆口子關係不和的原因歸罪在我母親的身上。
母親多次在我和哥哥姐姐的麵前訴說,想一個人過清靜的日子,叫阿新一家搬回自己的家。我和二姐理解母親的想法,也支持她一個人過自由。大哥大姐不同意母親一個人過,出了事沒人知道。母親不願意進城跟哥哥住,隻好繼續委曲求全跟阿新倆口子一起住。
阿新的女兒大專畢業當老師,還結婚生了2個女兒;兒子也大學畢業進了公務員隊伍。做了外公外婆的人了,倆口子的關係還是緊張得很。用我細哥的話說“他倆口子吵架是正常的,不吵架反而不正常了。”我母親也習慣了這種生活了。
在電話裏聽母親說阿春的壞話多了,我對阿春也越來越不喜歡,覺得她沒文化,不識大體,不懂禮數,不懂感恩。我母親常說,如果不是生活在我們家,她的2個孩子怎麽會有今天的出息。我認同母親的說法,所以覺得,如果阿春會做人,應該控製自己的情緒,讓我母親開開心心地過好晚年。
疫情4年多,我沒有回家,沒跟阿春聯係過,隻跟阿新和母親聯係,給他們還上大學的兒子匯錢。去年大學畢業了,我們對阿新孩子的任務也結束了。
2009年我父親去世的時候,看著阿春傷心欲絕的樣子,同情她少了一個依靠,於是,帶著她去鎮上開了一個銀行賬戶,給她存了5千塊。如果她能幫我們把母親照顧好,我們還是會給她錢。
前些年,我們哥哥姐姐嫂子回去都會開導開導阿春,有一次,我甚至鼓勵阿春幹脆離婚算了,讓彼此解脫痛苦。我還問了她的2個孩子,孩子們也希望父母離婚。
但真要離婚,她又不肯了,總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後來,我們也懶得說她了,不想浪費口舌。
這次回來前,我是打算站在母親這一邊,不理睬阿春的。但看見她把家裏家外搞得幹幹淨淨的,每天還要從地裏摘菜,準備我們幾兄妹的飯菜,我的心軟化了,還當著母親的麵表揚了她,感謝她的辛勞付出。
得到了我的理解和表揚,阿春對我們的服務更周到了。人與人之間互相釋放善意,關係就會慢慢改善。我們也做了母親的思想工作,指出她做得不好的地方。說句好話,低個頭能改善的問題,為什麽不做呢?母親說,她做不到,我願意對阿春好,願意給她錢,她也沒意見。
其實,我跟母親一樣,也是個硬骨頭,不願意隨便低頭的人。隻是阿春跟我沒有直接的矛盾,所以,我可以高高舉起,輕輕地放下。
哥哥姐姐都注意到了,這次回來,看見阿春臉上有笑容了。細哥又說了,“
她倆口子關係好了,便是晴天,母親就有好日子過。可惜,一年365
日,有360日,她倆口子關係都不好。“
你爺爺的種,應該是你爺爺的兒子吧?如果不是的話,誰是阿新的爸爸?
請你再讀讀我的文,看看我有沒有指出我母親不對的地方;看看我們對阿春一家夠不夠善良。我母親現在每天還做飯給阿新一家吃呢。
我的原文是這樣的,你隻看了前半句。阿新是我的堂弟。讀文還是理解了再發表看法比較好。
你媽媽帶大兩個孫子,這兩個孫子的父母應該跟你媽媽一起住啊。當然他們會說,你媽不願意,那就要勸你們媽媽,也要勸看不慣阿春你媽的孩子,自己不願跟媽媽一起住,城裏要找住家perfect保姆很難的,而且有些老人也很難伺候,阿春就是一個婚姻不幸的鄉下老太,否則也不會寄人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