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96)
把中國的育人理念帶到英國去
文/陶紹軍(青年作家網簽約作家)
收到由彭小玲老師著作的《生活在英國》一書已經已經有些時日了,多想靜下來認真讀完,然後寫一點讀書心得,但由於工作原因沒有充裕的時間,隻能斷斷續續地閱讀,斷斷續續地思考,把零星的思考凝聚於筆端,得到一個關於教育孩子的情結:把中國育人理念帶到英國去。
值得慶幸的是作者是深圳的一名教師,對中國教育思想的理解和把握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讀她的這本著作,應該當著一本育人讀本來讀。為人之母,把母愛滲透到孩子成長的每一個生活細節中去,幾乎成為該書的一大亮點(當然,全書還有經商的誠信、生活的心態、對親情的特寫、自己創作心得交流以及對許多生活細節的感悟,都值得一讀)。透過這種種非常日常的,看似瑣碎的生活片段,體現了中國式的育人理念與國外環境的完美結合而光芒四射。
首先,這本書以兒子的成長為中心,來傳達一種特別的母愛,而不是一般的兒子成長有多勵誌走向成功以後,再來書寫母愛的常規思維模式,這也許是當下的趨勢所致。在中國,獨生子女時代是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一代人的記憶,對子女的疼愛更是他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基於這樣的時代背景,這本《生活在英國》的創作意義尤為突出。是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本來就是中國式父母的希望所在。尤其是在競爭日益突出的當代社會,對子女的教育資本投入更是中國家長們的重要的家庭支出之一。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過去是義務教育任由孩子自由成長,現在是送孩子上幼兒園,讀重點中學,買學區房,累得家長們不亦樂乎!考上重點大學,找到好工作,幾乎成為現代家庭的希望所在。高成本的教育資本投入成為家長們繞不開的一個彎。我想,這與《生活在英國》一書的創作背景息息相關。
第二,基於這樣的理解,來閱讀彭小玲老師的這本著作,帶你走進英國的家庭生活、親子教育、社會風貌、人文環境、情感世界就不難理解了。我和絕大多數中國人一樣,都沒有出國的條件和機會,但通過閱讀一本好書,可以帶你去周遊世界,了解世界各國的曆史、人文、社會、政治、經濟以及文化的發展等等。然而,我讀《生活在英國》並不是這樣一本百科全書式的書,而是一本如何教育孩子特別是在異國他鄉育人的經驗總結。因此,讀這本書,我總是去學習透過作者的生活細節去梳理她的成功教育思想。
第三,我就沿著這一思路重點梳理一下我通過閱讀學習到了哪些育人思想?
1、作者給全書寫的前言題目是《兒子,謝謝你成就了懶媽》,由此可見,兒子成為作者心中的幾乎是全部,也成為作者創作本書的驅動力。這就是我所說的育人思想是本書的一大亮點的原因。
2、因為兒子考上了有名的大學,這是做母親的驕傲,也是作者成功育人的見證。在此,為作者感到驕傲,同時祝福彭老師在異國他鄉幸福快樂地生活著,一個來自祖國大西南的文學追夢人,因為有緣結識於青年作家網,所以這份遙遠的祝福也是最真誠的。
3、站在成功的高度去書寫兒子的成長曆程:一個懂事的兒子12歲就叫嚷著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一方麵體現了兒子少年老成的一麵,一方麵也透露出一種培養孩子自立自強的教育思想。
4、如何培養孩子呢?作者就開門見山地告訴大家:給孩子創造一個和諧、快樂、寬鬆、自由的環境,讓孩子健康地成長。這裏幾乎概括了作者成功育人的經驗。值得學習和借鑒。
5、在前言裏,作者講述了兒子的成長過程,讀懂了前言,就讀懂了作者的良苦用心,也禪悟了作者的育兒經驗。比如讓孩子領悟刻苦學習,享受生活的理念。苦口婆心地說一千遍,都不如讓孩子自己琢磨悟透一次。
6、與英國華人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對比:前者逼孩子上私校、上各種各樣的興趣班補習班,而後者卻恰恰相反——不讓孩子上私校不參加任何補習班。這又讓我想起國內教育的各種私校各種興趣班補習班來,也許這是信息化全球化時代,教育模式也不例外,跟著潮流興起。但我想,教育的思想離不開因材施教原則,成才的方式有千萬種。正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7、通過本書學習了解一下英國的一些育人方式:動畫片,非常地生活化,注意引起孩子怎樣快樂地玩,輕輕鬆鬆地獲得知識。其實就是快樂成長,在快樂中學習知識的育人思想。英國的學校製度:哪怕教室寬敞,有接收學生的條件,但任何人都必須遵守,不許講人情,校長也沒有權利多收學生。
8、通過本書繼續了解英國的教育:英國的教育尊重孩子愛玩的天性,注重孩子通過玩去學習。注重學生的自主發展、興趣培養、實際能力的鍛煉。在校園文化建設上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這與國內提倡的以人為本的思想是一致的。學校的教育切合學生的實際,尊重學生的感受。這與中國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沒有什麽兩樣。據此,作者闡明了自己的觀點:孩子在學校學習了多少知識是次要的,孩子的感受好不好、對學習的興趣是否濃厚,才是最主要的。這一觀念值得學習和借鑒。
9、魯迅講過拿來主義,讀本書,英國教育對於犯錯誤的學生的處理方式,作者非常詳細地寫了出來,我想不能照搬。每一個國家有每一個國家的教育製度和方式 ,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的個性與學習習慣,每一個老師有每一個老師的知識體係和育人經驗。在總的思想不變的情況下,又有千差萬別的區別。但萬變不離其宗,都體現“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10、關於教育,是我寫這篇書評的根本立足點。
彭老師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出來的學生,有機會到英國定居,還喜歡創作,給我們不曾出國的人帶來異國他鄉的風土人情以及把中國的傳統教育方式和生活方式帶到異國他鄉去,像一道光芒一樣去照亮自己生活的空間,去感染周圍的人,去描寫異國他鄉的風情,同時還思戀故土情結。在此,衷心祝願彭老師享受美好生活,寫出更多更精彩的生活感悟,將創作推向更高的高度。
此外,通讀全書,將零散的生活碎片感悟凝結於筆端是一個重要的寫作特色。生活的細節感悟不正是我們每一個人活生生的底色嗎?取材與篩選足以見證每一個創作者的功底。為此,彭老師也非常坦誠地與讀者交流自己的創作心得:“白天討生活,晚上寫字愉悅自己。”日積月累,成就非凡。正所謂功到自然成。這也非常值得每一個懷揣著文學夢想的追夢人思考和琢磨。
書評作者簡介:陶紹軍,貴州畢節人。青年作家網簽約作家,百家號注冊創作者,湖南省網絡作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家庫注冊入庫作家。現任《珠三角文學》詩歌編輯。
生活把中國的傳統教育方式和生活方式帶到異國他鄉,培養出這麽優秀的兒子,為生活感到驕傲與自豪,再次祝賀生活!:))
很讚同禾兒的觀點!我知道禾兒的兒子也是很優秀的,為我們優秀的第二代驕傲。
書評是策劃團隊組織的,我喜歡這種不用我操心的形式,禾兒知道我就是一個懶人,哈哈~
確實如此。還好,沒有飄飄然,自己幾斤幾兩,還是知道的,哈哈~
謝謝水沫的鼓勵!正是因為看見你一本又一本的出書,所以也試試把字變成書的滋味,哈哈~
目前書在國內的網站上掛著,能賣多少本,不是我操心的事,有這麽多讀者的書評,對喜歡寫字的人來說,足夠了。
頭懸梁錐刺股?不吃苦中苦難為人上人?出人頭地光宗耀祖?劍橋牛津劍橋牛津劍橋牛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