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宋丹丹主演的電視劇《親愛的她們》,特別同情女兒顧嘉一時時刻刻要向媽媽報平安的不自由,還要預防媽媽沒有預約隨時上門服務的尷尬;也歎息媽媽馬衛華無怨無悔的付出,而很多時候是吃力不討好,女兒為了防止媽媽的突然出現,多次更改房門密碼。
這是不受歡迎沒有尊嚴的母愛,我不願意做這種被孩子厭煩的母親。
最近“留美北大生萬字文數落父母 12年春節不歸拉黑父母6年”的事件成了熱門話題。“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一觀點從來沒有在我意識中出現過,倒是“孩子的問題在父母身上找”成了我教育孩子的一麵鏡子。
種瓜得瓜 種豆得豆,現在兒子成年了,他的優點和弱點都跟我息息相關,我無條件地全部接受,哪怕有些誤解和委屈暫時或永久都無法解決,我說過不會用中國傳統的孝道來綁架孩子。
回憶與兒子一起成長的過程,也曾像朋友一樣一起玩一起鬧,青春期也過得基本平順。但兒子上大學前的那個暑假,我們母子之間的小船翻了,八月份拿到高考成績後的一天,他爸帶著國內來的親人出去旅行了,兒子網購了東西,叫我第二天早點起床幫他收包裹。門鈴壞了,在三樓聽不見一樓的敲門聲,起早床是我最不願意的事,而且兒子在假期中,他的包裹應該由他等候,所以我拒絕了。兒子氣呼呼地說我是個自私的媽媽。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兒子對老媽的“懶”和“自私”早就抗議過了。自從他老爸不用朝九晚五上下班之後,兒子的早餐和上學問題由老爸負責,兒子的所有外出活動也是老爸的事。一家人出去旅行的所有的行程安排細節也是老爸的專責,由此,兒子錯誤地認為老媽偷懶自私,對他沒有盡責任。他不知道老媽保持一個幹淨整潔舒適的家也需要時間和精力。
兒子是懷著對媽媽的不滿離家上大學的,偶爾父子倆通電話,快結束的時候老爸問兒子要不要跟媽說幾句,兒子說還要忙學習。我知道兒子不原意跟我說話,我提醒老爸下次不要再為難兒子,也為老媽留點自尊。
從青春期開始,兒子就跟我說得少,我檢討是我說話的方式不對,兒子也多次當麵要我跟他平等對話。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我努力試著改變,但效果不是很理想。我也委屈地想過:為什麽兒子就不能理解和接受老媽一直以來不變的性格呐?老爸都可以接受和包容,可見,愛的天枰是傾斜的。
我不糾結於誤解和委屈,時間,經曆,待兒子也有家庭和孩子以後會明白的。
不想為難兒子,也為自己留一點尊嚴,我幾乎沒有打電話打擾過兒子,但我發了一個短信讓他知道老媽愛他想他希望他過得好。至於“sweetheart ”“honey ”“my love ”之類又甜又假的話,粗嘴笨舌的老媽是永遠也說不出口的。
這就是宿命,也是性格使然。我讀初中開始就害怕單獨跟父親相處,去學校讀書要錢都不敢開口叫一聲老爸,但父親是我生命心中最敬重的人。
愛,無需掛在嘴邊,這是中國父母的含蓄。對於海外長大的孩子也許特別稀罕父母對自己愛的表示。
前幾天兒子打電話說周末回來,我們都納悶才回校一個月又想家了?原來兒子周五要去麵試暑假的實習工作,順便回家一趟。從火車站接回家已經是深夜了,我開了門,對兒子說:“我才開始想你呐,你就回來啦!”這是我少有的直抒胸臆的表達,但我看見了兒子臉上的快樂。
其實,兒子能從媽媽的飯菜裏感受到媽媽的愛。他是我的兒子,他的性格跟我一樣,愛在心裏口難開。
為他包的餃子帶去學校,豬肉菠菜餡,加點小幹蝦米提味。餃子還是包得不好看,但所有的心意都包在了餃子裏,兒子一定能吃出母愛的味道。
薑蓉蔥花白灼大蝦,兒子的最愛。煮大蝦的時候放幾片薑、酒和鹽。
另一篇:家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