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96)
2024 (67)
2025 (2)
老公領著從國內來的家公家婆大哥大嫂樓上樓下地參觀了一遍,然後來到廚房打開冰箱門,告訴他們想吃什麽自己拿,想喝酒自己倒,家婆接著說了句“兒子家就是自己家”,讓兒子放心。
二十年前我們剛搬進深圳新居不久,家公家婆也大包小包地住進來,從此他們成了主人我成了客。因為兩代人的生活理念不同,我理想中的精神家園成了一個遮風擋雨的地方,雖然少了溫馨舒適和隨意,但兩代人相處也基本上平安無事,家婆唯一對我不滿意的地方是說我高傲,老公感激我在他不在家的一年多的時間裏能處理好家庭的大小事務。
兒子的家真的是你的家嗎?我不禁想起六六的小說《雙麵膠》中家婆的形象,她錯誤地擺放自己的位置,把兒子的家當自己的家,把兒子當自己的人,把兒媳婦當別人另眼相待,結果鬧得雞飛狗跳家破人亡。
我母親沒有文化,但她懂得樸素的道理:兒子的家是兒媳婦的家,有什麽事可以說教兒子,但不可以得罪兒媳婦,兒媳婦的心順暢了,兒子就有好日子過。母親進城幫兩個嫂子帶孩子,都能相安無事,兩個嫂子對老人也尊重孝順。
我也問自己:兒子以後的家是我的家嗎?我不會問兒子,先自己否定了。自從兒子18歲離家上大學,我從心理情感到行動把他當作獨立自主的社會一員,他的一切自己作主。他很自覺地像英國孩子一樣自己貸款交學費,我們願意支付,他都不接受。這麽“絕情”的孩子,以後他的家跟我還能有半毛錢關係嗎?我去他家之前一定會電話預約。
對於孩子的未來,我們完全尊重兒子的意願,不會像有些父母事事都要參與,甚至還要孩子服從。兒子一早就給我們打預防針了,說他不會為了錢而選擇工作,更在乎的是興趣;有實力才會考慮結婚;不會每個周末來看我們,一年3、4次就不錯了。我舉雙手讚成他由著興趣選擇工作,同時也暗笑,也許計劃會趕不上變化,不管怎樣我們尊重他的選擇,也隨時準備給他支援。
我自家大嫂把兒子家當自己家,退休了比上班還累,幸好兒子家和她的家都在同一個小區。每天早晨兒子兒媳上班前,她買好一天的菜來到了兒子家,把大孫子送到幼兒園,回來幫忙帶著小孫女,保姆做飯搞衛生,晚上一大家子吃完晚飯收搭好了,她才回到自己家休息。我真心為大嫂覺得累,如果兒媳懂得感恩孝順,有機會看著孫子孫女一天天地長大,那麽一切的苦和累都是值得的。但畢竟是兩代人,在生活理念和對孩子教育方麵肯定有分歧,所以我勸大嫂適當地解放自己,給年輕人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由地按自己的想法去建立小家庭。孩子未來的路,終歸是要他自己走,父母該早點放手。
說一千道一萬,家庭和睦最重要,這個需要所有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