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文化的傳承,如大河之奔湧

(2009-05-18 20:36:15) 下一個
在人類曆史上,文化的傳承總是和文化的更新連接在一起的。這些“更新”既有本土的自己新創作,也有外來的輸入,還有兩者的混血產物。

一個文化,如果在一個封閉的社會裏傳承,往往會在一定時期達到某些高峰後就逐漸衰落。尤其是在那種事事都以“先賢”所說為準,後代文人大多是以批注古典經文為其“創作”的保守社會裏,這種衰落是很嚴重的。例如在“獨尊儒術”以後的中國古代社會,也曾有過唐宋詩詞那樣的文化高峰,但最後就漸漸發展不出太多新的東西來了,尤其是嚴重缺乏像春秋戰國時期的那種種絢麗的思想火花。

而在對外開放(不管是什麽原因的開放---自己主動地開放還是被外力強迫的開放)的社會裏,外來文化和本土文化在互相衝擊、激蕩中產生了許許多多的新文化。比如,拉丁語自己在發源地慢慢死亡了。可是卻由羅馬大軍帶到了歐洲各地,與當地文化相結合,產生了絕大部分的歐洲的現代語言。

一方麵,這種衝撞很多時候是由武力(比如羅馬大軍的鐵蹄、八國聯軍的堅船利炮等)帶來的,因此是難以避免的。而在另一方麵,這種衝撞所產生的新的混血文化,往往有許多原來舊的文化所缺乏的東西,而且往往會發展出更多新的東西來。

即使是原本是主流的文化(比如在美國和英國的英語及其文化),也會不斷的受到別的文化的衝擊和改造。我們現在讀讀一百多年前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的信,會覺得非常吃力。那是因為英語在這一百多年間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而這些變化,既有英美本土人士改造創新的功勞,也有各外國文化衝擊的功勞。

在這與外來文化的衝撞、激蕩中,本土文化有沒有失落或被淘汰的東西?一定有。但當事人及其後代又能做什麽呢?是哭天搶地的懷舊、咒罵呢,還是在與新的文化的交往、激蕩中勇敢的加入其中,去參與創造新的文化?

近代中國在外國的堅船利炮打開國門之前很長一段時間,文化早已在死水一潭中慢慢走向僵化和衰亡。所以才會在國門被打開時突然間發現舊日的泱泱大國原來已經落後於西方世界很長的一段距離了。如果不是靠著人多和豐厚的文化積澱,如果是個蕞爾小國,早就被滅國,其傳統文化也會消失無蹤。世界曆史上這樣消失掉的小國及其傳統文化真是多如牛毛。

因此,五四其實是個中西文化交流激蕩的開始點,也是華夏文明古國的傳統文化的更新和救贖的新生點。

文化的傳承,像一條大河的奔湧。從發源地的少數幾條溪水慢慢匯集而成,沿途再與流域各地的水係交流,從而發展壯大,最後匯入浩瀚的大海,成為全世界人類的共同財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不明則問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兒童的評論:

歡迎兒童來指教。回複晚了,請多包涵。
兒童 回複 悄悄話 恩,有點道理。
不明則問 回複 悄悄話 沒問題。有同道者欣賞,殊感榮幸。
落地窗 回複 悄悄話 請問我可否轉貼到自己博客?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