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也談“悟道”

(2009-02-02 10:17:52) 下一個

人們對於這個世界的認識,往往是把從外界來的信息和自身在成長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模式”(不知道有什麽更合適的詞,權且用之)相對照,符合某種模式的,便一方麵把認識的對象(或其一個部分)納入這種模式,而另一方麵也同時加強了該模式。

在人的思維中,這些模式之間是有某種關聯和相互作用的,借以模仿其外在的被研究對象的關聯和相互作用。一個人對於外在世界的某些事情的認識是否準確,或是準確到何種地步,就是這種在其腦子中對於該事物的模仿和模擬是否準確,或是準確到何種地步。

這種模仿和模擬並不是人一生出來、或是剛接觸新事物時就能達到高的準確度的。而是要通過反複不斷的學習(獲取信息)和思考(改變腦子裏的模式和他們之間的關聯和相互作用)來不斷改進其準確度。

這些模式間的關聯和相互作用往往有一定的規律性,慢慢的被人們歸納出來成為大腦思考的重要依據。這就是我們所稱的“邏輯”。

於是人們在認識外在世界的過程中,學會使用這些邏輯。有時候,特別是對於有良好邏輯訓練的人,他們的認識過程中常常有很明顯的使用邏輯的痕跡。而別的時候,或是別的人,他們的認識過程中使用邏輯的痕跡並不很明顯或者思考者自己並沒意識到他們在使用邏輯。讓人覺得他們不是在使用邏輯,而是在使用某種“非邏輯”的東西。人們稱這些東西為“直覺”,大概是“直接理會到”的意思。可實際上,直覺隻是表麵上的,其底下在思想的深處,還是對被認識的模式間建立了認識上的關聯和相互作用---某種邏輯。這種邏輯可能跟以前的某種邏輯一致,也可能不同。但就是這種邏輯支撐了這個人達成對該事物的理解和認識。

因此,我們可以把明顯或自我意識到使用的邏輯稱為“顯邏輯”,而把直覺使用的邏輯稱為“隱邏輯”。要注意的是,這樣定義的目的不是要區分邏輯本身,其實“顯邏輯”和“隱邏輯”使用的是同樣通用的邏輯。“隱”和“顯”說的是邏輯的“形成和使用”過程本身。

當人在思考的過程中達到一個階段,能把所知的一些模式和它們之間的關聯和相互作用歸納出來,形成一個“理論”,並能解釋的通別的一些模式和他們的行為,人們便覺得他們(部分或全部)明白了這個問題。這稱為“悟道”。悟的多的,稱“大悟”,反之稱“小悟”。但這個大小是很難給予定量測量的。

達到“悟道”的過程很多。從電光火石一刹那的“頓悟”到經過長時間的苦苦思考而得到的都有。很多時候那些在很段時間內發生的“悟道”過程中是使用“隱邏輯”。而長時間思考的,使用“邏輯”的痕跡就很明顯,故成“顯邏輯”。

說到這裏,大家可以看到,邏輯跟直覺並不是什麽相反或相抵觸的東西。而是差別在有沒有或有多少“明顯”的使用邏輯而已。

同理,人們常常說的“感覺”(象“我感覺到他是個壞人”中的“感覺”),其實也是一種使用了“隱邏輯”的對事物的理解和認識。但並非沒有使用邏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