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人生,互助互愛

互相提攜勉勵;為我,為你,為我們的子孫後代在海外闖出美好的生活和成功的事業奉獻自己的綿力。
個人資料
peterpan1668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生態美學時期的世博建築【組圖】zt

(2008-01-23 15:36:18) 下一個


生態美學時期的世博建築


  隨著冷戰時期的結束,世界的發展開始趨向多元化,人類更加關注未來的發展。因此,無論是1992年塞維利亞世博會、1998年裏斯本世博會,還是2000年漢諾威世博會、2005年愛知世博會,都不約而同地把主題確定為“對曆史與未來環境”、“人類自身的進步”以及“科學技術與可持續發展”等全球熱點問題上。世博會開始以一種全新的思路和方法籌劃運作。  

image

1992年塞維利亞世博會海洋館

  用料環保節約能耗

  1992年西班牙塞維利亞世界博覽會是為了紀念發現美洲大陸500周年而舉辦的。這屆世博會60%以上的建築都保留下來,其標誌性建築是西班牙建築師巴斯克斯·孔蘇埃格拉設計的海洋館瞭望塔、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設計的日本館、英國建築師尼古拉斯·格裏姆肖設計的英國館、法國建築師讓-保羅·維基爾設計的法國館。

  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設計的日本館長60米,寬40米,高25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木結構建築之一。建築在地麵上有四層,由膠合木梁柱體係支承。屋頂是半透明的特弗龍張拉膜結構,建築的正麵和北麵都是條狀木板做成的弧麵外牆。日本館旨在向世人展示日本傳統的美學思想,安藤在設計中強調了材料本質的運用,如不施油漆的木結構和白粉牆等。正麵有一座11米高的太鼓橋直通頂樓,這是一座象征東西方交流的橋梁。

  由英國建築師尼古拉斯·格裏姆肖設計的英國館則通過使用現代的材料和現場組裝的構件來表現時代性。英國館描述的英國精神是嚴肅的、實用主義的,保持了19世紀以來鮮明的工業傳統的形象。英國館使用了3種不同形式的圍護,東牆是一麵高18米,長65米的水牆,通過水的循環往返把外牆上的熱量帶走,以達到降溫的目的。西牆受太陽輻射較強,為此,建築師采用了由裝滿水的船用集裝箱充當的高蓄熱材料作牆體,以吸收熱量作為建築的補充能量來源。在南、北牆上采用了外張拉結構,掛上了白色聚乙烯織物作遮陽之用,彎曲的桅杆上片片織物猶如白帆,使建築充滿了詩意,又與航海有深層次的聯想。這座展館采用的水簾以及大麵積的玻璃牆麵看上去似乎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但實際耗能僅為同類建築的四分之一。

  法國建築師讓-保羅·維基爾設計的法國館構思十分獨特。在展館中部通常布置主要展品的地方,維基爾創造了一個真正空的空間,設計了一個1000平方米的開敞式廣場,裏麵有一個長25米,寬21米,深17米的“映像井”。“映像井”是一塊500平方米的大屏幕。地麵上隻有一座狹長的鏡麵建築,屋蓋是一片漂浮在15米高空、50米×55米見方、重達500噸、幾乎看不見的藍色聚酯纖維板,支承在四根空心的不鏽鋼柱子上。以不存在表示存在,是這個建築的特征。

  1992年,為配合塞維利亞世博會,意大利的熱那亞也舉辦了以“船舶與海洋”為主題的世博會,以此紀念哥倫布發現新大陸500周年。這屆世博會最突出的建築是意大利建築師倫佐·比阿諾對熱那亞港口展區的整治,他設計的“大講壇”成為熱那亞世博會的象征。這是一座用7片張拉膜與鋼結構建造的敞開式建築。熱那亞舉辦世博會旨在促進城市的發展,其目標是重新組合城市以及具有曆史意義的港口。倫佐·比阿諾提出了“絕大多數展館都要恢複其曆史原貌”的設想,這些設想都得到了認真的執行和風格各異的再現。   

image

1998年裏斯本世博會國家館

  極簡主義與烏托邦風格

  1998年葡萄牙裏斯本世界博覽會的主題是“海洋──未來的財富”,在葡萄牙的推動下,聯合國宣布1998年是“國際海洋年”。這屆世博會幾乎所有的展館都提到了全球環境問題。

  1998年裏斯本舉辦的以海洋為主題的博覽會是為了紀念葡萄牙航海家瓦斯科·德·伽馬發現通往印度的航線500周年。會場用地原是該市東部一塊被廢棄的石油儲油罐舊倉庫區和垃圾焚燒場。為了使這一地區得以再生,葡萄牙政府決定聯合地方政府利用世界博覽會的契機對其進行整體改造,因此得名“博覽會城”,總麵積達330公頃,是當時歐洲最大的再開發項目之一。

  這屆世博會的葡萄牙館由獲得普裏茨克獎的葡萄牙建築師阿爾瓦羅·西紮設計,表現了標誌性和慶典性的建築形象。展館由兩部分組成:3900平方米有頂的禮儀廣場和14000平方米的展館,建築形象采用了極簡主義風格。

  裏斯本世博會的烏托邦館無論從建築學的角度或是其象征意義來看,都具有重要的價值,觀眾將它與巴黎的埃菲爾鐵塔和布魯塞爾的原子塔相提並論。烏托邦館是一個橢圓形建築物,屋頂呈蘑菇狀,由外圍橢圓型台階環繞。結構用瑞典進口的鬆木製作,像一艘底朝天的巨大的船,共耗木材5600立方米。這座建築的中心橫梁跨度長達150米,側梁也有114米。這是世界上首次用木材建造的如此大跨度建築,其內部可以容納一個足球場。   

image

漢諾威世博會荷蘭館

  “漢諾威原則”

  漢諾威世博會的主題是“人類、自然、科技”,延續了從產品展示轉向文化和概念展示的理念。1998年裏斯本世博會、2000年漢諾威世博會,以及2005年愛知世博會都將環境保護和生態問題作為世博會的中心。

  2000年的漢諾威世博會的展區規劃很好地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主旨,把保護資源作為重要的議題。漢諾威是德國重要的展會城市之一,具有規模設施相當完備的國際會展中心,因此無論在1992年開始規劃論證,還是最後定案,都把對原有展區的利用視為首要原則。展區總規模160公頃,其中90公頃利用原會展中心區加以改造和擴建,新設展區僅70公頃,這種依托型規劃方式在世博會史上尚屬首次。新設展區與原有會展區日後有性質上的根本差別,而兩區又恰好處於高速道路的兩側。新設展區規劃目標是形成一個以居住為主的新市鎮,因此將來新區的商業和娛樂設施都將利用世博會期間的一些主要公共場館,例如世博會廣場中心會場、歐洲大道和德國館都考慮將來的使用,並為市政景觀創造良好基礎。這屆世博會提出了“漢諾威原則”,其核心是“設計服務於可持續發展”。

  漢諾威世博會德國館由德國建築師約瑟夫·文德設計。建築師創造了一個輕盈透明的形象,組合了金屬、木材、玻璃這些元素,創造了技術與傳統結合的建築特征。展館長130米,寬90米,高18米,整個框架結構用鋼支撐,構造出極為華麗的凹形玻璃表麵,用木梁支承屋麵。漢諾威世博會舉辦以後,德國館成為永久性的科技館。

  名為“風巢”的漢諾威世博會芬蘭館由芬蘭建築師薩爾洛塔·納爾茹斯和安蒂·西卡拉設計,如同曆屆世博會的芬蘭館一樣,它見證了芬蘭現代建築的發展。展館內部種植了一片來自芬蘭的白樺林,點綴著幾個形態各異的巨石。穿過一片白樺林進入展廳,給人強烈的感觀印象。這些樹都在12至15米高,種植在芳草萋萋的土地上,通過四周的玻璃幕牆與周邊相隔。從外邊看,兩側四層高的展館就像兩個褐色的、被包裹著熱處理樺木的盒子,為展覽區疲憊的人群創造提供了一個平靜放鬆的休憩場所。

  日本建築師阪茂設計了既具日本傳統又體現可持續發展的紙建築,其結構來源於回收加工的紙料,這些自然的材料在世博會後還將百分之百加以回收再利用,返回日本,做成小學生的練習本。主廳拱筒形結構由440根直徑12.5厘米的紙筒呈網狀交織而成,舒緩的曲麵以織物及紙膜做內外圍護,屋頂與牆身渾然一體。展館長72米,寬35米,最高處達15.5米,全館麵積3600平方米。

  由荷蘭建築師事務所MVRDV設計的荷蘭館,其主導思想為:荷蘭要創造一個新的自由。這座建築高40米,共4層,每層1000平方米,場地的90%用於園藝設計,以自然景觀為主。

  瑞士建築師彼得·祖姆托爾設計的漢諾威世博會瑞士館,仿佛是一個產自瑞士的做工精美的八音琴音樂盒。一切都是原始的,隻是將加工好的37000塊來自瑞士本土的鬆木條,以最原始的方式累積成架空的9米高的木牆,通過平麵的縱橫、穿插、組合,構成3000平方米迷宮式的展館。瑞士館的設計給人以感官上的愉悅,它把空間、聲響和各種展示充分融合在一起,創造出一個事件性的場所。從展覽的第一天直到結束,隨著參觀的人群、季節、風和天氣的變化,它呈現出不同的姿態,給人以最真實的體驗和感觸。而所有這些都仿佛發生在一個音樂盒之中,迷宮似的結構開敞而通透,穿插著通道、內院和中廳。在這裏,風、雨和陽光自由地進出,創造出不同的空間體驗。

  漢諾威世博會愛爾蘭館的設計靈感來源於愛爾蘭的自然風光,綜合了愛爾蘭的各種特色地貌,如青山翠嶺、層岩巨石、懸崖峭壁等各種或天然的、或人工的地景,同時也確立了愛爾蘭館的設計主題,由默裏和勞伊勒建築師工作組設計。整個建築占地2390平方米,建築麵積僅956平方米。金屬網狀牆體的設計試圖讓人聯想起愛爾蘭西部自然裸露的石場。裝配的方式借鑒了當地提防加固的做法,通過現代建築手法的演繹呈現出一種新的,介於自然和人工之間的景觀。

  此屆世博會的葡萄牙館由前文提到的葡萄牙著名建築師阿爾瓦羅·西紮設計。建築呈矩形展開,與展廳曲線型的屋頂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曲線型屋頂由一個立體框架承托,像自然丘陵,起伏蜿蜒,上麵覆蓋著半透明的薄膜,使白天透進來的自然光變得柔和,而夜晚內部的燈光使整個建築更加璀璨。

  2000年德國漢諾威世博會的21世紀主題館(又稱未來館)展示了有形的未來,是供人們會麵、交流、討論世界性話題的場所。

  漢諾威世博會在世博湖畔建造了一個龐大的木屋頂,覆蓋麵積為16000平方米,共有10組三維起翹的木網格屋頂,每個單元高20米,40米×40米見方,靠中間的一根木質組合柱支承。這些美觀的木傘組成一個大木頂,每到夜晚,在世博湖上都有水幕電影演出。   

image

2005年愛知世博會希臘館

  自然的睿智建築的榮光

  2005年世博會設在日本愛知縣舉行,會場的總麵積約占173公頃。日本政府延續了以往以世博會帶動地區經濟複興和發展的思路,試圖借此振興日本中部的經濟。會場的建設將最小限度地影響現存環境條件,以保證豐富多彩的交流和表現世博會主題“自然的睿智”。世博會的口號是讓地球充滿微笑,讓地球美夢成真,讓地球光彩照人,讓地球“聲形並茂”。

  位於長久手展區的日本館表達了重新連接漸漸疏遠的人類與自然的關係,建築物的表麵用三萬株柱子的竹條編織而成,遠遠望去,猶如一個巨大的蠶繭,其構思源自竹簾。“蠶繭”使展館可以避免直射陽光,並通過牆麵綠化和間伐木材節省能源,構造良好的自然通風環境,整座建築物可以說是一座新技術和傳統材料的試驗場。

  企業館在愛知世博會上扮演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最為突出的是豐田館和三井·東芝館。充滿了科幻感的豐田館是以“地球循環型展館”的理念建造的,展館的主題是介紹21世紀“與地球共生的移動方式”、“全球規模移動的喜悅與夢想,移動之魅力”。高達30米的展館外牆是利用舊報紙和樹脂膜等材料製成的再生紙板,外麵的框架是鋼結構。展館內壁采用能吸收二氧化碳的植物材料——孟買麻,這種材料能夠淨化空氣,提供一個舒適的環境。三井·東芝館是以感受地球為目標建成的展館,其主題是探索如何將作為一個生命體的光輝地球交給下一代。展館應用了多種地球元素,外牆被水覆蓋,充滿清涼感。

  愛知世博會上比較優秀的國家館是西班牙館,展館外牆采用再生材料生產的陶瓷彩磚,其效果猶如一個色彩斑斕的“大蜂巢”。

  生態美學時期的世博建築成就斐然,以塑造民族精神、體現國家文化、回應世博會“可持續發展”理念為特色的一批建築脫穎而出。特別是自1992年塞維利亞世界博覽會以來的曆屆世博會,為當代建築的探索指出了一條新的發展方向。

  縱觀一百五十多年間舉辦的世博會,無不見證著時代的進步,記錄下世界文明的發展曆程。每一屆世博會無論規模大小,都標誌著人類文明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從早期炫耀國力威懾鄰邦的工具,到世界大戰前後和冷戰時期世界關係的“晴雨表”,再到如今對全球化問題的日益關注,世博會已經逐漸發展成為一個世界性的論壇和前沿,世界各國在這裏為人類未來的發展集思廣益、共謀出路。

  另外,作為“大事件”,世博會對樹立舉辦城市的形象和威望、推動舉辦城市的建設和發展,都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促進作用。早期的世博會對城市發展的影響是直接的、主動的,為世博會舉辦城市的建設奠定了未來空間發展的結構基礎。而在當代的世博會中,良好的城市環境質量、明確的城市發展戰略和切實可行的後續發展規劃,則是世博會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image

1992年塞維利亞世博會芬蘭館

  本階段標誌性建築

  這個時期世博會和曆次博覽會留下的標誌性展覽建築有:

  1992年塞維利亞世博會芬蘭館(芬蘭建築師耶斯凱萊伊寧等設計)、日本館(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設計)、1992年熱那亞世博會主題館“大講壇”(意大利建築師倫佐·比阿諾設計)

  2000年漢諾威世博會葡萄牙館(葡萄牙建築師阿爾瓦羅·西紮設計)、荷蘭館(荷蘭建築師事務所MVRDV設計)、日本館(日本建築師阪茂設計)

  2005年愛知世博會日本館、豐田館、三井·東芝館和西班牙館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