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人生,互助互愛

互相提攜勉勵;為我,為你,為我們的子孫後代在海外闖出美好的生活和成功的事業奉獻自己的綿力。
個人資料
peterpan1668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王耀武將軍簡介:七十四軍為什麽被稱為“禦林軍”?

(2024-12-03 21:59:41) 下一個

王耀武將軍簡介:七十四軍為什麽被稱為“禦林軍”?

轉載: 曆史 隨心看

王耀武

王耀武治軍,賞罰分明,恩威並用,平時以負責任守紀律勉勵下屬,以身作則,對犯紀律的部下不予姑息。並且在國民黨高級將領中,王耀武以勤勉好學而著稱。

王耀武將軍簡介

王耀武(1904-1968),字佐民,漢族,山東泰安人。抗日革命家、抗日名將,中國國民黨高級將領。國民黨中央執委會委員、山東省主席、山東省黨政軍統一指揮部主任、第二綏靖區司令長官、山東綏靖統一總指揮部主任,青天白日勳章獲得者,中正劍持有人。

1924年11月考入黃埔軍校;1937年抗日戰爭開始,率部創建第七十四軍,曆任國民革命軍第七十四軍第五十一師師長、副軍長;1939年,因功升任第七十四軍軍長;1945年1月,升任第四方麵軍司令官;1945年5月,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同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任受降主官;1946年1月下旬任第二綏靖區司令長官,3月兼任國民黨山東省黨政軍統一指揮部主任;10月23日,兼任山東省政府主席,並兼省保安司令、山東軍管區司令等職。

蔣介石稱讚王耀武“善於帶兵,有指揮才能”。時人有“寧碰閻王,莫碰老王”之謂。王耀武精明強幹、頭腦清晰,被中共高級將領稱為國民黨內少有的幾個明白人之一。

七十四軍為什麽被稱為“禦林軍”?

第74軍是1937年9月1日在浙江組建,由王耀武第51師(轄周誌道151旅、李天霞153旅)和俞濟時第58師(轄吳繼光174旅、邱維達172旅,該師係國民政府警衛1旅擴編而成,是74軍的骨幹)合編而成,俞濟時任軍長(俞濟時是黃埔1期畢業,浙江奉化人,蔣介石的外甥)。全軍共8個團,2.1萬人。

74軍成軍不久就參加了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多次與日軍浴血撕殺,傷亡過半。經過補充74軍先後參加徐州、蘭封會戰。在蘭封會戰中74軍在羅王寨、三義寨、曲興集攻堅戰中與日軍第14師團激戰,斃傷日軍益田兼英步兵中佐、森永澄雄步兵中佐等1000餘人。

1938年7月德安戰役(又稱萬家嶺戰役)爆發,74軍第58師重創106師團第113聯隊,但是58師也付出巨大代價,10月7日,國軍調整兵力,發起全線總攻。74軍作為主攻部隊奉命攻擊日軍在萬家嶺地區的核心陣地張古山,第51師多次猛攻均未得手,後有人獻計(三國鄧艾偷襲陰平)從山後偷襲,團長張靈甫並親率突擊隊從山後偏僻小道襲占張古山。殲滅106師團所部步兵第111旅團第147聯隊第1大隊鬼塚義淳所部,305團攻占張古山,為突破日軍106師團防線立下頭功。戰役中74軍守得住攻得上,居功至偉。戰後著名作家田漢任光曾以此戰和張該戰為原型編寫了話劇和74軍軍歌。軍歌歌詞如下:起來,弟兄們,是時候了。我們向日本強盜反攻。他,強占我們國土,殘殺婦女兒童。我們保衛過京滬,大戰過開封,南潯線,顯精忠,張古山,血染紅。我們是人民的武力,抗日的先鋒。人民的武力,抗日的先鋒!

此後,74軍與友軍圍殲106師團,日軍損失慘重,戰鬥的殘狀與日後在瓜達卡納爾島、新幾內亞、因帕爾等南方戰場上日軍的慘狀記錄相類似。此戰中幸存下來的日軍輜重兵第106聯隊士兵那須良輔在戰後仍然心有餘悸地回憶道:“戰友們大部都受傷,也有些因為饑餓和疲憊而倒下來。死在水溝的戰友們,他們的臉色都變成茶色而浮腫,白花花的蛆蟲從他們的鼻孔和嘴巴掉下來。一連幾天都沒吃東西,隻能從漂浮著同伴屍體的水溝裏舀髒水喝,活著的人也都快變成了鬼。我也覺得我的死期到了。對著十月的月亮,我放聲大哭。”

此戰,日軍戰死傷第145聯隊第1大隊長寺川完步兵中佐、野炮兵第106聯隊第2大隊長海老原毅炮兵中佐、第145聯隊第2大隊長河井豐步兵中佐、第147聯隊第2大隊長梅田治助步兵中佐、師團參謀成富成一步兵中佐、輜重兵中尉東鷗哲雄等10000餘人,106師團幾乎全滅。

1941年3月,74軍參加上高會戰,上高位於江西錦江上遊,日軍采取分進合擊戰術,兵分三路;33師團、第20旅團、34師團企圖合圍國軍主力於高安、上高地區。但南北兩路進攻均被擊退,中路日軍孤軍深入,又遭到74軍堅強抵抗,3月22日日軍集中萬餘兵力在數十架飛機掩護下猛攻74軍雲頭山、白茅山陣地,74軍與日軍反複爭奪,先後7次與日軍白刃肉搏,日軍全線潰敗,74軍乘勝追擊,收複官橋。此戰,擊斃214聯隊長浜田十之助大佐、擊傷日軍日軍第34師團長岩永旺少將,師團參謀長櫻井德太郎大佐兵敗後逃回駐地自殺,整個上高會戰共斃傷日軍1.5萬。此役74軍戰功顯赫,榮獲國民政府第一號武功狀和最高榮譽“飛虎旗”,被譽為抗日鐵軍。74軍軍長王耀武和第153旅旅長張靈甫旅表現優異,受到表彰。

1943 年11月常德會戰中,74軍57師餘程萬部8000人堅守常德城16天,頑強抗擊了日軍陸、空、坦的協同攻擊,在日軍猛烈炮火甚至釋放毒氣情況下仍死戰不退,日軍不得不圍三闕一,放74軍一條生路,此時全師不足2000人,師長餘程萬率180人突圍,其餘官兵自願與常德共存亡,與突入城內的日軍逐屋爭奪,死戰不退。6天後餘程萬就隨反擊部隊又殺回常德,收複常德。

戰鬥中,日軍第116師團步兵第109聯隊聯隊長布上照一步兵大佐,第109聯隊第3大隊大隊長島村長平步兵中佐、日軍第3師團步兵第6聯隊聯隊長中田護一步兵大佐,均在常德會戰中斃命,日軍共傷亡2萬餘人。此役正逢美、中、英開羅首腦會議,羅斯福總統聽取了蔣介石的戰況介紹,特意將餘師長的名字記在備忘錄上。著名作家張恨水就根據常德之戰寫出一部名叫《虎賁英雄》的小說。常德人民為紀念74軍為國捐軀的犧牲將士,自發募捐,於1944年3月在市青年路東側修建占地達30000平方米的陣亡將士墓地,作為永遠的紀念。

1945年5月,在雪峰山戰役中,換裝美械的74軍再次顯示出抗日鐵軍的雄風,給予日軍以重創,獲得兩麵“飛虎旗”。日軍死傷小笠原七郎中佐、瀧寺保三郎大佐、重光三馬大佐、永裏恒彥少佐、田丁由五郎大尉等28000餘人。被俘的日軍記載:厲害的重慶軍,衝入陣地後,抓住了我們,上來就是幾個耳光,打得滿眼直冒金花,有時還拳打腳踢,還用槍托打人,打人最厲害的要算74軍的58師;在把我們向後方押送時,在集中上汽車之前每人都被捆綁著雙手並前後各人相連,經過村莊、城鎮時,成群的男女、老幼。以憤怒的行為對待我們,真是狼狽不堪……

八年抗戰中,74軍幾乎參加了所有正麵戰場上的重大戰役,尤其是在德安、上高、常德三次戰役中表現最為突出,以其英勇頑強的戰鬥意誌,被譽為抗日鐵軍,美軍顧問團曾有過“中國隻有74軍能打”的讚譽。1945年8月,日本投降,74軍空運南京受降,並擔任南京守備(整編為74師,張靈甫)部隊,因此被稱為“禦林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