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價一夜間暴增130倍
“9·11”的逃生夜光指示,德國世界杯的現場轉播屏……沒有15年前的那項發明,這個世界可能會發生很多遺憾。
當年,中科院一名研究生發明了一項具有革命性的節能專利,“改變”了太陽的作息時間,把陽光儲存,讓它在夜裏釋放。國際商人的爭搶讓這個寒酸的年輕人身價一夜間暴增130倍。但是,這個年輕人堅持把專利留在了中國,並在大連設立了自己的公司。如今,他成了中國最大的“光商”。
6月10日,大連路明集團總裁肖誌國走進央視二套“對話”欄目,講述了他的“發光曆程”。
自豪 中國人發明了“光”
5月24日晚上7時,中央二套“對話”欄目錄製現場,肖誌國準時走進演播室,講述了自己發明“光”的艱辛。
坐在對話現場,肖誌國說,在15年的創業過程中,他起初聽到的是:是肖誌國發明了這項專利。後來他更多聽到的是:是中國人發明了這項專利。“肖誌國”變成了“中國人”,這給了他無限的信念和榮耀。
1992年,當肖誌國這個中科院的年輕的研究生發明了“自發光材料”專利時,一些外行人並沒有把它當回事,但是,行內的專家慨歎:這項專利是國際上的科學家曆經10年研究都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的技術,這項技術的應用無疑將給世界帶來改變。
專家的話在15年後得到了驗證。這個當年叫肖誌國的研究生如今已經是中國最大的發光材料生產商,他的發明已經和正在改變今天人們的生活方式。人們隨處可見的畫麵清晰的電子顯示屏、那些在漆黑的夜晚也可以看見的樓道裏的“安全出口”標誌,那些即將出現的沒有電線也不用電、隨便插在一處就可以照明的路燈,還有即將出現的可以減肥的燈光……這些,都與肖誌國當年的專利有關。中國這個曆史上從來不出口發光材料的國家成為國外廠商追逐的對象。
今年3月4日的風暴潮中,大連很多小區斷電,一片漆黑。然而,在肖誌國的家裏,拖鞋、通向衛生間的地毯、電燈的開關、電話的聽筒,隻要他需要,全都可以發光……在夜間,無須開燈,家人就能找到一切希望找到的東西。
肖誌國說:“這項專利簡單說就是‘把光留住‘。利用這項專利,我們可以從稀土中提取一種元素,製造出新的材料,這種材料可以在吸收了幾分鍾的太陽光後,把光留在體內,等到太陽下山,陽光退去,這個材料就成了一個新的光源,代替太陽繼續發光。”
創業 受挫將發光粉一飲而盡
1992年,當時剛滿30歲的肖誌國的發明獲得了國際專利,這在他就讀的中科院是件了不起的事情。拿到專利證書當天的肖誌國興奮得一夜未睡。這個領域裏,國際上的研究尚屬空白。
肖誌國最先想到的就是把這種材料應用到手表上。“我帶著新搞出的材料,上了開往天津的火車,坐了一夜的硬座後,直奔天津一家有名的表廠。”
上世紀八十年代,這家表廠把一種熒光粉應用到表盤上,人們在夜間也可以通過熒光粉的光看到準確的時間,這種表當時被叫做“夜光表”,風行一時。但是,很快傳出,這種熒光粉具有放射性,對人體有輻射,十分有害。
當肖誌國把這種材料拿出給表廠的老工程師介紹時,這位工程師頓時憤怒了:“你趕快拿走,這麽多材料輻射會多厲害你知道嗎?我搞了一輩子這個材料,要穿上防護服才敢接觸,你想害死我嗎?”“
就這樣,肖誌國被這個搞了十幾年夜光表的工程師差使保安人員趕出了表廠。
“我走出表廠時,心中十分鬱悶,大哭了一場。”肖誌國在對話現場說。
但是,這個他並沒有死心,當年在北京的一個科技展覽會上,他在現場給圍觀的人講述他的專利。突然兩個大學老師圍了上來,一看材料,臉刷地變了:“大家不要碰,這個東西有毒。”圍觀的人頓時惟恐逼之不及,“嘩”地一下散開了。隻剩下肖誌國一個人在自己租的展位前,他一氣之下,把發光粉倒進了飲料瓶,一飲而盡。當時看著的人以為這個年輕人瘋了。
生機 日本公司告價求合作
在國內受挫後,一家日本公司聞訊趕到中科院,找到了這個年輕人要求合作,當時許諾的合作條件是月薪人民幣2萬元,肖占有40%的股份。為了表明誠意,這個日本商人又給肖誌國新婚的妻子買了件日本高檔女裝。
“為了讀研,搞發明,我花光了父母為我準備的結婚的錢。”肖誌國說,結婚時,妻子連婚紗都沒穿上,結完婚,全家隻剩下35元錢。他希望和妻子分享一些幸福,決定跟日本人簽協議。當時,肖誌國一個月的收入隻有150元,日本人開的條件相當與他當時工資的130倍。
但是,第二天,當肖誌國一覺醒來,他反悔了,這不就是把專利賣給國外了嗎?剩下的事跟中國人還有什麽關係呢?
他決定自己幹。
轉折 美國“9·11”做了大廣告
2002年“9·11”,美國紐約世貿大樓,大樓瞬間變得漆黑一片。在隨後的報道中,人們注意到,有1.8萬人沿著大樓裏安全設施發出的綠色的熒光在半小時內迅速撤離。歐洲的大連路明公司的代理商當晚打來電話說:“肖先生,您知道嗎?世貿大樓用的是我們的材料。”
原來,在肖誌國發明的材料問世後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他們的產品都是出口到國外。當時,國外的一些精明的商人率先認識了這個發明巨大的市場商機,而國內,人們還並沒有認識到它的“威力”。這家處在德國的代理商從肖誌國的身上賺了好幾桶金。他們把這個“奇怪的材料”賣給了美國世貿中心大樓、五角大樓、悉尼歌劇院等很多世界知名的建築中。
2006年,在德國世界杯球賽,當人們通過現場的10塊大屏幕觀看比賽,為之高呼和呐喊時,肖誌國有著與球迷們決不一樣的感受,那10塊清晰的現場顯示屏,也是肖誌國的傑作。
挑戰 掏空腰包與惠普搶客戶
盡管是中國人發明了發光材料,但是在被稱為人類新光源——半導體發光領域,核心技術即芯片技術一直掌握在西方發達國家手裏,要想進入到這個領域,專利的門檻費就要500萬美元,這還不包括每生產一件我們要交納的專利特許費。
“在這個領域,我們隻能喝湯,無法吃肉。”肖誌國說,在未來世界裏,新光源將改變整個世界,半導體光源的發明將改變愛迪生發明的電燈技術,隨便在哪個地方插根杆,掛上這個路燈,就可以照明,不用拉線,也不用電源。而且燈泡的使用壽命比我們正在用的燈泡高出幾百倍。肖誌國不服氣,他無法看著西方的跨國巨頭大口吃肉而作為中國人隻能喝湯的命運。
2006年,美國惠普公司常年的技術提供商美國AXT公司正在尋求買家,肖誌國得到消息後的第二天就籌備帶領他的團隊去美國,AXT公司的工作人員見來了一家中國大連的公司,頭也沒回地說:“公司高層去了機場。”
最後,肖誌國的誠意打動了那家公司,公司高層從機場趕回來,給了肖誌國一個見麵的機會,但是要達成購買協議難度還是很大,當肖誌國得知跟他一起爭這家公司技術的那家美國公司正因為勞工問題在談判時,他一口答應下來,不僅接受了公司的技術,而且連員工一同接受下來了。要知道,在美國的企業中,最難解決的就是員工問題,除了薪資外,如果要辭退一個員工,企業要負擔幾十倍於員工年薪的代價。
肖誌國成功地收購了美國這家在半導體照明領域裏處於領頭羊位置的公司,業內人士分析,此次收購的意義不亞於聯想並購IBMPC。“簽字的時候是興奮的,但是回來後我就傻眼了,我沒有那麽多的錢。”沒有媒體關注,沒有事前預謀,肖誌國背上可能是終身的包袱。但是,麵對鏡頭,他說,不後悔。
首席記者蘇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