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萊拉的書架

文章都是轉貼,為自己看起來方便, 謝謝各位作者了。
個人資料
正文

“京八件”糕點重現京城

(2007-03-04 13:48:38) 下一個
一看題目,可能有人會以為這“京八件”說的是電視機、洗衣機、汽車等幾大件呢。其實不是。這裏說的是京城糕點的幾大件。

  報載:春節將至,傳統點心——“京味八件”重新回到了北京的市場。在稻香村北京東直門店裏,一個大紅色盒身、玫瑰紅薄紙襯墊、印滿富貴牡丹的長方形點心匣子,在櫃台上十分搶眼,不少上了點歲數的人圍在那裏駐足觀賞。這款點心的名稱叫“京八件”,裏麵裝有椒鹽餅、太師餅、白薩其馬、棗花酥和印著“福”、“祿”、“壽”、“喜”的糕點,一盒賣55元。

  這“京八件”的糕點,原是清朝皇室在重大典禮及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禮品。後來從宮廷傳到民間,被人們視為“佳品”。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時候,這“京八件”慢慢淡出了人們的生活,如今又回來了。

  說起糕點,人們雖在商場裏常見,但也有久違之感。為什麽呢?因為人們的生活好了,吃的、喝的都不錯。日子一長,也就把過去奉為“高級吃品”的糕點都給忘記了。人們偶爾也吃上一點,但更多的時候則是熟視無睹、不大理會了。

  眼下春節快要到了,一些回家探親的朋友想帶點北京的東西回去。思來想去不知帶什麽好。有的說帶點北京果脯,那是北京的特產。也有的說捎點北京糕點讓家裏人嚐嚐。可買什麽樣的糕點呢?一時又說不上來。

  其實,北京的糕點久負盛名。早在遼金時期就已初具規模,明朝從南京遷都北京後,帶來了南味糕點,稱為“南果鋪”。清宮入主北京,又帶來了滿族糕點。這麽多種的糕點,大體上形成了南北兩種不同的風格,俗稱“南北兩案”。

  “南案”一般都是由江浙一帶的糕點商經營,所做的糕點鹹甜兼備、口味清香、不太膩人。現在的稻香村、桂香村就保持了這種風格。

  “北案”糕點的品種有:芙蓉糕、薩其馬、核桃酥、杏仁幹糧、雞油餅、大小八件、蜜供及各種月餅。若從風格上細分則有兩種:一種是滿漢糕點,另一種是清真糕點。做滿漢糕點最有名的是正明齋糕點鋪,其特點是取南北葷素之精粹,融滿漢蒙藏之特色,用料考究,配方嚴格,做工精細。做清真糕點最有名的是祥聚公,當年坐落在前門大街路西,做糕點時用的都是植物油,清淡爽口。

  老北京人對這些糕點情有獨鍾。過去走親戚、看朋友或者說媒攀親,手裏都要拎著兩三個點心匣子。您到商店買的時候,賣糕點商家的夥計笑臉相迎。您剛往櫃台那兒一站,他便迎上來問:“您,要點什麽?”待問清後,先把一個點心匣子放在櫃台上,然後轉身手腳麻利地一一將點心放進匣子裏擺好。包裝也很用心,在點心匣子上麵放著一張紅色或粉色、帶有標記的紙,鋪平後再用紙繩把盒橫豎係好,雙手遞給您。走的時候還關照您一兩句:“您拿好,請慢走!”“歡迎您再來!”

  客人拎著這點心匣子上門,心裏踏實,也顯得體麵;主人呢,一見客人拿著這麽厚重的禮來了,滿心地高興,嘴裏一邊說著:“來就來唄,還買東西幹嗎!”一邊忙不迭地讓座、沏茶、倒水,寒暄一番。

  如今拎著點心匣子串門的少多了,然而在過去這可是厚禮。由此可見這糕點在當時起的作用。不過,少歸少,在春節串門的時候,您還別忘了買點,特別是到有老人的人家,您買上一兩盒點心送去,老人可高興了,為什麽呢?老人家就好這一口。不信,您就試試!(人民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