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新華網天津3月1日專電(記者周潤健、蔡玉高)“賣湯圓,賣湯圓,小二哥的湯圓是圓又圓……”4日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又到了吃元宵(即“湯圓”)的時候,這個節令食俗舉國一致。正月十五,為什麽要吃元宵呢?
天津市民俗專家高成鳶解釋說,湯圓曾普遍叫“元宵”,這個詞兒本意是“上元節之夜”,“上元”是燈節,精彩活動在夜晚,所以叫“宵”。後來此夜吃湯圓的習俗大流行,便管特定的吃食也叫“元宵”了。
高成鳶說,有人說唐代有吃“粉果”的習俗,推想就是元宵的前身。可靠的記載見於宋代,有著名詩人周必大的詩為證。詩曰:“今夕是何夕?團圓事事同。湯官尋舊味,灶婢詫新功。星燦烏雲裏,珠浮濁水中……”詩的題目有些囉唆:《元宵煮浮圓子,前輩似未曾賦,坐間成四韻》,但卻透露了“元宵煮浮圓子”是前人沒有談過的。
“元宵”的名字明代普遍流行。《明宮史》說:“初九日後,吃元宵。”還有詳細的描述:“其製法,用糯米細麵灑水滾成,如核桃大。元宵又叫“湯圓”,清同治年間的《巴陵縣誌》說:“‘元夜’做湯圓,即呼‘食元宵’。”周必大詩句說“團圓事事同”,是說元宵之夜月是圓的,湯圓也是圓的。吃湯圓的意義,還是過年的主題:象征團圓。
說起湯圓,近代史上還有一個掌故。話說袁世凱稱帝遭到舉國反對,心虛加嘀咕,手下逢迎者引《巴陵縣誌》說“圓、元語同又有完了義”,出餿主意愣說“元宵”諧音“袁消”,乃詛咒之詞。袁聽信其言下令“元宵”一律改叫“湯圓”。但這個傳說一直未見文字依據。袁世凱垮台後,大部分地區又恢複了“元宵”的名稱。
元宵節觀燈猜謎習俗自宋代開始流行
資料圖片
新華網天津3月1日專電(記者周潤健、蔡玉高)元宵節,我國民間有“觀燈猜謎”的習俗。民俗專家說,猜燈謎,宋代開始流行,至今不衰。
天津市民俗專家張金豐介紹說,隋唐以來,正月十五有觀燈的風俗,所以元宵節又叫“燈節”。《武林舊事·燈品》記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多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當時這種懸在燈上任人猜射的謎語,人們稱之為“燈謎”,燈謎多“文義謎”,人們把詩句製成謎條懸掛在燈上,稱為商燈或商謎。“拈詩成謎,懸燈以招猜者”。
張金豐說,人們將“文義謎”寫在絹燈上,有記載是從宋代開始的。《委巷叢演》曾記載:“杭人元夕,多於謎為猜燈,任人商略。”燈謎這個名詞從此出現了。當時杭州還成立了謎社組織,湧現了不少猜謎的行家,其中多半是文人。明末揚州馬蒼山把詩歌形式移植到燈謎中,寫了《廣陵十八格》,開辟了燈謎的新境界。清代燈謎繼續發展,文學家還把猜謎活動寫入小說中。《紅樓夢》裏,就描繪了許多賈府猜謎的生動場麵。
民俗專家指出,燈謎的出現,使猜謎發展成具有廣泛的群眾性文娛活動,受到廣大人民歡迎,因而曆久不衰。
元宵節是中國的“情人節”
資料圖片
新華網天津3月1日專電(記者周潤健、蔡玉高)正月十五,人們在觀燈、猜謎、吃元宵之餘,不要忘了這天還是中國的情人節。有專家指出,元宵節比西方的情人節更有內涵、更有傳統,而且韻味十足。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曆代文人墨客讚美元宵花燈的詩句數不勝數。這也注定了元宵節是一個浪漫而詩情的節日,是一個瞬間產生愛情的節日。
天津市社科院輿情研究所首席專家王來華介紹說,由於古代的未婚少女平時足不出戶,隻有元宵節這天才被破例允許結伴出門看燈賞玩,不少多情男女借機物色心上人,擦出愛的火花,因此,元宵節這天也就造就了無數良緣美眷。著名潮劇《陳三五娘》就是以元宵節為背景,講述陳三邂逅黃五娘的浪漫愛情故事。古戲《春燈謎》中,宇文彥和影娘也是在元宵夜海誓山盟。
其實,說元宵節是中國“情人節”,還有詩詞為證。曆代詩詞中,就有不少詩篇借元宵節抒發愛慕之情。北宋歐陽修詞“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描寫的就是情人之間的思念之苦。
在我國曆代的文人詩詞歌賦中不難看出,元宵節的浪漫溫馨絲毫不亞於現在火暴的西方情人節,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土湯圓”的風頭還蓋過了“洋玫瑰”。最為著名的是《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堪稱千古絕唱。而辛棄疾的“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更是讓無數人感慨萬千,唏噓不已。
王來華表示,元宵夜,為有情人提供了一個傳情達意的渠道,情侶們或密箋赴約,或互贈詩帕,體現的是一種純潔的男女之情,這種感情含蓄內斂,韻味十足。
元宵節觀燈始於漢代,在我國已延續2000餘年
資料圖片
新華網天津3月1日專電(記者周潤健、蔡玉高)正月十五元宵佳節,又稱“燈節”,在這天觀燈、賞燈是必不可少的節日內容。專家解釋說,燃燈之俗始於漢代,在我國已延續2000餘年。
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其夜即上元夜,亦稱“元宵”。據天津市社會科學院曆史所羅澍偉研究員介紹,東漢明帝時,佛教傳入中國,朝廷號召百姓於上元夜放燈,以示對佛的尊重。此風俗曆代相沿,到唐宋時期,達到極盛。當然這也得益於東漢末年蠟燭的出現,以及蠟燭在魏晉時期的廣泛應用。唐代,在上元夜,不僅百姓燃燈慶賀,連皇帝也不時與後妃出宮“微行觀燈”,甚至“放宮女數千人看燈”。
宋代,隨著商品經濟的進一步發達,城市的上元夜幾乎成了居民們的狂歡節,傳統城市的光文化也隨之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首先是在市中心用不同的燈光、燈具布置成各種巧奪天工的藝術造型或裝飾主題,其次是用燈光、燈具作為聯歡之夜各項活動的起止標誌。
唐宋時期,上元夜的各色燈具五彩繽紛,美不勝收。民間創製的燈籠品類繁多,“凡數千百種,極其新巧,怪怪奇奇,無所不有”。低檔的有玉柵小球燈、奇巧玉柵屏風燈、棒球燈、走馬燈等等;高檔的多為蘇州、福州等地製造,如珠子燈、羅帛燈等。
羅澍偉說,唐宋以後,中國政治中心北移,經濟中心南移,今天的北京成了元、明、清各朝的首都。在此期間,雖然燈的品種隨著時間和地區的變化,不斷推陳出新,上元夜觀燈也是舉國若狂,但由於專製統治的加強,其規模和豪華程度,卻遠不及唐代和兩宋時期了。
http://news.xinhuanet.com/life/2007-02/27/content_5779929_3.htm
http://news.xinhuanet.com/life/2007-03/02/content_57908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