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網上無名張貼 【故鄉瑣憶】:三、山西名吃 (多圖多圖多圖) |
山西是我遊走經曆的裏程碑,因為打從這兒開始,我不再是父母的跟屁蟲,而有了自己的朋友。讀了我瑣憶前兩集的朋友,一定知道這個開端對於我的意義有多麽重大。可惜這個話題太大了,得讓我醞釀醞釀感情。還是先介紹一下山西對我而言第二重要的方麵--食品。
“在山西省的晉中地區,據說至今還流傳著一個經驗,對於一個即將遠行的遊子來說,治療思鄉病的很有效的辦法之一,莫過於在他離開故鄉以前時,往他行囊裏放兩樣東西:一把刀,一條棍。 刀是削麵刀,長不過一手掌,用好鋼製成;棍是攆麵棍,用太行山上長成的棗木製成。這一刀一棍,就足可以讓他在思鄉心切的時候,可以隨時做一頓老家的麵食,吃完以後,他的思鄉之情就能得到慰藉。因為最能體現晉中人生活情趣的,毫無疑問是麵食文化。”
山西麵食種類極其繁多,我知道的就有刀削麵、拉麵、刀撥麵、擀麵、剔尖、貓耳朵、河撈等等。
而山西的麵食之最,又非刀削麵莫屬。絕對的特產,同北京的打鹵麵、山東的伊府麵、河南的魚焙麵、四川的擔擔麵,同稱為中國五大麵食名品。
這刀削麵有三項基本功,請容我在此一一介紹。說明一下,我隻會吃不會做,所以以下內容都是靠觀察和研究得出的,不能保證其專業性可可靠性。想學的人自己慢慢兒摸索吧,嗬嗬。
一呢,當然是和麵,最好是稍硬,這樣削出來的葉麵,中間厚兩邊薄,大小和形狀都跟柳樹葉子差不多。麵的軟硬如果恰到好處,出鍋之後,麵條口感滑潤不粘牙,中間厚的部分又非常勁道,很有嚼頭。有專家總結刀削麵的和麵技巧是:一斤麵三兩水,打成麵穗,再揉成麵團,然後用濕布蒙住,“醒”半小時後再揉,直到揉勻、揉軟、揉光。如果揉麵功夫不到,削時容易粘刀、斷條。當然了,我隻會吃,不會做,所以不知道對錯,
二呢,得要說說削麵的刀。不了解的人可能會誤以為,就用我們家家都有的大菜刀,就能削出正宗的麵葉來。錯。盡管一時手頭沒有工具,也有人會用菜刀削碗麵下鍋煮熟填肚皮,可稍微講究點兒的人,都不會這麽馬虎,必定得要用特製的弧形削刀。
三呢,就說到削麵了。專家又指點說,操作時左手托住揉好的麵團,右手持刀,手腕要靈,出力要平,用力要勻,對著湯鍋,嚓、嚓、嚓,一刀趕一刀,削出的麵葉兒,一葉連一葉,恰似流星趕月,在空中劃出一道弧形白線,麵葉落入湯鍋,湯滾麵翻,又象銀魚戲水,煞是好看,高明的廚師,每分鍾能削二百刀左右,每個麵葉的長度,恰好都是六寸。我見過晉陽飯店的大廚削麵,離灶台一米半遠,將麵團頂在頭頂,手起刀落,麵條像流星一樣優美地飛入鍋中,堪稱完美的表演藝術。
我們家在山西住的時候,有當地人送給爸爸一把這樣的刀。為了物盡其用,爸爸頗練習過一陣,雖然未能爐火純青,但也已有相當水平,能站出離鍋一步開外,把麵葉準確地削進鍋裏。
我剛到加州工作的時候,發現加州的美國人特喜歡假惺惺地熱愛異域文化,其實對他們喜歡的東西往往知其表而不知其裏。我上班的公司樓下有個賣午餐的市場,裏邊有幾家賣麵麵的攤點,有韓國麵、越南麵,生意那叫一個好!攤主手藝那叫一個潮!手裏抓一把切麵往鍋裏塞,還能塞偏了掉一半兒在地上。於是我就想,最好能把我爸給叫來,假說是一級廚師什麽的,在這兒天天表演幾把刀削麵,那我豈不就發達了?!不過後來,紅豆豆拉我去賣羊肉泡饃,這事兒就擱下了。現在重新想起來,不禁感慨:多好的主意啊!各位看客有人想入股沒有?有的話我這就給我爸打電話去。
最後說一下刀削麵的調料,相對隨意,發揮的餘地很大,不過也是重要一環。比如江南一些清淡的調料,在這兒就不合用,拌進削得多專業的麵裏,恐怕也不會太好吃。在山西,吃麵用的調料俗稱 " 澆頭 "或 " 調和 ",最常見的種類有番茄醬、肉炸醬、羊肉場、金針木耳雞蛋打鹵等,並配上應時鮮菜(北京話叫菜碼兒),如黃瓜絲、韭菜花、綠豆芽、煮黃豆、青蒜末,最後澆辣椒油、滴老陳醋,巨香。媽媽跟當地人學會了一種非常簡單的醋調和,也就兩、三分鍾就能做出鍋吧,別看省事,酸酸辣辣的,沒治了。
下麵是從網上找來的刀削麵圖示做法,僅供參考。
和麵:
“醒”麵:上麵蓋的是濕布,山西話叫“濕布子”
做鹵:最家常的澆頭配料:雞蛋、西紅柿、蒜薹;
先炒雞蛋,把雞蛋盛出來。然後炒西紅柿和蒜薹,炒出湯汁以後把雞蛋倒進去放調料就好;
菜炒好以後,放在鍋裏待用。一會要在鍋裏調麵。
刀削麵刀:
【蕎麵灌腸】
這也是我特別愛吃的一樣東西。山西的炒灌腸跟北京的炸灌腸是兩回事。山西的灌腸,是用蕎麥磨成粉後加冷水打成糊狀,然後上蒸籠蒸製而成。每天放學的時候,華燈初上,各家各戶都開始準備晚飯,街上的小吃攤子也生意多了起來。許多簡陋的攤點,隻有一隻火爐,一口鐵鍋,一張小方桌,幾隻小矮凳。因為各樣原因不能回家吃晚飯的人們,花一兩塊錢買碗香噴噴的蒜泥炒灌腸,趁熱吃了,香味可是還不散,一徑飄到我的鼻子裏,當真受不住那誘惑。於是用為數不多的零花錢,給自己買一碗,跟最要好的同學頭頂頭趴在油膩膩的小桌兒上吃了,連最後的一點兒湯汁都不放過,才心滿意足地回家去。到家已經飽了,不肯再吃媽媽精心準備的晚飯,因此我沒少挨罵。無奈灌腸太好吃,我也拿自己沒辦法。後來媽媽幹脆出去買了生的灌腸,在家給我炒著吃,說這樣衛生。可不論她怎麽努力,炒出來的都不如街邊上就著煤煙那種好吃。
好,我最熟悉的兩樣吃食介紹完畢。其它還有很多,因為我接觸的不算最多,所以從網絡上搜些資料,一起介紹一下,我就不再多說廢話了。
注:以下資料來自網絡,不過我穿插整理過了,所以是鍋大雜燴。主要內容來源為以下網站:
http://www.allofall.cn/ComFiles/news/readnews_ly.jsp?nid=804
http://club.women.sohu.com/read_art_sub.new.php?b=recipe&a=242933&sr=0&allchildnum=0
http://www.haoxiaowei.com/article.asp?id=24
http://www.tyeat.com/news.asp?id=193
http://trip.yz.sx.cn/lvyou/content.asp?info_id=933
http://www.sxyhts.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395
【撥爛子】
材料:
土豆 (也有用圓白菜做的,做法相同口感不同)
麵粉
蔥、韭菜少許
油、鹽、花椒
步驟:
土豆去皮
擦絲
將土豆絲放在罩笠中,放在水龍頭上衝水,然後不要控幹水,連水一起將土豆絲倒入麵粉中。(這招是媽媽教我的竅門,這樣可以使土豆絲掛水相對均勻。)
麵與土豆絲體積的比例大約為1:1.5,邊加土豆絲邊用手攪拌:
最終將所有土豆絲都拌好,使每一根土豆絲都裹上麵。
把裹好麵的土豆絲放入籠屜蒸大約10分鍾左右:
在蒸的過程中,將蔥切成蔥花,韭菜切成小段
10分種後,土豆蒸好了
開火,熱油,油溫適中時放入花椒少許和蔥花一起翻炒
然後放入韭菜
將蒸好的土豆絲倒入油鍋中
一起翻炒
邊炒邊加一些鹽,鹽的多少跟據個人口味
炒至淡黃色即可出鍋
一盤美味的撥爛子就做好了
搭配王致和醬豆腐一起吃口味更佳。撥爛子還可以依個人口味做多種花樣,如炒的時候放一些肉,或者土豆和圓白菜一起拌等等。
【刀撥麵】
原料:麵粉、水。(麵水比例約:10:4.5)
製作方法:
1.將麵粉、水調製成水調麵團,餳30分鍾左右備用。
2.取一塊麵團,用手揉均勻,然後平放於案板上,光麵向下,用擀杖向四周用力擀開(擀製方法同手擀團的操作)成3-4毫米左右的片狀。
3.將加工好的麵片三到四層放為一摞,用雙手持特製的雙把刀,從麵片的外側,背朝裏,韌朝外,呈45度角用力撥出,使之成為寬窄一致的棱形狀麵條。
4.將加工好的麵條,下入沸水鍋中煮3分鍾左右即好。
成品要求:粗細均勻,長短一致,口感筋韌。
【蓧麵栲栳】
【一根麵】
山西的拉麵和蘭州拉麵是不一樣的,山西拉麵吃起來更軟一點 , 一根一碗, 叫做“一根麵”。
原料:麵粉、水、蛋清適量、鹽。(麵水比例約:10:4.5)
製作方法:
1.把上訴原料中所有的材料加工成麵團,餳30分鍾左右備用。
2.采用抻麵技法將麵團加工成具有一定延伸性的麵團,然後用手搓成直徑約8毫米的長條。搓好後,碼擺在盤中,涮上適量的油餳1-2小時即可進行加工。3.一手抓麵條,一手輕輕將其拉長,並用手來回滾動麵條,使其更圓潤,光滑。
4.將拉好的麵條直接下入沸水鍋中煮熟即可食用。
特點:色澤潔白,口感筋鬥,因麵條的數量僅為一根,故叫做一根麵。
原料:麵粉、水。(麵水比例約:10:4.5)
製作方法:
1.將麵粉、水調製成水調麵團,餳30分鍾左右備用。
2.取一塊麵團,用手揉均勻,然後平放於案板上,光麵向下,用擀杖向四周用力擀開(擀製方法同手擀團的操作)成3-4毫米左右的片狀。
3.將麵片分割成寬約5厘米的長條形片狀,然後一手托麵片,另一手用食指與拇指相配合,從下住上將其揪成拇指大水的片狀麵。
4.揪好後下入沸水鍋中煮3分鍾左右即熟。
成品要求:大小均勻,厚薄一致,口感筋韌。
原料:麵粉、水。(麵水比例約:2:1)
製作方法:
1.將麵粉、水調製成水調麵團,餳30分鍾左右備用。
2.將和好的麵團搓成長條狀,用刀切成小丁。
3.將切好的小丁用大拇指搓成具有小窩狀的麵圪塔。
4.入沸水鍋中煮熟即可食用。
成品要求:大小均勻,厚薄一致,口感筋、韌、滑。
【扯麵】
原料:麵粉、水、堿麵、鹽。(麵水比例約:10:5.5)
製作方法:
1.將麵粉、水、堿麵、鹽調製成水調麵團,餳30分鍾左右備用。
2.將餳好的麵團分別用兩隻手抓住兩端,然後進行一係列的晃動動作,操作至其具有一定的延伸性時,放在撒有撲麵的案板上進行下一步的操作。
3.將晃好的麵團表麵均勻地裹上一層撲麵,用兩手分別抓住麵團的兩端,然後均勻地向,兩邊抻拉,如此反複抻拉7-8扣左右即完成拉麵操作。
4.將加工好的麵條迅速放入沸水鍋中煮熟即可食用。(在煮製時,待麵條浮上水麵7-8秒左右時要用筷子撐散,以防麵條互相粘連)
特點:香柱條形,粗細均勻,口感筋滑利口。
【包皮麵】
原料:
(1)麵粉、水。 (2)紅麵、麵粉、水。(麵水比例約:10:4.5)
製作方法:
1.將原料1中的材料加工成白麵水調麵團,原料2中的材料加工成紅麵水調麵團。
2.根據手擀麵的加工製作方法,將上訴麵團都加工成厚約5毫米的麵片備用。
3.用兩層白麵片,包裹一層紅麵片(大小要均勻一致)然後再用擀杖擀成薄片狀。最後,用刀切成細條,入沸水鍋煮熟即可食用。
成品要求:粗細均勻,長短一致,口感筋韌。
【平遙曹家薰肘】
【平遙牛肉】
【牛腱子肉】
【火腿炒碗脫】
【糖醋丸子】
【山西油糕】
【獅子頭 】
【金牛猴子頭】
【悠麵烤佬佬 ( 平遙)】
【平遙水煎包】
【平遙叫花雞】
【牛蹄筋 】
【平遙當地山蘑菇燉小人參 】
【蜜汁長山藥 】
【山西榆次乾盛軒飯莊“乾盛軒魚羊包 " 】
【燴菜】
【手擀麵】
原料:麵粉、水。(麵水比例約:10:4.5)
製作方法:
1.將麵粉、水調製成水調麵團,餳30分鍾左右備用。
2.取一塊麵團,用手揉均勻,然後平放於案板上,光麵向下,用擀杖向四周用力擀開成片狀。
3.待麵塊擀製到一定的程度時,將擀杖卷入其中,用麵緊緊包裹在內,並用手反複向外推卷。如此幾次後,將其展開,撒上適量的撲麵,從另一個方向把擀杖卷入其中,進行推卷操作,然後在展開,撒撲麵。以此類推,直至將麵團擀成薄片為止。
4.將擀好的麵片用刀切成細條狀的麵條,下入沸水鍋中煮3分鍾左右即好。
【部分山西名吃文字介紹】
名吃中,首推頭腦,這是由明末清初著名文人,醫學家傅山發明,為醫用食品,對人體有著滋補作用,效果甚佳。頭腦是太原市特有的一種名早點,為湯狀食品。在一碗湯糊裏,放上三大塊肥羊肉,一塊蓮菜,一條長山藥。湯裏的佐料有黃酒、酒糟和黃芪。品嚐時可以感到酒、藥和羊肉的混合香味,味美可口,越吃越香。具有滋補、活血功能。每年農曆白露到立春期間,太原市各清真飯店大都有“頭腦”上市。太原市清和園飯店的“頭腦”和“帽盒子”以其獨特的清真風味,譽滿並州,聞名全國。特點:益氣調元,滋補虛損,活血健胃,富有營養,具有撫寒喘和強壯身體、延年益壽的作用。
山西麵食,刀削麵、拉麵、刀撥麵、擀麵、剔尖、貓耳朵、河撈等各種麵食,“山西麵食館” 具有山西特色而吸引著中外遊人。
蘋果脯:是太原市清徐露酒廠於1979年試製成的著名產品,1985年曾被評為輕工業部優質產品。
核桃仁罐頭:是太原市清徐露酒廠的著名產品,有鹹核桃仁、琥珀核桃仁兩個品種,均曾獲省優產品稱號。
太原大曲:是太原市徐溝酒廠產品,屬清香型大曲酒。曾被評為山西省商辦工業係統優質產品,1983年獲農牧漁業部優質產品稱號。
清徐葡萄:清徐縣是山西省著名的葡萄產區。裁培曆史悠久,葡萄酒更是聞名遐爾。
孟封餅:孟封餅是清徐縣孟封村獨特的傳統名食,以香、酥、軟、甜、涼的特點久負盛名。凡品嚐過它的人,無不稱其為餅中佳品。孟封餅創製於清光緒十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曆史。
六味齋醬肉:是太原市的名食、素以肥者不膩、瘦者不柴、酥爛鮮香、味美可口而著稱省內外。1982年,六味齋的醬肘花被商業部評為優質產品。
老陳醋:山西釀醋曆史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曆史。太原市“益源慶”醋廠所生產的名特醋,1987年被評為省優產品。可謂酸香飄三晉,馳名五大洲。
刀削麵:尤以太原醬園巷飯館的刀削麵有名,麵條根根粗細均勻,柳葉形,筋軟爽口。
羊(牛)肉蒸餃:是太原的著名風味小吃。認一力餃子店的蒸餃皮薄、味香、佐以老陳醋、味道絕佳。可謂肥而不膩餡成丸,一家蒸餃萬家讚。
羊雜割:是山西著名的傳統風味小吃,曆史悠久。這種小吃物美價廉、營養豐富,頗受歡迎,尤為冬令美食。
提漿月餅、五仁月餅:是太原食品三廠生產的名點之一,素以皮酥餡足、甜香綿軟而久負盛名。1985年被輕工部評為優質產品。
桃酥:是太原食品三廠生產酥點中獨具一格的品種,成塊整齊、色澤金黃、裂紋均勻、油潤香甜。
沙維康:是山西體育科學研究所和太原食品飲料廠共同研製生產的。1986年被國家體委評為第十屆亞運會中國體育代表隊專用飲料,同年獲國家級新產品開發獎,1987年獲全國夏季飲料民意評選“健民獎”。
稍梅(燒麥):是太原著名風味小吃,用特製的擀而杖打成花褶,形同梅花,食後齒頰留香而聞名山西。
雞蛋醪糟:太原市榮茂園海子邊小吃部的雞蛋醪糟久負盛名,至今還流傳著“海子邊醪糟王,美酒不如醪糟強。”
太原號腐幹:是山西省著名的“三腐”之一,早在宋代已有名,迄今800多年的曆史。此品由“太原豆腐幹”演變而來。這種號腐幹質地密實細膩。
金銀棗:是太原市傳統名點,曆史悠久。炸製好的金銀棗,外黃內白,酥脆而無硬心,味美香甜。
沙棘瓊漿:是清徐露酒廠生產的一種高營養、高檔次的甜型水果酒,是一種高級飲料酒。1987年第二次全國沙棘產品質量評比獲金杯獎。
清真什錦細點:始於清宮光緒二十年,選料精細,配料嚴格,裝璜美觀,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全套點心由夾糖糕、桃酥、燙麵包餡,起皮包餡四大類組成。規格整齊、甜而不膩、新穎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