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益唐能否回國取決於他的北大同學
(2013-06-18 16:07:29)
下一個
華人數學家張益堂在素數問題上獲得的重大突破,可喜可賀.不過,據說他20幾年沒有回國.
張益唐博士畢業後有6-7年沒有找到專業方麵的工作,為了生計隻能去subway打工,以及做一些其他事情。也許,過去他覺得沒有成就不好意思回國。
張比較重視同老朋友和老同學的關係,其中一個原因恐怕也是期待朋友的幫助。後來,果然有個在New Hampsphere工作的朋友幫助了他,從此他能夠到大學當講師。
張沒有回國的另一個原因,恐怕同他的民運經曆有關。89期間,他曾任民聯在普度大學的主席。不過,此後,就沒有聽見張還有什麽其他活動了,也沒有見他發表過什麽政治文章。
89事件以及過去很多年,張實際上已經脫離了民運,潛心他的數學研究。沒想到他成功之後,又被胡平拖了進來。
他的文章發表後,胡平和在紐約的民運人士為他舉辦了一個慶賀會.雖然張在會上沒談政治,但胡平這樣一搞,無形中又把張同民運掛上了鉤。本來胡平早就被人遺忘了,通過這個活動,胡平借張出名而自己再次出名。可是,這樣一來,對張同國內的交往造成了一個障礙。所以,第一個影響張益唐回國的人是他的北大同學胡平。
按理,北大數學學院應該邀請張益唐去做學術講座。數學學院的院長田剛和張益唐同年在北大讀碩士。所以,第二個對他回國有影響的人是田剛。
估計田剛有意邀請他,但簽證的事情和政治方麵的事情他做不了主,當然領館也做不了主,需要找上級主管部門。
田剛可以找科技部副部長張來武,他也是田和張的北大同學,同年在北大讀碩士。
簽證的事情也不歸科技部管,但張來武可以出麵繼續向上反映,一直找到李克強。李克強也是張的北大同學,與張同屆在北大讀本科。李克強在學生時期還是北大競選的積極參與者。在李的地位上麵,他應該有決定權了。對於張益唐入境這樣的小事,不至於非要找到習總不可,即使李克強向西總匯報,多半習總也會讓李克強自己解決,李更了解他的北大同學。
不過,設身處地為李克強想想,他也需要考慮這件事會產生什麽後果,如果出了事能否承擔得起這個責任,好不容易升到這個位置,為這件事弄出個差錯是否值得。其他幾位在國內工作的北大畢業的高官恐怕也會有類似想法。
張的確解決了一個數學難題,但是他又給他的幾位北大老同學們出了個難題。
如果張真的回不去,輸家是張自己以及他的那些在國內的北大同學,贏家是他在國外的北大同學-胡平。現在的胡平早已不是北大時期人人皆知的胡平了,人們早已把他淡忘,這一次,借助張的名氣,讓胡平找到了一個重新成為公眾人物的機會。而且胡平又找到了一個可以指責中國政府的話柄。隻是這次同以往不一樣,過去他是在挑戰那些比他年長的權威,現在他所麵對的是他同輩人掌權的政府,是他的同學掌權的政府。憑著胡平的聰明才智,如果他當年和他的同學一樣務實一點,今天李克強的位置說不定就是他的。
隨著習李上台,中國進入了一個77-78級全麵掌權的時代。文革後第一批大學生是當今中國政壇的主力。這批人很多都上過山下過鄉,尤其是經曆過文革。中國的體製有什麽問題,他們都很清楚。他們中很多人在國外功成名就之後回國,比如田剛,萬鋼,國外的政治體製有什麽優點缺點,他們也很清楚。當年這批人都很為民主的口號所吸引,不過,民主的目標不就是要把合適的人才推到領導崗位上嗎?今天,很多當年沒什麽背景的77-78級同學,如前麵提到的田剛,張來武,李克強都到達了重要的領導位置,這些人都可以算是胡平的同學,胡平很容易知道這些人的人品,才能如何。無論人們對中國的民主持何種看法,也不能否認像李克強這樣一些領導人是可以獲得民眾認可的。如果今天實行普選,在李克強和胡平之間,可以肯定人們選的是李克強,而不是胡平。胡平能否拿到1%的選票都是問題。
胡平今天可能算是贏了一次,但這種贏,也無非就是給他的李克強同學製造了一些小麻煩。胡平現在能夠做出的“成績”也不過如此了,這同李克強所達到的成就完全不能相提並論。胡平的這種贏,其實還不如輸了更好。做不出成績,不妨像張益唐沒發表文章之前那樣過過平淡的生活,不該靠別人的名聲來為自己揚名,而且還害了別人回不了國。既沒有政治成就,又失了江湖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