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華為智駕PK特斯拉PK傳統汽車

(2025-08-03 05:42:28) 下一個

最近有兩件事情引起公眾對華為智能駕駛和特斯拉FSD的關注。一件是懂車帝在國內首次包下一段高速公路對30種智能駕駛汽車進行測試,結果特斯拉拿下第一第二,華為智能駕駛排在第七名以後;另一件是特斯拉智能駕駛車禍被判3億美元。那麽,到底是華為智駕好還是特斯拉FSD好,為此,我們做一個小小的調研報告。內容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從統計數據看華為和特斯拉的安全性;第二部分討論對懂車帝測試的爭議。

首先從統計數據進行分析,數據來源主要是ChatGPT,相關數據ChatGPT都有出處,相信是可靠的。

先看基本事實。

華為車從2022年開始上市,總計銷售70萬輛。重大事故3次(標準由ChatGPT自定,包括死亡和嚴重後果),死亡3人。致死3人的那一次事件使用的車沒有高階智能駕駛。

特斯拉車從2019年開始累計交付700萬輛,特斯拉自己報告自動駕駛相關死亡人數是17人,54人受傷。但TeslaDeaths.com報告說44人死亡,其中包括非自動駕駛相關的死亡數。

根據上述數據,GPT推算華為的事故率為0.4-0.5/10萬輛;特斯拉事故率0.6-0.8/10萬輛。

由於不同的統計方式產生的計算結果不同,我們設法把統計方式做的盡量公正一點。

由於新技術通常比舊技術好。所以我們隻考慮2022年以後銷售的車。按這個標準比,每百萬輛車年死亡人數,華為是2.86,特斯拉3.26,而傳統車是56人。而美國則高達147人。所以,無論華為還是特斯拉,事故死亡率都遠低於傳統車的平均水平,華為的事故率略低於特斯拉。

上述事故數包括了使用智能駕駛和不使用智能駕駛。如果隻考慮智能駕駛,華為至今還沒有死亡事故。但是,近3年來,特斯拉同智能駕駛相關的死亡數是11人。

下麵分析懂車帝最近進行的智能駕駛測試。在這個測試的6個科目種,Model 3和Model X通過了5個,僅1個沒通過。華為問界M9和智界R7通過了3個,有3個沒通過。

然而,對這個測試,社會上有很大的爭議,主要是針對測試標準和評分體係的公平性。

爭議最大的一個測試是前車消失測試。在這個測試中,前車A突然變道,當前車道上停著一輛車B。測試結果顯示,特斯拉車型能迅速識別並刹車,而華為車或輕或重都撞上了停著的車B。

但是,質疑者分析了測試視頻發現了幾個問題。1)前車A變道的時候,華為車離開車B的距離比較近,而特斯拉車距離較遠;2)華為車的車速快而特斯拉車的車速慢;3)華為車在發現車B的時候做了一個變道動作,但司機強行接管方向盤不讓變道。

質疑者認為這種場景下變道是合理的,當時隔壁車道並行開的車在側後方一定距離的遠處,變道可行。而且變道加速也合理,避免同後車相撞。

至於為什麽華為車比特斯拉車速快而且離開B車距離近,有人指出這是跟車車距設置問題。當時特斯拉的跟車車距長,而華為車跟車車距短,這就造成了華為車在前車變道時車速更快距離更短。不過,無論華為還是特斯拉,跟車車距都是可調的。公平的測試應該把兩者的跟車距離調整到相同才合理。

至於另外兩種華為沒通過的測試場景,質疑者也有他們的說法,但我覺得質疑的理由不夠強。同時我也覺得有些場景下特斯拉是有優勢的。

不過,對車評測是多維度的,要做綜合評分。有人指出,特斯拉的車在測試中跑到了自行車道上,但是這不在測試範圍之內,所以沒有計入評分。還有人指出,在德國的一場智能駕駛測試中,特斯拉的車排第十名,墊底。另外,有人質疑懂車帝是受到紅杉資本投資的,而紅杉資本也投資了特斯拉。由於爭議很多,央視退出了這場同懂車帝的合作。

總體來看,多做一些這類測試對提高智能駕駛技術是有好處的,對提醒公眾關注智能駕駛的安全性也有好處。但是,單憑一次測試就給汽車做排名有失公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newplayer 回複 悄悄話 貼主所提到的特斯拉智能駕駛車禍被判3億美元,與特斯拉智能駕駛(FSD)無關!!!
請不要誤導(或者是造謠???)。
當時卷入車禍的特斯拉司機是在使用AUTOPILOT,由於在駕駛過程中使用手機,手機掉落,他在彎腰低頭去尋找手機時發生的車禍。
目前法官的判決是駕駛員負主要責任(67%),TESLA負次要責任(33%)。
TESLA目前正在上訴至高一級的法院,這事還沒完。
mpc8240 回複 悄悄話 結論是,遙遙領先還是遙遙領先。
危言 回複 悄悄話 車友們賺錢的機會來了:
有問界車主公開約戰特斯拉,並拿出10萬元作為賭注的真實事件,已由多個平台和博主報道,以下是具體信息整理:

發起者:抖音博主 @軍哥實時點評(廣東地區)
挑戰內容:公開約戰特斯拉車主進行智能駕駛真人PK
賭注金額:10萬元人民幣
規則:同起點同終點,全程使用智能駕駛係統,誰家的係統出錯或退出,誰就輸
該事件引發連鎖反應,多個問界車主加入“約戰潮”:


博主/車主ID 加碼金額 挑戰方式 來源
@蘇訊科技 5萬元 單挑特斯拉智駕
@在夏天2020 未標明 蒙眼智駕挑戰
@燦爛溪流3F5 未標明 拆方向盤+刹車,智駕跑1000公裏

至今還沒有特斯拉車主響應. 信息來自kimi.com 搜索詞:問界車主公開約戰
危言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arkyang' 的評論 : 華為智能駕駛的累計總裏程是7億公裏,特斯拉FSD-S模式(同華為對標比較合理)是57億公裏,有2次致死事件。一次是追尾摩托車,另一次是未能在能見度較低的情況下識別行人。這兩種場景出現的概率都比較大。所以,沒有充分的理由認定特斯拉比華為更安全。
危言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arkyang' 的評論 : 關於跟車距離的問題。chatGPT給出的信息說明華為和特斯拉基本相同。下麵是同GPT的問答:
問:在120公裏時速情況下,華為車和特斯拉車的跟車距離是多少,按照出廠設置
答:
特斯拉:出廠默認一般是 3 或 4 級,約等於 2 至 2.5 秒 時間距離
華為:智能係統傾向於保持 ≥2–3 秒 的安全車距,在複雜交通場景(如切入、急刹、堵車)時主動拉開更大緩衝空間,較為保守。
實測顯示,領航係統在高速下會較早減速和自動增大車距,即使係統未提供數字化設定,實際表現往往優於貼近跟車策略。
數據來自維基百科。另外,跟車距離實在不是一個大問題,如果大家認為某個跟車距離是安全的,那麽就設置這個跟車距離就可以了。這不是一個汽車本身缺陷的問題。
關於並線的問題,我也懷疑華為做的不夠好。不過,要給汽車評分排名的話,確實要做比較全麵的綜合性測試才行,目前的情況,每一種車都會有它自己的問題。
markyang 回複 悄悄話 按照懂車帝視頻和文章裏麵的解釋是,所有參與測試的參數都是按照車廠給出的建議最高和最低的中間值,比如特斯拉建議高速公路的跟車距離和華為智駕給出的跟車距離是不同的,而顯然華為智駕對於自己的AES(Automatic Emergency Steering)更加自信,而這種自信不光是在某個項目中,在並線項目中更加明顯,HW車從右邊並線進入環島非常堅決,幾乎直接擦著旁邊的車,後麵更加直接撞上環島中的行車。可見,這種按照車廠的建議設置後的對比才是科學的,畢竟客戶不會用特斯拉的設置去使用HW的車,反之亦然。
markyang 回複 悄悄話 估計作者沒有看過懂車帝的完整視頻,而是靠一些網絡文章來分析。我給出兩個不同的觀點,第一個是不能用購買的車數量來做為比值,因為很多購買的車不一定經常使用FSD或者是智能駕駛係統,合理的對比是總的使用智能駕駛的公裏數,對應事故傷亡總數,最好還有傷亡的係數,這方麵TESLA是唯一有完整公布的數據的,其它的車廠連完整數據都沒有公布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