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勝

我是一個中國海員,在船舶和海上生活和工作了近30年。如今到了晚年,來到了異國他鄉新加坡。
正文

馮大娘和馮大爺

(2008-04-07 20:52:37) 下一個

1962年我剛剛回到沈陽父母的身邊時, 我對生活環境的改變極不適應。我從小就是一個隻知道有姥姥,而不知道有父母的孩子。因此我和父母親的關係, 和弟弟妹妹的關係都很緊張。 經常和父母以及弟弟妹妹們吵架。 那個時候我覺得父親和母親是太不公平了,而我心中有太多太多的委屈。

 

那時我家住在三經街工人俱樂部的後麵。一個院裏有個馮大娘和馮大爺,和我媽我爸是好朋友, 對我特別好。我和父母吵架之後就經常跑到他們家去哭,兩個老人家給了無數的安慰。我也經常在他們家吃飯,雖然他們的生活也是很清貧,可是還是比我們家好。因為他們在沈陽沒有子女。我記得在沈陽第一次上飯店吃飯就是馮大娘帶我去的。

 

馮大娘幹家務活是裏裏外外一把手,非常的幹淨和講衛生,穿戴達扮也是幹淨利落。她也教我幹家務活,她手把手地我洗衣服等家務活。杆麵條和包餃子都是她老人家教給我的。據說她給人家當過保姆。馮大娘可能是天津人,可是沒有人知道她的身世。馮大娘可能學過唱戲,她的一隻胳膊有點活動不便,據說是從小學藝練功時落下的。馮大娘也是從丹東來到沈陽的,她和我媽是在丹東時認識的。馮大爺是山東乳山縣馮家人。

 

馮大爺在山東老家有一個前妻和一個兒子。他的兒子來到了沈陽,希望兩位老人退休後能回到山東老家養老,他保證會對兩位老人家好。也保證會對待馮大娘象他的親媽一樣。因此馮大爺就心意堅定的準備在退休後回到老家去,可是馮大娘並不準備和馮大爺一道回去,她想一個人在沈陽養老。但是後來馮大娘得了腦血栓。身體活動不太方便,因此不得不改變初衷跟馮大爺一同回去。

 

1973年我在大連讀書時,馮大爺退休回山東老家乳山縣馮家公社。他們是經大連渡海回山東,木材廠派了兩個人去送他們回山東。我到大連港客運站去和兩位老人家告別,我心中真是萬分的難過,那時我就想我將來有能力了,我一定把馮大娘接回來。可是不久就聽說她老人家過世了。聽到這個消息,我心中萬分的難過。使我沒有機會報答她老人家的恩情了。

 

送走馮大爺和馮大娘之後,我心中萬分地感慨和難過,那時我想要是我有能力了,我一定把馮大爺和馮大娘,我姥姥這樣的老年人養起來,讓他()們衣食無憂的快樂的安度晚年。沒有想到的是我自己竟然不知不覺的到了老年,想想這些曾經給我無數安慰和疼愛的人,我心中有著無限的惆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