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堅固的“磨盤”——黃永玉 (多圖)

(2007-09-27 23:12:48) 下一個


注意到黃永玉(黃永玉 1924 年 7 月 9 日出生於湖南常德,長在鳳凰。)要追溯到上世紀六十年代。對那時的兒童,主要讀物是《小朋友》、《兒童文藝》。一天,好像是在《小朋友》上麵,看到兩隻水墨豬頭,小作者一個叫黃黑蠻,一個叫黃黑妮。感覺他們年齡和我們相近。二隻胖胖的豬頭水墨淋漓、可愛又很瀟灑,留給我的印象很深。不久,就知道兩位小畫家的爸爸是一位大畫家、版畫家,叫黃永玉。這兒那兒,常常看到黃永玉的木刻作品發表。許多年過去了,他的畫,他的文章,還有關於他的故事,在我心裏積攢得還真不少。



(一)

湘西苗族、土家族人骨子裏有一種強悍的不服輸的東西,做什麽事都發狠,有一種霸蠻的氣勢。沈從文是這樣,黃永玉也是這樣。

假設黃永玉一幅木刻也沒刻,一幅水墨也沒畫,一幅油畫也沒作,一座雕塑也沒塑,就是說,如果他壓根兒就不是一個畫家,他就隻寫了一些散文,詩,就出了幾本散文集,幾本詩集。但是,憑其中三五篇,在擠滿了千千萬萬的古今散文家、作家的中國號“夜航船”中,他就有資格四仰八叉地把兩條腿伸直,躺在船艙裏,頭枕雙手,輕輕哼著歌謠,半數星星半打盹。

請去讀讀他的“大家張伯駒先生印象”,“這些憂鬱的的碎屑”,“陽光下的風景”,“不用眼淚哭”······這些文章。尤其是這篇“不用眼淚哭”,他通過畫家陸誌庠一生的不平凡的經曆,寫出了那一代熱愛祖國、忠於事業的中國文化人的近一個世紀的心路曆程。其描寫時代的眼界的廣闊,刻畫眾多人物的細膩精彩,時空轉換的跳躍開闔,特別是他發自心底的充滿創痛的感歎,以及流暢而有深度的的插敘,讀來讓人淌淚。

“他(指畫家陸誌庠)一生的藝術生涯,沒有對不起任何人:舊社會、新社會,國民黨、共產黨,親戚、朋友,也都沒有什麽要對不起他,兩不賒欠,脫卵精光;道道地地的”‘赤條條一身無牽掛’,離開這個毫無所謂的混蛋世界。

“比起凡高,偉大神聖的陸誌庠連死後的哀榮也沒沾邊——喪失掉說理的根據,作品。(他的作品被文化革命給毀掉了,現在存世不到十幅。))

“留給後世的隻有一句話:

‘我們曾經有一個陸誌庠!’

讓百年之後的人自己去問一個:

‘為什麽’吧!”

還有,來看這個結尾。

“這不禁令我想起鬱達夫的兩句詩來:

為何八卷臨安誌,不紀琴操一段情?

唉!我們這個世界!”

真是紙上呻吟,當時血淚。

我們這個世界就是這樣摧毀、這樣抹去一位天才的畫家的。曆史,請你不要忘了記下這一個傷口,讓百代後人不許這種悲劇重演!

燈下讀完這篇,我淚濕眼睫,半宿無眠。不行,又爬起來,摸筆在文章旁邊劃拉了三個字:痛,痛,痛。



 畫家陸誌庠照片(黃永玉稱他為偉大神聖的畫家)

黃永玉在《比我老的老頭》、《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太陽下的風景》、《老婆 呀,不要哭》《一路唱回故鄉》······這些文集、詩集中,站在一種充滿良知的特別的製高點上,用這種不一般的至俗而又大雅的文字風格,對一種文化、一代文化人的逝去,發出招魂般的至為悲愴的呼喚。

一生反對沙皇專製的俄國思想家赫爾岑說過,一個記憶引發千百個記憶。黃永玉的“不用眼淚哭”等篇作品引出了幾代人的記憶。刊載“不用眼淚哭”的這本《比我老的老頭》獲得了 2003 年中國十大文藝暢銷書的榮譽。這個信息,就是幾代讀者給他的回聲。

讀《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一書的時候,感覺精彩之處不時閃現。尤其是那篇“追索印象派之源”,對我來說,有如給我揭開了一片天那樣的驚喜,我讀完就呼,了不得!黃永玉想告訴一位住在巴黎,卻跑到意大利佛羅倫薩(翡 冷翠)去研究拜占庭文化的姑娘,要憑自己的興趣讀書、做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個謎”,如果我們有興趣揭開一些謎,耐得“焦躁、孤獨”,“一個碼頭一個碼頭地”“訪問、體會”,“考據和調查”,一定能搞出一部“又厚又大、夾著精美的照片和插圖的”大書來。他特別舉了印象派發展史中一個個畫家和沈從文的作品中提到的事物為例子。

那一年,讀了這篇文章以後 ( 當時讀的老版本 ) , 心裏一下子就平和了。一個個謎一般的題目跳了出來。今後,還有好多好多事情可以做,慢慢來,一邊玩,一邊做。沒有了焦慮,不需要慌張,知道了。

後來,也真就做了兩本既不“又厚又大”、離“夾有精美照片和插圖”也有相當距離的書來。問題不在書,收獲在弄(我不說寫,自己寫是其中不很麻煩的部分。)書的過程中,學了東西,見識了人和事情,那些個苦樂參半的人生經曆,是什麽都換不來的。畢竟開始一個個“碼頭”的訪問了。得謝謝黃先生的“治學方法學”的點撥。

想做點文事的朋友不妨去找這本《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來讀一讀。當臥遊,有趣,作啟發,也值。的確可以一讀。新版是“作家出版社”的, 2006 年 11 月第一版,書的插圖、編輯、裝幀都特別精美。

還有,書裏有一張藏書票的出版紀念,是黃先生的一幅畫:一個赤膊小老頭,背著背包,擰著畫箱,拿著一卷畫紙,扯起雙腳跑,滿世界地印腳板印。題跋是,“遠遊無處不銷魂。陸放翁句, 黃永玉畫。”你瞧,好吧?
 

他的這樣一批有魅力的讀來讓人痛快、發人思考的作品,好些年裏,真不多見。

黃永玉曾經在意大利的佛羅倫薩(翡冷翠)的家中寫文章,寫著寫著,寫到得意的地方,他哈哈大笑起來,女兒在樓下不禁奇怪,爸爸,你一個人在樓上幹什麽呢?

他現在正在寫自傳性的回憶錄,叫“無愁河上的浪蕩漢子”,說是寫到他四歲時,就已寫了二十萬字了。等著讀吧。


小屋三間,老婆一個 1989 年

小屋三間,坐也由我,睡也由我,

老婆一個,左看是她,右看是她。

(明代 淩以恭句)

黃永玉說過,寫文章比較方便,一支筆一張紙,就可以開幹,畫畫卻費事許多,要不少工具、行頭。他還說,寫文章雖是喜愛之事,但是掙不到錢,要靠賣畫來養文。(對不起,都是大意。)耿直得像農夫一樣的話語,倒是說出了事實真相。有趣。

(二)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中國,大多數畫家、作家都緊跟政治形勢,作品寧左勿右,圖解政治,藝術上無追求,但求政治上不犯錯誤。但是,那時的黃永玉卻創作出了“阿詩瑪”、“春潮”、“夏花”等在藝術上追求形式美、構圖美、色彩美、線條美的一係列版畫、水墨作品。看看那些充滿力度的粗細不等的線條!這些作品至今都還站得住腳,散發著打動人心的光采。

 
春潮 (版畫) 1962 年

一九七五年,文革的氣勢雖已弱下來,但上麵的政治人物風頭還是很健, 普通百姓還在觀望、等待之中,勤奮的黃永玉就畫開了“水滸”和別的畫了。一九八八年,他在香港又畫了一遍“水滸”。兩遍畫“水滸”,畫出了作者對曆史和現實、政治和社會的思考。黃永玉曾說過,人生不是戲,人生是戲台。水滸也是黃永玉的戲台。他讓水滸人物都姓了“黃”!一個個人物體態、表情、道具靈動、有趣。還有畫水滸的這些題跋,傳達了他廣博的中外的曆史的文化學養,從這些看似說說笑笑的題跋中,我們能體會到他對現實嚴肅的關注和思考。真是揭世態,見人心。來舉幾個例子。

“閻婆惜:政治和愛情,兩個最沉重的課題壓在一位小女子身上,難道她作出的答案不勇敢嗎?”

“白秀英:她和知縣來往得好,一句話便送了我們。勾欄裏學問大大的。” ( 勾欄,宋元指演劇場所,後指妓院。 )

再引一句。“李師師:交朋友,一個是皇上,一個是文化名人,那誰還惹得起呢?”

虧他想得出,這些話。

讀黃永玉的畫,有兩個方法。一是什麽也別想,就看這畫,好看不好看,舒服不舒服。答案當然是前者!形象舒服,構圖舒服,色彩舒服。就是好看。第二個辦法,就是調動你的中外的、古今的知識,還加上一點點智慧、悟性和氣質,當然,有時候還得會笑,笑得出來 !那你就可以好好地慢慢地品味、享受他的畫了。

畫什麽和怎麽畫,用時髦的話說,黃永玉都詮釋得非常“到位”,對,“到位”。尤其是怎麽畫,你看得出,他花了很多思考。同樣是荷花、芍藥、梅花、鬆樹,他的,就與別人的不同。構圖不同,筆觸不同,用色不同,(有對西畫和民間美術及兄弟藝術的吸取、借鑒。)背景的顏色和處理不同,當然,意境就不同。

 
稼軒青玉案詞意(局部) 1996 年 (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他畫 南朝樂府民歌 《 西洲曲》的少女“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 “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的荷花。他畫薑夔《 揚 州 慢》詞中 的“ 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的芍藥花。 他畫吳敬梓的“ 幾番嘯傲”,“自禮空王”的梅花,黃庭堅的“ 梅破知春近”,“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 ” 的梅花。 他畫晉朝山水詩人謝靈運的族弟謝惠連“ 子欲我知,求之歲寒” 的鬆樹 。這些,都畫得是那樣的有個性。

他選的題材,也別有情趣。試問,有幾個畫家畫過戰國時期赤膊或赤裸作畫的魏國畫家田子方?(當然,還有其弟黃永厚畫過。不過,不多。)又有幾個人畫過佛羅倫薩(翡 冷翠)聖三一橋上的遇見了夢中情人比雅特麗絲(又譯為阿特麗奇)的但丁的故事?(之前有英國畫家亨利·哈萊德在 1861 年 畫過。此外,還有誰?)
 

永玉畫永厚:除卻借書沽酒外,更無一事擾公卿

他畫上的題跋,更是畫龍點睛,增加了畫作的意境深度。表達了他對人生獨到的觀察。他的精美的美術形象和獨到的文學語言,不單給讀者美的享受,而且耐人咀嚼。北京的作家李輝先生收集了他的許多畫的題跋,在朋友中傳賞。(國內陳履生、李輝、聶玫和熊育群等幾位都對黃先生有過很好的描寫、闡述和研究。)

這全部,合起來,使黃永玉能自成一大家,完全不同於任何一位中外畫家。

他的繪畫作品中表達的那種獨特的東西,使我們看了以後,能調動起我們的想象力,使我們把以往的生活經驗、印象拉到眼前,產生會心的激動。看他的描繪家鄉的畫作“鳳凰三月”、“湘西寫生”、“鳳凰清沙灣”“堤溪雪霽”,能不觸動你對自己故鄉的眷念?再看他的歐洲的畫作,難道不會把我們自己在歐洲看到的山水、建築(尤其是教堂)、博物館、街頭雕塑和會見過的朋友,全都喚醒?

 
鳳凰清沙灣 (丙烯畫) 1996 年

不能不說說他畫的“米蘭大教堂”和“巴黎聖母院”這樣一批建築大畫,描繪好這樣一類結構和線條都十分繁複的建築,得要怎樣的一種功力。
 

米蘭大教堂 (油畫) 1990 年

看黃永玉的畫,你能很真切地體會到他的痛快、他的幽默、他在工作中的享受。

他就這樣雖然喊著累但是卻不畏疲倦地工作著。他的畫,他的文章,他的生活,真的是很有意思。

更有意思的事情是有一天,他看見有畫店賣假畫,署他的名,店裏有顧客認出他來,指責老板,說你怎敢向黃先生兜售署他名的假畫,黃永玉且言且退:有飯大家吃,有飯大家吃。
 

報春圖 1998 年

春叫貓兒貓叫春,

聽它越叫越精神,

老僧也有貓兒意,

不敢人前叫一聲。

(宋某老僧詩)世上事多如此,

未必不想,隻是不敢想耳。

老僧隻是不敢想,然敢做詩,

膽子亦不小也。湘西黃永玉

黃永玉愛用“克服”這個詞。“克服難度”,“克服色彩上的問題”,他“永遠在克服”。有點像他的表叔沈從文愛用“耐煩”這個詞一樣。 而很多人永遠在重複。

我們現在又有幾個畫家像意大利、法國、荷蘭、德國、英國等歐洲前輩畫家那樣想到創新,想到不同於前人呢?(中國曆史上有,比如徐渭、八大山人、石濤、 吳昌碩、齊白石 等,不過少。)黃永玉的不斷“克服”,就是在探索,在往前走。

曾經有過那麽一兩個也不小的“腕兒”級人物和黃永玉較勁。“戰場”擺在當時香港的雜誌上,一時間,刀光劍影,你來我往,飛沙走石,天昏地暗。我當時就想寫一篇小文字出來勸“架”。我想說,不必講做人,單講文化修養,我打一個比方,都舀一瓢水出來,你說,從一個水池裏舀出來的一瓢水,怎麽能和從一個洞庭湖裏舀出來的一瓢水相比較?後者是“汪汪若千傾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濁,不可量也。”(後漢書,黃憲傳 。 陂 在這兒音杯, bei )

黃永玉的文字和畫,體現了他廣博的知識,他空靈的機智,他深邃的思考,他那麽多年的帶著笑同時和著淚的人生體驗。

較嘛勁?

他的畫好看,是因為在黃永玉心裏,“有一個看了你一輩子畫的觀眾坐在旁邊,他幾十年來理透了你的線索,允許你、欣賞你自得其樂,隻是容不得你黃腔倒板。”(見他七十八歲時寫的“小論高興”)他心裏有觀畫人,有觀眾。難怪不得。

一位在紐約的香港來的畫家說:在國內,黃永玉先生活得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畫家,不少人,畫匠而已。此話出自這位見了太多中外畫家的“圈內人”之口,有深意焉。
 

香港花園道 (丙烯畫) 1996 年

(三)

小時候,看大人推磨,心裏就琢磨,上麵的磨扇鬧鬧嚷嚷地轉得那麽帶勁,下麵的磨盤就是不跟著動,牢牢地堅固地立在那兒。為什麽?搞不懂。直到有一天,大人搬開上葉的磨扇來清洗,我才發現,磨盤正中有一根軸,哦,主心軸!明白了。我很高興。

黃永玉在他的八十多年的中國大陸的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時期、共產黨時期,解放前夕、剛解放時以及開放後的香港時期,一次台灣時期,還有好幾次國外時期的折騰,漂泊,遷徙,旅行之中,能夠堅持自己的追求,做出了讓人驚歎的成就,不就是有一根“主心軸”嗎?

這根“主心軸”的力氣來自什麽呢?來自故鄉鳳凰的山水嗎? 來自童年時媽媽、喂奶的大嬸唱的歌謠嗎?來自從少年時代在福建廈門集美學校起就孜孜不斷的閱讀嗎?來自他周圍從沒中斷過的從弘一法師算起的(或更早?)優秀的好朋友們的學識人格風骨嗎?

請去讀讀他的“蜜淚”一文,他把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滿口“老子”的粗野少年和弘一法師的友誼寫得多麽地打動人心。

許多年裏,我們多少善良的長輩、同輩緊緊地跟著上麵的磨扇轉,不是上演了一出出讓人啼笑皆非的活劇,讓今人後人為他們的言行歎息、為他們的作品臉紅嗎?

黃永玉有他的“主心軸”,他不怕你上麵的磨扇不停地轉。

堅固的“磨盤”,黃永玉!

黃永玉的學生、畫家劉秉江曾說,是黃永玉的勇敢實驗和獨創的技巧“啟示和鼓舞”了他們,劉秉江和那一批搞重彩畫的畫家受到了黃永玉的“直接的,決定性的影響”。對,是一批,很顯眼的很有成就的一批畫家。長長的名單。

“在這裏,創造一個世界比描繪一個世界似乎更加重要”。

黃永玉他沒有朋黨背景,也沒有酒食征逐。特立獨行,獨來獨往。當有的學生提出要搞黃氏畫派時,他“罵”學生。你還在幫他“要錢不要錢,圈子要扯園”地吆喝的時候,他早已脫身出來,又往前趕路,創造新的東西去了。

黃永玉對中國美術產生的影響還遠遠沒完。他曾經近似於開玩笑地說,誰說我的畫是國畫,我就上法院去告他(大意)。

不是老爺子脾氣大,他的意思不難懂。隻是我們可不要小看這句話。同樣都是用毛筆、顏料,同樣作畫在宣紙上,高麗紙上,或其他什麽材料上,他的,就偏不叫中國畫。他這是對那種千人一麵、重複前人、重複自己的缺乏創造精神的東西的反叛,有一種在中國畫的殿堂裏唱一出“大鬧天宮”的味道。

未來幾十年中國美術發展的路徑會透露出一些這種消息。

謂予不信,拭目以待。
 

二零零七年九月



附記:澳洲中文報紙開了一個介紹中國文化藝術的專欄。好事情,應當支持。墨爾本“醜女的天空”替他們征稿,她不畫畫,卻對畫作和畫家頗有研究。她看來也是個“黃”書“黃”畫迷,為專欄征稿,剛請了“文學城”的“文化走廊”裏的江上兄寫了黃永玉,又邀我寫黃永玉。

其實,黃先生和澳洲有緣份,他 1981 年遍遊澳洲,還在墨爾本東方博物館開過個人畫展。你看他訪澳期間畫的“墨爾本一街”,“第一眼的澳大利亞”“白石河岸”等作品,線條疏朗,色彩活潑,多麽有澳洲廣袤大地的氣勢。

我讀“黃”多年,也有一些體會,索性拉開來寫吧。因為報紙專欄篇幅有限,節選了此文中談畫的一部分,提供給澳洲中文報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2)
評論
thatthat 回複 悄悄話 神在阿堵;

Wish you had a long long life.
我的星 回複 悄悄話 受益匪淺!
先生的文字,不緩不急,流淌出來的是文字的魅力,也是思想的魅力,更是精神的魅力!先生的眼界,胸襟,都已經在文字的一張一馳中體現了出來。敬重!
fourshadow 回複 悄悄話 大開眼界,早就喜歡黃永玉。經過阿堵精辟的剖析,對黃大師有了更深的認識。阿堵老師的文彩和深邃的思想令人佩服。
陳中淺 回複 悄悄話 阿堵你凡人中的非凡人,特愛讀你的文章。謝謝你。
大大雪球 回複 悄悄話 好文章,圖文皆佳,大雪慢慢學習!o(∩_∩)o...謝謝老兄的祝福!
罷了 回複 悄悄話 阿堵兄好文!先來報個到,再慢慢細讀你的好文。
風中秋葉 回複 悄悄話 我也是黃老的粉絲!
悉采心 回複 悄悄話 來看大學士了。期待下一篇精品。
歡樂歌聲 回複 悄悄話 讀了你的文章,真是獲益非淺 , 我會常來的。謝謝你來聽 歌 ! 聽了我的歌 聲, 希望給你帶來歡樂 ,能看到你歡樂的照片 。
神在阿堵中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你們!

無名,一葦,悉采心,xerl.

你們的厚愛是我寫下去的動力之一!
xerl 回複 悄悄話 看你的文章,真是獲益。寫的太好了。
悉采心 回複 悄悄話 阿堵,謝謝你的眼淚——這是我最怕的東西,下次不要讓我知道,以免我總去煩你問道:“還好吧?”
——然而,那淚水將無法不成為我再度動筆時的牽掛。我會常常望著我的文字園地,尋找著還有沒有混著露水的清香文字花。
謝謝你了。
一葦渡江的行者 回複 悄悄話 zt 每次看到你的文章,都像是上了好幾堂課。生的太晚了,都沒趕上,咳。

從頭再讀一遍。。。
網上無名 回複 悄悄話 神兄過謙了。能在浮華之中常常想到這一層,已屬不易。
神在阿堵中 回複 悄悄話 謝謝悉采心、阿涓的評閱。過獎了。

小雞吃米,一粒一粒,一塊一塊,小心地慢慢啄。

我慢慢讀,慢慢想,慢慢寫。
阿涓 回複 悄悄話 阿堵,每次看到你的文章,都像是上了一堂課。真是一篇好文!
悉采心 回複 悄悄話 阿堵,很慚愧,也很感謝——從前對黃老先生隻知皮毛,通過你的文章,才有一個整體的了解了。

也欣賞你的“深思入木,情刻三分”的解析。
神在阿堵中 回複 悄悄話 謝謝楊兄!你見多識廣,上次你提到的那幾位老畫家,現在都很少有人提了,比如賴少其。新四軍赫赫有名的書畫家!將軍本色是文人 。
老楊 回複 悄悄話 你說他的比我老的老頭獲獎啦.完全在我預料之中.我是在它剛出現在網上時幾乎一口氣讀完的,因為根本就放不下,然後,用QQ推薦給國內眾好友!
老楊 回複 悄悄話 好文章!可能我比你小一點.
60年代每期都看小朋友,但沒有你那有福的慧眼,二黑的畫北馬虎過去啦,哎,那叫一個遺憾!
70年代,好像是從報紙批黑畫,對黃永玉了解多了起來,以前隻知道他似乎總是畫那些顏色很重大青,大綠的荷.
後來不久就有了和你一樣的感覺,他的散文真的獨具慧眼,而且,詞匯鮮活.難道和那個同樣奇特的表叔有關,我想有關的主要是你說的湘西人的精神.
再往後,在電視上看到了他牽狗在故鄉石板路上遛彎還有他不知在啥地方的大宅子,裏邊好像還有半畝荷塘......
神在阿堵中 回複 悄悄話 謝謝無名。

常歎道,人生短促而學藝艱長。一生除了油鹽柴米的掙紮,功名利祿的愁苦,還有多少時間來治學為文?

寫寫這些前輩,是雖不能至,心想往之而已。“總角聞道,白首無成。”至可悲也!
網上無名 回複 悄悄話 寫得真好,受教了!您的文章向來無名都喜歡,佩服您筆下的人物,還有您本人治學為文的態度。謝謝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