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蘆隨筆

人隻不過是一根蘆葦,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能夠思想。
個人資料
思蘆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念白字到底是不是個事兒?

(2018-05-09 05:48:00) 下一個

校長是一校之長。校長的才學膽識肯定會主導治校風格。

北大校長林建華在北大120年校慶祝賀大會上致辭念了兩處錯字:鴻鵠讀作鴻浩,將莘莘學子誤為菁菁學子(菁菁的意思是草木茂盛狀,隻用來形容草木,不能用來形容學生眾多)。有些網友為其辯護說,常人生活中說白字不可避免,何況他還道歉了;而且事出有因:由於文革,小時候沒有受到係統的、正規的教育。

我和林校長是同時代人。從小學3年級就趕上文革,這一段的係統教育確實缺乏。同學中也有互相糾正白字的情形。記得大學時我們宿舍晨起跑步,一個同學看見東方的朝陽,詩性大發,念道一輪紅日,再再升起。逗得大家大笑不止。

念白字到底是不是個事兒?應該是因字,因人,因地而異。

因字而異:中國字有常用和生僻之分。沒有人敢說認識所有的中國字。當年清華顧校長在贈送宋楚瑜黃遵憲詩時,不識“亻瓜(音“誇”)離”。這個“亻瓜”是生僻字,大多數人都不認識。不會念可以理解。林校長念白的是鴻鵠。雖不是在日常口語中常用,但是對於大多數初中文化以上程度的人,應該都能認識。而且鴻鵠之誌的成語和陳勝吳廣的典故都屬於文化常識。一個人的知識大部分來源於中小學之後的長期生活中的學習和積累。林校長不識鴻鵠,確實說明他在彌補自身文化缺陷上不如他的同時代的一般人。

因人而異:如果林校長是一個普通人,這個白字可以不計。但號稱中國最高學府的掌舵人,白字水平低於一般民眾,實在有點兒說不過去。你既然占了此位,才學膽識就應該達到相應的水平。雖不敢望蔡元培、胡適之之項背,但最起碼的不辱斯文是應該做到的。念白字說明林校長才學上有欠缺,難符其位。

因地而異:私下、小範圍說個把白字不要緊。但在重大慶典,公眾場合上確實不應該出現念白字這樣的低水平錯誤。比如G20杭州峰會和北大120年校慶。事先把稿子看一看,順一順,演練一下是應該的。前例中的清華顧校長如果事先溫溫功課,就可以避免在公眾場合出洋相。林建華念到鴻鵠時,有個明顯的停頓,說明他有猶疑之處。有疑問而不事先弄懂,說明缺乏質疑和刨根問底的科學精神。這就是膽識問題了。

林校長在道歉信中提出了他致辭的中心思想是“焦慮與質疑並不能創造價值,反而會阻礙我們邁向未來的腳步。”進一步肯定了他對質疑精神的否定。說明他在重大慶典上念白字,不是偶然事件。質疑、對權威不盲從的態度是1949年以前的北大精神。代表著治校者的膽識。因為對質疑精神的否定,乃有對吳昕的封殺。也導致了北大自49年以來,少有創新,對當權者唯唯諾諾。林校長在膽識上確有虧欠。

念白生僻詞不是個事兒;普通人念白字也不是個事兒;私下場合念白字也不是個事兒。但是中國頭牌大學校長在重大場合念白一個普通詞,在道歉時更反對質疑精神才真是個事兒,而且這事兒還不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8)
評論
LingYuan 回複 悄悄話 又來造訪老兄:

這是考工記裏的一段話,看看幾個非常用字認識幾個:
橘窬淮而北為枳,瞿鵒不逾濟,貉逾汶則死,此地氣然也
打工的 回複 悄悄話 道歉信更可惡!
思蘆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ingYuan' 的評論 : 謝謝你的閱讀和誇獎,也歡迎討論。我認為鴻鵠一詞不是生僻詞。和你舉的那些生僻詞還是有區別的。認識3500通用漢字應該是中學畢業水平。林校長曾經當過中學老師,接受的正規教育從大學本科直到博士。拿3500字水平來要求就太低了吧。作為一個公眾人物,你的表現就代表你的水平。我不可能給林校長一個語文考試,隻能從他的講話評價他的水平。一篇重大慶典的講話有兩個錯誤,批評他“在彌補自身文化缺陷上不如他的同時代的一般人。”應該不太苛刻吧。

陳勝起義的完整故事應該包括他的出身和誌向。所以我認為這是一個文化常識。盡管可能沒有從課本上學到史記,但如果平時多讀書,應該很容易地認識到這個詞。

最後,這隻是文章的一小段,不是文章的要點。

僅僅念白鴻鵠並不要緊,可以付之一笑。全文的意思是:念白生僻詞不是個事兒;普通人念白字也不是個事兒;私下場合念白字也不是個事兒。但是中國頭牌大學校長在重大場合念白一個普通詞,在道歉時更反對質疑精神才真是個事兒,而且這事兒還不小。
LingYua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思蘆' 的評論 : 不但讀了,而且細讀了. 老兄的大作看到之後都是認真讀的.其中不乏有很多獨立思考和精闢的論點.但這件事上不敢苟同.
LingYuan 回複 悄悄話 "鴻鵠雖不是在日常口語中常用,但是對於大多數初中文化以上程度的人,應該都能認識。而且鴻鵠之誌的成語和陳勝吳廣的典故都屬於文化常識。一個人的知識大部分來源於中小學之後的長期生活中的學習和積累"

非也

1. "但是對於大多數初中文化以上程度的人,應該都能認識" 陳勝吳廣起義是文革某年之後才有的課文,是特定時代的產物.林有可能在上學時候沒有接觸到這個課文.此話應該加個定語:"但是對於大多數學習過陳勝吳廣起義這篇古文課本的初中文化以上程度的人,應該都能認識"

2."而且鴻鵠之誌的成語和陳勝吳廣的典故都屬於文化常識", "鴻鵠之誌"是否文化常識有待商榷.陳勝吳廣是一般人都知道的典故,但是其中"燕雀焉知鴻鵠之誌哉"這句話未必是常識.

3 "一個人的知識大部分來源於中小學之後的長期生活中的學習和積累", 這種積纍是有一定隨機性與選擇性的,一個人的積纍和另一個人的積纍並不儘相同. 也無需要求必須在某個詞句或某方麵必須積纍.

庖丁是解牛高手,但是我們不必要求他會做牛肉炒土豆...
思蘆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閑人123' 的評論 : 不要偷換概念。當年美國副總統奎爾拚錯potato,照樣被中西媒體嘲笑一番。何況副總統隻是個花瓶。現在中國官方媒體對林校長念白字噤若寒蟬,一聲不吭。習近平寬衣更是被瘋狂刪帖。中國頭牌大學代表中國的文化才學水平,不僅念白字,還借道歉聲討公眾的質疑精神。才是被批評的主要原因。
思蘆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ingYuan' 的評論 : 如果你沒細讀文章,我再重複一下:鴻鵠雖不是在日常口語中常用,但是對於大多數初中文化以上程度的人,應該都能認識。而且鴻鵠之誌的成語和陳勝吳廣的典故都屬於文化常識。一個人的知識大部分來源於中小學之後的長期生活中的學習和積累。林校長不識鴻鵠,確實說明他在彌補自身文化缺陷上不如他的同時代的一般人。
texasnewyork 回複 悄悄話 "美國總統,歐洲政要常有念錯字的". 這個沒有可比性,他們不是高等學府的校長。作為中國頂尖大學的校長,不會脫稿演講,還要念白字,錯了還責怪別人質疑,隻能讓人鄙視。
fonsony 回複 悄悄話 問題是推到文革的點才是極錯,
閑人123 回複 悄悄話 小題大做,吹毛求疵,對人嚴厲對己寬容。很奇怪有些人的尖酸刻薄。

美國總統,歐洲政要常有念錯字的,也沒見其本國人不依不饒。到了中國北大,就有人跳出來死揪住不放。都什麽人哪,真是。

少管閑事,洗洗睡吧。實在閑得發謊,明早起來把自己門前草坪打理幹淨點。
LingYuan 回複 悄悄話 更正:大約能涵蓋書刊雜誌報紙的99.5%.(不是95。5%)
LingYuan 回複 悄悄話 不敢苟同。

通用漢字大約7000個字。其中3500個字是常用字,大約能涵蓋書刊雜誌報紙的95.5%.其餘0.5 %由剩餘的3500非常用字涵蓋。也就是說是否認識這3500非常用字對讀書無關緊要。日常口頭交流更是如此。

"鵠"字屬於非常用字之一。這個字很多人認識是因為文革時中學課文中有陳勝起義一篇古文。徐校長中學時候可能沒有。

這個事之所以成為一個事是觀者的觀點問題。在一個民族的文化中, 什麽更重要呢? 是一視同仁,實事求是,合理寬容更重要,還是以偏蓋全,隻看麵子,隻顧臉麵更重要呢。難道一個人是否勝任校長就看是否認識一個"鵠"字。

這個字在沒認識之前 猜測讀音為"浩" 其實是一個合理猜測(聯係浩,皓,晧,哠等字 均讀"浩"音)。

其實我們大多數人也是以50步笑100步。不信看你能認識多少如下10個非常用字(隨機選的):

捭,孛,吺,觥,摃,撽,湫,鴾,鶩,筲

你認識的百分比是多少,大約你在類似場合下念對的概率就是多少。看看你是以多少步笑100步的:)。
洞庭人家 回複 悄悄話 這是我看到對本事件最公允的評判。
之外此人投機,蒙混過關已習慣成自然,在他一愣的時刻還是決定再蒙混一次,這種場所都敢那沒人的時候會怎樣?
十五的月亮 回複 悄悄話 我曾經工作的一所上海高校,上世紀80年代的一天,黨委G書記大會上作報告:“。。。毛澤東是神不是人(台下一片哄笑)。。。這個說法是不對的。。。”也就糊弄過去了,沒事,因為那不是北大。
在不對的地方(北大),遇上不對的人(業務尖子從政),念了不對的字,引來了麻煩事,因為那是北大。。。
noexit 回複 悄悄話 是的,北大校長念錯“鴻鵠”就是個事兒。
注冊很麻煩 回複 悄悄話 念白字到底是不是個事兒?應該是因字,因人,因地而異。
===================================說的好,正是我想說的!
georgegan 回複 悄悄話 說得好。
高斯曼 回複 悄悄話 同意。我也是同齡人,也是小學三年級的水平,所以一本新華字典跟隨了一輩子,也做過領導講過話,也有急的時候來不及事先看稿,遇到不敢確認的字(那時都是手寫,有時字很草)寧可說白話土語也要繞過去,避免說白字。
謝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