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蘆隨筆

人隻不過是一根蘆葦,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能夠思想。
個人資料
思蘆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悲痛未定之際的反思

(2008-05-21 12:43:36) 下一個
             
悲痛未定之際的反思

–謹以此文悼念汶川大地震死難者

央視報道,溫家寶總理在汶川視察時對災民說:“黨和國家沒有忘記你們”。這句話意味深長,汶川的難民應該對此深有體會。地震發生後的72小時被稱為地震救災的黃金時間。在這段時間裏要極盡全力,搶救生命是世界地震救援的共識。如果三天三夜被壓在黑暗裏,得不到任何救助,被難者很容易想到他們被忘記了。

中國政府這次地震救援應該說很快,救援的力度最終也很大。溫家寶地震後立刻赴災區指揮抗震救災。救援隊和士兵們的英勇奮戰絕對是可歌可泣的。但是從現在的情況看,中國政府在一開始時對災害的慘烈程度估計不足,對救援的困難估計不夠,對救援的動員力度不夠大,救援的展開在最初兩天也不夠快。1976年唐山大地震時,考慮到政治影響,中共瞞報了地震的嚴重損失。那次國內報的震級是7.8級。而國外測量的結果是8.0級。現在那些極左思想沒有了。但今年是奧運年,又接連碰到冬運南方大雪,拉薩事件,山東車禍,地震更是雪上加霜。考慮到地震這樣的壞消息對奧運的政治影響以及對和諧社會的心理影響,中國政府一開始對此次地震進行了淡化處理。

剛開始地震報的是7.6級,很快修正為7.8級。國外的測量是7.9級。雖然隻是0.1的不同,但這是對數關係,每高一個0.1相當於增加強度40%。中國開始報7.8主要是不想超過唐山地震。唐山地震已經成為對地震災禍的心理承受上限。雖然人們普遍反映這次地震的震感和波及範圍遠遠超過了唐山地震,13號在電視上,作為佳賓的一個地震權威還在說唐山地震的震感比這次要厲害。隻是到了後來,汶川地震的慘烈被報道出來,中國政府才承認這次地震超過了唐山地震。地震局在18號將汶川地震震級再次修正到8.0級。

對地震的死亡數字報道,中國政府在12號給出的結果是3000到5000人,上下2000人的幅度表明這個數字不是統計的結果,而是估計。說明中國政府在開始時對地震的損失估計遠遠偏低。中央電視台雖然對地震及時作了報道,但在一開始時也沒有中斷正常節目,對地震進行24小時的追蹤。所以當我第二天早上打電話給國內的家人時,他們基於電視和報紙報道,認為這就是一次稍大的地震,並不特別嚴重。
國家減災委12號隻緊急啟動了二級救災應急響應。12號晚上災區隻有6100軍人,其中5000武警,1100人國防軍。13號報道投入抗震救災的兵力16760人,其中軍人11760人,武警5000人。這個數字顯然對這次大地震是遠遠不夠的,以後才陸續動員,增加兵力到5月17日的十多萬人。對比唐山大地震時,地震發生後半小時,李玉林等駕駛一輛救護車飛奔三個多小時向中央報告災情。當時工農兵出身的幾位中央領導一籌莫展,李玉林等建議派軍隊;派礦山救護隊;派醫療隊。陳錫聯立刻調動軍隊,當天就動員了十萬兵力全速救援唐山,第一支軍隊中午就到達了唐山。這次地震一開始財政部的救災撥款也隻有2億元,顯得對災情估計遠遠不足。以上事實說明在第一、二天,由於一些原因,救援並非全力。

從救援上,開始也隻選擇了從都江堰陸路一路推進。都江堰那一路我走過,雖然是最短的路線,但此路一麵靠岷江,一麵靠山。平時路上就常見滾石。這時就更是塌方處處。選擇這路挺進震中,顯然對這次強震造成的交通困難估計不足。果然此線從都江堰一開始就受阻嚴重,推進緩慢。軍隊動員時一開始沒見到工程兵建製。大機械更是缺乏。公路的打通主要依靠四川交通係統的養護人員(5月18日的投入是5000多人,機械設備400多台),其他依靠軍隊人力。所以交通的恢複進展緩慢。後來采用南,西,東,北四線齊進。還是西線最先於15日21時30分左右搶通。如果一開始就全麵動員,四路齊進。調集大機械和工程兵開路,應該能早點兒打開交通,救出更多的生命。

再說空軍。最初兩天下雨,能見度差,傘兵無功而返,放棄了行動。直到14日才有15名空降兵先遣隊員在不良氣候條件下,成功實施了傘降。15號,天晴,大約一萬名傘兵空降災區。可惜已經錯過了黃金72小時時限。最迅速的反應部隊反在步兵之後到達。根據中央電視台發的天氣預報:13號是中雨,14號是陰有陣雨。風力都是1-2級。很多網友質疑航空兵不是全天候作戰嗎?怎麽下中雨就不能出動了?在網上查到對空降兵15軍的介紹:“空軍十五空降軍為滿員空降兵編製,是直屬軍委的戰略預備隊, 其44師3個加強團專責攻台。1993年底總參作訓部在安徽三界山地戰基地,模擬台中山區,供三軍特種部隊熟悉和發展“垂直包圍”、“立體突擊”等新合成作戰方式。15軍根本職能是保證最短時間內到達任何區域戰鬥。近年來,空降兵部隊進行了水上、森林、高原、海島、丘陵及寒區、亞熱帶等特殊環境和氣候條件下的跳傘訓練。目前,空降兵部隊從部隊長到士兵,不分性別年齡、不分職位高低,普遍掌握了5種機型、9種地形等8個課目的跳傘技能。在晝夜間、特種地形、武裝跳傘及野戰生存能力等方麵,分隊試訓成果逐步轉化為整營、整團的戰鬥力。1991年7月,中國空降兵組建了中國第一支女子空降隊。如今,她們已成了高翔雲天的大鵬,能自如地應付惡劣天氣,順利地排除空中各種險情,準確降落在我國任何一個地區執行任務。中國新一代天兵已具備了隨時能飛、到處可降、降之能打、打之能勝的全方位、全天候空降作戰能力“這裏分明寫得全天候,到處可降。難道有假?而且打起仗來,敵人可不是天氣不好就收兵了。夜間,雨天,山地作戰是起碼的作戰要求,為了解放台灣,中國不可能不準備全天候和山地作戰的隊伍。即使大部隊不是全天候的,至少可以空投通訊分隊到震中,建立通信聯絡。我相信一開始空降兵無功而返,不是因為膽怯。看來在開始時動員的空降兵部隊不是全天候的,沒有這個能力,後來擴大動員,才調來全天候空降兵和直升機。

交通受阻不是造成救援推進遲緩的唯一原因。這次地震犧牲最多的不是在交通受阻的汶川,而是基本交通沒問題的德陽(19日統計:10341人)和很快恢複交通的北川(19日統計:8600人)。5月14日記者在德陽的報道說嚴重缺乏專業救護人員。遼寧救援隊是第一支進入北川縣城的專業救援隊,他們是5月13日晚上8點多進入的。第一批廣東特警部隊200人也是13號晚上7點多進入北川的。直到5月14號,大批軍隊才到達德陽和北川。但這兩地的救援都缺乏大機械。直到16日上午,二炮工程部隊的第一台大型機械才開進北川縣城展開救援作業。看來軍隊在開始動員的數量不夠造成了救援力量不能在大範圍展開。這次地震災區比唐山地震分布範圍大,應該及早動員更多的部隊參加救援。

還有一個失誤是德陽受到的忽視,這次地震震中起始於汶川,由西南向東北移動,止於北川。由弱漸強。所以震中不是一個點,而是一條線。德陽和北川的地震強度比汶川還大。但救災指揮部相信最嚴重的災區是報道的震中-汶川,集中救援力量主攻情況不明交通受阻的汶川。損失最重的德陽和北川卻受到忽視。

如果從一開始就做到人的生命高於一切,時間就是生命,不惜一切盡全力搶救。我們就應該盡早動員一切可以調用的力量。中國政府不應該拖了兩三天之後才答應少數幾個國家派專業救援隊。即使當時由於交通受阻,到不了震中,周邊地區的救援力量也不是很充分的。華爾街日報報道說一個姓鄧的母親到處懇求路過的救援隊去救救她壓在倒塌的房子下麵仍然活著的兒子,但是沒有人停下來,沒有任何機械幫忙,直到第三天下午,他們才攔住了一個路過的吊車,吊車隻停了幾分鍾,吊起了幾塊水泥板就離開了。她的兒子最終死在廢墟下。鄧母說:“這裏許多人死了,政府不關心,但是我關心,他是我的兒子!”

我們看到中央在這次救災中,是被人民推著走的。鑒於這樣大的災難和如此大的犧牲,網上有很多人要求停止奧運火炬傳遞和為死難者下半旗致哀。但政府一直沒有回音。直到秘魯政府宣布5月19號為全國哀悼日,要下半旗為中國死難平民致哀,中國政府才匆匆宣布從5月19號起下半旗對地震死難者哀悼,由於時差,搶在了秘魯政府前麵,避免了尷尬。

在震中的難民要問;如果今年不是奧運年,如果沒有考慮政治影響,如果政府真正把人民的生命看得高於一切,如果從一開始就認識到這場地震的慘烈,如果從一開始就盡全國之力,如果從一開始就動員最大兵力,如果從一開始就四線並進,如果從一開始就調集工程兵和大機械,對公路全力搶修,如果一開始就動員全天候的空降兵和直升機,如果一開始就同意外國派專業救援隊,如果溫總理不去做喊話工,而去花時間在正確評估地震損失,正確決定救援主攻方向,早早提升動員等級,大批的救援人員應該能在72小時內開進震中地區,應該有更多的生命能夠被搶救出來。32年過去了,我們的地震救援動員和展開速度比唐山並沒有快多少。災民有權問責,政府也有責任向災民解釋是否始終盡了全力。

最後的一點反思是,既然早就知道四川那一線是地震帶,為什麽缺乏準備?為什麽建房標準低於抗強震標準?從照片上看,震中的房子也不是百分之百地倒塌。作為震中的汶川死了2560人(19日統計),比周圍縣市少很多,據說是因為汶川人知道那裏是地震帶,所以他們的房子是按抗8級地震標準建的。汶川的高樓很多在震後依然屹立,這就拯救了不少人。不知道為什麽其他地方沒有這樣做?難道非要幾萬人的生命才能換回血的教訓?這次地震學校醫院等集中人口的房子特別容易塌,這些房子的抗震標準應該有更高的要求。另外,為什麽地震帶的居民沒有受過防地震的訓練,掌握對抗地震的常識?一點兒防範能救活很多生命。2006年6月投稿,2007年7月在地質專業雜誌《
地質構造學》發表的一篇文章中,中國,歐洲和美國科學家根據地殼板塊運動預測在北川未來10年內會發生強震。地震的震中預報相當準確。這個預報顯然沒有引起當局的重視。

這次地震報道比較透明,希望對這次救援工作的檢討總結也能做到透明。健全災難救援體製,擯棄其他政治和利益影響考慮。
讓“以人為本”不僅僅是口號。真正做到人道主義救援,人的生命高於一切,而不是穩定壓倒一切。在救援動員時,要把重點放在最初的72小時上,及早動員,全麵動員,搶救生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4)
評論
思蘆 回複 悄悄話 回複pinglun101的評論:
隻有一個標準,就是如果援救的力度足夠,那些本來可以活著的死難者的標準。
pinglun101 回複 悄悄話 致低產階級和思蘆: 我認為你們二人的爭議在於你們對四川地震的處理用了不同的標準。一個是中國標準,或者說是中國共產黨的習慣。另一個是國際標準,或者說是未來的理想目標。從前者來看,胡溫確實已經做的很不錯了。從後者來看,There is a long way to go. 采用什麽標準,取決於中國老百姓的認可,特別是死難家屬的認可。如果中國人民接受前者,那麽喪事就能辦成喜事。反之,胡溫應當為此承擔責任,也許中國的政治改革也由此拉開序幕。
思蘆 回複 悄悄話 回複低產階級的評論:
你的屁股坐在哪兒,不在於你的表白,而而在於你不顧事實為中共擦屁股,不允許批評的態度。尊重是相互的,你不尊重在先,我對你是相當客氣的。

中國這次震級先修低,再修高是史無前例的。世界各地的監測數據早就得出。而中國地震局改來改去的時間和溫家寶保持一致。

第一天的數字是估計,現在每天增高的數字得之於統計。估計基於對震情的判斷,數字基於事實。兩碼事,懂嗎?
你有不是軍委主席,你有怎麽知道我說的不是對的。這實際上是屁股決定腦袋的典型例子。關於動員數字,新聞隻會多說,不會往少說。

新聞的數字包括動員的和已到災區的。
用你的新聞標題
總參全國調兵5萬 (20080514 03:10)
說明是陸續增兵,而不是一次動員到位。問題是救命如救火,能遲延嗎?
陸海空三軍出動近5萬人救災 (20080515 02:05),
到第三天才有5萬人。

是中國自己的新聞報道德陽的救援力量不足。而你的猜測,才真是你自己的胡謅臆斷。
外國救援隊,過了三天才進入,當然成績不會好。責任在誰?

總理的責任,是全局指揮。



ilovenz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思蘆的評論: 災難後的反思要集中在如何進一步表彰政府的英明領導和頌揚總理及解放軍戰士的英雄事跡上。你倒好,反而檢討起政府和國家領導人責任來。這不又傷害了愛國華僑的民族自尊和脆弱的民族感情,廣大海外愛國順民決不能答應。
低產階級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思蘆的評論:
其實俺本不想再與您糾纏,料想依您老人家之閱曆,俺費了好半天給您提了些意見,您接受不接受暫且不講,起碼對俺應有所尊重。您卻譏諷俺“屁股決定頭腦”,不就是暗指俺站在中國政府一邊嗎?俺在此聲明,俺既不是中國政府派來的探子,也不是高官的子女,俺小小老百姓一個,已經不再具有中國國籍。

俺的觀點已經說過了,不再贅述。
由於您至今還不知錯在哪裏,俺特將您的錯誤列出於下:
1、關於“中國政府一開始對此次地震進行了淡化處理”
(1)關於震級的修訂,您說“隻是到了後來,汶川地震的慘烈被報道出來,中國政府才承認這次地震超過了唐山地震”,您以為地震局那麽多人是吃白飯的?震級的修訂是綜合世界各地的監測數據得來的,而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
(2)關於地震的死亡數字,最初震中幾個縣城都無法進入,誰能馬上預估死亡總數?現在已經快到7萬了,還在上升,依您的理論,第一天就應當公布死亡7萬,這可能嗎?
2、關於救災投入兵力
俺已經說過了,您的數據來源於新聞報道,而不是軍隊的調集令,俺給您列出的新浪網新聞就是要反證這一點。至於第一天到底動員了多少兵力,您不是軍委主席,就不要在此臆斷了。
3、關於救援受阻
您不在災區現場,光憑想象,就認為要“四路齊進”雲雲,說得多輕鬆啊,您比溫總理都運籌帷幄呀!可惜啊,您老人家怎麽沒在第一時間趕到災區呢?
4、關於德陽、北川等地的人員傷亡大於交通受阻的汶川縣城
這並不表明一開始前往德陽、北川等地的救援人員就很少,隻是由於當地的受難人員集中在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區域,所以死亡人數較多。
5、關於“拖了兩三天之後才答應少數幾個國家派專業救援隊”
我想反問一下,少數幾個國家派的專業救援隊來了幾個人,又救出了幾個人?
6、關於“溫總理不去做喊話工”
溫總理親自去災區的目的是什麽?除了指揮救災,就是安撫災民。他以身作則,到現場喊話,對震區的地方領導和災民有很大的激勵作用。如果溫總理根本不去或者幾天後才去現場,不知您又會發表什麽高論了呢?

總之,俺勸您還是多了解真實災情和救援情況,最好回國去災區考察考察,再發表高論也不遲。不要僅僅靠網上搜來的信息,胡謅臆斷。
思蘆 回複 悄悄話 回複低產階級的評論:
看看我的文章“亡羊補牢,為防震減災建言”吧。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805&postID=36268
>>It is very easy to criticize someone than making good suggestions.
思蘆 回複 悄悄話 回複低產階級的評論:
可笑!你對本文的事實不能否認,卻隻能籠統地說不是基於事實。屁股決定頭腦的典型例子。
思蘆 回複 悄悄話 回複smith34的評論:
比較唐山還是有意義的。比較唐山,才知道這次地震開始時救援動員等級低。那時中國封閉,沒有那麽多考慮。這次怕衝擊奧運會,一開始沒盡全力。
smith34 回複 悄悄話 思蘆 & 低產階級
very amazed at your long essays, what are your backgrounds?

its no point to compare the chinese government response to tangshan earthquake or foreign governments, the fact is things could have been done better and lots more life could have been saved....if there is a better or more capable government.
思蘆 回複 悄悄話 回複低產階級的評論: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he quoted titles. 它們證明我的觀點:救災動員開始力度不夠。
第一天:
# 國家減災委緊急啟動二級救災應急響應 (20080512 16:28)
才二級?震驚!!!
# 成都軍區5000官兵緊赴汶川地震災區 (20080512 18:44)
# 2900名武警緊急趕赴四川汶川地震災區 (20080512 18:28)
# 國家地震救援隊175人和現場工作隊20多人赴災區 (20080512 17:43)
# 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首批約40人赴四川災區 (20080512 16:52)
第二天
# 解放軍已出動16760人奔赴災區參與救災 (20080513 09:46)
還在奔赴!
思蘆 回複 悄悄話 回複低產階級的評論:
隻引用兩個例子,說明國家領導中斷日常工作,緊急處理突發災難使國際上常見做法。怎麽在中國就變成歌功頌德的偉大功績了?這根本不說明動員的力度。
錢剛的報告文學引用了軍委的總結報告,證實了這個數字。唐山當天就有兩萬以上的軍人在震中。當天就調集10萬軍隊開赴唐山。
而這次地震,央視的報道承認這次是陸續動員增兵。
低產階級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思蘆的評論:

“第一天6000人,第二天16000人能叫動員有力嗎。救災前72小時最重要。唐山第一天就動員10萬軍隊。32年後,對於比唐山大得多的災區,動員的軍隊遠遠不足。”
您怎麽知道軍隊的調集令?僅僅看到網上的報道而已吧。網上的報道隻是部分記者所能夠了解到的很小一部分信息,數字未必準確。
唐山大地震動員的10萬軍隊是否在一天內全部都到位了?還是後來統計的總數?希望你好好調查一下再發表高論。

http://news.sina.com.cn/z/08earthquake/1.shtml

# 全國13427名消防官兵在四川災區奮戰 (20080515 20:32)
# 救災部隊已進入四川34個重災鄉鎮 (20080515 18:01)
# 北京軍區摩步旅奮戰20小時轉運12000頂帳篷 (20080515 18:01)
# 濟南軍區4300名軍人已陸續抵達地震重災區 (20080515 18:00)
# 濟南軍區再派22000官兵奔赴抗震救災一線 (20080515 17:37)
# 快訊:30多架民航飛機即將執行空投和運送傷員任務 (20080515 16:25)
# 衛生係統派出的應急醫療隊現場急救傷員23449人 (20080515 16:16)
# 目前有近5000名醫務人員在災區實施醫療救援 (20080515 16:14)
# 濟南軍區再投入22000人進入地震災區 (20080515 15:36)
# 國航已調配飛機89架次運送救災人員物資 (20080515 15:32)
# 中國軍方共投入13餘萬人 將進入災區全部58鄉鎮 (20080515 13:18)
# 2160餘名軍隊醫務人員抵災區 調血漿2萬袋 (20080515 11:17)
# 衛生部已派醫療人員1755人在災區開展救治工作 (20080515 11:11)
# 2160餘名軍隊醫務人員抵達四川災區 (20080515 10:56)
# 空軍後勤部5架運輸機緊急調運帳篷等救災物資 (20080515 10:33)
# 55架飛機送救援人員赴災區 (20080515 07:28)
# 49列軍用物資已發運一半以上 (20080515 07:28)
# 解放軍增派50支醫療隊奔赴災區 (20080515 07:28)
# 重慶武警500人冒著塌方滑坡徒步12小時進入茂縣 (20080515 05:07)
# 15名空降兵從海拔4999米高空傘降茂縣(組圖) (20080515 02:16)
# 陸海空三軍出動近5萬人救災 (20080515 02:05)
# 蘭州成都軍區出動36174名民兵預備役參加救災 (20080515 02:02)
# 1.1萬名公安消防特勤人員奮戰災區 (20080515 01:50)
# 國防部:已增派百架直升機馳援災區 (20080515 01:47)
# 總參謀部再調派70架軍用直升機馳援災區 (20080515 01:44)
# 民政部:13500頂帳篷和5萬床棉被已運抵災區 (20080514 21:47)
# 1.1萬解放軍空運至災區創世界紀錄 (20080514 21:26)
# 中國紅十字會6支緊急救援隊陸續趕赴災區 (20080514 21:25)
# 南京軍區6支醫療小分隊已趕赴災區 (20080514 20:05)
# 武警駐川某師150人突擊隊14日上午到達茂縣 (20080514 17:15)
# 武警駐川某師650後續人員預計天黑前到達茂縣 (20080514 17:11)
# 駐重慶集團軍300名突擊隊員從水路向汶川開進 (20080514 16:57)
# 衛生部已組織1672名醫務人員趕赴災區 (20080514 16:56)
# 濟南軍區紅軍師5000名官兵空投到達災區 (20080514 16:08)
# 上海公安600名消防、特警馳援四川地震災區 (20080514 16:03)
# 南海艦隊海軍陸戰隊760名官兵奔赴汶川抗災 (20080514 15:49)
# 阿壩軍分區增派200名官兵進入震中汶川縣城 (20080514 15:48)
# 四川省軍區300餘人徒步行軍6小時抵汶川救災 (20080514 15:35)
# 1.1萬多名消防專業救援人員在災區搶險施救 (20080514 14:52)
# 55架飛機運送7450名救災人員趕赴震區搶險 (20080514 14:23)
# 空軍出動10架運輸機向災區運送50支軍醫療隊 (20080514 14:20)
# 2650名海軍陸戰隊官兵正摩托化行軍開赴災區 (20080514 14:10)
# 武警消防部隊已經投入11000餘人救災 (20080514 13:43)
# 快訊:總參決定緊急增派30000名官兵馳援四川災區 (20080514 13:38)
# 15名空降兵成功傘降茂縣並與指揮部取得聯係 (20080514 13:37)
# 100名空降特種兵已從成都飛往茂縣執行勘測任務 (20080514 12:04)
# 成都軍區12500官兵已抵汶川北川茂縣什邡重災區 (20080514 11:28)
# 鐵路部門已運送部隊1.4萬人 (20080514 11:13)
# 截至14日9時全軍已輸送救災部隊近3萬人 (20080514 10:52)
# 17500名武警在投入救災 2千多人正在開進 (20080514 10:25)
# 武警部隊已有900餘名官兵在汶川縣城展開救援 (20080514 10:09)
# 空降兵特種大隊集結100名傘兵準備空降汶川 (20080514 10:08)
# 成都軍區500名官兵進入重災區茂縣開展救援 (20080514 09:59)
# 駐漢空軍部隊3000空降兵飛災區 (20080514 09:44)
# 800名武警官兵在汶川縣城展開救援 (20080514 09:33)
# 公安部從全國調派7650名警力火速趕赴災區 (20080514 09:06)
# 第二批消防增援部隊五千人今晨趕赴地震災區 (20080514 08:56)
# 武警某師二百人徒步到達汶川縣城 (20080514 05:19)
# 公安部再次從全國調派7650名警力 (20080514 04:49)
# 總參全國調兵5萬 (20080514 03:10)
# 廣空六千空降兵急抵成都 (20080514 02:01)
# 粵600特警武警昨日抵蓉 (20080514 02:01)
# 武警200人強行軍21小時進入汶川縣城 (20080514 01:24)
# 2500名海軍陸戰隊官兵集結完畢 隨時開赴災區 (20080514 01:18)
# 6500餘名空降兵飛赴四川地震災區 (20080514 01:11)
# 武警某師200名先遣隊官兵抵達汶川縣城 (20080514 00:54)
# 中國軍隊2萬多人已抵達救災現場 (20080514 00:47)
# 空軍25架運送6855名救災人員緊急奔赴災區 (20080514 00:32)
# 空軍抗震救災一線兵力已達2.3萬 (20080514 00:31)
# 解放軍全天空運兵力11420人 創單日運兵新紀錄 (20080514 00:31)
# 成都軍區多路部隊向震中汶川挺進 (20080514 00:30)
# 武警某部600餘官兵徒步行軍 有望1小時到汶川 (20080513 23:45)
# 6支公安特警支隊已全部抵達任務區執行任務 (20080513 23:35)
# 成都軍區某部已徒步進入震中汶川縣映秀鎮 (20080513 22:59)
# 1100多名消防官兵和1000名特警奔赴四川災區 (20080513 21:52)
# 四川地震死亡人數逾萬 軍方出動五萬多人救災 (20080513 21:19)
# 總參已征召12架民用客機投入救災部隊空運 (20080513 21:04)
# 第二批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醫療隊整裝待發 (20080513 20:26)
# 蘭州軍區800餘名官兵急赴陝甘抗震救災 (20080513 20:07)
# 海軍陸戰隊2500名官兵集結完畢 (20080513 19:56)
# 四川消防部隊已出動官兵8024人次抗震搶險 (20080513 19:14)
# 國防部: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全力投入抗震救災 (20080513 18:02)
# 1400餘名空降兵已抵達汶川地震災區 (20080513 17:57)
# 濟南軍區18000名官兵緊急馳援汶川地震災區 (20080513 17:40)
# 四川省軍區出動12000餘人投入搶險 (20080513 17:37)
# 濟南軍區救災先遣部隊160人抵達成都雙流機場 (20080513 17:05)
# 濟南軍區萬人千車馳援汶川地震災區 (20080513 16:27)
# 武警部隊已投入兵力2萬人 搶救受傷者3000餘人 (20080513 16:19)
# 空軍出動六千多名空降兵赴地震災區 (20080513 15:40)
# 總參謀部緊急征召救災民用客機已達9架 (20080513 15:11)
# 武警部隊已共投入2萬兵力參加抗災救災 (20080513 15:10)
# 四川省軍區預備役人員19339人開赴災區 (20080513 15:09)
# 總後軍交運輸部13日動用11架軍用飛機 (20080513 14:48)
# 34000陸空官兵趕赴災區 (20080513 14:46)
# 武警部隊投入1.4萬兵力參加抗震救災 (20080513 14:33)
# 成都軍區空軍2000餘名官兵分赴都江堰彭州災區 (20080513 14:26)
# 成都軍區醫療分隊和1300餘名官兵到達汶川縣 (20080513 13:53)
# 成都軍區:6100餘名官兵趕赴災區 (20080513 13:35)
# 深圳215名特警飛赴四川救災 (20080513 13:02)
# 成都軍區700名官兵將抵達茂縣 (20080513 12:55)
# 成都軍區醫療分隊和1300餘名官兵到達汶川 (20080513 12:55)
# 首批空降兵到達綿陽 27省區市專業救援隊集結 (20080513 12:48)
# 公安部緊急抽調300名醫務人員趕赴災區 (20080513 12:47)
# 成都軍區某集團軍3000名官兵馳援四川地震災區 (20080513 12:28)
# 15600名民兵預備役人員投入抗震救災 (20080513 12:21)
# 成都軍區已出動4萬多人 道路打通設備運抵前線 (20080513 11:22)
# 公安部調派2000多名消防官兵和特警趕赴災區 (20080513 10:54)
# 衛生部組織1000多人應急醫療隊伍隨時趕赴災區 (20080513 10:19)
# 成都軍區6100餘名官兵趕赴災區 (20080513 10:03)
# 34000多人采取空中摩托化等方式向災區開動 (20080513 10:03)
# 武警部隊出動兵力上萬人 救出受傷人員1800餘名 (20080513 09:51)
# 公安部緊急抽調300名醫務人員趕赴四川地震災區 (20080513 09:50)
# 解放軍已出動16760人奔赴災區參與救災 (20080513 09:46)
# 總參命令濟南軍區1萬名軍人由鐵路輸送改為空運 (20080513 09:43)
# 濟南軍區某機械化步兵師300人陝西渭南 (20080513 09:23)
# 地震局216人的現場應急工作隊已奔赴災區 (20080513 09:21)
# 總參命令:如飛機不能降落直接傘降汶川災區 (20080513 09:09)
# 濟南軍區某旅1000餘名官兵乘列車開赴災區 (20080513 09:02)
# 公安部調派1060名消防官兵趕赴四川地震災區 (20080513 09:02)
# 濟南軍區先遣人員160人從濟南乘專機赴災區 (20080513 08:32)
# 部隊連夜徒步開進汶川 1300餘名官兵展開營救 (20080513 08:09)
# 解放軍34000人正赴災區 空軍動用20架軍機空運 (20080513 07:56)
# 2.4萬名軍人緊急空運到重災區 (20080513 05:03)
# 溫家寶主持救災會議 要不惜一切代價打通道路 (20080513 04:42)
# 武警赴地震災區抗震救災的總兵力達13000餘名 (20080513 04:26)
# 武警2000餘名官兵三路增援災區 (20080513 04:25)
# 全軍和武警部隊全麵啟動應急機製緊急馳援災區 (20080513 03:00)
# 4架赴汶川的軍用直升機遭遇惡劣天氣返航 (20080513 01:12)
# 救災部隊距離四川汶川地震災區還有約一百公裏 (20080513 00:30)
# 國家地震緊急救援隊抵成都 搜救車搜救犬等隨行 (20080513 00:04)
# 駐川武警3000餘人緊急赴地震災區抗震救災 (20080512 23:01)
# 成都軍區6100餘名官兵趕赴災區抗震救災 (20080512 21:59)
# 溫家寶要求部隊盡快進入災區:早一秒能救一人 (20080512 21:42)
# 10餘支衛生應急隊伍已赴汶川地震災區救援 (20080512 21:28)
# 成都軍區已向災區派出6100名救援人員 (20080512 21:02)
# 總參謀部命令有關部隊迅速展開抗震救災工作 (20080512 20:57)
# 溫家寶要求各級領導幹部站在抗震救災第一線 (20080512 20:15)
# 紅十字會總會緊急向災區調撥78萬餘元救災物資 (20080512 20:01)
# 中央成立抗震救災指揮部 溫家寶任總指揮 (20080512 19:29)
# 溫家寶抵達成都正趕往地震災區 (20080512 19:22)
# 成都軍區派出三架直升機緊急趕赴汶川現場救援 (20080512 18:56)
# 成都軍區5000官兵緊赴汶川地震災區 (20080512 18:44)
# 成都空軍派遣直升機趕赴災區勘察災情 (20080512 18:31)
# 2900名武警緊急趕赴四川汶川地震災區 (20080512 18:28)
# 國家地震救援隊175人和現場工作隊20多人赴災區 (20080512 17:43)
# 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首批約40人赴四川災區 (20080512 16:52)
# 國家減災委緊急啟動二級救災應急響應 (20080512 16:28)
# 胡錦濤就四川地震作出重要指示 溫家寶趕赴災區 (20080512 15:55)
# 解放軍緊急啟動應急預案應對四川汶川地震 (20080512 15:50)
# 國家地震應急救援預案已經啟動 (20080512 15:43)
# 快訊:四川汶川發生7.6級地震 (20080512 14:53)


jwayne_1 回複 悄悄話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ings can be done better and it is necessary because it's human lives at stake here. so it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o learn from this incidence, rather than make it another political bull shit thing like the so called holy smoking fire.
思蘆 回複 悄悄話 回複低產階級的評論:
溫家寶一個人能叫動員嗎?第一天6000人,第二天16000人能叫動員有力嗎。救災前72小時最重要。唐山第一天就動員10萬軍隊。32年後,對於比唐山大得多的災區,動員的軍隊遠遠不足。

至於國家領導人,第一時間到災區,例子多得很。你少見多怪吧。給你兩個例子。1988年前蘇聯亞美尼亞大地震後,當時正在美國訪問的戈爾巴喬夫立即中斷了訪問,並取消了對古巴和英國的訪問,提前回國,指揮杭震救災工作。蘇聯部長會議主席雷日科夫為首的全國救災委員會趕赴災區,組織救災工作。台灣921大地震。淩晨發生,行政院長蕭萬長清晨6時親率各部部長,搭乘空警隊救難直升機前往南投巡視。李登輝和蕭萬長在9時50分左右搭乘直升機到震區巡視。這樣的例子多得很。隻不過其他國家輿論把這些視為領導人應當做的,沒什麽值得大肆吹噓的。

波及地區廣,需要更多的軍隊,為什麽動員的軍隊反而少了?德陽,北川的交通都沒問題,受災最重,但救援力量遠遠不夠,因為整個軍隊的投入不夠。交通在這裏不是原因。

你舉的例子說明,救援力量有限。

席琳 回複 悄悄話 這是目前看到的最強也論證最全麵之反思帖,頂一下。
低產階級 回複 悄悄話 回複零零柒柒柒的評論:
你舉的例子根本不能論證“一開始救災不力是無可辯解的”。
首先,請你不要忽略這樣一些事實:第一批15個傘兵在天候惡劣的情況下冒著生命危險在四千米高空跳下;一支先遣部隊在無路可走的狀況下晝夜強行軍進入汶川;還有部隊乘衝鋒舟冒著山體滑坡由水路進發......
其次,震區大部山勢險峻,可想而知,即使在天氣好的情況下,能準確降落到指定地點都是不容易的。
你當過兵嗎?打過仗嗎?你去災區考察過嗎?如果沒有,你有什麽資格來指手畫腳?

pinglun101 回複 悄悄話 中國官場,險象環生,保護自己不易,做點事更難。溫家寶,作為救災總指揮,本應分析災情,製定方案,下達命令。結果卻是言不由衷地甩出一句“是人民養活了你們,你們看著辦吧”。背後肯定有隱情,將來也會水落石出。隻可惜了多少當救而未救的四川老百姓。
零零柒柒柒 回複 悄悄話 舉一個例子為什麽說“一開始救災不力是無可辯解的”。

中國準備台海戰役也不是近幾年的事了,起碼從1996年的李登輝時候起就隨時做好實戰的準備。論地形,解放軍從未去過的台灣肯定不會比解放軍駐軍折騰了幾十年的四川要簡單。論天氣情況,四麵環海的台灣肯定要比內陸的四川要複雜。如果阿扁要宣布獨立,他會跟解放軍商量好挑一個天氣晴朗容易跳傘的日子嗎?

不要說美俄,連一些中等小國都有一批全天候任何惡劣環境都能作戰的特種兵。解放軍準備了十幾年的台海實戰,連幾十公裏都推進不了。忽悠誰呀?這種事情在三十年前攻打越南涼山的時候也沒發生過。退一萬步講,假如這次不是自然災害,是由於戰爭時期某敵國想攻擊三峽大壩把一顆大炸彈誤投到大熊貓家裏去了引起了當地老百姓流離失所,那我們花那麽多錢養的子弟兵能說對不起等天晴了再說吧?

沒有雞蛋裏挑骨頭的意思,隻是想多知道一些表象底下的真相而已。
低產階級 回複 悄悄話 “救災開始動員不力是無可辯解的”?
溫總理在震後幾個小時就飛赴震區指揮,世界上哪一個國家的政府能作到這一點?請給我舉個例子。
這次震災波及地區很廣,加之很多地方交通受阻,救災之難度可想而知。首先向重點地區投入兵力,然後再要求進入所有村鎮,這有什麽可以非難的?
我不知道您老人家看沒看到為了先搶救學校的學生,而來不及救縣政府的工作人員的報道?
以往中國政府很多突發事件都處理得不好(比如六四),但這次是無可挑剔的。
您非要在雞蛋裏挑骨頭,我也就無話可說了......
smith34 回複 悄悄話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s a shame in front of the parents mourning for their dead kids
思蘆 回複 悄悄話 德陽,都江堰都是密度很高的地區。胡溫也應該清楚這片地區麵積比唐山大的多。16000人到那裏,怎麽夠用。救災開始動員不力是無可辯解的。政治原因占很大因素。
零零柒柒柒 回複 悄悄話 溫家寶是地質專家,胡錦濤是水利專家。胡錦濤在主政西藏的時候因高原反應長期住在成都,十分清楚當地的人口密度。有唐山大地震當天十萬軍隊全速救援在前,如果說胡溫低估災情且因為不影響奧運而淡化處理,這有點像開玩笑。

現在回過頭來看,震後的第一天內無論溫家寶還是軍隊,對救援工作的開展不是很盡力。給人一種縮手縮腳的感覺。溫家寶的一些狠話,也是第二三天才說的。胡溫沒有在一開始就全力救災,肯定有他們充分的理由。中國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二十三日下午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作了點到為止的暗示。請參考博客文章: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805&postID=32928

另外,有一個比離映秀鎮很近人口同樣多但應該受災更重的鎮叫綿虒鎮。此鎮是救援盲區,起碼媒體封殺了對該鎮的任何報道。可能是由於同樣或類似的原因?請參考博客文章: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805&postID=27819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