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思淺唱

且將文字和音樂砌成心緒的棲息...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摘要叔本華幸福觀

(2010-04-21 02:50:54) 下一個
·馮音捷·

之一,鍾擺之苦

叔本華說:在各種欲望得不到滿足時,人處於痛苦的一端;而這些欲望一旦得到了滿足,人便處於無聊和空虛的一端。人的一生就像鍾擺一樣在這兩端之間擺動。不是掙紮和欲望饑渴之苦,就是無聊和空虛之苦。人的內心總是苦著,永不得安寧。

叔本華是著名的悲觀主義哲學家。他認為苦難是人生的本質和基調,而不苦和快樂隻是偶爾的小憩和添加物。盡管承上啟下,叔本華為現代哲學和其它人文科學提供了廣博的思考方向和突破,但現代心理學和行為學等多種以提高人生質量為目的的學科,對叔本華“無奈,無救”的幸福觀持否定態度。

之二,幸福的三個來源

幸福來源於三方麵

1.人是什麽,指人格,包括:氣質 道德 理智 教養 修養 健康;
2.人有什麽,指財富;
3.人在他人評價中處於什麽地位。

叔本華認為,人在“是什麽”方麵的差異是自然造成的。人幸福與否主要取決於“人是什麽”方麵的差異。“人是什麽”是人的本質和構成。

伊壁鳩的信徒麥特羅多洛說:外在的幸福遠不如內在的幸福。無可置疑,人生幸福最基本的要素,就整個人生來說,就在於人的構成,人的內在素質。這是人的一切情感,欲望和想法得以從內心感到滿足的直接源泉,而環境對人的影響是間接和次要的。

所以,同樣的外部事件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影響,甚至在許多外在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人們仍然生活在自己獨有的小天地裏。

人最直接理解的是自己的觀念、感覺以及意誌,外部世界隻能在與生活有關的那些方麵對人們產生影響,人們按照自己看的方式和所看到的世界來塑造生活。所以,對不同的人,世界表現出不同的色調。對於一些人,它貧瘠荒漠、枯燥乏味、淺薄空疏;對另一些人,它豐厚富實,趣味橫生,意味深長。很多人聽到別人經曆了一些令人快慰的事情後,也期待著在自己的生活中發生同樣的事情,而忽視了他們更應羨慕的是那種精神能力。當人們描繪一些令人愉快的事件時,這種能力便會賦予這些事件以獨特的意義,對於天才來說,它們充滿了快意的冒險情趣,而凡夫俗子由於感覺遲鈍,這些事件在他們眼中則變得陳腐乏味,司空見慣。歌德和拜倫的許多詩作就完全是天才的傑作,而這些作品顯然也是根據現實寫下的。愚蠢的讀者因為詩人經曆了那麽多愉快的事情而羨慕他,但不去羨慕詩人無比的想像力,正是這種想像力把至為平凡的經驗變得偉大輝煌。

同樣,在自信樂觀者看來是令人興奮的衝突性事件,在性格抑鬱者看來則是一幕悲劇,而對於心靈麻木不仁的人來說,則沒有任何意義。所有這些都依賴於一個事實,即,要認識並欣賞任何事物,都要求有兩方麵因素的協作,即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這兩者如水中的氧和氫一樣必然地密切聯結在一起,所以,盡管在經驗中客觀的或外在的因素相同,但由於主觀的因素或個人的鑒賞力不一樣,同一對象在不同人的眼中就會顯出天壤之別,就仿佛這外在世界不一樣了。在智力遲鈍愚蠢的人看來,世上最燦爛多彩的事情也是乏味無聊的,所以無從欣賞。

的確,任何人都被幽禁在他自己意識的範圍之內,人不能超越自己,更不能直接走出自己意識的界限。所以,外部的幫助對他並無多大意義。

在舞台上,有人扮演王子,有人扮演大臣,有人扮演仆役,有人扮演士兵或將軍,等等。這一切都隻是外表的不同,脫下這些裝束,骨子裏大家都不過是一些對命運充滿了憂慮的可憐演員而已。人生就是這樣。地立和財富的懸殊使每個人扮演著適合自己的角色,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內在的幸福和快樂有所不同,那些凡夫俗子,那些不幸的人們的苦難和煩惱也是根源於此。毫無疑問,幸福與人們必須扮演的角色、地位的浮沉以及財富的得失毫無關聯。

人生客觀的部分掌握在命運之神手中,它會因情況變化而發生變化,而主觀的部分則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裏,在本質上它是永遠不會改變的。(不符合現代大多數人文科學的信念。既然主觀的部分掌握在自己手裏,就是可以通過自身努力而改變。臨床心理和行為學之目的就在於改變人的主觀世界)。

人不能超越自己。一個動物被安置在某一環境裏,它就被局限在自然給安排的這個狹小圈子裏;人也是這樣,人們孜孜以求幸福的努力永遠都保持在其本性所許可的範圍,被局限在能感覺到的程度;人所能獲取的幸福的多少,預先就由他的人格所決定了。

相對於我們精神的力量就更是如此。這種精神力量與人們獲得更高級愉悅的能力密切相關。如果這些能力弱小,那麽親朋好友以及命運能夠給予他的,就不足以使他達到一般水準的幸福和快樂。他的一切都來自於肉體的欲望,粗野下流的同伴和粗鄙無聊的娛樂。另一方麵,一旦情況是這樣,要開闊他的視野,即使教育也無濟於事。人最為高尚最豐富多彩的永恒的快樂是心靈的快樂。心靈的快樂主要取決於心靈的力量。顯然,我們的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是什麽”,取決於我們的人格。而命運或命運所給我們的東西一般地隻是意味著“我們有什麽”,或我們的名譽。隻在這種意義上,即外加的事物上,命運是可以改變的。但其改變對人的幸福影響不大。

如果我們在精神上不夠富有,那麽我們的命運就不會有多大改變。所以,直到生命最後一刻,愚者依舊愚蠢,冥頑不靈者依舊冥頑不靈。

溫文爾雅活潑快樂的氣質,完美健壯的體格,健全的理智,敏銳的洞察力,穩健溫和的意誌和良知,這些都是地位和財產無法代替的優勢。對個人來說,他的人格是在他孤存獨在時與他形影相隨的東西,乃是任何人也無法給予和拿走的東西。人格比財產和他人的評價(名譽)更本質。

今天,心理和行為學認同叔本華“財富和名聲本身對人的幸福感影響不大”的觀點,但也認為人可以在改變外在條件的同時改變主觀世界。心靈和精神世界可變,但並不容易變。心靈和精神世界的改變需要大量和持久的正麵信息。人正麵信息之吸收量大到進入潛意識並改變人的潛意識庫存,至此,人的心靈和精神世界發生改變。

人生固有的東西(人是什麽),乃是幸福的契機。

之三,如何看待他人的評價

別人如何看自己,與自身和幸福關係不大。可是大多數人都非常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多數人會為別人的恭維和好評而高興,即使是露骨的謊言也歡迎。如果被別人貶低和輕視了,人會頓生煩惱,有人甚至會深陷痛苦。

人最主要的幸福來源於人的本質,即“人是什麽”。如果人格有欠缺或內心對自己不接受,人無法從第一源泉上得到幸福,結果煩惱無窮。那麽,人自然而然地轉到從地位和擁有上得幸福。可是人欲望的本質使得大多數人沒有學會欣賞和珍惜自己的擁有,總感到別人的擁有比自己的好,第二重要的幸福源泉也被毀掉了。因無處獲得快樂和滿意感,多數人如此渴求別人的好評,以至於使之成為自己立身的準則。過高地估價別人的看法是人類的通病,人時常成為他人意見的奴隸--可見,去波動一顆渴望讚美的心是多麽的容易。

對於幸福,特別是對與幸福水乳交融的心靈寧靜和獨立,尋求別人的好評,與其說有益,還不如說擾亂了人內心的平靜,損害了幸福。

在別人眼中發生的事物,存在於別人的意識當中,而不在我們的意識之中。這包括我們在別人意識當中的形象,和由此而形成的種種聯想。人都被幽禁在他自己意識的範圍之內,人不能超越自己,更不能直接走出自己意識的界限。你按你的人格行為,別人按別人的人格對你的行為作出解釋。況且,人群中,思想淺薄,觀念狹隘偏執,意見惡毒的人也不在少數。

努力和渴求得到好評價,人的行為會虛榮,妄自尊大,矯揉造作,焦慮不安及過敏等。實際上,渴求好評的欲望使人適得其反。而精神豐富,人格健康,不太在意別人評價的人會更容易被大多數人所接受。因為他們經常的態度是無憂無慮,獨立自在。

幸福重要是心靈的平靜和滿足。要幸福,就要靠修養和理智限製本能的衝動。塔西佗說:“對名聲的欲望就是智者也很難擺脫的”。結束這一愚蠢行為的唯一方法,就是意識到它是愚蠢的。

名譽觀是叔本華精辟觀點之一。“不為他人的好意見而活”,是被廣泛應用的梳理情緒,寧定心境的工具理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